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滿臉笑意領著眾人迴宮,對於元主他不急著看,人就在那裏什麽時候看都行。
路上,湯和沒有忍住問出聲:“陛下,你真準備退位了?”
“是啊!標兒長大了,我還占著位置幹什麽?迴鳳陽老家種地不好嗎?”
湯和撇撇嘴:“陛下,你倒是輕鬆一走了之,臣怎麽辦?我們這些老兄弟怎麽辦?”
“什麽怎麽辦?想帶兵繼續帶,不想帶跟咱一起迴鳳陽,這不是很簡單?”
傅友德輕歎一聲:“陛下,信國公的意思是,他目前管的是水師,還沒找到適合的人選來接替他。”
朱元璋微微點頭讚同:“這確實是個麻煩,海上與地上不同,作戰方法也不同。
明年市舶司要開,海寇肯定會來劫掠,這是大明練兵練將的機會,到時你自己看看哪個有才能接替你的位置。”
湯和滿臉叫屈:“陛下,不帶這麽玩的,你自己迴老家悠閑,讓臣繼續海上喝水,你是不是太過分了!
我不管,太子登基後我也要迴老家去,水師你讓燕王去帶,反正他也喜歡火器,船上也是用將軍炮作戰。”
“你想幹嘛?”
朱元璋瞪大雙眼:“好你個湯和,那是咱兒子也你侄兒,你讓自己侄兒天天到海上吃苦,你就是這麽當叔叔,你好意思嗎?”
“那你怎麽好意思讓我一把年紀去海上?”
“哼!算咱怕了你,等以後再說這事。”
眾人很快來到武英殿,此刻的武英殿早已準備妥當,不僅有北伐將領參與宴會,各地衛所指揮使也在其中。
一直在河南等周邊地區救災的藍複,此時也迴到京中。
“李兄,你最近一段時間都在京城,變法馬上開啟是不是真的?”
李褀一臉狐疑:“你不是和方司柬一直要好,怎麽不去問他更方便?”
“他不說啊!隻說一切由太子殿下決定,我哪敢去問太子。”
“這就是說了,變法什麽時候開始太子殿下說了算,像變法這種大事隻有皇帝有資格開口,你明白了嗎?”
藍複恍然大悟:“原來如此!看來太子殿下讓我迴京,不單單是為了參加宴會。”
“你不該關心你的功勞嗎?這幾年,你立的功勞可不比戰場殺敵來的少。”
“本來這次要封賞,妹夫替我拒絕了!”
藍複擺了擺手:“我也覺得沒必要這麽快,像我這種年紀成為指揮使已經超出同齡人太多。”
“這次你迴京,太子殿下想讓我們一起,把軍隊救災一事在全大明推廣開,這可不是一天兩天能完成。
要是完成了,加上你以前的功勞,侯爵是跑不了。
如今,永昌侯義子隻剩下你們三個,這機會可沒人跟你搶。”
“嗬!”
藍複嗤笑出聲:“那些廢物也配和我搶?義父把他們帶去雲南,連個像樣的功勞都沒搶到,丟人。”
“我聽父親說,太子登基後,老一輩的都會退下,永昌侯、西平侯這一輩會接替上,等永昌侯他們退下後,才輪到我們。”
正如李褀所言,朱元璋就是想在他退下之後,也讓那些和他同輩的勳貴退下,所以他剛剛才一直試探湯和的想法。
幸運的是湯和一向謹慎,也對朱元璋了解,這才讓朱元璋放心不已。
酒過半巡後,朱元璋放下酒杯歎了一口氣,這聲歎息引起藍玉的注意。
“陛下,你這是怎麽了?大好日子怎麽歎氣。”
“咱想起了王誌和陳德兩位兄弟,北伐剛成,王誌便撒手人寰;
陳德則是剛迴鳳陽不久,就病死在家。
如今,他們兩個家人私自調兵殺官,逼民造反,咱實在不知怎麽辦。”
藍玉給自己滿了一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冤有頭債有主,誰殺官殺民就殺誰,反正六安侯和杞國公都有好幾個兒子,重新找個襲爵不就好。”
聽到這話,其他勳貴默默翻了個白眼,這是殺不殺的問題嗎?這是要不要除爵,要不要滿門抄斬的問題。
殺官等於造反,這在哪朝哪代都一樣,怎麽可能隻殺一個。
他人覺得朱元璋是在詢問他們處理臨江侯府的意見,在湯和看來這是想讓這些人站隊。
沒有猶豫,湯和舉起酒杯一飲而盡:“陛下,你問我們這不是白瞎嗎?我們這些人隻會殺人。
臣隻有一句話,你說怎麽辦,臣都聽你的。”
傅友德也在一旁附和:“沒錯!”
