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浩走後,法藏和尚迴到了救苦地藏殿中。
“法藏禪師,你可看出了什麽?”
此時救苦地藏殿中央,赫然站立著一位老道。
一間佛寺中突然出現一位道人,實在是夠離譜的。不過,顯然那老道與法藏極為熟稔,一開口便是他所關心的問題。
法藏麵容苦拙,緩緩走進殿中,搖搖頭道:“我看不透。”
“……看不透?”
老道有些驚訝,轉頭向法藏望來,隻不過眼窩之中全是眼白,不見瞳孔。
這道人竟然是瞎子!
法藏眉『毛』深深皺起,沉聲道:“當年之事,我們都以為會應在秦王楊俊身上,可是秦王卻英年早逝。這些年過去了,我反複思量,會不會我們對那個‘秦’誤會了?秦字關乎國運,可到底是吉是兇,尚在兩可之間。”
那老道聞言沉默下來,低下頭,靜靜思量。
過了好一會,才徐徐道:“先不說當年那件事了,你觀這楊浩到底如何,怎麽會看不透呢?”
法藏苦笑了一下,搖頭道:“誰能想到秦王嫡子楊浩,居然是無漏法身!我看不到此人的任何蛛絲馬跡……”
“什麽!無漏法身?”
老道聞言一驚,白目中竟然『射』出森森寒意來。
“不錯!正是無漏法身,也就是你們道家所說的道境!”法藏一字一頓說道。
“嘶——”
老道人隻覺後背冒出一陣冷汗來。
隻聽法藏和尚接著幽幽說道:“嗬嗬,就如當年道玄真人一樣。”
“……”
老道聞言屏息,一臉目瞪口呆。
“怎麽會這樣?”
“嘿,我與你一般,都覺得難以置信。”
殿中兩人再次陷入沉默。
……
從救苦地藏殿出來後,小沙彌悟空一臉懵『逼』。
楊浩比他還懵『逼』。
“這個孫悟空看上去不像會七十二變啊,不過身手矯捷、氣息圓融,一身武藝起碼接近宗師之境,也是不錯的人才!要不要收了呢?”
一邊觀察小沙彌的虛實,心中一邊盤算著要不要把人忽悠過來。
“如果足夠巧合的話,是有機會忽悠他的。”
想想就覺得激動,把孫悟空勸出佛門,再收一個侍衛,的確是很好的主意。
“小師父,你今年幾歲了?”
“十五。”
楊浩抹了抹額頭,暗歎,還好不是五百多歲。
“哦,家中有親人嗎?”
“我從小就是孤兒,是師父養大的。”悟空認真迴答,同時有一絲詫異。這個楊施主問這麽多幹嘛,查戶口的嗎?
“咳咳~~~悟空啊,你想不想還俗啊?”
楊浩輕咳了一聲後,拖著長音,一本正經問道。
“……我願常伴青燈,隨侍師父左右。”
小沙彌悟空臉上一黑。
楊浩盯著他腦門,圍著他轉了一圈,撓了撓頭,有些不解。
“沒有緊箍咒啊,這是怎麽迴事?”楊浩暗暗想著。
“少郎君,你在看什麽?”穆離看到楊浩繞著小和尚轉圈,驚訝問道。
“沒什麽——咱們去找阿姐。”
楊浩打了個哈哈,當先往前走去。
等他們趕到東堂的時候,俗講還沒結束。
楊浩靜靜看著阿姐端坐在蒲團上,認真聽講,不由會心一笑。
高台上一個方臉中年和尚,正用洪亮的聲音宣講著佛經教義。這個時代沒有擴音器材,開俗講是體力活,麵對著這麽大一片信眾,沒有點氣力,根本講不成。
中年和尚口才極佳,語調沉穩,佛經故事更是娓娓道來,台下的聽眾莫不雙手合十,畢恭畢敬聽著。
因為是開俗講,也沒有什麽高深的禪機,講的都是普通道理,楊浩也能聽懂,跟著聽了一會,不由暗暗點頭。
“佛門教人向善,總的來說,還是好的。不過若失去製衡,寺田寺產無限製增長,到最後自成勢力,就非國家之福了。也難怪南北朝的時候,無論是南朝,還是北朝,都有一些的滅佛舉動。如今大隋,國泰民安,佛門又開始興盛,這一點弊端不得不防。”
秦王府中有不少佛門典籍,楊浩也了解了很多佛門曆史發展,對於南北朝時期的一些事情,也有所了解。站在他的角度看,佛門兼並土地,不繳納稅賦,不服勞役,難免會成為國家之蛀蟲。相比它教化民心的作用,反倒是危害更大一些。
寺院中的俗講,跟學校上課差不多,每一課大概一個時辰。課與課中間,有休息的時間。不光信眾聽累了,開講的僧人也需要休息或者替換。
“阿浩,你迴來了!”
