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當世英豪
穿越成皇子開局卻被貶為庶人 作者:爆炒牛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休整了半日後,陳子佑便下令開撥,繼續往西麵進軍。
他此行的目標,實際上並非是裕遠關,而是想要繞進巴國境內,從後騷擾破壞,並且找機會切斷巴國軍隊的糧道。
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倘若被發覺並包圍住,那麽麵對數萬巴國大軍的攻擊,即便他有十幾條腿也是跑不掉的。
“殿下,我軍的行軍路線有兩條,第一條是走蕪林道,路經野沙城、宕城、稷縣,最終出裕遠關進入巴國境內。”
“這條路風險很大,因為不知道巴國軍隊具體的位置,倘若迎麵撞上,麵對上六萬氣勢正盛的巴國大軍,那咱們的兩千軍隊恐怕要被撕得粉碎。”
徐寇從後麵快步走了過來,手中握著地圖,仔細分析道。
“嗯...”
陳子佑點了點頭,這條道雖然路途最近,但是風險也很大。
“還有一條路線呢?”
“第二條行軍路線是我軍繞過岡山,往西南方走安嘉道,路經漯城、沂林城、霍峪城、澠倉縣、弋承縣。”
“最終從南方的博城出城,進入蜀國境內,再北上進入巴國。”
“這條路線較長,而且會經過蜀國境內,途中或許隱藏著不少的風險。”
“嗯...”
陳子佑陷入了沉吟之中。
巴國與楚國兩國的邊境其實都是崇山峻嶺的無人之地,難以翻越,唯一的進攻路線隻有那座關高地險的裕遠關。
走裕遠關的風險很大,他不考慮,而走博城從蜀國繞進巴國境內,雖然會有一些風險,但相比而言還是要安全許多。
想了許久,陳子佑有了答案。
“從博城走吧。”
徐寇微微點了點頭,陳子佑的想法與他不謀而合。
緊接著在陳子佑的命令下,全軍改道,往南方走安嘉道。
五日後,陳子佑終於來到了澠倉縣附近,再往西走百餘裏便是博城了。
“恭王殿下,卑職聽說在澠倉縣附近一處名為涿村的村子內有一豪傑,此人姓樊名廉。”
“他力大無窮,常能夠力搏猛虎,徒手拖牛,頗有俠名,乃是當世罕見的英豪,殿下何不嚐試將其招入軍中?”
軍隊在即將到達澠倉縣的時候,甘遼從後麵走了過來,向陳子佑建議道。
【在楚國的軍隊中,九品以上武官可自稱末將,不入流者自稱卑職。】
“哦...竟有此等人物...此人的武藝比起甘將軍如何?”
陳子佑麵露訝異,旋即開口問道。
“十倍勝吾。”
甘遼搖了搖頭,對於此人很是推崇。
陳子佑自然不會相信這個世界上能夠有勝過甘遼十倍的人物,這顯然是他誇張的說法,不過既然都這麽說了,陳子佑心中也湧起了一陣想要招攬此人的想法。
畢竟手下人才多多益善。
這樣想著,陳子佑便開口道:“既然如此,那麽全軍就暫時在此處駐紮休息,再挑幾個人隨本王一同前去涿村。”
很快,隨行的人選就挑出來了,甘遼、呂褚以及徐寇隨行,除此之外還有八個霸天衛親衛,以及二十天佑營士兵。
沒錯,經過之前與山賊的戰鬥,霸天衛已經隻剩下了八人,這些人跟隨他的日子不短了,在他豪爽的賞賜以及洗腦教育之下,也都還算得上忠誠。
涿村。
“站住,爾等何人,報上名來!”
在距離涿村還有百米左右的時候,陳子佑一行人便被人喝止住了。
湧入他眼簾的是一座由石塊、土堆、沙袋構成的一種類似於城牆的壁壘,在上麵還駕著不少弓弩,由人操縱著,喝止他的便是其中一位小頭目般的人物。
【一個村子,竟然搞出來這麽大陣仗的防禦措施...】
陳子佑看著眼前的這座厚實堡壘,心中不由感歎道,這種防禦措施,已經堪比一些小型的縣城了。
“這位鄉親,我們是楚國的軍隊,此番前來是想來拜訪你們村中的樊廉,他現在可在村中?”
