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大金牙,兔唇青年和絡腮胡子的訴說,溫丹知道這鳳窩山上經常出沒著叢林狼,狐狸,海龜,鱷魚,蛇等海陸兩棲野獸,這些野獸都比一般的同類大,襲擊人畜更兇猛,身上和嘴裏帶著陰森腥臭氣味,不懼怕人畜和其它野獸,過往鳳窩山的行人和鳳窩山附近的海嶼,龍台,南兜,鳳窩,吳莊等村子裏的人畜皆受其害,人們談之色變,心有餘悸。
根據過客描述,這鳳窩山上捕食人畜的野獸,常見的就巨狼,狐狸,海龜,鱷魚和蛇等五種動物,並且大多數情況是兩種野獸同時出現,現身時間多在晚上或酉時以後。
今晚上溫丹已擊殺了巨狼和狐狸,剩下三個害人的海獸,溫丹隻需埋伏在它們經常出沒的地方,伺機消滅,即可鏟除禍患。
兔唇青年聽溫丹說已經殺死了巨狼和狐狸,雖然有些不信,見溫丹年紀輕輕,頗具仙風道骨,又夤夜獨身從鳳窩山下來,已非同尋常,就用崇敬的口吻說:“仙道能孤身一人夜行鳳窩山,就是英雄。若果真打死了巨狼和狐狸,算是給我弟弟和我家的兩頭耕牛報仇了,我感謝您!”
兔唇青年說著,給溫丹深深鞠躬。
溫丹打一揖,說道:“舉手之勞而已,何足掛齒。足下如不相信,可隨我去鳳窩山觀之,今晚即可到達龍台村。”
兔唇青年受到鼓勵,勇氣倍增,立即說道:“有仙道同行,有何懼哉。我收拾一下,咱們即刻出發。”
一會兒功夫,兔唇青年已收拾停當,推著三輪鹽車,與溫丹出門。在眾人驚異的目光中,二人沒入黑暗之中。
兔唇青年一步不離的跟著溫丹走,溫丹在前麵打著火把照明。
二人走到鳳窩山轉彎處,溫丹讓兔唇青年停穩鹽車,隨他向山上走了一段路,果然看見巨狼和狐狸的屍體。
這兩具屍體早已冰涼僵硬,保持著原來死亡掙紮的樣子。
兔唇青年用隨身攜帶的刀子剜出兩顆狼牙和兩顆狐狸牙齒,以此作為巨狼和狐狸被溫丹打死的憑據。
隨後,二人一起下山,推著鹽車向龍台村走去,一路再沒有遇見野獸。
二人在寅時到達龍台村。
兔唇青年邀請溫丹到他家休息。
在這個時辰,戶戶閉門,溫丹無處歇腳,遂欣然前往。
當兔唇青年的家裏人聞訊打開大門時,兔唇青年的父親大吃一驚,他想不到兒子這個時辰進家門,渾身上下打量著二人,見他們身上沒有傷痕,才放下心來。
兔唇青年父親將道士讓進客廳,聽了兒子的介紹,親眼見到兒子帶來的狼牙、狐狸牙,不禁對溫丹肅然起敬,即刻安排老伴生火做飯,招唿客人。
兔唇青年名叫龍有田,他的殘疾弟弟叫龍有耕,父親名叫龍在淵,一家六口,依靠祖上留下的二十多畝田地,耕種水稻度日,衣食無憂。
龍有田成家後,與父母一起生活。他見家裏勞力充裕,銀錢不足,就去馬尾販賣私鹽,掙了些錢,在龍台村算是富裕之家。
龍有耕聽見家裏的這位道士打死了致他殘疾的巨狼和狐狸,拄著拐杖走進客廳,對著溫丹納頭便拜,感謝他為自己和龍家耕牛報了仇。
