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首原橫亙在大興城以北、渭水以南。
長安舊城位於龍首原以北,基本上延承了漢長安城的格局。文帝稱帝之後,定都長安,於龍首原之南新建都城,也就是現在的大興城。龍首原便成了漢長安與隋大興的地理分割線。
說起龍首原,此地名甚有來曆。
相傳秦時,有一條黑龍穿越秦嶺而來,至渭水中消失不見。其所過之處,土山隆起,形成了狀若龍首的高地。高地稱原,也即是山。後來這條土山呢,就被人稱之為龍首原。
驍果新軍的軍營駐地選擇在龍首原,從兵家角度來看,是十分合適的。高地之上,俯瞰新舊兩城,視野良好,而且更無水火之虞,是極佳的兵寨駐紮之選。
楊浩趕到的時候,軍營裏已經開始駐紮了起來。
在屬於他的右軍營中,兩隊騎衛分列營門兩側迎接。每隊各有百人,以後就是右軍的親衛。
騎衛之前,還有幾個軍職人員早就等候多時。
“卑職拜見將軍!”
為首一位二十五六歲的青年軍官帶領著眾人給楊浩行禮。
“諸位少禮!”
一番見麵溝通之後,楊浩才清楚了眾人的名字以及身份。
為首的三十許的中年軍官,名叫蕭鉉,是內史令蕭琮之子。說起來楊浩與他還是親戚。蕭鉉之父是蕭皇後的哥哥,他也就是蕭皇後的侄子。楊浩也是蕭皇後的侄子,兩人竟然是表兄弟關係。
蕭鉉是楊浩所領驍果右軍的軍司馬,是楊浩的副手,主行軍紀維持和處罰之類的職務。
另外還有幾個參軍事,分別執掌兵曹、戶曹和功曹。
那兩隊騎衛的衛隊長,一個叫柳長陌,另一個叫段彥宏,皆是二十許的模樣。
這些人以前都是右備身府的人員,包括那兩百人的騎衛,被楊廣調派給了楊浩。
楊浩也向眾人介紹了自己還有秦叔寶。
蕭鉉等人見到秦叔寶如此年輕,居然被任命為果毅郎將,皆『露』出吃驚的模樣來。
秦叔寶倒是不怯場,抱拳跟大家見禮。
“蕭司馬,咱們右軍不是還有一個果毅郎將嗎?不知可曾前來報到?”
互相介紹完畢以後,楊浩忽然想起自己還有個副手,心中一動,向蕭鉉開口問道。
“呃……將軍是說趙郎將吧。他倒是早就來了,隻是這兩天卻沒有在軍營……嘿,估計……是去招募勇丁了吧!”
蕭鉉想了一下,不是很確定的迴道。
“哦。我知道了。”
楊浩點點頭。
隻聽蕭鉉又道:“楊將軍,咱們右軍中已經招募了三百多名士卒了,這些日子一直是柳衛長和段衛長臨時管帶。現在將軍您來了,是不是可以任命……”
蕭鉉一邊小心說著,一邊望了一眼楊浩身邊的侍衛們。
大隋軍隊的將領任命親信擔任中低級武官,是很慣常的事情。蕭鉉跟楊浩說這話的意思,當然是提醒他可以安『插』一部分人進去了。其實從蕭鉉的角度來看,楊浩作為右軍的最高統領,帶來的人著實有些少,其中的一位,還已經被聖上封了果毅郎將。
楊浩聞言,想了一會,搖搖頭道:“此事我另有計較,麻煩蕭司馬和柳、段兩位衛長把兵卒集合起來,我一會有事情宣布。”
“好!”
蕭鉉和柳段兩人恭敬應下來,心底卻是帶著不小的詫異。
“聽楊將軍的意思,他似乎並不像任命親信,此舉倒是讓人意想不到!”
三人各有心思,按照楊浩的指示下去辦了。
大約一個時辰之後,蕭鉉迴來報告說兵卒們已經集合完畢了。
楊浩跟著他出了軍帳,來到營地之前。
營地中央空出來好大一片地方,三百多兵卒全部兵甲齊全的肅立在那裏。
“果然關中多勇士!”
楊浩放眼望過去,一排排的軍士,大多都是十幾二十歲的青壯年,雖然還沒有經過多長時間的『操』練,但是已經能看出驍勇之氣來。
由於驍果新軍是募兵製,與府兵製不同,雖然沒有軍戶減免租賦的優惠,但實際上餉銀很豐厚。關中很多年輕兒郎沒有機會進入府兵體係的,都踴躍報名了驍果軍。這也是驍果軍成立這麽短的時間內,隻楊浩的右軍一路就已經招納了三百多人的原因所在。
“諸軍聽令——”
楊浩一身明鎧將袍,按劍而出。
“喏!”
