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太素有些訝異:“按你所說,儒釋道三家其實追求的都一樣,都是所謂的天性,隻是方法不同?”


    “方法也大差不差,隻是所賦予的名不一樣。


    佛家用佛,道家用道,儒家用性,人人具有佛性、道常無為、人性本善。”


    忽然,方時拔高聲音:“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從前宋開始,這句話在百姓流傳多久了?


    當百姓個個都能吃飽穿暖後,他們會不讓自己孩子去讀書嗎?


    如今大明不提前準備,到時候該怎麽做?難道讓那些百姓個個吃飽了去犯罪嗎?


    建立學校最主要不是為了教化百姓,而是將年輕人關在學校中,讓他們不給朝廷社稷添麻煩。”


    方時聲音大,趙好德聲音更大:“方司柬,你把百姓當什麽?罪犯嗎?”


    “潛在罪犯!”


    方時絲毫不懼:“幾千年來,百姓可曾真正教化成功過?


    想要真正教化百姓,讓人人向善有序,必須要一步一步來。


    目前最重要的是讓百姓吃飽穿暖,而這個前提大明要變,想要變,大明各地都要安穩。


    巡檢司要改製、刑部要製定律法、少年也要全部去讀書。


    趙尚書該明白,發展民生最重要的是安穩,若各地犯罪頻發,哪來商人敢去做生意。


    沒有商人互通有無,各地工坊哪有錢賺,工坊商人沒錢,就代表朝廷沒有稅收養軍。


    趙尚書是希望稅再從地出嗎?再從農民身上出嗎?這難道不是走曆朝曆代的老路?


    曆朝曆代為何不重商業?那是因為糧食不足,如今大明得益於蒙元打通西方之地,加之南方諸國。


    隻要開啟互市,海外諸國的糧食可以用來補貼大明。”


    趙好德沉聲開口:“方司柬,如此一來大明官員眾多,戶部支出也多。


    若是取消農稅,以後想收可就不可能了!”


    “誰說要取消農稅?現在討論的是要不要全民讀書。”


    趙好德沒有繼續開口,不管從哪方麵,方時都應對自如,而且都考慮清楚。


    半晌之後,朱元璋見沒人再開口,也沒繼續詢問眾臣:


    “既然無人反對,那便準方小子所奏,朝廷增加商業、教育、格物三司。


    具體章程由方小子念給諸位聽聽,看看有什麽需要修改。


    方小子,那三十萬字你來念,什麽時候念完,什麽時候你就可以迴家。”


    方時傻眼了,怔怔看著朱元璋:“陛下,你還不如打我兩板子。”


    “你又沒犯事,咱打你幹什麽?”


    “沒犯……”


    “你念不念?不念我讓小寶念!”


    方時深吸一口氣,咬牙切齒開口:“臣遵旨!”


    朱元璋嘴角微微上揚:[口不擇言!這次就當給你個教訓。]


    [不過方小子有句話說的好,年輕人氣血旺盛,容易被人攛掇,必須要管控起來。]


    [讀書完書後,知道了禮法,也就知道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


    在方時念書之際,鄭遇春和黃彬兩人在一起唉聲歎氣。


    “唉……鄭兄,被你猜對了,這些事陛下都知道,現在該怎麽辦?”


    “猜對有什麽用?隻怪方時和李善長這兩狗賊太陰險。”


    “這跟方時、李善長什麽關係?”


    鄭遇春沒好氣說道:“你沒聽剛剛蔣瓛說的嗎?死去的火井縣縣令林盛,就是當初福建弑父的那個林盛。”


    “什麽?”


    黃彬驚唿出聲:“他沒死?還去了四川當官?”


    “福建那檔子事,不就是方時與曹誠弄出來的?交趾不也是這兩人?


    藍封早就去四川了,跟方時沒關係我是死都不信。


    現在,我們這些勳貴自身難保,肯定不能阻攔變法,也不會再給變法製造困難,他可以隨時開始變法了。”


    “我們本就沒想阻攔變法。”


    “他不知道啊!”