徐寇朝著堡壘上高唿一聲。
聞言,堡壘上的人互相對視了一眼,猶豫片刻開口道:“樊廉目前就在村中,你們既是軍隊中的人,要進來也可以。”
“不過最多隻能進來十個人,而且不能夠攜帶兵器。”
“這...”
徐寇麵露猶豫,旋即將目光投向一旁騎著白龍馬的陳子佑。
“殿下,隻帶十人進去,而且不帶兵器的話,若是這些人異心,那我等恐怕就要麵臨險境了...”
甘遼滿臉擔憂地出聲勸阻道。
陳子佑想了片刻,朝著堡壘上的那群人開口喊道:“鄉親們,可否去通報一下你們的村長,就說楚國涼王陳子武來訪,請他出來相見。”
甘遼的臉上頓時浮現出一抹怪異。
借一次也是用,借兩次也是用,反正不用白不用,陳子佑對於冒充別人這件事倒是沒有什麽心理負擔。
聽到來人竟然是當今的皇子,上麵的那個小頭目不由嚇了一跳。
旋即仔細打量了一番陳子佑,發現他身下白馬神駿,身上金甲尊貴,身後的士卒也都訓練有素,確實不像普通人,心中不由信了八分。
“殿下稍等,容草民前去稟報...”
皇子來訪,他自然是不敢怠慢,當即便從壁壘上小跑下來,往村中跑去。
陳子佑沒等上多久,便見一群人從村中大步走來,為首的是一位頭發花白,看起來有些蒼老的男子,由兩人攙扶著,看起來他便是涿村的村長。
“草民樊安叩見涼王殿下。”
見到老者要跪,陳子佑連忙將他扶起,開口道:“老人家不必多禮。”
“本王此番前來,是因為聽說貴村的豪傑樊廉頗有勇力,想要征辟其至軍中,為國家效力,不知他現在可在村中?”
陳子佑直接開門見山,說明了來意。
“哦...殿下是為了犬子而來?”
沒想到老村長便是樊廉的父親,聽聞這話,陳子佑不禁大喜過望,然而緊接著樊安的一席話卻又讓他的心跌落穀底。
“恐怕要叫殿下失望了,若是旁人,殿下征辟去倒也無妨,隻是犬子...”
“哎...”
樊安歎了口氣,言語之中卻是拒絕。
他此行的目標,實際上並非是裕遠關,而是想要繞進巴國境內,從後騷擾破壞,並且找機會切斷巴國軍隊的糧道。
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倘若被發覺並包圍住,那麽麵對數萬巴國大軍的攻擊,即便他有十幾條腿也是跑不掉的。
“殿下,我軍的行軍路線有兩條,第一條是走蕪林道,路經野沙城、宕城、稷縣,最終出裕遠關進入巴國境內。”
“這條路風險很大,因為不知道巴國軍隊具體的位置,倘若迎麵撞上,麵對上六萬氣勢正盛的巴國大軍,那咱們的兩千軍隊恐怕要被撕得粉碎。”
徐寇從後麵快步走了過來,手中握著地圖,仔細分析道。
“嗯...”
陳子佑點了點頭,這條道雖然路途最近,但是風險也很大。
“還有一條路線呢?”
“第二條行軍路線是我軍繞過岡山,往西南方走安嘉道,路經漯城、沂林城、霍峪城、澠倉縣、弋承縣。”
“最終從南方的博城出城,進入蜀國境內,再北上進入巴國。”
“這條路線較長,而且會經過蜀國境內,途中或許隱藏著不少的風險。”
“嗯...”
陳子佑陷入了沉吟之中。
巴國與楚國兩國的邊境其實都是崇山峻嶺的無人之地,難以翻越,唯一的進攻路線隻有那座關高地險的裕遠關。
走裕遠關的風險很大,他不考慮,而走博城從蜀國繞進巴國境內,雖然會有一些風險,但相比而言還是要安全許多。
想了許久,陳子佑有了答案。
“從博城走吧。”
徐寇微微點了點頭,陳子佑的想法與他不謀而合。
緊接著在陳子佑的命令下,全軍改道,往南方走安嘉道。
五日後,陳子佑終於來到了澠倉縣附近,再往西走百餘裏便是博城了。
“恭王殿下,卑職聽說在澠倉縣附近一處名為涿村的村子內有一豪傑,此人姓樊名廉。”
“他力大無窮,常能夠力搏猛虎,徒手拖牛,頗有俠名,乃是當世罕見的英豪,殿下何不嚐試將其招入軍中?”