望著這些勳貴個個站在朱元璋一邊,朱標暗歎一聲,他知道朱元璋想一次性解決麻煩,將那些勳貴除爵,該殺就殺,該去修路就去修路,一個都不放過。
他也想這麽做,可目前不行,不管他們犯了多大罪,王誌一死,臨川侯府便不能處置。
否則,所有人都會認為,朱元璋對臨川侯府處置太過。
若不處理臨川侯府,其他勳貴更沒法處置,畢竟殺官都沒處理,他們這些勳貴怎麽會服,百姓又怎麽會服。
想到此,朱標笑著開口:“湯叔,你別聽我爹的,律法不外乎人情,有些事該反對還是要反對。”
“什麽意思?”
朱元璋瞪了朱標一眼:“不聽咱,還聽你的不成?你一個小輩,哪來的膽子教導長輩?”
說完,朱元璋不理會朱標,對著眾人開口說道:
“不怕跟你們說,咱想從重處理,可你們也知道皇後的性子。
要是惹她鬱結於心,讓咱罪過就大了,所以才想著你們幫咱去勸勸皇後。”
聽到這話,朱標瞠目結舌,滿臉不敢置信:
“爹,你確定?不怕湯叔他們反過來勸你?”
“他們敢?咱是皇帝,你娘是皇後,聽誰的還看不出來嗎?”
湯和等人垂下頭,默默喝著酒,一點也不想說話。
見到這一幕,朱元璋一臉狐疑:“你們這是怎麽了?怎麽都不說話?問你們話呢,咱和皇後到底聽誰的?”
見其他人個個不說話,馮勝甕聲甕氣開口:
“聽皇後殿下的!”
“嗯?”
朱元璋虎目一瞪,再次出聲,這次語氣變得生硬還帶著一絲冷意:
“你們後宅都是皇後看顧,咱不怪你們。
那麽咱和太子,你們聽誰的?”
馮勝沒有絲毫猶豫:“聽太子的!”
“你們就是群白眼狼!”
朱元璋扣下酒杯,指著這些人破口大罵:
“白眼狼啊!白眼狼!咱帶著你們出生入死,居然還比不上一個毛頭小子,咱就不該在這裏設宴。
你們的封賞找太子要去,別來找咱!”
話落,朱元璋轉身離去,等走到無人處,嘴角掛起一絲弧度。
所有人目瞪口呆望著朱元璋離去的背影,一時間不知怎麽辦。
朱標端起酒杯站起身,對著眾人大聲喊道:
“無事!父皇不勝酒力,先迴去休息,孤在這裏與爾等同慶!”
路上,湯和沒有忍住問出聲:“陛下,你真準備退位了?”
“是啊!標兒長大了,我還占著位置幹什麽?迴鳳陽老家種地不好嗎?”
湯和撇撇嘴:“陛下,你倒是輕鬆一走了之,臣怎麽辦?我們這些老兄弟怎麽辦?”
“什麽怎麽辦?想帶兵繼續帶,不想帶跟咱一起迴鳳陽,這不是很簡單?”
傅友德輕歎一聲:“陛下,信國公的意思是,他目前管的是水師,還沒找到適合的人選來接替他。”
朱元璋微微點頭讚同:“這確實是個麻煩,海上與地上不同,作戰方法也不同。
明年市舶司要開,海寇肯定會來劫掠,這是大明練兵練將的機會,到時你自己看看哪個有才能接替你的位置。”
湯和滿臉叫屈:“陛下,不帶這麽玩的,你自己迴老家悠閑,讓臣繼續海上喝水,你是不是太過分了!
我不管,太子登基後我也要迴老家去,水師你讓燕王去帶,反正他也喜歡火器,船上也是用將軍炮作戰。”
“你想幹嘛?”
朱元璋瞪大雙眼:“好你個湯和,那是咱兒子也你侄兒,你讓自己侄兒天天到海上吃苦,你就是這麽當叔叔,你好意思嗎?”
“那你怎麽好意思讓我一把年紀去海上?”
“哼!算咱怕了你,等以後再說這事。”
眾人很快來到武英殿,此刻的武英殿早已準備妥當,不僅有北伐將領參與宴會,各地衛所指揮使也在其中。
一直在河南等周邊地區救災的藍複,此時也迴到京中。
“李兄,你最近一段時間都在京城,變法馬上開啟是不是真的?”
李褀一臉狐疑:“你不是和方司柬一直要好,怎麽不去問他更方便?”
“他不說啊!隻說一切由太子殿下決定,我哪敢去問太子。”
“這就是說了,變法什麽時候開始太子殿下說了算,像變法這種大事隻有皇帝有資格開口,你明白了嗎?”
藍複恍然大悟:“原來如此!看來太子殿下讓我迴京,不單單是為了參加宴會。”
“你不該關心你的功勞嗎?這幾年,你立的功勞可不比戰場殺敵來的少。”
“本來這次要封賞,妹夫替我拒絕了!”
