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巧合,或許是上天注定,唐庸的次子在酒樓中不經意聽到禮部郎中劉庸兒子的談話。
“李侍郎家的小孫子失蹤了,你們知道吧!”
“誰不知啊!你侄女不也失蹤了?那可是你大哥的小棉襖,生怕磕著碰著,聽說都找瘋了。”
“奇怪就在這,所有人都找瘋了,李侍郎卻一點反應都沒有,還一直在聯絡官員。
聽我爹說,還暗中派了人去山東,真是不知道他想幹什麽。”
“人家說不定就是去山東找孫子,你管那麽多幹什麽?”
“我能不管嗎?真要是在山東,我說什麽也要去找侄女,他偷偷摸摸算什麽事。
要我說,他就是想彈劾誰,現在去山東就是找罪證去。”
“……”
聽到這裏,唐從沒有繼續聽下去,而是匆匆往家裏趕去。
一見到唐庸,唐從就將自己聽到的事詳細述說一遍:
“爹,李珍那老雜毛不會是想彈劾你吧!”
“自信點!能讓他不顧自家孫兒彈劾的,整個大明除了你爹我,就剩下前戶部尚書範敏了!”
唐庸聽到李珍派人去山東,心中便已開始焦急,不過在自己兒子麵前,還是表現出一副無所謂的姿態:
“這事你別管,好好在國子監學習,爭取去立命兩堂學學,進了那兩堂,你的前途不可限量。”
唐從苦笑一聲:“爹!那些人都是妖孽,兒子是真搶不過。
兒子能升到率性堂已經僥天之幸,跟他們搶立命兩堂的資格,一點把握也沒有。”
“那就盡快積滿八分,或者參與明年秋闈,你也二十六,該入仕了!
人家方司柬比你還年輕,你要向他學習。”
唐從撇了撇嘴:“兒子要真像方司柬那樣,你能睡得著?不怕兒子什麽時候就把你給送去開荒?”
“你要是能當封疆大吏,我就是死也甘心。”
“軍隊、民心、大義、話語,你們一個都不占,連褫奪聖人爵位那麽大事,都沒有掀起多大浪花,你們沒有勝算的。”
唐庸長歎一聲:“我也知道!可上了這條船,隻能走下去。
還好陛下最近仁慈多了,要死隻死我一個。”
“你死了一了百了,留下我和你孫兒,一輩子被人戳著脊梁骨。”
“滾!不孝子!”
唐庸也想退,可是到了這一步已經退不了,他隻能與他人拚個你死我活。
沉默半天後,唐庸叫來自己的管家,開口吩咐:
“查查看,李珍最近都見了誰!”
管家一臉懵逼:“老爺,前兩天不是每個月匯報的日子,那封書信上就有。”
這下輪到唐庸懵了,慌忙從抽屜中拿出一封書信。
“薛源?梁功?方時?”
唐庸麵色凝重:“方時?怎麽會有方時,他什麽時候和方時搭上關係?”
“應該是在工部碰巧遇上的。”
“加派手盯著李珍,我要一日一報!”
吩咐完之後,唐庸將書信銷毀便匆匆離開府邸。
唐庸明白,李珍定然是發現曹縣稅銀一事,盡管已經讓人改了曹縣、山東布政使司和戶部的賬本,可要是曹縣縣令進京,或者錦衣衛去一趟曹縣,他這官也做到頭。
他現在隻能先一步搞死李珍,為此,他需要見見讓他吞下稅銀的人。
一個時辰後,唐庸喬裝打扮進入李府,並順利見到李存義。
除了李存義,他還在李府見到一個意想不到的人,韓國公李善長。
李善長眼神不善盯著李存義:“你到底瞞著我做了什麽?連戶部侍郎都要喬裝打扮來見你。
若不是我留個心眼,硬是要待在這裏,你是不是還要繼續瞞下去?”
李存義微微垂頭訕笑:“大哥,你也知道弟弟沒什麽大誌,就喜歡弄些錢財。”
“說吧!這次你們貪了多少?現在是不是被人發現了?”
麵對李善長的詢問,唐庸將目光轉向李存義,見到他點頭之後,便將自己所了解的事說了一遍:
“李珍已經派人去曹縣,想來不需多久便可以得到確切情報,雖然證據已經銷毀,隻要陛下懷疑,錦衣衛前往調查,早晚會查到我們頭上。”
李存義眼中閃過冷意:“那就一不做二不休,找個機會讓他落水。”
“薛源不是傻子,李珍現在死,他一定知道為什麽,以他們關係,薛源不會坐視不管。”
“也對!得想個辦法把這幾人一起趕出朝堂,剛好他們一直在串聯,那就些找證據,然後彈劾他們結黨營私。”
“你要是鬼上身就去看祝由科,別在這丟人現眼。”
李存義大急:“哥,你自己說的陛下最討厭結黨營私,這辦法不是很好?”