等了一會之後,這一課的俗講終於結束了。永豐公主看到了楊浩,起身趕了過來。
“嗯,見完了。”
“法藏禪師跟你說什麽了?”永豐公主關心道。
“嗬嗬,問我鯉魚祥瑞的事情,還跟我討了一條魚,嘿嘿……”
永豐公主啊了一聲,緊張道:“你不會拒絕了吧?”
楊浩笑道:“怎麽會呢,我當然是答應了,一條魚而已。喏,這個小師父便是跟著咱們迴去取鯉魚的。”一邊說著,一邊指了旁邊的悟空。
永豐公主對著小沙彌悟空恭敬行了一禮。
楊浩拉了永豐公主一把,道:“阿姐,咱們迴家吧。”
永豐公主臉上『露』出一絲猶豫,遺憾道:“那好吧,法正禪師還有一課要講,我卻聽不到了~~~”
“……什麽,誰?”楊浩驚了一跳。
永豐公主被楊浩反應嚇了一跳,茫然道:“啊……法正禪師啊……法藏禪師的師弟,也是精通佛經的得道高僧,就是剛才在台上的那位禪師啊……”
楊浩一驚之後,淡定下來,不過心中仍然禁不住驚訝。
“法正!原來就是他!”
在大興善寺種植罌粟的是他,給太子楊昭提供‘補天丸’的也是他,這個法正一定有問題!恐怕自己的父親楊俊與他也有交集!
“阿姐,咱們走吧!”
楊浩深吸一口氣後,帶著一行人往府邸趕迴去。
剛剛迴到府邸,仆從從府裏衝了出來。
“少郎君,少郎君,宮裏的尚公公來了,已經等候少郎君多時了。”
“啊,快快帶我過去!”
楊浩急忙跳下馬車,趕了過去。
那仆從帶著楊浩趕過去的時候,尚太監正在楊府前院裏,端詳著一口大水缸。正是盛放昨日鯉魚的那口。
“尚公公。”楊浩拱手一禮。
尚太監哈哈一笑,道:“少郎君迴來了。奴婢可是等了好一會了。”
“尚公公恕罪。”楊浩歉然道。
尚太監擺擺手,笑道:“咱家跟少郎君開玩笑呢,不過,聖上在宮中確實等了好一會了~~~”
“啊,聖上?尚公公,到底是什麽事?”楊浩一驚。
“還不是因為你這水缸裏的祥瑞啊!”尚公公笑道。
楊浩『摸』了『摸』鼻頭,無語道:“這事聖上也知道了?”
“這麽大一件事,聖上怎麽會不知道。”
“呃,那聖上什麽意思?”
楊浩心中暗暗盤算著,楊廣對祥瑞會有什麽樣的反應。
隻聽尚太監接著道:“聖上讓奴婢來跟少郎君討要兩條祥瑞,然後帶迴宮去。嗬嗬,不知道少郎君……”
“當然!尚公公隨便挑!”
