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偉利以低價買迴來兩大塊獨龍玉原石,心裏喜滋滋的。時間不長,郝偉利將這兩大塊獨龍玉原石鋸開為四塊,加工雕琢了四大件獨龍玉玉器。


    這四件獨龍玉玉器以其獨特的造型和絕妙的手工,吸引了不少人前來觀看,有的人詢問價格,欲買之。


    郝偉利因為這四件玉器是從一個玉石上雕琢加工下來的,加之玉石質地不是太好,為了盡快出售掉,就提出一個條件,如果有人真要買,最好把這四件玉器一次性都買下,最起碼也要一次性買一對。


    觀看玉器的人,一次性拿不出這麽多錢,許多人一飽眼福後,就走了。


    這四件孿生兄弟般的獨龍玉玉器,至今已在郝偉利的玉器櫃台裏放置兩年,再無人問津。


    奇怪的是,這四件獨龍玉玉器在兩年時間裏,石質一直發生著變化,不是往好的方向發展,而是石質越來越差,品相越來越壞,色彩越來越暗,透度越來越弱,綠色越來越淡,現在已變成淡灰色的一般石頭,這四件獨龍玉玉器竟變故成岩石器具,成為四件廢品。


    更為奇怪的是,郝偉利在三年前雕琢製做的一對敞口黃龍玉瓶,一艘一帆風順帆船,一尊釋迦牟尼佛像,一尊觀音菩薩像等五件黃龍玉玉器,也在發生著變化。


    這五件石質本來就差的大玉器,變故的同樣糟糕,原本色彩比較淡的紅色和黃色,消失殆盡,石質變得更加粗糙,五件黃龍玉玉器全部變成淡灰色的石器,成為五件超級廢品。


    望著這些耗費了錢財和心血的廢品石器,郝偉利痛心疾首,欲哭無淚,欲喊無聲,隻能咽下這一口口苦水。


    郝偉利想不通這種奇怪現象,他加工製作和經銷玉器20多年,何曾見過這種怪事,雕琢打製好的玉器竟然能失去“玉”的屬性,變寶為廢,就像煮熟的鴨子突然飛走了一般。


    郝偉利琢磨不透玉器發生的這種變故。


    以郝偉利的理解,他家的玉器作坊著魔了,他加工製作的玉器見鬼了。這樣下去,他的生意再無法做,加工製作玉器的路子再走不下去。


    郝偉利百思不得其解,他打發夥計,去臘猛鄉另外幾家玉器加工製作商那裏偵查情況,得到的結果都差不多。


    臘猛鄉政府附近的鬆山、臘猛兩個行政村的14家玉器製做經銷商裏,有9家加工製作大件玉器的人家,他們製做的大件玉器都程度不同的發生著變故,有的玉器變成石器,有的優質玉器變故為次品,有的精品玉器演變成半玉半石器。


    這幾家玉器加工經銷商叫苦連天,各個奇哉怪哉,不知何故。


    夥計還了解到,臘猛鄉政府附近加工經銷玉器佩件,掛件,首飾等中小件玉器的商戶,沒有發生過雕琢好的玉器發生變故之事,他們的玉器生意很穩當。


    也就是說,加工製作好的玉器發生變故的事,隻在大件玉器上出現,中小件玉器尚沒有發生玉質變故之事。


    溫丹聽著,腦子裏有些迷茫。


    溫丹之前看到玉石市場上那些鋸開的大玉石原石發生的變故,自認為是正在發生變化的玉石,一旦被切割開,玉石內部環境遭到破壞,石質變化隨之停止。


    現在看來,已經鋸開的大快玉石的變化,從未停止,你就是將大的玉石原石切割成許多塊,隻要有足夠分量,整塊玉石的質地變化就一直進行著。如果把這塊大塊玉石加工製作成大件玉器,這種變化始終不會停止,直到把整件玉器變故成石器或廢品為止。


    溫丹進一步思索,郝偉利的夥計在幾家加工製作大件玉器的作坊裏,看到的那些次品玉器和半玉半石玉器,應該屬於正在進行著石質變化的玉器,石質變化尚未完成,仍然在做著“玉”向“石”的轉變。再過一段時間,這些半拉子大件玉器就會完全變成石器。


    溫丹從郝偉利的講述中悟到,這些大塊偽玉石被鋸開後,雖然石質的變化沒有停止,但變化步伐減慢,變化程度變小,這種變化是緩慢的,幾乎是感覺不到的,但無時不刻在發生著的。等你肉眼看到玉質變為石質時,整件玉器已發生了質的變化。


