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時看來,這是早晚的事,朱標隻要一登基,總會有人厭惡他。
不僅僅文官,勳貴也會如此,甚至是百姓都會有人反對他。
這樣也好,完美的隻有死人,就像白月光永遠隻存在夢中,哪怕白月光本人都不能算真正的白月光。
從葉兌這邊離開後,方時便遞了個拜帖到韓國公府,想要見見李祺。
收到拜帖的李褀立即找到李善長,臉上盡是狐疑之色:
“爹,這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李善長一臉平靜:“正常!他是來見我的,你不必太在意。”
“爹,你做了什麽?是不是和送錢糧到工部有關?”
李善長並沒有說實話,他不希望李褀參與進來:
“近些年,你到處賑災,工部和戶部接觸最多,我這是幫你一些忙,與方司柬何幹?”
“那他好端端怎麽來找你?”
“怎麽?你不信你爹的話?”
李褀急忙垂下頭:“兒子不敢!”
“哼!”
李善長冷哼一聲:“你與其在這懷疑你爹,還不如去看看公主,一年到頭能見你多少次麵?”
“兒子明白。”
李褀走後,李善長嘴角微微上揚:
[方司柬,陰謀一定不能被別人看見,一被看見就很容易破解,接下來你該怎麽勸老夫呢?]
[老夫這招哪怕陛下也不能說什麽,啞巴吃黃連的苦,你也該嚐嚐了!]
聯係勳貴是給朱元璋麵子,唐庸聯係犯張年是給李存義一條退路,工匠送糧才是對付整個計劃的關鍵。
也正因為這一招,讓朱元璋對李善長越來越忌憚,他覺得以自己的腦袋,肯定想不出這麽完美的解決之道。
“這老狐狸越來越可怕了,標兒,咱看還是把他殺了!”
朱標頭都不抬:“沒必要!想要拿捏他根本不需要費力,方司柬已經送了拜帖,等他見過韓國公後,兒子會出手。
李存義沒見到延安侯,肯定會去見別的勳貴,他已經知道錦衣衛在盯著。”
“咋的?他們還想學趙民望,還想耍咱一次?”
朱元璋有些氣急:“唐勝宗是軟柿子?是人都要捏一下!
真要因此殺了唐勝宗,這勳貴哪個還敢卸甲歸田,哪個不會擁兵自重?”
“兒子會送些封賞過去讓延安侯安心,工部那邊交給方司柬,他有備用計劃,不會影響到最終結局。”
朱元璋滿臉狐疑:“李存義都出來了,還搞什麽備用計劃?殺了李存義一切都結束,剩下的都是小雜魚,也翻不起浪花。”
朱標總覺得他老爹是一點腦子都不動了,或者說已經沒有任何自己是皇帝的覺悟。
“李存義從沒跟北方官員聯係過,說他和範敏是一夥,兒子是一點也不信。”
“算了!你決定就好,時辰到了,咱要迴去吃飯。”
說著,朱元璋伸了個懶腰,慢悠悠的走出謹身殿。
三天後,方時按約前往韓國公府,令他意外的事,李祺並沒有設宴,而是將他帶到李善長書房便準備離開。
“駙馬爺,你這是幹嘛?我是來找你的,你走了我還說什麽?”
李祺懵了,李善長也懵了!
李褀指了指自己:“找我?你不是找我爹的嗎?”
“拜帖你沒看嗎?”
“祺兒,你留下來,老夫不打擾你們!”
說著,李善長便要起身離開,可動作卻不怎麽利索。
方時撇了撇嘴,開口挽留:“韓國公這是在打小子的臉,哪有客人趕走主人的事,要是被別人知道,小子隻能自刎以謝天下。
你是開國功臣,沒有什麽事不能當著你的麵談。”
李善長從善如流,緩緩坐下身子:“也好,老夫也與你們兩個年輕探討探討。”
“多謝韓國公!”
三人全部落座後,李褀率先出聲:
“方司柬,所有人都知道,除了變法一事,你可不會輕易去拜訪他人。”
“駙馬爺不愧是駙馬爺,這腦子轉的就是快,找你準沒錯!”
方時毫不猶豫送上馬屁:“原先陛下讓你去救災,我是萬萬不同意的。
以駙馬爺的才情,當個尚書綽綽有餘,去救災那是大材小用。
小子一直以來都在向駙馬爺學習如何為國為民,經過多年的艱苦奮鬥……”
“停停停!”
李善長實在聽不下去:“方司柬,你能不能有話直說?老夫活了幾十年,還第一次見到你這種人。”
“好吧!”
