兩人從東宮側門廣運門出來,沿著皇城和宮城之間的寬闊橫街一路向前走。也許是喚醒了兒時的記憶,楊浩隻覺得太子楊昭無比親近。


    “本來我還擔心見不到小七你了,幸好至元道長暫時保全了我的『性』命。”楊昭笑著說道,眉宇間舒展自若,並沒有因為自己時日無多而沮喪、悲傷。


    楊浩心一緊,安慰道:“殿下吉人天相,未必不能轉危為安……”


    楊昭笑著搖了搖頭,滿臉燦爛道:“小七,你不用安慰我,我自己的身體我比誰都清楚,能多苟活些時日,讓我安然返迴大興,返迴父皇身邊,我已經心滿意足了!”


    楊浩無以為應,知道楊昭說的都是實情,心中無可奈何地生出一絲哀傷。


    “人若死了,又會去到哪裏呢,會否還記得今世的種種?地府也罷,天宮也好,我覺得都有些虛妄,並不一定真的存在,所以一想到這兒,我便好奇的緊,連死都不覺得可怕了……”


    楊昭仰頭注視著星河閃耀的夜空,眼睛『迷』離的感慨著。


    楊浩隨他的目光,同樣望向了星空,心『潮』亦是跌宕起伏。這夜空與千年後的夜空相差無幾,而物是人非,若非親自遭遇,斷難相信世間會有此等荒謬事情發生。


    “師姐應該已經結婚了吧,也不知道過得怎麽樣,有沒有懷上小寶寶……師姐那麽漂亮,生的娃娃也一定是無比可愛的……”楊浩怔怔出神。


    楊昭歪頭看到楊浩哀傷的神情,大為感動,以為他是替自己難過呢,不由溫聲笑道:“你也不必替我難過,其實,知道自己生命快到盡頭,我心中還是釋然的……唯一不舍的,就是不能陪著父皇見證大隋江山一天天變得強大、穩固,還有不能陪著楊倓他們長大……”


    說到這裏,轉頭看了楊浩一眼,眼帶笑意,開心道:“不過也有驚喜,你猜是什麽?”


    “是什麽?”楊浩驚訝地望著楊昭,一臉不解。


    楊昭笑得眼睛都彎了,滿臉欣慰道:“當然是小七你呀!”


    楊浩愕然。


    楊昭自顧自接著說道:“現在想來,幾個月前父皇讓你領驍果右軍,真是英明之極的決定啊!若非如此,我大隋恐怕要要錯過一位天縱奇才了!嗬嗬,誰能想到小七竟然有如此名將材質!”


    楊浩汗顏道:“殿下過譽了!”


    “非也!我不會看錯的!”楊昭搖搖頭,自嘲道:“可能是人之將死吧,我反而比別人看得更清楚,小七將來一定會是我大隋的柱梁!”


    楊浩呆了呆,震驚看著楊昭,難以置信。


    楊昭笑道:“很難理解吧,我也說不上來為什麽,就是覺得小七會大放異彩。我本來是想輔佐父皇把大隋治理好,讓天下百姓安居樂業;天下才智之士,不管是出身高第還是寒門,皆能脫穎而出,施展抱負,從此天下靖平,四海臣服!可惜,我沒有多少時間了,這些也都看不見了……”


    臉上憧憬一收,神『色』黯然了下去。


    “殿下……”


    楊浩還是首次感受到如此濃烈的無助感。之前哪怕麵對封言信的襲殺,宇文智及的威脅,以及西征吐穀渾的慘烈,他都不曾動搖半分,一直努力尋求出路。


    但是,今天麵對楊昭,他沒有辦法了,想不到自己能做些什麽,心情之沉重,幾乎比前世麵對戰友犧牲的時候還要悲壯!


    “嗬嗬,是我失態了,說了這麽多沒用的話……小七,下麵我要和你說些認真的話,你好好聽著……”楊昭先是無奈搖了搖頭,然後神『色』一轉,變得嚴肅起來。


    楊浩深吸一口氣,沉聲道:“殿下請講,楊浩洗耳恭聽。”


    楊昭看了一眼跟在身後的小道玄。


    小道士吐了吐舌頭,再次落後了幾步,故意偏過了頭去,不看楊昭和楊浩兩人,楊昭這才說道:“小七,你最近遭遇的事情我都知道了,其實,當初在東都第一時間得知驍果右軍的神奇,我就預感到了今日之局麵,你可知為什麽?”目光饒有興趣地望著楊浩,等待著他的迴答。


    楊浩一訝,抿了抿嘴,凝聲道:“殿下是指世家?”