三百勇丁單膝行禮,兵甲摩擦匯成一個聲音,倒也非常的威武。
楊浩瞧得暗暗點頭,沉聲喝道:“我乃驍果右軍折衝郎將楊浩,首先歡迎諸位兒郎加入驍果軍!趁著今日我宣布一件事情——從今天起,驍果右軍的任何一名什長、夥長、隊正,乃至一營之校尉,全部從你們當中遴選而出!”
此言一出,全場皆驚。
“什麽!連校尉都是從我們當中遴選而出,到底什麽意思?遴選又是如何遴選?”
三百多個驍果新兵聽懵了,麵麵相覷,低聲互相私語起來。
“居然來真的!”
蕭鉉也大吃一驚,沒想到楊浩居然真的不打算任命人選。
楊浩任由下麵軍士議論也不阻止,直到聲音漸漸小下來之後,才抬起手往下壓了壓。全場立刻恢複寂靜,兵卒們目光全都聚集在這位楊浩身上,一臉的期待。
“下麵我公布一下遴選辦法!叔寶,你和蕭司馬負責把所有的兵卒,均衡地分配成三十個小組,每組十人,組內選拔一名什長;然後每五組成一夥,再選拔一名夥長;依次往上,選拔出隊正,乃至於校尉……”
“什長所有人都可以參選;然後參選過什長且獲勝過一場的人,有資格競爭夥長,依次往上……驍果成立之初,參選隻憑個人武藝本事,不論其他。以後軍中有功則賞,有過則罰,再以軍功論官職。你們都聽懂了嗎?”
楊浩侃侃而談,把遴選細則一一道來。
“聽懂了!”
三百多兵卒齊聲高喝,一臉的興奮。
“嘿嘿!原本我來投驍果軍隻是想當個兵就滿足了,沒想到還有機會競爭校尉!簡直是意外之喜!”一個兵卒滿臉通紅,興奮地嚷著。
另一個同組的兵卒馬上站了出來,笑罵道:“你以為你就能穩穩贏得校尉之職嗎?有我在你未必能過得了什長的選拔!”
“能不能咱們比過再說!”先前那個兵卒倒也是自信滿滿。
“對對對!各憑本事,能者居之!”
其他的兵卒紛紛附和道。
楊浩聽著場中許多類似的對話,不由微笑起來,轉身對秦叔寶說道:“你和蕭司馬負責做好比試的評判,點到為止,不要惹出重大傷亡來。”
“少郎君,我知道了!”秦叔寶點點頭,朝蕭鉉看了一眼。
蕭鉉在一旁斟酌了許久,最後還是苦笑著上前,道:“楊將軍所慮已經十分周全了,本不用我置喙,隻是……我大隋軍中還從無此例……會不會……”
楊浩笑著打斷他,擺手道:“蕭司馬的意思我完全明白!不過,驍果軍既然是聖上另募的新軍,有特例也是理所當然的,陛下希望得到一支驍勇之師,我們一方麵盡力做好,另一方麵也不要墨守成規!我是右軍郎將,如果因為此事聖上追究起來,當然負全責,蕭司馬勿要擔心……”
蕭鉉神『色』一凜,急忙道:“楊將軍誤會我了!我非是這個意思,而是……哎……好吧,就依將軍之言吧!”
楊浩深深看了蕭鉉一眼,察覺到他似乎還有話沒有說出來,不過也沒有繼續追問下去。
此後的三天,驍果右軍中一場規模空前龐大的‘軍中大比武’熱火朝天地展開了。
經過激烈的對抗,三十二名什長、七名夥長、兩名隊正都全部產生了。其中年紀最大的有二十八歲的,年紀最小的居然有十六歲的!堪稱大隋軍中最奇葩的一次遴選大賽。
這幾天當中,果毅郎將趙行樞居然還沒有歸營。
楊浩皺了皺眉,覺得事情有些不同尋常,於是把軍司馬蕭鉉喊過來問話。
蕭鉉猶豫了一下,還是照直說了:“趙將軍來過一次,可能看軍營中兵卒還沒有招募多少,便又迴了大興城,如今……說不定……是有什麽事耽擱了吧。”
楊浩端坐在書案前,正執筆寫著什麽東西。聽完蕭鉉的話後,默默點頭不語,揮手讓他退下去了。
蕭鉉走後,楊浩拿起紙張來,吹了吹未幹墨跡,仔細端詳了好幾遍,發覺沒有什麽需要改動的了,才輕輕放在書案一旁。
隻見紙張題頭上寫著四個大字:軍紀八法。
而下麵是密密麻麻的的蠅頭小楷,顯然是軍紀八法的具體內容。
長安舊城位於龍首原以北,基本上延承了漢長安城的格局。文帝稱帝之後,定都長安,於龍首原之南新建都城,也就是現在的大興城。龍首原便成了漢長安與隋大興的地理分割線。
說起龍首原,此地名甚有來曆。
相傳秦時,有一條黑龍穿越秦嶺而來,至渭水中消失不見。其所過之處,土山隆起,形成了狀若龍首的高地。高地稱原,也即是山。後來這條土山呢,就被人稱之為龍首原。
驍果新軍的軍營駐地選擇在龍首原,從兵家角度來看,是十分合適的。高地之上,俯瞰新舊兩城,視野良好,而且更無水火之虞,是極佳的兵寨駐紮之選。
楊浩趕到的時候,軍營裏已經開始駐紮了起來。
在屬於他的右軍營中,兩隊騎衛分列營門兩側迎接。每隊各有百人,以後就是右軍的親衛。
騎衛之前,還有幾個軍職人員早就等候多時。
“卑職拜見將軍!”