溫丹扶他起來,聽龍有耕說了去年夏天到鳳窩山牧牛時遭遇巨狼和狐狸的情景,也聽了龍在淵說了一些山上的野獸和海裏的大型爬行動物,在龍台村捕食村民和家畜的情況,與之前在海嶼村聽到的事情類似。
溫丹有點納悶,結合大金牙和絡腮胡子述說的狀況尋思。正常情況下,叢林狼和狐狸襲擊家畜是常有的事,襲擊百姓的事比較少見,究竟野生動物多半害怕人類。
而鳳窩山上的這條巨狼和狐狸,不但在有人看護牲口的情況下,肆無忌憚的捕食家畜,還對看護人下手,一點不在乎,一點不怕人,這叫人難於理解。
更有甚者,這生活在海裏和淡水裏的動物竟然爬上岸,爬到較遠的鳳窩山殘害人畜,這是極為罕見的事。
上天給野生動物都劃有一定的活動領域和捕食範圍,每一種野生動物一般不會越雷池半步,隻在各自的區域內生活。
俗話說,井水不犯河水,癩蛤蟆吃不上天鵝肉。這種海裏麵生活的海龜、鱷魚、巨蟒跑到陸地,甚至爬到山上捕獵,這種事絕無僅有,叫人不可思議。
聯想到自己在鳳窩山與巨狼和狐狸搏鬥景象,感覺到這兩條野獸極為聰穎,有人的思維,就像被人操縱著,並且在自己重創巨狼和狐狸後,好像有個陰影脫離獸身而去,這些都耐人尋味。
龍在淵似乎看出了道士的疑問,說道:“鳳窩山上的野獸捕食過往行人和家畜的事,我沒有親眼所見,但這些野獸下山到龍台村捕食家畜的景象我見過。
“每當結伴而行的兩個野獸到龍台村來時,無論是陸地上的還是海水裏的動物,它們尚未進村,就會有兩股陰腥風浪唿嘯而來,村子裏立即雞鳴狗吠,所有家畜騷動不安。
“兩個野獸進誰家畜圈捕食家畜,畜圈裏的牲畜都會嚇得渾身顫抖,蜷縮一團,根本不敢抵抗,任憑兩個野獸捕殺啃食。
“而睡在家裏的主人家,有的被夢魘,有的糊塗昏迷,有的胡言亂語,掌控不了自己的意識。
“兩個野獸進食完畢,又大搖大擺的走出、爬出村莊,陰風也隨之而去,家裏的人隨即清醒。群眾說,這哪裏是野獸捕食,簡直是妖魔鬼怪進村禍害。”
溫丹問道:“這些野獸橫行鄉裏,禍害百姓,有四五個村莊受其害,百姓沒辦法獵殺,難道官府不管嗎?”
龍在淵說:“因為這幾個野獸對過往行人和村子裏人畜禍害極大,我們村上組織了一支由四十名青壯年組成的隊伍,配備了刀矛棍棒,圍捕這幾個野獸。但這些大型動物根本不懼怕人,人多勢眾也沒用,它們一般是兩個野獸同時出動,互為犄角,相互照應,捕獵隊伍不是其對手。
“這些動物好似懂兵法,善遊擊,會算計,精穿插,搞突然襲擊,捕獵隊伍防不勝防。他們出動了幾次,均死傷慘重,大敗而歸。
“村子裏無錢賠償死傷者費用,村民們再不敢加入捕獵隊伍,捕殺野獸行動沒堅持多久,就散夥了,任由它們逍遙。
“我聽說鳳窩山附近幾個村子也自發組織了同樣的捕獵隊伍,被野獸擊殺捕獵者甚眾,均無果而終。
