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長洹因為先天不足,體質羸弱,從4歲開始,溫丹就住進元家為其療疾。


    溫丹每三天給元長洹在命門穴輸送一次真氣,並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加大真氣輸送量。


    溫丹還每隔十天半月,給元長洹配藥煉丹,為其成長滋陰補氣,固本壯陽,使元長洹的病弱之軀慢慢康複,讓他的生命得以延續。


    元王明挽留溫丹為兒子治病時,答應給溫丹每月50兩白銀,作為對其身體損耗的補償。


    溫丹不要這筆錢,說自己心甘情願為朋友付出。但元長洹後來給前世的結義兄弟說,這筆報酬必須要。不但為自己輸送真氣的費用,一分不少的接受,就是給自己每月二三次的丹藥花費,也得元家支付,還是每月50兩白銀。


    元王明答應了兒子的提請。


    這樣,元家每月支付溫丹的費用達到100兩白銀。


    每月100兩白銀的報酬,是很高的,比當時一個知縣每月的工資都要高。


    溫丹不解這位小神童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元長洹說,前世結義兄弟的這份報酬,也是他討債計劃的一部分。一方麵,向仇人家裏討來銀錢,損失其家庭;另一方麵,這每年的1000多兩白銀,可以幹很多事情,甚至能幹成大事。


    元長洹叫溫丹在離此不遠的觀音山腳下,找一塊隱蔽的地方,由溫丹親自設計,親自施工,修建一座地下和地上均可以使用的房子。地上部分按照陶瓷作坊,玉器作坊,煉丹作坊,金屬冶煉作坊和字畫書房的空間,布局修建,外表破爛不起眼。


    地下部分修建成堅固深厚的四層建築,打製四層鋼鐵貨架備用。


    溫丹為元長洹療疾所取得的所有報酬,可全部用於這項工程建設。


    元長洹雖然知道這位前世結義兄弟的通天本領和為人,但還是囑咐溫丹,這件事情一定要保密。


    溫丹不知道這位小神童修建這樣一座龐大的房子幹什麽,並且主要工程量在地下。他沒有向元長洹詢問,反正手裏有足夠的銀元,自己每天大部分時間閑著,正好能派上用場。


    溫丹按照元長洹的意思,設計好這座建築之後,經元長洹堪輿地形,推敲同意,就在觀音山腳下的一片樹林裏建房。


    為了不讓房山縣南窖鄉水峪村附近的群眾知道這件事,也為了避開元王明的視線,溫丹又去了一趟他曾經兩次經曆,並破獲殺人劫財案件的安徽宿州碭山縣玄廟村,在那個村子招攬過來50多名群眾,不分白天黑夜的修建房子。


    經過曆時兩年多時間的建設,這座龐大的建築終於完工了。


    溫丹支付完工錢,又采購地上陶瓷作坊,玉器作坊,煉丹作坊,金屬冶煉作坊和字畫書房所需的設備和器材。打製了地下建築所需四層鋼鐵貨架,才算完成了這項工程。


    已經9歲的元長洹,趁父親不在時,跟著溫丹專門來到觀音山腳下的這座建築裏察看,他對溫丹修建的這座類似於軍事工程的房子十分滿意。溫丹不愧是這方麵的行家。


    元長洹給這座建築取名“元墟”。不過,這隻是他和溫丹知道的建築名字,也不掛牌。


    這一年是1901年。


    就在“元墟”落成不久,元王明的哥哥元容安再次擢升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頂替了晚清重臣李鴻章的職位,真正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清宰輔,權傾朝野。


    元王明見兒子的卦算一件件得到應驗,驚喜萬分,視兒子為家中棟梁,一切事務均問計於兒子。元王明將家中兩座房子地下室裏,儲藏元家財富的鑰匙,全部交給兒子保管。


    當然,這不僅僅是對兒子的高度信任,更重要的是9歲的兒子對金銀,古董,字畫等財寶非常在行,博學多才,幾乎對每一件古董和字畫都能說出其來曆,出自那些名家之手,中間經曆了怎樣的周轉,有什麽特別之處,能賣多少銀錢等等。


    每一塊黃金,每一件古董,每一幅字畫,元長洹一眼就能辨別出真偽,使得元家的收藏,沒有出現一件贗品。


    對這些財富的擺放和保管,兒子都安排的井然有序。


    元王明看出,兒子的天才不僅表現在書本和學識上,他在收藏行當裏,絕對稱得上行家水平,沒有誰能騙得了他。


    有這樣一個博學多能的兒子,將元家財富交給他管護,元王明最放心。


    有了打開元家財富的鑰匙,元長洹幾乎每天都要帶著溫丹,到元宅兩個地下室庫房裏轉一遭,一來是仔細研究觀察這些寶貝的造型和奇特之處,二來也是鑽研這些黃金、古董、字畫的製作方法,獵取古人智慧。


    元長洹和溫丹在元家財富庫房裏,觀察研究三個多月,把數千件古董字畫和數千塊金磚,金魚,金條等,全部印記在腦子裏。某件寶貝在腦子裏有些模糊,二人隨時進入地下室把玩端詳。


    元家的所有財富,元長洹和溫丹已掌握的一清二楚,比元王明兩兄弟要熟悉的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百年討債了塵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川壩老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川壩老奐並收藏百年討債了塵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