為首一位二十五六歲的青年軍官帶領著眾人給楊浩行禮。
“諸位少禮!”
一番見麵溝通之後,楊浩才清楚了眾人的名字以及身份。
為首的三十許的中年軍官,名叫蕭鉉,是內史令蕭琮之子。說起來楊浩與他還是親戚。蕭鉉之父是蕭皇後的哥哥,他也就是蕭皇後的侄子。楊浩也是蕭皇後的侄子,兩人竟然是表兄弟關係。
蕭鉉是楊浩所領驍果右軍的軍司馬,是楊浩的副手,主行軍紀維持和處罰之類的職務。
另外還有幾個參軍事,分別執掌兵曹、戶曹和功曹。
那兩隊騎衛的衛隊長,一個叫柳長陌,另一個叫段彥宏,皆是二十許的模樣。
這些人以前都是右備身府的人員,包括那兩百人的騎衛,被楊廣調派給了楊浩。
楊浩也向眾人介紹了自己還有秦叔寶。
蕭鉉等人見到秦叔寶如此年輕,居然被任命為果毅郎將,皆『露』出吃驚的模樣來。
秦叔寶倒是不怯場,抱拳跟大家見禮。
“蕭司馬,咱們右軍不是還有一個果毅郎將嗎?不知可曾前來報到?”
互相介紹完畢以後,楊浩忽然想起自己還有個副手,心中一動,向蕭鉉開口問道。
“呃……將軍是說趙郎將吧。他倒是早就來了,隻是這兩天卻沒有在軍營……嘿,估計……是去招募勇丁了吧!”
蕭鉉想了一下,不是很確定的迴道。
“哦。我知道了。”
楊浩點點頭。
隻聽蕭鉉又道:“楊將軍,咱們右軍中已經招募了三百多名士卒了,這些日子一直是柳衛長和段衛長臨時管帶。現在將軍您來了,是不是可以任命……”
蕭鉉一邊小心說著,一邊望了一眼楊浩身邊的侍衛們。
大隋軍隊的將領任命親信擔任中低級武官,是很慣常的事情。蕭鉉跟楊浩說這話的意思,當然是提醒他可以安『插』一部分人進去了。其實從蕭鉉的角度來看,楊浩作為右軍的最高統領,帶來的人著實有些少,其中的一位,還已經被聖上封了果毅郎將。
楊浩聞言,想了一會,搖搖頭道:“此事我另有計較,麻煩蕭司馬和柳、段兩位衛長把兵卒集合起來,我一會有事情宣布。”
“好!”
蕭鉉和柳段兩人恭敬應下來,心底卻是帶著不小的詫異。
“聽楊將軍的意思,他似乎並不像任命親信,此舉倒是讓人意想不到!”
三人各有心思,按照楊浩的指示下去辦了。
大約一個時辰之後,蕭鉉迴來報告說兵卒們已經集合完畢了。
楊浩跟著他出了軍帳,來到營地之前。
營地中央空出來好大一片地方,三百多兵卒全部兵甲齊全的肅立在那裏。
“果然關中多勇士!”
楊浩放眼望過去,一排排的軍士,大多都是十幾二十歲的青壯年,雖然還沒有經過多長時間的『操』練,但是已經能看出驍勇之氣來。
由於驍果新軍是募兵製,與府兵製不同,雖然沒有軍戶減免租賦的優惠,但實際上餉銀很豐厚。關中很多年輕兒郎沒有機會進入府兵體係的,都踴躍報名了驍果軍。這也是驍果軍成立這麽短的時間內,隻楊浩的右軍一路就已經招納了三百多人的原因所在。
“諸軍聽令——”
楊浩一身明鎧將袍,按劍而出。
“喏!”