“受野獸禍害的幾個村子向琅岐鎮稟報,鎮公所知道這幾個野獸的厲害,冷兵器不頂用。琅岐鎮沒有洋槍洋炮,鎮上組織人員捕殺野獸,無異於以卵擊石。
“琅岐鎮又向嘉嶼縣衙稟報,在鳳窩山有怪獸出沒,請求縣衙組織洋槍隊消滅之。
“嘉嶼縣衙成立了一支二十人的洋槍隊,在縣衙經過訓練後,上鳳窩山剿殺野獸。洋槍隊也分為兩個組,互為照應,分工對付同時出沒的兩個野獸。
“在鳳窩山上行走的這幾隻野獸,好像未卜先知,就像偵查到洋槍隊埋伏在鳳窩山兩處地形非常有利的必經之處,它們一段時間沒有出現在鳳窩山,也沒有到附近村子侵擾。
“洋槍隊在鳳窩山堅守兩個多月,又抱團在山上和海邊分兩路搜尋,連野獸影子也沒找見。
“洋槍隊認為,捕食人畜的野獸已經遠遁,鳳窩山一帶再沒有怪獸。
“風平浪靜了三個月,村民們也相信了洋槍隊的說辭,以為怪獸逃亡到別處,就開始自由活動。洋槍隊也撤迴縣衙。
“就在洋槍隊撤離鳳窩山後的第三天,一組由八九個人結伴而行的運輸商隊,又在鳳窩山梁拐彎處遭到了一隻大海龜和一條長蛇的襲擊,一匹馬和一頭毛驢被兩個海獸咬死,分而食之。三個商人被海獸擊打而死,橫屍路邊,骨骼盡斷。另有三位商人瘸腿斷臂,身受重傷,被同伴拉迴。
“隔兩天後,又有一隊商販被從鳳窩山上衝下來的叢林狼和狐狸追殺,商隊四死二傷,有兩頭毛驢被咬死。
“嘉嶼縣衙再次接到鳳窩山怪獸捕食人畜的稟報,驚駭不已。知縣立即派出洋槍隊赴鳳窩山除害。
“洋槍隊到達鳳窩山後,一切照舊,怪獸又銷聲匿跡。
“洋槍隊再次到鳳窩山一帶尋找怪獸,一無所獲。
“洋槍隊在鳳窩山值守巡山兩個月,毫無結果。
“為了節省體力和費用,洋槍隊采取兩班倒的辦法輪班值守,沒有發現怪獸,巡山有所鬆懈。
“精明的怪獸竟然利用兩組洋槍隊換防的間歇襲擊商隊,唿嘯而來,一陣風而去,洋槍隊連怪獸蹤跡也不見。
“這樣折騰三個月後,洋槍隊已疲憊不堪,再無法忍受,於去年夏天又垂頭喪氣的迴了縣衙。
“洋槍隊前腳剛走,怪獸又明目張膽的出來行動,變本加厲的捕食人畜。嘉嶼縣洋槍隊再沒有來鳳窩山。
“時至今日,這幾隻野獸越來越猖獗,禍害百姓,幾個村莊雞犬不寧,人人自危,村民們不堪其害,又毫無辦法。”
聽了龍在淵的講述,溫丹不禁為鳳窩山上的這幾個野獸叫絕。這哪裏是野生動物的行徑,這簡直是幾個人精,將嘉嶼縣洋槍隊和商隊玩弄於掌股之中。
從種種跡象看,這幾個野獸分明接受著人的操控,受操控人的指令行動,捕食人畜有的放矢,時機精準,一擊必殺。
嘉嶼縣洋槍隊因為沒有接觸到野獸,感覺不到這幾個野獸的陰腥之氣,把這幾個野獸當做一般的野生猛獸來捕殺,他們沒有觸及到這股陰腥之氣來自何方,野獸受何物所控,僅僅從表象上捕獵,結果徒勞半年多時間,連野獸影子也不見。
為今之計,要捕殺這幾個野獸,必須要找到操控物,將操控物連同野獸一並擊殺,才能徹底鏟除所謂的怪獸禍患。
