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啦,殿下暈倒了!”


    “快傳太醫!”


    “趕緊稟報皇後娘娘!”


    洛陽宮裏,太監和宮女們『亂』成一團。


    自從六月太子楊昭病重,整個東宮都籠罩在一片陰雲之中,算起來這是楊昭第二次昏『迷』了,把服侍的太監宮女嚇了個半死。


    很快,蕭皇後趕來了。為了照顧楊昭,蕭皇後甚至沒有返迴大興城迎接西征得勝歸來的楊廣。


    留守在東宮的太醫們已經已經探查完了楊昭的病情,神情十分凝重。


    “巢太醫,太子他……”蕭皇後哀切地望著巢元方。這位大隋的美麗皇後眼神傷感,比之楊浩上次見她之時,卻是憔悴了許多。


    巢元方是太醫令,太醫署的最高長官,這些時日幾乎一直待在東宮,照看太子楊昭,隻見他臉上閃過一縷憂『色』,沉聲道:“迴稟皇後娘娘,太子仍是之前的病症,這次昏『迷』……實乃病情反複之象……前幾日的方子稍減半劑,繼續服用即可。”


    蕭皇後擔憂道:“那太子幾時能蘇醒過來?”


    “這個……”


    巢元方言語一滯,含糊其辭道:“這個要看太子病情反複的嚴重程度,可能一兩日,也可能……十天半月,臣也說不準……”


    蕭皇後聞言身體不禁晃了一下,幸虧身邊一位年長的慈祥老『婦』攙住了她。


    “怎麽會這樣……”


    蕭皇後忍不住垂淚,眼淚汪汪望著老『婦』悲泣道:“姨母,昭兒他……”哽咽到無法無法完整說完一句話。


    被蕭皇後稱作姨母的老『婦』人,果然長得與蕭皇後有幾分相似,見蕭皇後悲傷難抑,也忍不住落下淚來,溫聲安慰道:“皇後莫要悲傷,太子吉人天相,定能轉危為安——對了,上次至元道長不是替昭兒醫治過嗎,昭兒病情減緩了好幾日,不如再尋至元道長進宮……”


    蕭皇後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收住眼淚,急切道:“對對!我怎麽把至元道長給忘記了!快去請至元道長進宮——”


    蕭皇後下了懿旨,自然有太監匆匆應了,出宮去請至元道長。


    巢元方在一旁略有些尷尬,不過他自家知自家事,像至元道長那種以內勁真氣療傷的手段,他可不會,所以雖然尷尬,但也沒有太過介懷。


    蕭皇後走到病榻前,從楊昭妃子劉良娣手中接過湯『藥』,親自喂給楊昭,隻是楊昭還在昏『迷』,喂的湯『藥』大半都溢了出來。劉良娣趕緊拿了絹巾替楊昭擦拭幹淨。


    在眾多太監和宮女身後,顧太監抱著小楊倓等候在房間裏。


    年僅四歲的小楊倓似乎也知道自己父親病了,也不吵鬧,乖乖偎在顧太監懷中,黑白分明的眼睛裏透著些許霧氣,小臉緊張的盯著皇祖母和母親圍坐在父親的病床上。


    “唉~~~”


    顧太監心中歎了口氣。


    他聽從尚太監的安排,伺候在皇長孫身邊,如今太子病重,卻是讓他高興不起來。且不提未來太子之位的歸屬,就隻是這些時日來他與小楊倓相處,早已經生出了感情,不由暗暗替楊倓難過。


    “世事難料,我的前途與楊倓綁在了一起,卻不知道會是什麽樣的結果。”


    ……


    洛陽楊素府上。


    楊素的病情也越來越重,也許是與兒子楊玄感置氣,即便病越拖越厲害,他卻開始拒絕服『藥』,讓楊家上下好一陣擔驚受怕。


    “父親,您還在生我的氣嗎?兒或許做得不對,但是您不能不服湯『藥』啊,楊家上下還要靠您來支撐。”楊玄感親自端著湯『藥』,陪侍在楊素床前,勸說道。


    病床上的楊素麵『色』如錫紙,慘白一片,雙目輕輕合著,隻是胸膛位置微微起伏,還能察覺到一些生機。他對楊玄感說的話,竟然置若罔聞,連眉頭都不曾動一下。


    楊玄感輕輕歎了一聲,隨手將湯『藥』遞給了旁邊的婢女,然後揮了揮手,讓婢女退了下去。


    “父親,宮中傳來消息,太子又昏『迷』了……”


    陡然聽到這個消息,楊素緊閉的雙眼上,眼皮忽然一陣『亂』動,顯然對楊昭的病情大為緊張。


    楊玄感將父親的反應看在眼中,心知肚明,繼續說道:“您是聖上委托的重臣,留守洛陽,輔佐太子,如今太子病重,您也病重……”


    “『藥』!”