三百勇丁單膝行禮,兵甲摩擦匯成一個聲音,倒也非常的威武。
楊浩瞧得暗暗點頭,沉聲喝道:“我乃驍果右軍折衝郎將楊浩,首先歡迎諸位兒郎加入驍果軍!趁著今日我宣布一件事情——從今天起,驍果右軍的任何一名什長、夥長、隊正,乃至一營之校尉,全部從你們當中遴選而出!”
此言一出,全場皆驚。
“什麽!連校尉都是從我們當中遴選而出,到底什麽意思?遴選又是如何遴選?”
三百多個驍果新兵聽懵了,麵麵相覷,低聲互相私語起來。
“居然來真的!”
蕭鉉也大吃一驚,沒想到楊浩居然真的不打算任命人選。
楊浩任由下麵軍士議論也不阻止,直到聲音漸漸小下來之後,才抬起手往下壓了壓。全場立刻恢複寂靜,兵卒們目光全都聚集在這位楊浩身上,一臉的期待。
“下麵我公布一下遴選辦法!叔寶,你和蕭司馬負責把所有的兵卒,均衡地分配成三十個小組,每組十人,組內選拔一名什長;然後每五組成一夥,再選拔一名夥長;依次往上,選拔出隊正,乃至於校尉……”
“什長所有人都可以參選;然後參選過什長且獲勝過一場的人,有資格競爭夥長,依次往上……驍果成立之初,參選隻憑個人武藝本事,不論其他。以後軍中有功則賞,有過則罰,再以軍功論官職。你們都聽懂了嗎?”
楊浩侃侃而談,把遴選細則一一道來。
“聽懂了!”
三百多兵卒齊聲高喝,一臉的興奮。
“嘿嘿!原本我來投驍果軍隻是想當個兵就滿足了,沒想到還有機會競爭校尉!簡直是意外之喜!”一個兵卒滿臉通紅,興奮地嚷著。
另一個同組的兵卒馬上站了出來,笑罵道:“你以為你就能穩穩贏得校尉之職嗎?有我在你未必能過得了什長的選拔!”
“能不能咱們比過再說!”先前那個兵卒倒也是自信滿滿。
“對對對!各憑本事,能者居之!”
其他的兵卒紛紛附和道。
楊浩聽著場中許多類似的對話,不由微笑起來,轉身對秦叔寶說道:“你和蕭司馬負責做好比試的評判,點到為止,不要惹出重大傷亡來。”
“少郎君,我知道了!”秦叔寶點點頭,朝蕭鉉看了一眼。
蕭鉉在一旁斟酌了許久,最後還是苦笑著上前,道:“楊將軍所慮已經十分周全了,本不用我置喙,隻是……我大隋軍中還從無此例……會不會……”
楊浩笑著打斷他,擺手道:“蕭司馬的意思我完全明白!不過,驍果軍既然是聖上另募的新軍,有特例也是理所當然的,陛下希望得到一支驍勇之師,我們一方麵盡力做好,另一方麵也不要墨守成規!我是右軍郎將,如果因為此事聖上追究起來,當然負全責,蕭司馬勿要擔心……”
蕭鉉神『色』一凜,急忙道:“楊將軍誤會我了!我非是這個意思,而是……哎……好吧,就依將軍之言吧!”
楊浩深深看了蕭鉉一眼,察覺到他似乎還有話沒有說出來,不過也沒有繼續追問下去。
此後的三天,驍果右軍中一場規模空前龐大的‘軍中大比武’熱火朝天地展開了。
經過激烈的對抗,三十二名什長、七名夥長、兩名隊正都全部產生了。其中年紀最大的有二十八歲的,年紀最小的居然有十六歲的!堪稱大隋軍中最奇葩的一次遴選大賽。
這幾天當中,果毅郎將趙行樞居然還沒有歸營。
楊浩皺了皺眉,覺得事情有些不同尋常,於是把軍司馬蕭鉉喊過來問話。
蕭鉉猶豫了一下,還是照直說了:“趙將軍來過一次,可能看軍營中兵卒還沒有招募多少,便又迴了大興城,如今……說不定……是有什麽事耽擱了吧。”
楊浩端坐在書案前,正執筆寫著什麽東西。聽完蕭鉉的話後,默默點頭不語,揮手讓他退下去了。
蕭鉉走後,楊浩拿起紙張來,吹了吹未幹墨跡,仔細端詳了好幾遍,發覺沒有什麽需要改動的了,才輕輕放在書案一旁。
隻見紙張題頭上寫著四個大字:軍紀八法。
而下麵是密密麻麻的的蠅頭小楷,顯然是軍紀八法的具體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