楊浩心中叫險,幸好昨日沒讓秦叔寶等人把鯉魚分了。
“法藏禪師,你可看出了什麽?”
此時救苦地藏殿中央,赫然站立著一位老道。
一間佛寺中突然出現一位道人,實在是夠離譜的。不過,顯然那老道與法藏極為熟稔,一開口便是他所關心的問題。
法藏麵容苦拙,緩緩走進殿中,搖搖頭道:“我看不透。”
“……看不透?”
老道有些驚訝,轉頭向法藏望來,隻不過眼窩之中全是眼白,不見瞳孔。
這道人竟然是瞎子!
法藏眉『毛』深深皺起,沉聲道:“當年之事,我們都以為會應在秦王楊俊身上,可是秦王卻英年早逝。這些年過去了,我反複思量,會不會我們對那個‘秦’誤會了?秦字關乎國運,可到底是吉是兇,尚在兩可之間。”
那老道聞言沉默下來,低下頭,靜靜思量。
過了好一會,才徐徐道:“先不說當年那件事了,你觀這楊浩到底如何,怎麽會看不透呢?”
法藏苦笑了一下,搖頭道:“誰能想到秦王嫡子楊浩,居然是無漏法身!我看不到此人的任何蛛絲馬跡……”
“什麽!無漏法身?”
老道聞言一驚,白目中竟然『射』出森森寒意來。
“不錯!正是無漏法身,也就是你們道家所說的道境!”法藏一字一頓說道。
“嘶——”
老道人隻覺後背冒出一陣冷汗來。
隻聽法藏和尚接著幽幽說道:“嗬嗬,就如當年道玄真人一樣。”
“……”
老道聞言屏息,一臉目瞪口呆。
“怎麽會這樣?”
“嘿,我與你一般,都覺得難以置信。”
殿中兩人再次陷入沉默。
……
從救苦地藏殿出來後,小沙彌悟空一臉懵『逼』。
楊浩比他還懵『逼』。
“這個孫悟空看上去不像會七十二變啊,不過身手矯捷、氣息圓融,一身武藝起碼接近宗師之境,也是不錯的人才!要不要收了呢?”
一邊觀察小沙彌的虛實,心中一邊盤算著要不要把人忽悠過來。
“如果足夠巧合的話,是有機會忽悠他的。”
想想就覺得激動,把孫悟空勸出佛門,再收一個侍衛,的確是很好的主意。
“小師父,你今年幾歲了?”
“十五。”
楊浩抹了抹額頭,暗歎,還好不是五百多歲。
“哦,家中有親人嗎?”
“我從小就是孤兒,是師父養大的。”悟空認真迴答,同時有一絲詫異。這個楊施主問這麽多幹嘛,查戶口的嗎?
“咳咳~~~悟空啊,你想不想還俗啊?”
楊浩輕咳了一聲後,拖著長音,一本正經問道。
“……我願常伴青燈,隨侍師父左右。”
小沙彌悟空臉上一黑。
楊浩盯著他腦門,圍著他轉了一圈,撓了撓頭,有些不解。
“沒有緊箍咒啊,這是怎麽迴事?”楊浩暗暗想著。
“少郎君,你在看什麽?”穆離看到楊浩繞著小和尚轉圈,驚訝問道。
“沒什麽——咱們去找阿姐。”
楊浩打了個哈哈,當先往前走去。
等他們趕到東堂的時候,俗講還沒結束。
楊浩靜靜看著阿姐端坐在蒲團上,認真聽講,不由會心一笑。
高台上一個方臉中年和尚,正用洪亮的聲音宣講著佛經教義。這個時代沒有擴音器材,開俗講是體力活,麵對著這麽大一片信眾,沒有點氣力,根本講不成。
中年和尚口才極佳,語調沉穩,佛經故事更是娓娓道來,台下的聽眾莫不雙手合十,畢恭畢敬聽著。
因為是開俗講,也沒有什麽高深的禪機,講的都是普通道理,楊浩也能聽懂,跟著聽了一會,不由暗暗點頭。
“佛門教人向善,總的來說,還是好的。不過若失去製衡,寺田寺產無限製增長,到最後自成勢力,就非國家之福了。也難怪南北朝的時候,無論是南朝,還是北朝,都有一些的滅佛舉動。如今大隋,國泰民安,佛門又開始興盛,這一點弊端不得不防。”
秦王府中有不少佛門典籍,楊浩也了解了很多佛門曆史發展,對於南北朝時期的一些事情,也有所了解。站在他的角度看,佛門兼並土地,不繳納稅賦,不服勞役,難免會成為國家之蛀蟲。相比它教化民心的作用,反倒是危害更大一些。
寺院中的俗講,跟學校上課差不多,每一課大概一個時辰。課與課中間,有休息的時間。不光信眾聽累了,開講的僧人也需要休息或者替換。
“阿浩,你迴來了!”