軍隊在即將到達澠倉縣的時候,甘遼從後麵走了過來,向陳子佑建議道。
【在楚國的軍隊中,九品以上武官可自稱末將,不入流者自稱卑職。】
“哦...竟有此等人物...此人的武藝比起甘將軍如何?”
陳子佑麵露訝異,旋即開口問道。
“十倍勝吾。”
甘遼搖了搖頭,對於此人很是推崇。
陳子佑自然不會相信這個世界上能夠有勝過甘遼十倍的人物,這顯然是他誇張的說法,不過既然都這麽說了,陳子佑心中也湧起了一陣想要招攬此人的想法。
畢竟手下人才多多益善。
這樣想著,陳子佑便開口道:“既然如此,那麽全軍就暫時在此處駐紮休息,再挑幾個人隨本王一同前去涿村。”
很快,隨行的人選就挑出來了,甘遼、呂褚以及徐寇隨行,除此之外還有八個霸天衛親衛,以及二十天佑營士兵。
沒錯,經過之前與山賊的戰鬥,霸天衛已經隻剩下了八人,這些人跟隨他的日子不短了,在他豪爽的賞賜以及洗腦教育之下,也都還算得上忠誠。
涿村。
“站住,爾等何人,報上名來!”
在距離涿村還有百米左右的時候,陳子佑一行人便被人喝止住了。
湧入他眼簾的是一座由石塊、土堆、沙袋構成的一種類似於城牆的壁壘,在上麵還駕著不少弓弩,由人操縱著,喝止他的便是其中一位小頭目般的人物。
【一個村子,竟然搞出來這麽大陣仗的防禦措施...】
陳子佑看著眼前的這座厚實堡壘,心中不由感歎道,這種防禦措施,已經堪比一些小型的縣城了。
“這位鄉親,我們是楚國的軍隊,此番前來是想來拜訪你們村中的樊廉,他現在可在村中?”
徐寇朝著堡壘上高唿一聲。
聞言,堡壘上的人互相對視了一眼,猶豫片刻開口道:“樊廉目前就在村中,你們既是軍隊中的人,要進來也可以。”
“不過最多隻能進來十個人,而且不能夠攜帶兵器。”
“這...”
徐寇麵露猶豫,旋即將目光投向一旁騎著白龍馬的陳子佑。
“殿下,隻帶十人進去,而且不帶兵器的話,若是這些人異心,那我等恐怕就要麵臨險境了...”
甘遼滿臉擔憂地出聲勸阻道。
陳子佑想了片刻,朝著堡壘上的那群人開口喊道:“鄉親們,可否去通報一下你們的村長,就說楚國涼王陳子武來訪,請他出來相見。”
甘遼的臉上頓時浮現出一抹怪異。
借一次也是用,借兩次也是用,反正不用白不用,陳子佑對於冒充別人這件事倒是沒有什麽心理負擔。
聽到來人竟然是當今的皇子,上麵的那個小頭目不由嚇了一跳。
旋即仔細打量了一番陳子佑,發現他身下白馬神駿,身上金甲尊貴,身後的士卒也都訓練有素,確實不像普通人,心中不由信了八分。
“殿下稍等,容草民前去稟報...”
皇子來訪,他自然是不敢怠慢,當即便從壁壘上小跑下來,往村中跑去。
陳子佑沒等上多久,便見一群人從村中大步走來,為首的是一位頭發花白,看起來有些蒼老的男子,由兩人攙扶著,看起來他便是涿村的村長。
“草民樊安叩見涼王殿下。”
見到老者要跪,陳子佑連忙將他扶起,開口道:“老人家不必多禮。”
“本王此番前來,是因為聽說貴村的豪傑樊廉頗有勇力,想要征辟其至軍中,為國家效力,不知他現在可在村中?”
陳子佑直接開門見山,說明了來意。
“哦...殿下是為了犬子而來?”
沒想到老村長便是樊廉的父親,聽聞這話,陳子佑不禁大喜過望,然而緊接著樊安的一席話卻又讓他的心跌落穀底。
“恐怕要叫殿下失望了,若是旁人,殿下征辟去倒也無妨,隻是犬子...”
“哎...”
樊安歎了口氣,言語之中卻是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