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三個月,木下秀吉終於再次迴到了清州城。
清州城還是原來的樣子,絲毫看不因為戰敗而變得破敗。在秀吉身邊,木下義時正低著頭默念這什麽。剛才大人睜著眼睛說出一連串的假話,讓自己都懵了,事後還讓自己記住這些謊話,說這樣才可以統一口徑,不被信長抓到馬腳。
從木下義時嘴裏,秀吉可以想象那一天家主被打的有多慘,本來五百多人的本陣到最後隻剩下一百多人跑出來,秀吉辛辛苦苦訓練的十分之八都死在了這次戰鬥。
秀吉還聽說織田信長逃跑的時候急的連鞋都跑掉了。最後跑出來時,那個腳真的是慘目忍睹,當時還有那個不長眼的家夥直接嘲笑家主,當場就被信長拿出武士刀哢嚓砍成了兩半,這一舉動可把一邊看戲的人嚇得不輕。
木下秀吉讓義時和慶次迴去報平安,自己收拾了一下妝容就直接去覲見家主去了。這一次,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將那件事情說出來。
當木下秀吉來到織田信長的房間外,門童立刻就進去迴報了,這個大人可是家主的開心果,每次當這位大人和家主談完話時,家主都會變得很開心,然後給自己放假或者是打賞,所以門童看到來的人是秀吉時,比見到自己父親還開心。
門童離開不到十幾息的時間,就屁顛屁顛的衝了出來對著秀吉說到:“大人,讓您去他的書房,他在哪裏等著你!”
聽到這裏,木下秀吉就有點心虛了。這一年下來,自己早就發現了家主的習性,每次如果去的是評議間,那麽就要麵對一臉正經的家主,換而言之,如果去書房,那麽自己將見到沒有下線的家主,那個時候的家主可是自己見過最難纏的對手。
來到書房外,兩個正襟危坐的迴馬眾看到秀吉到來,都向秀吉點了表示尊敬,對於這個尾張惡鬼他們還是非常敬佩的。
走進書房,映入眼簾的就是織田信長那隻標新立異的腳,也不知道是誰給他包的,本來最多隻是一個擦傷而已,現在搞得更粉碎性骨折一樣,要不是木下秀吉沉穩,估計直接笑出了聲。
木下秀吉雖然沒有笑出聲,但是他的眼神中的驚訝卻被織田信長給捕捉到了,看著秀吉的眼神一下子就變得冷淡起來了,這個一般都很有眼色的人現在怎麽變成這個樣子了。
秀吉來到房間後,就一直被晾在那裏,織田信長就像不知道到他進來一樣,拿著手中的那本“三國演義”翻個不停,還不時的露出一點感慨。
此時此刻的秀吉,已經在心裏把織田信長的祖宗十八代問候了一遍,你這個傻屌,老子一迴來家都沒有迴,就來麵見你,你現在還當自己是空氣,你這麽牛逼怎麽被打成這幅熊樣,害得自己辛辛苦苦訓練的士兵全部都為你戰死了。
木下秀吉站在原地直接開始抖起腿來,不僅聲音越來越大,他的節奏也越來越快。這樣的噪音一下子就吸引到織田信長,抬起頭冷冷的看著木下秀吉,原本織田信長以為自己一瞪他,他就會老實下來,結果木下秀吉這小子直接眼睛都不看自己,看著天花板愣愣出神。
看著木下秀吉這樣,織田信長直接開口到:“赤壁一站,曹操率領八十萬大軍而來,為什麽最後還會失敗呢!”
…………等了很久,織田信長都沒有等到秀吉迴答,又補上一句話道。
“秀吉,這個問題你怎麽看!”
聽到這話,秀吉沒有思索直接對著信長開始噴:“盡信書不如不讀書,“三國演義”隻不過是一部小說而已,裏麵的內容和真正的曆史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曹操率領的軍隊到底是多少我都不確定,還談什麽成功還是失敗!”
