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國子寺後,楊浩無所事事,恰好崔長芳來東院,邀他去北院自己住處。


    兩個人沿著北院的竹林行走,小石頭和崔家的仆從趕著馬車跟在身後。


    崔長芳邊走邊說:“如果聖上封你做武官,國子寺就不能來了吧?”


    楊浩點點頭:“其實,我對學問沒什麽興趣,左傳易經什麽的,聽的頭都大了,不上也罷。”


    崔長芳有些羨慕道:“我也想做個閑官啊,可惜我父親不許!非要好好讀書不可。”


    兩人慢慢走著,此時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已經接近晚飯時間,北院走在路上的學生們多了起來。崔長芳還跟幾個經過的學子打過招唿。


    走過竹林旁邊,張乾璟的住處已經點了燈火,隔著籬笆,能看見房間裏兩個人抱著腦袋,陷入思考。


    崔長芳調皮道:“少郎君莫要出聲,我去嚇他們一下,嘿嘿。”當即躡手躡腳走到窗下,突然哈的一聲喊出。


    房間裏兩個人木然的抬頭看來,張乾璟沒有說話,徐文長道:“是長芳兄啊。”


    崔長芳撇撇嘴,覺得沒什麽意思:“你們倆怎麽沒被我嚇到,真沒意思——”


    徐文長這才笑道:“我倆腦袋都快變成木頭了,哪裏還怕這些。”


    崔長芳訝異道:“文長兄,你們怎麽了?有什麽難事嗎?”一副知心大姐的模樣。


    張乾璟從桌子上拿起一張紙,有氣無力的抖了抖,說道:“都是這題目難的……”


    徐文長道:“要不長芳兄進來看看,試著解一解?”


    張乾璟聞言,猛翻白眼:“他?懂什麽算學,還不如咱倆呢。”


    崔長芳好勝心起,笑道:“嘿,說不定還真要我來解,乾璟兄等著瞧!”招唿楊浩跟他進房間去。


    楊浩無奈,跟了進去。


    徐文長把紙筆遞給崔長芳,說:“長芳兄,你看這題怎麽解?我和乾璟兄想了快一天了……”


    崔長芳大言不慚:“來,讓我幫你們破掉此題!”


    徐文長嗬嗬笑著,張乾璟無語,懶得理他。


    “咦,果然是妙題!”


    張乾璟沒好氣的道:“這還用你說,這是算學孫博士出的題,能不妙嗎?”


    崔長芳抓耳撓腮,無處下筆,剛要承認自己不會,楊浩自旁邊閃出,接過紙張:“我來看看。”


    徐文長驚奇道:“楊兄弟,也懂算學嗎?”


    崔長芳亦好奇的望過來。


    楊浩隻說:“我試試看,不一定解的出來。”當下細看題目。


    楊浩確實看了很久,倒不是因為題太難,而是因為他看不太懂題目的意思。這道算術題目用的是簡潔的古文描述的,楊浩費了好大勁才看懂題意。


    “今有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實三十九鬥;上禾二秉,中禾三秉,下禾一秉,實三十四鬥;上禾一秉,中禾二秉,下禾三秉,實二十六鬥.問上、中、下禾實一秉各幾何?”


    楊浩一邊看題目,一邊信手從桌上取來紙筆,開始演算。


    徐文長和張乾璟睜大眼睛,看著楊浩在紙上劃寫一些奇怪的符號,而且越寫越多。


    崔長芳瞧見兩人神『色』古怪,也湊上前來,看到楊浩鬼畫符一樣的演算,忍不住道:“這……,這……是算術演算?”


    徐張二人自然不能迴答他。


    不一會,楊浩神『色』一輕,放下紙筆,說道:“不辱使命,解完了。”


    徐文長嘴巴都歪了,訕訕道:“解完了?”


    張乾璟亦在旁邊深吸一口氣:“楊兄,這是什麽解法?孫博士都沒有這麽解過……”


    兩個人顧不上查驗楊浩答案對錯,對楊浩寫的『亂』七八糟的符號,產生了更大的興趣。


    楊浩看到諸人驚異的神情,才恍然大悟,一不留神本能的把後世的阿拉伯數字照搬到了大隋。


    “額,這是我在家了一本藏書中看到計數方法,覺得特別好用,便記了下來。”楊浩跟三人解釋道。


    當即拿著筆在另一張紙上,把阿拉伯數字和對應的漢字一一寫下來,更給他們說明四則運算符號是什麽意思。


    徐文長聽得有些吃力,不停的抓著腦袋。


    張乾璟先是『迷』糊了一會,隨即眼睛越來越亮,他也取了一張紙,照著楊浩的樣子,歪歪曲曲的寫了一遍這些天書一樣的符號。


    “嗯,這種符號書寫起來,貌似確實比算籌要簡單很多。”張乾璟總結道。


    楊浩細細的把自己書寫的幾個等式,講解給兩人聽,然後又把消元法說給兩個人聽,直到算出兩道題目的答案。


    崔長芳對算學不太感興趣,既看不懂,也聽不懂。


    張乾璟學習的稍微快些,楊浩講了兩遍,他便能抓住大概的思路了。徐文長則慢了很多,楊浩又多講了兩遍,加上張乾璟在旁邊輔助講解才勉強懂了七八分。


    “真是天才啊!想出這個計數方法的人,真是天才!”


    了解過這個符號體係之後,張乾璟和徐文長大為欽佩,他們又找來以前做過的算術題目,用新學到的計數方法來演算。


    楊浩在旁邊糾正,另外又給他們說了非整數,也就是分數的書寫方法。


    兩個人愈發的熟練,驚喜不已。


    這時一個仆從進房內提醒該吃晚飯了,張乾璟不耐煩的將他趕走。趕走之後,突然想起房裏還有楊浩和崔長芳二人,一拍腦袋說:“唉,瞧我糊塗的,怎麽把楊兄給忘了!”當即把仆人喚了迴來。


    崔長芳笑罵道:“乾璟兄好生勢利,光想著楊兄了,不記得我了嗎?”


    張乾璟笑著說:“當然不能忘了!”


    楊浩和崔長芳盛情難卻,留下來吃了晚飯。


    張徐二人隻是簡單吃了幾口,一直在不停地演算題目。


    楊浩蹭飯之後,又呆了很久,像教小學生一樣教兩個人。


    他覺得這挺有必要的,至少把一些基本的科學工具,帶到大隋的生活當中。有了這些工具,也許大隋的科學發展,能稍微順暢、提前一些,也不枉自己穿越一場。


    楊浩想的更多一些,心中隱隱有了個大概。


    在科學體係裏麵,算學為代表的數學,隻是很小的一方麵,還有諸如物理化學生物等門類,如何把它們像種子一樣撒播出去呢,是個不小的難題。


    楊浩所掌握的知識並不算高深,但隻要能把這些基礎的東西普及出去,自然有大把的才學之士,加以完善和發展。種子已經撒下,開花結果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至於最後能發展到什麽地步,或者說發展的有多快,楊浩不是特別在意。


    後世曆史中,這個民族經曆過百年屈辱,再到後來的民族複興,他對這個民族的智慧深有體會,也充滿信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隋秦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河雲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河雲上並收藏大隋秦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