從現在情況看,幾個野獸經常在鳳窩山現身,容易找見。而要找到操控野獸的人或物,就要費些事。
依溫丹昨晚與野獸搏鬥的一些蛛絲馬跡看,要麽跟蹤野獸行跡,要麽搜尋可能附著在野獸身上的陰腥氣,看其飄向何處何物,然後找見毀滅之。
這樣,出沒於鳳窩山上的野獸,就會成為一具沒有靈氣的動物,就與一般的豺狼龜蛇無異,或殺之,或驅之,永絕後患。
因為麵前的龍在淵、龍有田父子沒有麵對過鳳窩山野獸,龍有耕雖然與巨狼和狐狸有過正麵交鋒,但被嚇破了膽,重傷成為殘疾。從他剛才的談話中,沒有看出他對巨狼和狐狸的半點端倪,僅僅認為傷他的巨狼和狐狸比一般的同類高大兇猛而已。
給這父子三人說出自己的猜疑,他們肯定不信。待自己弄清楚怪獸真相,再來龍台村了解詳細情況,這些野獸為何變成禍害人畜的怪獸之謎就能解開。
想到這裏,溫丹說:“根據村民和過往鳳窩山的行人描述,為害地方的怪獸大概就巨狼,狐狸,鱷魚,海龜和大蛇等五個野生動物。昨晚我已經打死了巨狼和狐狸,現在應該隻剩三個水怪在作祟。
“按照怪獸出沒規律,一般都是兩個動物同時出現在鳳窩山或附近村子。我今晚再走鳳窩山,再打死兩個怪獸,看它們還有什麽招數。”
龍在淵父子三人十分欽佩溫丹的能耐。當下飯菜已做好,溫丹和龍有田飽餐一頓,在家休息。
第二天下午,在三個水怪出來之前,溫丹早早來到鳳窩山,從山頂往下偵查著走下來。結合絡腮胡子訴說的地點,溫丹在查看了地形地貌後,找到了那棵轉過鳳窩山梁彎路下邊的大榕樹。
溫丹覺著這裏是絕佳的埋伏地點,遂飛身躍上大榕樹,隱蔽好自己,靜待海怪現身。
依據溫丹對動物的了解,所有野生動物的活動都有規律,幾時幾刻起身捕食,何時到達某地,行走什麽路線等等,它們都會遵循生物鍾和以往的行程。隻要以往走過這裏,以後的行動必定會來到這裏。
既然鱷魚和大蛇在這裏伏擊過絡腮胡子趕的豬,今晚這兩個海怪若有行動,肯定會從這裏經過。
溫丹更清楚,絕大部分野生動物的嗅覺、聽覺異常靈敏,而海水裏的動物尤其如此。
溫丹上樹後,將自己嚴實地包裹在一團榕樹枝葉裏,封閉口鼻,采用胎息法唿吸,讓海怪捕捉不到他半點氣息。
根據過客描述,這鳳窩山上捕食人畜的野獸,常見的就巨狼,狐狸,海龜,鱷魚和蛇等五種動物,並且大多數情況是兩種野獸同時出現,現身時間多在晚上或酉時以後。
今晚上溫丹已擊殺了巨狼和狐狸,剩下三個害人的海獸,溫丹隻需埋伏在它們經常出沒的地方,伺機消滅,即可鏟除禍患。
兔唇青年聽溫丹說已經殺死了巨狼和狐狸,雖然有些不信,見溫丹年紀輕輕,頗具仙風道骨,又夤夜獨身從鳳窩山下來,已非同尋常,就用崇敬的口吻說:“仙道能孤身一人夜行鳳窩山,就是英雄。若果真打死了巨狼和狐狸,算是給我弟弟和我家的兩頭耕牛報仇了,我感謝您!”