等了一會之後,這一課的俗講終於結束了。永豐公主看到了楊浩,起身趕了過來。
“嗯,見完了。”
“法藏禪師跟你說什麽了?”永豐公主關心道。
“嗬嗬,問我鯉魚祥瑞的事情,還跟我討了一條魚,嘿嘿……”
永豐公主啊了一聲,緊張道:“你不會拒絕了吧?”
楊浩笑道:“怎麽會呢,我當然是答應了,一條魚而已。喏,這個小師父便是跟著咱們迴去取鯉魚的。”一邊說著,一邊指了旁邊的悟空。
永豐公主對著小沙彌悟空恭敬行了一禮。
楊浩拉了永豐公主一把,道:“阿姐,咱們迴家吧。”
永豐公主臉上『露』出一絲猶豫,遺憾道:“那好吧,法正禪師還有一課要講,我卻聽不到了~~~”
“……什麽,誰?”楊浩驚了一跳。
永豐公主被楊浩反應嚇了一跳,茫然道:“啊……法正禪師啊……法藏禪師的師弟,也是精通佛經的得道高僧,就是剛才在台上的那位禪師啊……”
楊浩一驚之後,淡定下來,不過心中仍然禁不住驚訝。
“法正!原來就是他!”
在大興善寺種植罌粟的是他,給太子楊昭提供‘補天丸’的也是他,這個法正一定有問題!恐怕自己的父親楊俊與他也有交集!
“阿姐,咱們走吧!”
楊浩深吸一口氣後,帶著一行人往府邸趕迴去。
剛剛迴到府邸,仆從從府裏衝了出來。
“少郎君,少郎君,宮裏的尚公公來了,已經等候少郎君多時了。”
“啊,快快帶我過去!”
楊浩急忙跳下馬車,趕了過去。
那仆從帶著楊浩趕過去的時候,尚太監正在楊府前院裏,端詳著一口大水缸。正是盛放昨日鯉魚的那口。
“尚公公。”楊浩拱手一禮。
尚太監哈哈一笑,道:“少郎君迴來了。奴婢可是等了好一會了。”
“尚公公恕罪。”楊浩歉然道。
尚太監擺擺手,笑道:“咱家跟少郎君開玩笑呢,不過,聖上在宮中確實等了好一會了~~~”
“啊,聖上?尚公公,到底是什麽事?”楊浩一驚。
“還不是因為你這水缸裏的祥瑞啊!”尚公公笑道。
楊浩『摸』了『摸』鼻頭,無語道:“這事聖上也知道了?”
“這麽大一件事,聖上怎麽會不知道。”
“呃,那聖上什麽意思?”
楊浩心中暗暗盤算著,楊廣對祥瑞會有什麽樣的反應。
隻聽尚太監接著道:“聖上讓奴婢來跟少郎君討要兩條祥瑞,然後帶迴宮去。嗬嗬,不知道少郎君……”
“當然!尚公公隨便挑!”
楊浩心中叫險,幸好昨日沒讓秦叔寶等人把鯉魚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