    楊素忽然睜開了眼睛,嘴唇一張,隻吐出了一個字,雖然有些孱弱,但是清晰無比。


    楊玄感神『色』一喜,欣然道:“父親終於肯吃『藥』了,我這就去取來!”起身釋然地離開了。


    當日傍晚,楊素病情好轉了許多,不顧家人的反對,強撐著下了床,下令備好馬車,直入洛陽宮,去探視太子楊昭。


    等楊素趕到東宮的時候,至元道長剛剛離開,楊昭得了至元道長真氣醫治,雖然還沒有醒過來,但是唿吸已經平緩了許多,臉『色』也舒展了不少。


    “越國公身體有恙,何必親來宮中!”蕭皇後見楊素萎靡的模樣,大吃一驚,趕緊讓人賜了軟座。


    楊素在仆從攙扶下坐穩後,朝著蕭皇後拱了拱手,臉『色』蒼白道:“老臣奉聖上之命輔佐太子,如今太子病重,老臣怎好窩在家中,哪怕拖著殘軀也要來探視,這是君臣禮數。”


    “越國公高義,受我一禮。”


    蕭皇後聽得大為感動,起身恭敬還了一禮。


    也許是至元道長真氣疏通有了效果,又或者楊素的真情流『露』,感動了同樣病中的楊昭,隻聽楊昭忽然輕咳了一聲。


    蕭皇後幾乎以為自己出現了幻覺,直到與楊素眼睛互望,才確認自己沒有聽錯——楊昭醒來了!


    “昭兒!”


    “太子!”


    蕭皇後撲到了床邊緊張地望著楊昭的動靜,楊素也顫巍巍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在小太監的攙扶下,來到了病榻前。


    楊昭緩緩睜開了眼睛,目光漸漸聚焦,慢慢看清了眼前的兩張麵孔,才慘然一笑,張口道:“母後,楊司徒……”說著就要掙紮坐起來。


    “昭兒,你身體虛弱,不要妄動!”


    “太子保重身體!”


    蕭皇後和楊素不約而同出聲阻止道。


    楊昭躺了迴去,眼睛看了看一屋子的人,虛弱道:“母後,我這次昏『迷』了多久?”


    蕭皇後流淚道:“已經有大半日了……謝天謝地,你蘇醒了!多虧了巢太醫和至元道長!”


    楊昭吐了一口氣,勉強笑道:“原來至元道長又救了我一次……”心中卻是想起上次至元道長跟他說的話——以他的病情,至元道長雖然能幫他用真氣疏解,但是治標不治本,非但不能讓他痊愈,反而會折損他體內的元陽。什麽意思呢?就是說至元道長每救他一次,他反而更危險一步。


    “唿~~~”


    楊昭輕輕歎了口氣,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如果至元道長不施救,他可能永遠都醒不來了直到死去,算起來還是賺了。


    沉默了一會,眼神閃動,忽然轉頭望著蕭皇後,輕聲道:“母後,我想迴大興了……我想父皇了……”


    蕭皇後大驚道:“昭兒,大興已經傳來飛書了,你父皇這幾日就要動身來洛陽了……”


    楊昭搖頭道:“怎可讓父皇千裏迢迢來看我,此於禮不合。”頓了一頓後,眼神堅定道:“我決定了,這兩日等我身體稍微好點就返迴大興去。”


    蕭皇後急道:“可是你的身體,怎麽能經受住長途跋涉……”


    楊昭笑了笑,安慰道:“請母後放心!我能感覺到,我的身體沒問題,肯定能夠返迴大興。”


    蕭皇後無奈苦笑:“你這是何苦!”


    楊昭欣然道:“請母後原諒我的任『性』。”


    轉頭看向楊素,說道:“楊司徒,你也身染重病,卻來探望我,我好生惶恐。”


    “殿下言重了,這是老臣的本份。”楊素咳聲道。


    “楊司徒請你安排一下吧,最近盡快把我要迴大興的消息飛書傳遞到大興去,免得父皇他已經上路了……”


    “殿下放心,這件事老臣會負責周全。”


    ……


    第二日,七月十五,在楊廣動身前,太子楊昭要返迴大興城的消息便傳到了大興。隻是,飛書裏隱藏了楊昭再次昏『迷』的消息。


    楊廣微微驚訝了一下,倒也沒有多想,便同意了楊昭的請求。


    其實前些日子迎接西征軍歸來,文武百官大多返迴了大興城,要不是掛念太子楊昭的病情,楊廣也不會匆忙決定要返迴洛陽去,畢竟興師動眾,太費周章。


    因此楊昭請求返還大興城,讓楊廣也輕舒了一口氣。


    “昭兒能返迴大興城,看來病情好了不少,倒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情。”楊廣甚至有些樂觀地認為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隋秦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河雲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河雲上並收藏大隋秦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