被木下秀吉這麽明目張膽的懟,織田信長短時間都懵了,自己小時候一點都不喜歡讀書,導致自己的閱曆一點都不行,最後還是自己的恩師平手正秀用小說來誘惑自己,使自己慢慢開始愛看書,象【三國誌】自己根本就沒看過,看到都是【三國演義】,本來以為沒什麽大不了的了,結果今天自己的這個農民出身的手下盡然當著自己的麵嘲諷了自己一波。
“好的,那我們就不看那些遙遠的事情了,就說問什麽我帶著五千大軍會在稻葉山城慘敗!到最後,把我殺得丟盔卸甲,連我的鞋子都不見了,你給我好好說說!”織田信長也是鐵了心了,老臉都不要了,對著秀吉大聲說到。
麵對織田信長的怒吼,木下秀吉也沒有退縮,直接開口頂撞道:“這一次,我們織田家會失敗主要有三點。”
“其一,驕兵必敗,因為開始打了幾場勝戰,就開始變得洋洋得意,認為敵人不堪一擊。這一點,不是幾個武將的錯誤,就連家主你都出現了這個問題!”
織田信長沒有想打這個人還真的什麽都敢說,直接就說出其他人想說而不敢說的話,幸好自己是一個明主,要是別人早就把這個人給斬了。
看著雖然家主憋紅的臉,但是沒有出口訓斥自己,秀吉又開始了下一部分。
“其次,就是這一次的對手比以往都要強大,竹下半兵衛這個人,我在去近江之時就聽說過,少年就熟讀兵法,做事更是果斷毒辣。相信在不久之後,他還會做出更加震驚的事情。”
聽到這話,織田信長很認真的點了點頭,繼續開始聽木下秀吉的見解。
“最後一點,就是家主你的心亂了,在這一次戰鬥中明顯可以看出家主你太急了,急到感覺大概沒有問題就去嚐試,走出一些比較危險途徑。”
聽到木下秀吉說的最後的一點,織田信長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點了點頭,證明自己是真的急了。
“除了這三個原因外,還有一點就是我的能力不行,所以我決定出走,在外麵曆練一段時間!”
聽到“出走”二字,織田信長大驚到:“你說甚!”
清州城還是原來的樣子,絲毫看不因為戰敗而變得破敗。在秀吉身邊,木下義時正低著頭默念這什麽。剛才大人睜著眼睛說出一連串的假話,讓自己都懵了,事後還讓自己記住這些謊話,說這樣才可以統一口徑,不被信長抓到馬腳。
從木下義時嘴裏,秀吉可以想象那一天家主被打的有多慘,本來五百多人的本陣到最後隻剩下一百多人跑出來,秀吉辛辛苦苦訓練的十分之八都死在了這次戰鬥。
秀吉還聽說織田信長逃跑的時候急的連鞋都跑掉了。最後跑出來時,那個腳真的是慘目忍睹,當時還有那個不長眼的家夥直接嘲笑家主,當場就被信長拿出武士刀哢嚓砍成了兩半,這一舉動可把一邊看戲的人嚇得不輕。
木下秀吉讓義時和慶次迴去報平安,自己收拾了一下妝容就直接去覲見家主去了。這一次,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將那件事情說出來。
當木下秀吉來到織田信長的房間外,門童立刻就進去迴報了,這個大人可是家主的開心果,每次當這位大人和家主談完話時,家主都會變得很開心,然後給自己放假或者是打賞,所以門童看到來的人是秀吉時,比見到自己父親還開心。
門童離開不到十幾息的時間,就屁顛屁顛的衝了出來對著秀吉說到:“大人,讓您去他的書房,他在哪裏等著你!”