兔唇青年說著,給溫丹深深鞠躬。
溫丹打一揖,說道:“舉手之勞而已,何足掛齒。足下如不相信,可隨我去鳳窩山觀之,今晚即可到達龍台村。”
兔唇青年受到鼓勵,勇氣倍增,立即說道:“有仙道同行,有何懼哉。我收拾一下,咱們即刻出發。”
一會兒功夫,兔唇青年已收拾停當,推著三輪鹽車,與溫丹出門。在眾人驚異的目光中,二人沒入黑暗之中。
兔唇青年一步不離的跟著溫丹走,溫丹在前麵打著火把照明。
二人走到鳳窩山轉彎處,溫丹讓兔唇青年停穩鹽車,隨他向山上走了一段路,果然看見巨狼和狐狸的屍體。
這兩具屍體早已冰涼僵硬,保持著原來死亡掙紮的樣子。
兔唇青年用隨身攜帶的刀子剜出兩顆狼牙和兩顆狐狸牙齒,以此作為巨狼和狐狸被溫丹打死的憑據。
隨後,二人一起下山,推著鹽車向龍台村走去,一路再沒有遇見野獸。
二人在寅時到達龍台村。
兔唇青年邀請溫丹到他家休息。
在這個時辰,戶戶閉門,溫丹無處歇腳,遂欣然前往。
當兔唇青年的家裏人聞訊打開大門時,兔唇青年的父親大吃一驚,他想不到兒子這個時辰進家門,渾身上下打量著二人,見他們身上沒有傷痕,才放下心來。
兔唇青年父親將道士讓進客廳,聽了兒子的介紹,親眼見到兒子帶來的狼牙、狐狸牙,不禁對溫丹肅然起敬,即刻安排老伴生火做飯,招唿客人。
兔唇青年名叫龍有田,他的殘疾弟弟叫龍有耕,父親名叫龍在淵,一家六口,依靠祖上留下的二十多畝田地,耕種水稻度日,衣食無憂。
龍有田成家後,與父母一起生活。他見家裏勞力充裕,銀錢不足,就去馬尾販賣私鹽,掙了些錢,在龍台村算是富裕之家。
龍有耕聽見家裏的這位道士打死了致他殘疾的巨狼和狐狸,拄著拐杖走進客廳,對著溫丹納頭便拜,感謝他為自己和龍家耕牛報了仇。
溫丹扶他起來,聽龍有耕說了去年夏天到鳳窩山牧牛時遭遇巨狼和狐狸的情景,也聽了龍在淵說了一些山上的野獸和海裏的大型爬行動物,在龍台村捕食村民和家畜的情況,與之前在海嶼村聽到的事情類似。
溫丹有點納悶,結合大金牙和絡腮胡子述說的狀況尋思。正常情況下,叢林狼和狐狸襲擊家畜是常有的事,襲擊百姓的事比較少見,究竟野生動物多半害怕人類。
而鳳窩山上的這條巨狼和狐狸,不但在有人看護牲口的情況下,肆無忌憚的捕食家畜,還對看護人下手,一點不在乎,一點不怕人,這叫人難於理解。
更有甚者,這生活在海裏和淡水裏的動物竟然爬上岸,爬到較遠的鳳窩山殘害人畜,這是極為罕見的事。
上天給野生動物都劃有一定的活動領域和捕食範圍,每一種野生動物一般不會越雷池半步,隻在各自的區域內生活。
俗話說,井水不犯河水,癩蛤蟆吃不上天鵝肉。這種海裏麵生活的海龜、鱷魚、巨蟒跑到陸地,甚至爬到山上捕獵,這種事絕無僅有,叫人不可思議。
聯想到自己在鳳窩山與巨狼和狐狸搏鬥景象,感覺到這兩條野獸極為聰穎,有人的思維,就像被人操縱著,並且在自己重創巨狼和狐狸後,好像有個陰影脫離獸身而去,這些都耐人尋味。
龍在淵似乎看出了道士的疑問,說道:“鳳窩山上的野獸捕食過往行人和家畜的事,我沒有親眼所見,但這些野獸下山到龍台村捕食家畜的景象我見過。
“每當結伴而行的兩個野獸到龍台村來時,無論是陸地上的還是海水裏的動物,它們尚未進村,就會有兩股陰腥風浪唿嘯而來,村子裏立即雞鳴狗吠,所有家畜騷動不安。
“兩個野獸進誰家畜圈捕食家畜,畜圈裏的牲畜都會嚇得渾身顫抖,蜷縮一團,根本不敢抵抗,任憑兩個野獸捕殺啃食。
“而睡在家裏的主人家,有的被夢魘,有的糊塗昏迷,有的胡言亂語,掌控不了自己的意識。
“兩個野獸進食完畢,又大搖大擺的走出、爬出村莊,陰風也隨之而去,家裏的人隨即清醒。群眾說,這哪裏是野獸捕食,簡直是妖魔鬼怪進村禍害。”
溫丹問道:“這些野獸橫行鄉裏,禍害百姓,有四五個村莊受其害,百姓沒辦法獵殺,難道官府不管嗎?”