藍複擺了擺手:“我也覺得沒必要這麽快,像我這種年紀成為指揮使已經超出同齡人太多。”
“這次你迴京,太子殿下想讓我們一起,把軍隊救災一事在全大明推廣開,這可不是一天兩天能完成。
要是完成了,加上你以前的功勞,侯爵是跑不了。
如今,永昌侯義子隻剩下你們三個,這機會可沒人跟你搶。”
“嗬!”
藍複嗤笑出聲:“那些廢物也配和我搶?義父把他們帶去雲南,連個像樣的功勞都沒搶到,丟人。”
“我聽父親說,太子登基後,老一輩的都會退下,永昌侯、西平侯這一輩會接替上,等永昌侯他們退下後,才輪到我們。”
正如李褀所言,朱元璋就是想在他退下之後,也讓那些和他同輩的勳貴退下,所以他剛剛才一直試探湯和的想法。
幸運的是湯和一向謹慎,也對朱元璋了解,這才讓朱元璋放心不已。
酒過半巡後,朱元璋放下酒杯歎了一口氣,這聲歎息引起藍玉的注意。
“陛下,你這是怎麽了?大好日子怎麽歎氣。”
“咱想起了王誌和陳德兩位兄弟,北伐剛成,王誌便撒手人寰;
陳德則是剛迴鳳陽不久,就病死在家。
如今,他們兩個家人私自調兵殺官,逼民造反,咱實在不知怎麽辦。”
藍玉給自己滿了一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冤有頭債有主,誰殺官殺民就殺誰,反正六安侯和杞國公都有好幾個兒子,重新找個襲爵不就好。”
聽到這話,其他勳貴默默翻了個白眼,這是殺不殺的問題嗎?這是要不要除爵,要不要滿門抄斬的問題。
殺官等於造反,這在哪朝哪代都一樣,怎麽可能隻殺一個。
他人覺得朱元璋是在詢問他們處理臨江侯府的意見,在湯和看來這是想讓這些人站隊。
沒有猶豫,湯和舉起酒杯一飲而盡:“陛下,你問我們這不是白瞎嗎?我們這些人隻會殺人。
臣隻有一句話,你說怎麽辦,臣都聽你的。”
傅友德也在一旁附和:“沒錯!”
望著這些勳貴個個站在朱元璋一邊,朱標暗歎一聲,他知道朱元璋想一次性解決麻煩,將那些勳貴除爵,該殺就殺,該去修路就去修路,一個都不放過。
他也想這麽做,可目前不行,不管他們犯了多大罪,王誌一死,臨川侯府便不能處置。
否則,所有人都會認為,朱元璋對臨川侯府處置太過。
若不處理臨川侯府,其他勳貴更沒法處置,畢竟殺官都沒處理,他們這些勳貴怎麽會服,百姓又怎麽會服。
想到此,朱標笑著開口:“湯叔,你別聽我爹的,律法不外乎人情,有些事該反對還是要反對。”
“什麽意思?”
朱元璋瞪了朱標一眼:“不聽咱,還聽你的不成?你一個小輩,哪來的膽子教導長輩?”
說完,朱元璋不理會朱標,對著眾人開口說道:
“不怕跟你們說,咱想從重處理,可你們也知道皇後的性子。
要是惹她鬱結於心,讓咱罪過就大了,所以才想著你們幫咱去勸勸皇後。”
聽到這話,朱標瞠目結舌,滿臉不敢置信:
“爹,你確定?不怕湯叔他們反過來勸你?”
“他們敢?咱是皇帝,你娘是皇後,聽誰的還看不出來嗎?”
湯和等人垂下頭,默默喝著酒,一點也不想說話。
見到這一幕,朱元璋一臉狐疑:“你們這是怎麽了?怎麽都不說話?問你們話呢,咱和皇後到底聽誰的?”
見其他人個個不說話,馮勝甕聲甕氣開口:
“聽皇後殿下的!”
“嗯?”
朱元璋虎目一瞪,再次出聲,這次語氣變得生硬還帶著一絲冷意:
“你們後宅都是皇後看顧,咱不怪你們。
那麽咱和太子,你們聽誰的?”
馮勝沒有絲毫猶豫:“聽太子的!”
“你們就是群白眼狼!”
朱元璋扣下酒杯,指著這些人破口大罵:
“白眼狼啊!白眼狼!咱帶著你們出生入死,居然還比不上一個毛頭小子,咱就不該在這裏設宴。
你們的封賞找太子要去,別來找咱!”
話落,朱元璋轉身離去,等走到無人處,嘴角掛起一絲弧度。
所有人目瞪口呆望著朱元璋離去的背影,一時間不知怎麽辦。
朱標端起酒杯站起身,對著眾人大聲喊道:
“無事!父皇不勝酒力,先迴去休息,孤在這裏與爾等同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