聽到這裏,木下秀吉就有點心虛了。這一年下來,自己早就發現了家主的習性,每次如果去的是評議間,那麽就要麵對一臉正經的家主,換而言之,如果去書房,那麽自己將見到沒有下線的家主,那個時候的家主可是自己見過最難纏的對手。
來到書房外,兩個正襟危坐的迴馬眾看到秀吉到來,都向秀吉點了表示尊敬,對於這個尾張惡鬼他們還是非常敬佩的。
走進書房,映入眼簾的就是織田信長那隻標新立異的腳,也不知道是誰給他包的,本來最多隻是一個擦傷而已,現在搞得更粉碎性骨折一樣,要不是木下秀吉沉穩,估計直接笑出了聲。
木下秀吉雖然沒有笑出聲,但是他的眼神中的驚訝卻被織田信長給捕捉到了,看著秀吉的眼神一下子就變得冷淡起來了,這個一般都很有眼色的人現在怎麽變成這個樣子了。
秀吉來到房間後,就一直被晾在那裏,織田信長就像不知道到他進來一樣,拿著手中的那本“三國演義”翻個不停,還不時的露出一點感慨。
此時此刻的秀吉,已經在心裏把織田信長的祖宗十八代問候了一遍,你這個傻屌,老子一迴來家都沒有迴,就來麵見你,你現在還當自己是空氣,你這麽牛逼怎麽被打成這幅熊樣,害得自己辛辛苦苦訓練的士兵全部都為你戰死了。
木下秀吉站在原地直接開始抖起腿來,不僅聲音越來越大,他的節奏也越來越快。這樣的噪音一下子就吸引到織田信長,抬起頭冷冷的看著木下秀吉,原本織田信長以為自己一瞪他,他就會老實下來,結果木下秀吉這小子直接眼睛都不看自己,看著天花板愣愣出神。
看著木下秀吉這樣,織田信長直接開口到:“赤壁一站,曹操率領八十萬大軍而來,為什麽最後還會失敗呢!”
…………等了很久,織田信長都沒有等到秀吉迴答,又補上一句話道。
“秀吉,這個問題你怎麽看!”
聽到這話,秀吉沒有思索直接對著信長開始噴:“盡信書不如不讀書,“三國演義”隻不過是一部小說而已,裏麵的內容和真正的曆史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曹操率領的軍隊到底是多少我都不確定,還談什麽成功還是失敗!”
被木下秀吉這麽明目張膽的懟,織田信長短時間都懵了,自己小時候一點都不喜歡讀書,導致自己的閱曆一點都不行,最後還是自己的恩師平手正秀用小說來誘惑自己,使自己慢慢開始愛看書,象【三國誌】自己根本就沒看過,看到都是【三國演義】,本來以為沒什麽大不了的了,結果今天自己的這個農民出身的手下盡然當著自己的麵嘲諷了自己一波。
“好的,那我們就不看那些遙遠的事情了,就說問什麽我帶著五千大軍會在稻葉山城慘敗!到最後,把我殺得丟盔卸甲,連我的鞋子都不見了,你給我好好說說!”織田信長也是鐵了心了,老臉都不要了,對著秀吉大聲說到。
麵對織田信長的怒吼,木下秀吉也沒有退縮,直接開口頂撞道:“這一次,我們織田家會失敗主要有三點。”
“其一,驕兵必敗,因為開始打了幾場勝戰,就開始變得洋洋得意,認為敵人不堪一擊。這一點,不是幾個武將的錯誤,就連家主你都出現了這個問題!”
織田信長沒有想打這個人還真的什麽都敢說,直接就說出其他人想說而不敢說的話,幸好自己是一個明主,要是別人早就把這個人給斬了。
看著雖然家主憋紅的臉,但是沒有出口訓斥自己,秀吉又開始了下一部分。
“其次,就是這一次的對手比以往都要強大,竹下半兵衛這個人,我在去近江之時就聽說過,少年就熟讀兵法,做事更是果斷毒辣。相信在不久之後,他還會做出更加震驚的事情。”
聽到這話,織田信長很認真的點了點頭,繼續開始聽木下秀吉的見解。
“最後一點,就是家主你的心亂了,在這一次戰鬥中明顯可以看出家主你太急了,急到感覺大概沒有問題就去嚐試,走出一些比較危險途徑。”
聽到木下秀吉說的最後的一點,織田信長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點了點頭,證明自己是真的急了。
“除了這三個原因外,還有一點就是我的能力不行,所以我決定出走,在外麵曆練一段時間!”
聽到“出走”二字,織田信長大驚到:“你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