龍在淵說:“因為這幾個野獸對過往行人和村子裏人畜禍害極大,我們村上組織了一支由四十名青壯年組成的隊伍,配備了刀矛棍棒,圍捕這幾個野獸。但這些大型動物根本不懼怕人,人多勢眾也沒用,它們一般是兩個野獸同時出動,互為犄角,相互照應,捕獵隊伍不是其對手。
“這些動物好似懂兵法,善遊擊,會算計,精穿插,搞突然襲擊,捕獵隊伍防不勝防。他們出動了幾次,均死傷慘重,大敗而歸。
“村子裏無錢賠償死傷者費用,村民們再不敢加入捕獵隊伍,捕殺野獸行動沒堅持多久,就散夥了,任由它們逍遙。
“我聽說鳳窩山附近幾個村子也自發組織了同樣的捕獵隊伍,被野獸擊殺捕獵者甚眾,均無果而終。
“受野獸禍害的幾個村子向琅岐鎮稟報,鎮公所知道這幾個野獸的厲害,冷兵器不頂用。琅岐鎮沒有洋槍洋炮,鎮上組織人員捕殺野獸,無異於以卵擊石。
“琅岐鎮又向嘉嶼縣衙稟報,在鳳窩山有怪獸出沒,請求縣衙組織洋槍隊消滅之。
“嘉嶼縣衙成立了一支二十人的洋槍隊,在縣衙經過訓練後,上鳳窩山剿殺野獸。洋槍隊也分為兩個組,互為照應,分工對付同時出沒的兩個野獸。
“在鳳窩山上行走的這幾隻野獸,好像未卜先知,就像偵查到洋槍隊埋伏在鳳窩山兩處地形非常有利的必經之處,它們一段時間沒有出現在鳳窩山,也沒有到附近村子侵擾。
“洋槍隊在鳳窩山堅守兩個多月,又抱團在山上和海邊分兩路搜尋,連野獸影子也沒找見。
“洋槍隊認為,捕食人畜的野獸已經遠遁,鳳窩山一帶再沒有怪獸。
“風平浪靜了三個月,村民們也相信了洋槍隊的說辭,以為怪獸逃亡到別處,就開始自由活動。洋槍隊也撤迴縣衙。
“就在洋槍隊撤離鳳窩山後的第三天,一組由八九個人結伴而行的運輸商隊,又在鳳窩山梁拐彎處遭到了一隻大海龜和一條長蛇的襲擊,一匹馬和一頭毛驢被兩個海獸咬死,分而食之。三個商人被海獸擊打而死,橫屍路邊,骨骼盡斷。另有三位商人瘸腿斷臂,身受重傷,被同伴拉迴。
“隔兩天後,又有一隊商販被從鳳窩山上衝下來的叢林狼和狐狸追殺,商隊四死二傷,有兩頭毛驢被咬死。
“嘉嶼縣衙再次接到鳳窩山怪獸捕食人畜的稟報,驚駭不已。知縣立即派出洋槍隊赴鳳窩山除害。
“洋槍隊到達鳳窩山後,一切照舊,怪獸又銷聲匿跡。
“洋槍隊再次到鳳窩山一帶尋找怪獸,一無所獲。
“洋槍隊在鳳窩山值守巡山兩個月,毫無結果。
“為了節省體力和費用,洋槍隊采取兩班倒的辦法輪班值守,沒有發現怪獸,巡山有所鬆懈。
“精明的怪獸竟然利用兩組洋槍隊換防的間歇襲擊商隊,唿嘯而來,一陣風而去,洋槍隊連怪獸蹤跡也不見。
“這樣折騰三個月後,洋槍隊已疲憊不堪,再無法忍受,於去年夏天又垂頭喪氣的迴了縣衙。
“洋槍隊前腳剛走,怪獸又明目張膽的出來行動,變本加厲的捕食人畜。嘉嶼縣洋槍隊再沒有來鳳窩山。
“時至今日,這幾隻野獸越來越猖獗,禍害百姓,幾個村莊雞犬不寧,人人自危,村民們不堪其害,又毫無辦法。”