方時垂下腦袋,語氣中充滿無奈:“變法準備差不多了,就差幾個專職變法的臣子。
小子想破腦袋也想不出幾個值得信任之人,所以才來找駙馬爺。”
說到這,方時目光炯炯看向李褀:
“駙馬爺,你是陛下的女婿,韓國公又是你父親,大明與你可謂是一榮俱榮,加之你多年來賑災,知道民間疾苦。
因此,小弟想邀你與我一起為變法出份力,為大明建設添磚添瓦。”
聞言,李善長繃不住了,眼神死死盯著方時:
“方司柬,變法大臣的下場你不知道?你想為誌向而死,我等佩服,可你不該拉著我兒子一起。”
方時連連擺手:“變法期間,一切壞名聲我擔著,一切得罪人的事我擔著。
韓國公請放心,不僅僅有駙馬爺,還有曹誠等勳貴二代以及朱常這樣的文官之子。”
李褀滿臉疑惑:“方司柬如此做,不怕這些公侯之子為家中牟利,從而影響到變法?”
“不會,能選到自然是忠於大明之人,還有曹青在一旁督察;能力則需要經過考核,才能看出來。
要是駙馬爺同意,到時太子殿下會安排個考核,看看駙馬爺適合哪個職位。
考核不過也沒關係,以駙馬爺的忠誠和救災能力,也可以成為一個專職救民於水火的都督。”
“都督?”
李褀心動了,成為變法大臣不僅有機會名留青史,更有機會一展所學。
哪怕考核不過,也可以成為左都督,這是大都督之下最高的武官。
他不覺得方時實在畫大餅,既然方時能說出這話,定然是得到太子的同意。
看著李褀一副深思的樣子,李善長心中咯噔一下,眼神淩厲看著方時。
方時毫不示弱,欣喜的聲音響徹書房:
“恭喜韓國公,韓國公深受陛下信任,如今駙馬爺又深受太子殿下信任,真可謂虎父無犬子。
說來也是韓國公府一直以來的善舉,若不是前些天得知臨安公主送東西給貧苦工匠,太子殿下和下官還想不到駙馬爺。
這叫什麽?種豆得豆、種瓜得瓜!”
李善長袖中拳頭緊緊握著,指甲掐進手心也絲毫未覺。
他現在很想一巴掌扇在方時臉上,他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鬥不過自己就對自己兒子下手。
不僅僅文官,勳貴也會如此,甚至是百姓都會有人反對他。
這樣也好,完美的隻有死人,就像白月光永遠隻存在夢中,哪怕白月光本人都不能算真正的白月光。
從葉兌這邊離開後,方時便遞了個拜帖到韓國公府,想要見見李祺。
收到拜帖的李褀立即找到李善長,臉上盡是狐疑之色:
“爹,這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李善長一臉平靜:“正常!他是來見我的,你不必太在意。”
“爹,你做了什麽?是不是和送錢糧到工部有關?”
李善長並沒有說實話,他不希望李褀參與進來:
“近些年,你到處賑災,工部和戶部接觸最多,我這是幫你一些忙,與方司柬何幹?”
“那他好端端怎麽來找你?”
“怎麽?你不信你爹的話?”
李褀急忙垂下頭:“兒子不敢!”
“哼!”
李善長冷哼一聲:“你與其在這懷疑你爹,還不如去看看公主,一年到頭能見你多少次麵?”
“兒子明白。”
李褀走後,李善長嘴角微微上揚:
[方司柬,陰謀一定不能被別人看見,一被看見就很容易破解,接下來你該怎麽勸老夫呢?]
[老夫這招哪怕陛下也不能說什麽,啞巴吃黃連的苦,你也該嚐嚐了!]
聯係勳貴是給朱元璋麵子,唐庸聯係犯張年是給李存義一條退路,工匠送糧才是對付整個計劃的關鍵。
也正因為這一招,讓朱元璋對李善長越來越忌憚,他覺得以自己的腦袋,肯定想不出這麽完美的解決之道。
“這老狐狸越來越可怕了,標兒,咱看還是把他殺了!”
朱標頭都不抬:“沒必要!想要拿捏他根本不需要費力,方司柬已經送了拜帖,等他見過韓國公後,兒子會出手。
李存義沒見到延安侯,肯定會去見別的勳貴,他已經知道錦衣衛在盯著。”
“咋的?他們還想學趙民望,還想耍咱一次?”
朱元璋有些氣急:“唐勝宗是軟柿子?是人都要捏一下!
真要因此殺了唐勝宗,這勳貴哪個還敢卸甲歸田,哪個不會擁兵自重?”