    鄭遇春現在深感後悔,早知道就該學唐勝宗:


    “我們家裏土地有多少,你也知道,他要分土地肯定繞不開我們。


    當初延安侯去做製衣坊,我就該參與進去,也不至於出事。”


    “誰想得到?其他勳貴不也沒參與進去,他們不是也知道。”


    “方時就是個陰毒小人!一個林盛放到現在用,也虧他想的出來,那支箭肯定是方時派人射的。”


    說到這,鄭遇春頓了頓,歎了一口氣:


    “你我兩人不嚴重,等北伐大軍迴來,讓信國公他們求情一下,想來陛下不會大動幹戈。”


    “若真有事,要不要拉下李存義?”


    鄭遇春掃了眼四周,低聲喝道:“閉嘴!我說不會有事就不會有事。


    以陛下的性子,想處理我們,早殺了我們,還需要等北伐大軍迴來?


    我告訴你,要死也是陳鏞那些勳貴死,我們可沒去調兵。”


    與此同時,韓國公府李善長也在與李褀商談,這次抓了這麽多勳貴,韓國公府也來了大量人,希望李善長能進宮求情。


    麵對這種情況,李善長隻能抱病在家,讓對方過幾日再來。


    “爹,為何不直接拒絕,還要讓他們過些天再過來。”


    “過些天當他們麵再吐口血出來便好,直接拒絕太不近人情了!”


    李褀滿頭黑線:“爹,你這是學方司柬嗎?自己刺殺自己,好讓別人不來刺殺。”


    “雖然無恥,可是真好用,連老夫都被他騙過去。”


    “事情雖然已經結束,可是兒子還是理不清方司柬的全部計劃。”


    李善長端起茶水輕輕抿了口:“曹國公府懸賞,是為了引起天下人注意,也是為了楊經注意。


    王府禮器和火器營鋼鐵,都是為了讓虞衡司工匠沒時間休息或沒時間去鑽研,在楊經的逼迫下,他們隻能忽悠楊經。


    隻要楊經運送東西去四川,不管能不能用,楊經都會被控製,虞衡司工匠都會被人威逼利誘,不為別的,隻為天然沼氣背後龐大利益。


    如此一來,虞衡司工匠就陷入絕境,進退兩難,隨意引導下,便能讓他們犯下死罪。


    到了此時,沈敬的作用就出現,他給了虞衡司工匠一條退路,一條方時給他安排的退路,曹縣工匠學校。


    在絕境下保住性命以及虞衡司世襲工匠之位沒了,這些工匠為了不失去生命,曹縣縣令張年讓他們幹什麽,他們都會幹,方司柬的第一個目的也就達成了!”


    “還有李珍呢?”


    “李珍最初是用來對付唐庸,然後通過唐庸來找到範敏身後的人。


    可惜是我出麵,如此他隻能改變計劃,讓我與他對上,希望那些人能聯係我。


    四川叛亂也有這一層目的在,做出陷阱,讓他們去聯係勳貴,可惜不上當。


    通過天然沼氣來達到開設工匠學校的目的,通過曹縣稅銀和孩童被拐案,讓各地工坊興起,讓工匠製度消失。


    當然,這計劃之中還有其他諸多目的,等今天早朝結束便知道了。”


    “為何不讓陛下直接下旨?那些工匠還敢不聽嗎?”


    “會聽,但不會全部教!被人威脅去做,永遠沒有主動去做好。


    若陛下下旨讓官員去建工坊,他們會願意嗎?


    如今這些官員自己去建工坊,若方時的變法與工商相關,這些官員就是變法派,方時的變法能順利展開,無人可擋。


    他想做什麽,下方官員也不會陽奉陰違,這就是他最終目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以族譜變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喵小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喵小夕並收藏大明,我以族譜變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