    楊昭眼睛一亮,閃過欣賞神『色』,點頭道:“沒錯!正是世家!你在驍果右軍中的諸多改革,很多地方都暗合了父皇的削弱世家的想法,軍中比試隻是表象,更讓世家擔心的卻是你設立的那些遴選、晉升製度!你所製定的那些舉措,等同於將世家子弟與平民百姓放在相同的位置上公平競爭,這對向來信奉出將入相的世家子弟是何等的打擊?因此他們跳出來彈劾你,就成了必然的事情!尤其是當你獲得父皇鼎力支持之後,他們的反彈將會更大!”


    “你可能不知道父皇身上的那些壓力,父皇他力排眾議,開運河、修馳道、完善律法、增補均田製,創科舉取士,所有這些,都是為了削弱世家對整個天下的蠶食。而天下世家陽奉陰違,明裏以各種所謂的大義牽絆父皇的腳步,暗地裏盤根錯節,互為溝通,甚至鼓動民『亂』,聚眾『騷』擾地方,為的是什麽?為的就是要阻撓父皇削弱世家的種種布置!”


    “哼!這兩年,各地盜賊蜂湧而起,世家們都指責父皇用民過甚,所以才引起民怨沸騰,紛紛落草為寇,據山成盜,簡直是荒謬!”


    楊浩聽得一呆,他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觀點,不由有些驚訝。


    根據他自己有限的曆史知識,模糊記得凡是短命王朝,大概都是因為暴政、濫用民力,從而引起百姓反抗造成的,隋朝滅亡,應該也有這方麵的原因吧。然而聽到楊昭的說法,其中似乎完全不是那麽迴事,難道其中有隱情不成?


    楊昭看到楊浩有些疑『惑』的樣子,解釋道:“天下百姓凡八百七十萬戶,男丁共計有一千八百餘萬,修建幾條馳道、開辟江南至洛陽的運河,這兩項加起來,調用的民夫不過兩百餘萬人,而且絕大多數民夫都是在本郡甚至是本縣服役,民力耗用過甚這樣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純粹是世家的借口!”


    “我輔佐政事已經有幾年,民夫的徭役都是輪流安排的,萬萬不至於出現用民過甚的情況!況且你知道我大隋糧倉的積糧有多少嗎?從開皇年間開始,我大隋共建了大小近百座糧倉,比較大的諸如興洛倉、迴洛倉、黎陽倉等——小七,你猜我大隋朝廷如今存糧有多少?”


    楊浩如實道:“我不知道。”


    楊昭伸出一根手指,在楊浩眼前晃了晃,道:“不算地方的義倉,單單是朝廷的官倉,存糧就不下於兩萬萬石!如此多的糧食,即便是徭役規模再大上一倍,也斷斷到不了引起民『亂』的程度!”


    楊浩好奇道:“那是為什麽呢?”


    “為什麽?哼——”


    楊昭眼睛眯了眯,冷聲道:“當然是世家們的手腳!郡縣以下都是世家掌控,但是偏偏盜賊都出現在世家的範圍內,這些盜賊也不攻擊世家,而隻襲擾掠奪普通民戶,你說奇怪不奇怪?”


    楊浩腦中劃過一道閃電,震驚道:“殿下是說——盜賊們都是世家放縱的結果?”


    楊昭冷笑道:“何止是放縱,其中的貓膩絕不簡單!就拿山東之地來說,父皇派張須陀清剿盜賊,盜賊每每都能聞風而逃,難以全殲,不可說不耐人尋味。”


    “原來是這樣啊!”


    楊浩聽到這兒,終於明白了。


    “現在你知道在世家眼中,天下、百姓甚至是非皆不足道了嗎?”楊昭神情略有些沉重。


    楊浩輕輕點了點頭。


    這不難理解。


    階級鬥爭曆來都是殘酷的,血腥的,但凡有利益之爭,必定會有陰謀詭計和你死我活的博弈,既得利益者,一定會瘋狂反撲任何敢於打破利益均衡的人。


    比之眼下大隋世家的所作所為,後世的資本戰爭,隻會更加的殘酷。


    所以楊浩對楊昭所說,非常能夠理解。


    在士族門閥眼中,皇帝楊廣是打破利益均衡的人,楊浩也是。因為楊廣的皇帝身份,世家沒辦法明目張膽反抗,但麵對弱勢的楊浩,情況就不同了,自然會第一時間發起瘋狂的反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隋秦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河雲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河雲上並收藏大隋秦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