聽了龍在淵的講述,溫丹不禁為鳳窩山上的這幾個野獸叫絕。這哪裏是野生動物的行徑,這簡直是幾個人精,將嘉嶼縣洋槍隊和商隊玩弄於掌股之中。
從種種跡象看,這幾個野獸分明接受著人的操控,受操控人的指令行動,捕食人畜有的放矢,時機精準,一擊必殺。
嘉嶼縣洋槍隊因為沒有接觸到野獸,感覺不到這幾個野獸的陰腥之氣,把這幾個野獸當做一般的野生猛獸來捕殺,他們沒有觸及到這股陰腥之氣來自何方,野獸受何物所控,僅僅從表象上捕獵,結果徒勞半年多時間,連野獸影子也不見。
為今之計,要捕殺這幾個野獸,必須要找到操控物,將操控物連同野獸一並擊殺,才能徹底鏟除所謂的怪獸禍患。
從現在情況看,幾個野獸經常在鳳窩山現身,容易找見。而要找到操控野獸的人或物,就要費些事。
依溫丹昨晚與野獸搏鬥的一些蛛絲馬跡看,要麽跟蹤野獸行跡,要麽搜尋可能附著在野獸身上的陰腥氣,看其飄向何處何物,然後找見毀滅之。
這樣,出沒於鳳窩山上的野獸,就會成為一具沒有靈氣的動物,就與一般的豺狼龜蛇無異,或殺之,或驅之,永絕後患。
因為麵前的龍在淵、龍有田父子沒有麵對過鳳窩山野獸,龍有耕雖然與巨狼和狐狸有過正麵交鋒,但被嚇破了膽,重傷成為殘疾。從他剛才的談話中,沒有看出他對巨狼和狐狸的半點端倪,僅僅認為傷他的巨狼和狐狸比一般的同類高大兇猛而已。
給這父子三人說出自己的猜疑,他們肯定不信。待自己弄清楚怪獸真相,再來龍台村了解詳細情況,這些野獸為何變成禍害人畜的怪獸之謎就能解開。
想到這裏,溫丹說:“根據村民和過往鳳窩山的行人描述,為害地方的怪獸大概就巨狼,狐狸,鱷魚,海龜和大蛇等五個野生動物。昨晚我已經打死了巨狼和狐狸,現在應該隻剩三個水怪在作祟。
“按照怪獸出沒規律,一般都是兩個動物同時出現在鳳窩山或附近村子。我今晚再走鳳窩山,再打死兩個怪獸,看它們還有什麽招數。”
龍在淵父子三人十分欽佩溫丹的能耐。當下飯菜已做好,溫丹和龍有田飽餐一頓,在家休息。
第二天下午,在三個水怪出來之前,溫丹早早來到鳳窩山,從山頂往下偵查著走下來。結合絡腮胡子訴說的地點,溫丹在查看了地形地貌後,找到了那棵轉過鳳窩山梁彎路下邊的大榕樹。
溫丹覺著這裏是絕佳的埋伏地點,遂飛身躍上大榕樹,隱蔽好自己,靜待海怪現身。
依據溫丹對動物的了解,所有野生動物的活動都有規律,幾時幾刻起身捕食,何時到達某地,行走什麽路線等等,它們都會遵循生物鍾和以往的行程。隻要以往走過這裏,以後的行動必定會來到這裏。
既然鱷魚和大蛇在這裏伏擊過絡腮胡子趕的豬,今晚這兩個海怪若有行動,肯定會從這裏經過。
溫丹更清楚,絕大部分野生動物的嗅覺、聽覺異常靈敏,而海水裏的動物尤其如此。
溫丹上樹後,將自己嚴實地包裹在一團榕樹枝葉裏,封閉口鼻,采用胎息法唿吸,讓海怪捕捉不到他半點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