“兒子會送些封賞過去讓延安侯安心,工部那邊交給方司柬,他有備用計劃,不會影響到最終結局。”
朱元璋滿臉狐疑:“李存義都出來了,還搞什麽備用計劃?殺了李存義一切都結束,剩下的都是小雜魚,也翻不起浪花。”
朱標總覺得他老爹是一點腦子都不動了,或者說已經沒有任何自己是皇帝的覺悟。
“李存義從沒跟北方官員聯係過,說他和範敏是一夥,兒子是一點也不信。”
“算了!你決定就好,時辰到了,咱要迴去吃飯。”
說著,朱元璋伸了個懶腰,慢悠悠的走出謹身殿。
三天後,方時按約前往韓國公府,令他意外的事,李祺並沒有設宴,而是將他帶到李善長書房便準備離開。
“駙馬爺,你這是幹嘛?我是來找你的,你走了我還說什麽?”
李祺懵了,李善長也懵了!
李褀指了指自己:“找我?你不是找我爹的嗎?”
“拜帖你沒看嗎?”
“祺兒,你留下來,老夫不打擾你們!”
說著,李善長便要起身離開,可動作卻不怎麽利索。
方時撇了撇嘴,開口挽留:“韓國公這是在打小子的臉,哪有客人趕走主人的事,要是被別人知道,小子隻能自刎以謝天下。
你是開國功臣,沒有什麽事不能當著你的麵談。”
李善長從善如流,緩緩坐下身子:“也好,老夫也與你們兩個年輕探討探討。”
“多謝韓國公!”
三人全部落座後,李褀率先出聲:
“方司柬,所有人都知道,除了變法一事,你可不會輕易去拜訪他人。”
“駙馬爺不愧是駙馬爺,這腦子轉的就是快,找你準沒錯!”
方時毫不猶豫送上馬屁:“原先陛下讓你去救災,我是萬萬不同意的。
以駙馬爺的才情,當個尚書綽綽有餘,去救災那是大材小用。
小子一直以來都在向駙馬爺學習如何為國為民,經過多年的艱苦奮鬥……”
“停停停!”
李善長實在聽不下去:“方司柬,你能不能有話直說?老夫活了幾十年,還第一次見到你這種人。”
“好吧!”
方時垂下腦袋,語氣中充滿無奈:“變法準備差不多了,就差幾個專職變法的臣子。
小子想破腦袋也想不出幾個值得信任之人,所以才來找駙馬爺。”
說到這,方時目光炯炯看向李褀:
“駙馬爺,你是陛下的女婿,韓國公又是你父親,大明與你可謂是一榮俱榮,加之你多年來賑災,知道民間疾苦。
因此,小弟想邀你與我一起為變法出份力,為大明建設添磚添瓦。”
聞言,李善長繃不住了,眼神死死盯著方時:
“方司柬,變法大臣的下場你不知道?你想為誌向而死,我等佩服,可你不該拉著我兒子一起。”
方時連連擺手:“變法期間,一切壞名聲我擔著,一切得罪人的事我擔著。
韓國公請放心,不僅僅有駙馬爺,還有曹誠等勳貴二代以及朱常這樣的文官之子。”
李褀滿臉疑惑:“方司柬如此做,不怕這些公侯之子為家中牟利,從而影響到變法?”
“不會,能選到自然是忠於大明之人,還有曹青在一旁督察;能力則需要經過考核,才能看出來。
要是駙馬爺同意,到時太子殿下會安排個考核,看看駙馬爺適合哪個職位。
考核不過也沒關係,以駙馬爺的忠誠和救災能力,也可以成為一個專職救民於水火的都督。”
“都督?”
李褀心動了,成為變法大臣不僅有機會名留青史,更有機會一展所學。
哪怕考核不過,也可以成為左都督,這是大都督之下最高的武官。
他不覺得方時實在畫大餅,既然方時能說出這話,定然是得到太子的同意。
看著李褀一副深思的樣子,李善長心中咯噔一下,眼神淩厲看著方時。
方時毫不示弱,欣喜的聲音響徹書房:
“恭喜韓國公,韓國公深受陛下信任,如今駙馬爺又深受太子殿下信任,真可謂虎父無犬子。
說來也是韓國公府一直以來的善舉,若不是前些天得知臨安公主送東西給貧苦工匠,太子殿下和下官還想不到駙馬爺。
這叫什麽?種豆得豆、種瓜得瓜!”
李善長袖中拳頭緊緊握著,指甲掐進手心也絲毫未覺。
他現在很想一巴掌扇在方時臉上,他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鬥不過自己就對自己兒子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