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萬新台幣?”


    聽到這一數字後,李藝書傻眼了:“真的假的?”


    “哈哈,李導也沒想到這麽高吧!”


    邱福生在電話那頭笑的很大聲,似乎對這個票房成績很滿意:“我跟你說李導,現在電影還在上映中,最近我又重新宣傳了一下,估計在年前,還能收獲最少2000萬的票房。”


    1991年,寶島的年度票房紀錄已經出來了,第一名是《人鬼情未了》第二名是《終結者2》第三名是《與狼共舞》。


    前三名都是好萊塢電影,但除了終結者2外,人鬼情未了跟與狼共舞,都可以算作是文藝片。


    這點就能看出寶島觀眾的口味,很多人是對文藝片挺喜歡的,而不像是香江這些年過度娛樂化,導致當年還算繁榮的文藝片市場,如今幾乎是沒有了。


    還有2000萬?


    那豈不是破億了!


    李藝書連忙問道:“邱總,票房怎麽這麽高?”


    “說來也多虧了之前李導給的建議啊,將電影的受眾鎖定在當年那些老兵跟來台人的身上,上個月剛上映之際,我請來了寶島這邊的一名退休的將領,他是川蜀人,看過後大喜過往,說是看到了他的家鄉。”


    “家鄉?”


    “是,就是你拍的那個村子,他說他老家之前就是在那一片的,雖然地貌有些變化,但是那個山頭他以前跟私塾的同窗好友一塊去過,這麽多年一直沒忘,然後我打聽了一下你當時拍攝的地點,還真就是那塊!”


    邱福生似乎很高興的樣子:“之後那位退休的將軍就開始號召當初來寶島的川蜀老兵去看,如今已經形成了老兵觀影的趨勢,而且很多老兵往往都是帶著子女一同來看的。”


    嘶~


    李藝書突然想到了寶島某個男演員的父親,難道不會是他吧?


    邱福生在電話那頭問道:“李導,最近有沒有時間來一趟寶島?我準備等破億的時候,開一場慶功宴。”


    “短時間內恐怕是沒時間了,馬上學校就要放假了,我得迴家過年,真要去的話,恐怕得等到年後才行。”


    “沒事沒事,年後來正好,現在距離下映還有一段時間,我估計年後差不多就能全麵下映,到時候舉辦慶功宴正好。”


    “行啊邱總,那年後我去一趟寶島。”


    寶島票房破億這麽好的喜事,李藝書自然是得去一趟的,而且不出意外的話,估計央視那邊肯定也會去采訪報道。


    如今馬上就要92年了,距離92共識出台,也就七八個月的時間。


    像這種雙方達成一致的事情,不是幾個月就能搞定,最少得一年以上的各種討論洽談。


    而老兵觀影的浪潮,很容易引起央視乃至台辦的關注,隻因為這種事,能夠促進雙方達成共識。


    民間交流越是活躍,越能夠體現出上麵人的放寬。


    保不齊李藝書還有可能要接受一次央視的專訪,談一談家鄉,談一談這次寶島老兵觀影的浪潮……


    等掛了電話。


    站在他麵前的於飛鴻,連忙追問道:“票房是不是很高?我聽你說都要去參加慶功宴了。”


    “是很高,票房估計有可能要破億。”


    “真的!”


    於飛鴻立馬聲音飆高。


    這也引起了周圍來電話局打電話人的注意跟好奇。


    於飛鴻反應過來,連忙拽著李藝書的胳膊就要走,“走走走,我們迴去說,迴去說。”


    迴去的路上。


    於飛鴻就迫不及待的追問起來:“1億新台幣,那得多少人民幣啊!”


    “具體多少不清楚,不過匯率應該……”


    李藝書眉頭緊鎖,想了想道:“100台幣差不多得有22人民幣。”(網上查的是這樣,有知道的說聲我改)


    “個十百千萬……”


    “不用算了,應該有2200萬左右。”


    “咕隆——”


    於飛鴻的家境算是很殷實的了,但在聽到2200萬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咽了口唾沫:“你,你能分多少?”


    “不好說,不過六七百萬應該還是有的吧?”


    李藝書跟邱福生簽訂的是發行權。


    本來李藝書這邊是要掏發行費的。


    不過當時邱福生說自掏腰包宣傳,不用李藝書給錢,但要拿走百分之八的票房收益。


    對此李藝書也沒拒絕,畢竟在寶島那邊發行,想要票房高,還真得交給邱福生來負責。


    事實上交給邱福生來發行,還真發行對了,他有關係有人脈,能請來退休老將,還能在自家的電視台打廣告。


    分走百分之八的票房收益,反正李藝書覺得不虧。


    所以再跟寶島電影院一分,李藝書能拿到六七百萬左右。


    不過也不好講,寶島那邊還有各種稅。


    李藝書想要把這筆錢從寶島帶走,肯定是要被扣稅的。


    “六七百萬啊~”


    於飛鴻忍不住感歎道:“拍電影還真賺錢啊。”


    “不是拍電影賺錢,是拍拿獎的電影賺錢。”


    李藝書笑了笑,這次光《那山》的收益,加在一起匯總的話,最少得1500萬美元了。


    看來接下來幾年,得趕緊多拍幾部優秀的文藝片,盡快在海外電影節跟片商對國產文藝片不感冒之前,盡可能的收割這一筆快錢了。


    於飛鴻突然問道:“藝書,你沒想過拍商業電影?”


    “有,但不是現在。”


    李藝書搖了搖頭,“真要拍的話,還是先等我手頭上的《霸王別姬》拍完了再說。”


    商業電影是能賺錢,但是很難賣出版權的,香江電影那麽多年,能賣出海外版權的地區,也就隻在亞洲這一塊。


    也就是70年代的李小龍,跟幾年後的程龍,能賣出高價錢。


    其他人的電影很難高價賣出去,大部分都是海外電影公司批量購買,填充他們的片庫,發行一些錄像帶,賣給世界各地的華人,跟一些功夫片愛好者。


    相比較現在國內的商業電影過高的依賴票房收益,李藝書寧願去拍點文藝片,有他現在金獅獎大導演的名氣在,賣出海外版權還是很簡單的,隻是賺多賺少而已。


    未來幾年,港島會進入雙周一成的時代,但凡是他們的電影,不管好不好看,都能賣出高票房。


    而李藝書又不想花那個大價錢去請雙周一成。


    真要拍商業片,李藝書還不如去好萊塢試試水。


    千禧年後,國內電影市場全麵學習好萊塢的電影製作模式。


    李藝書自然也是有學習過的,後來拍的很多網大電影,都是按照好萊塢模式去拍攝。


    更不要說他腦中有很多未來低成本高票房的影片,除了極少數不合時宜的片子外,大部分都是能在九十年代通用的。


    比如《電鋸驚魂》。


    美國恐怖片市場是很大的,1973年《驅魔人》就拿到了4.41億美元的超高票房。


    後來1999年低成本的《第六感》,也在全球拿到了6.72億美元票房。


    這些恐怖片,是不太受時代背景所限製。


    隻要質量足夠好,票房哪怕不如原片,但達到七八成,肯定也是沒問題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導演從文藝片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汪公子在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汪公子在年並收藏華娛:導演從文藝片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