    這倒挺符合溫丹煉丹當中的丹藥變化,也與他的身體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一致。


    溫丹對郝偉利在講述中提到的,段仁謙急於出售剛剛淘到的那塊大獨龍玉原石,並且是不賺錢的急售,他有些不解。


    所有經銷玉石的生意人,都以賺錢為目的,老奸巨猾的段仁謙豈能有錢不賺。他肯定是覺察到這塊獨龍玉原石的瑕疵,將自己收購到的玉石缺陷,轉嫁到郝偉利身上,讓郝偉利遭到損失。


    想到這裏,溫丹問道:“段老板,你兩年前淘到的那塊300斤重的獨龍玉,在鬆山采石場現場切開後,石質不錯。怎麽轉手之間,你差不多以原價賣給郝老板,這有些不合常規啊!”


    段仁謙見如此細小的問題,都被年輕道士覺察,知道什麽都隱瞞不了他,就實話實說:“道長問得好。這塊獨龍玉原石是兩年前我在鬆山玉石采石場淘到的。我當時看到村民們挖出這麽大一塊獨龍玉,比較少見,我非常感興趣,仔細觀察這塊石頭,發現這塊獨龍玉原石品相極好,色澤亮,硬度高,我當即就買下了。


    “由於獨龍玉大多產自雲南怒江州一帶,在鬆山挖出來的很少,村民們不識貨,我以3500元的低價,買得這塊300多斤重的獨龍玉。


    “由於最近這幾年我收購大塊玉石發生的變故多,我生怕這塊獨龍玉原玉石也發生變化,就讓村民們按我的要求,在現場鋸開。


    “這塊大石頭被打開後,我看到裏麵的獨龍玉石質沒有我想象的那麽好,如果劃分等次,這塊石頭隻能算得上中上石質。


    “我有些泄氣,也恨自己,怎麽甄別玉石屢屢出現失誤,這麽多年真是白混了。


    “這種質地的玉石,沒有太大保存價值,玉石經銷商一般都會盡快出手處理掉。


    “我用馬車拉著這兩塊石頭下山,一路上悶悶不樂。


    “到達臘猛玉石市場後,我用抹布拭去兩塊玉石斷麵的泥土、灰塵。


    “當我近距離觀察這兩塊獨龍玉玉石截麵時,我又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截麵的獨龍玉石質似乎又黯淡了一成。


    “我著實吃了一驚。這塊獨龍玉石質原本就不是上品,怎麽還在往不好的方向發展。


    “從鬆山玉石采石場拉運到這裏,還不到3小時,這塊獨龍玉就變得有些晦暗。如果在這樣閑放幾日,隻怕石質還會發生變化,連中上等獨龍玉都達不到了,到時更賣不上價格,甚至賣不出去。


    “我這樣思謀著,恨不得立刻把兩塊獨龍玉原石賣出去,哪怕原價賣出去也行。


    “當郝偉利過來要買這兩塊獨龍玉原石時,我粉飾著這兩塊獨龍玉的質地,吹捧著獨龍玉的好處,讓郝老板買下。


    “郝老板是行家,他當然能看出來,這兩塊獨龍玉沒有我吹捧的那麽好,一口說出4000元的低價。


    “我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隻要這筆買賣不虧就行了。


    “郝老板為低價淘到兩大塊獨龍玉而興奮,但他沒有看到,也沒有留意到,這兩塊獨龍玉原石還在往玉質更差的方向發展,發展趨勢就是最終變化為廢石頭。


    “郝老板買走這兩塊獨龍玉原石,我內心不忍,但沒辦法,誰讓玉石發生這樣的變故呢!這種現象我是從來沒有遇見過的。


    “我是一個玉石經銷商,隻要把手裏的貨賣出去就行了,並沒有多想。


    “這幾年我買賣的大玉石原石,時不時發生石質變故的事,我隻能恨自己甄別失誤,自認倒黴。


    “我還不知道郝老板用這兩大塊獨龍玉加工製作的大件玉器,沒有賣出去之事,更不知道連已經製做成玉器的獨龍玉,仍然在發生變故,成為廢品。


    “這都是我的一念私心給郝老板造成大損失,我在這裏說一聲對不起了,郝老板!”


    段仁謙說著,兩手作揖,向郝偉利深深鞠躬。


    郝偉利連忙還禮說:“言重了段老板,這是玉石買賣當中常有的事,都是我的命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百年討債了塵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川壩老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川壩老奐並收藏百年討債了塵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