“你是不是傻!是不是傻!”
李善長也是一臉嫌棄,不明白他這個弟弟五十多的人,怎麽就一點腦子都不長。
“這是貪汙的事?曹縣什麽地方?誰都知道紅棗酒就是曹縣那邊出的,林易就是靠曹縣紅棗酒才賺到河南賑災的錢。
林易是什麽人?方時的鄰居,方時要叫他一聲林叔,你覺得方時不知道曹縣的事?
哪怕林易沒說,那曹縣縣令又是誰,陳遇的得意門生張年,你覺得曹縣之事陳遇不知道?陳遇不會跟陛下說?”
兩人大驚失色,李存義更是嚇得直哆嗦:
“大哥,你的意思是陛下早就知道稅銀被貪,他是不是也早就知道我們。”
“查沒查到你,以前還不一定,現在肯定了!
若沒有意外,蔣瓛已經在去皇宮的路上。”
“什麽意思?”
李善長目光移向唐庸,臉上出現憐憫之色:
“唐侍郎,你怕是早就被查到,也定然一直被錦衣衛盯著,陛下沒動你,應該是方時要利用你。”
“怎麽又說到方時?”
李存義滿臉煩躁,來迴踱步:“大哥,你就不能一次性說清楚嗎?你弟弟的命馬上就要沒了!”
“慌什麽?”
李善長怒斥一聲:“老夫還沒死,有老夫在,最多把貪的銀兩交出去再辭官,怎麽可能會死?
方時既然對唐侍郎出手,就說明此事到唐侍郎,到你這都不會結束,也一定和變法有關,你們兩個暫時都是安全的。”
兩人心下一鬆,齊齊跌坐在椅子上,眼神怔怔看著李善長:
“大哥,方時想利用唐侍郎做什麽?”
“清理朝堂中反對變法的!”
李善長端起茶杯輕輕抿了口:“民間已經不需要太過擔心,百姓為了土地肯定支持變法。
軍隊也不用擔心,英烈之家、英烈碑加上藍玉等勳貴,陛下和太子可以完全掌控軍隊。
現在隻剩下朝堂,也是方時一直沒去改變的地方。”
“承誌部和宣承部不是為了官員嗎?”
“李侍郎家的小孫子失蹤了,你們知道吧!”
“誰不知啊!你侄女不也失蹤了?那可是你大哥的小棉襖,生怕磕著碰著,聽說都找瘋了。”
“奇怪就在這,所有人都找瘋了,李侍郎卻一點反應都沒有,還一直在聯絡官員。
聽我爹說,還暗中派了人去山東,真是不知道他想幹什麽。”
“人家說不定就是去山東找孫子,你管那麽多幹什麽?”
“我能不管嗎?真要是在山東,我說什麽也要去找侄女,他偷偷摸摸算什麽事。
要我說,他就是想彈劾誰,現在去山東就是找罪證去。”
“……”
聽到這裏,唐從沒有繼續聽下去,而是匆匆往家裏趕去。
一見到唐庸,唐從就將自己聽到的事詳細述說一遍:
“爹,李珍那老雜毛不會是想彈劾你吧!”
“自信點!能讓他不顧自家孫兒彈劾的,整個大明除了你爹我,就剩下前戶部尚書範敏了!”
唐庸聽到李珍派人去山東,心中便已開始焦急,不過在自己兒子麵前,還是表現出一副無所謂的姿態:
“這事你別管,好好在國子監學習,爭取去立命兩堂學學,進了那兩堂,你的前途不可限量。”
唐從苦笑一聲:“爹!那些人都是妖孽,兒子是真搶不過。
兒子能升到率性堂已經僥天之幸,跟他們搶立命兩堂的資格,一點把握也沒有。”
“那就盡快積滿八分,或者參與明年秋闈,你也二十六,該入仕了!
人家方司柬比你還年輕,你要向他學習。”
唐從撇了撇嘴:“兒子要真像方司柬那樣,你能睡得著?不怕兒子什麽時候就把你給送去開荒?”
“你要是能當封疆大吏,我就是死也甘心。”
“軍隊、民心、大義、話語,你們一個都不占,連褫奪聖人爵位那麽大事,都沒有掀起多大浪花,你們沒有勝算的。”
唐庸長歎一聲:“我也知道!可上了這條船,隻能走下去。
還好陛下最近仁慈多了,要死隻死我一個。”
“你死了一了百了,留下我和你孫兒,一輩子被人戳著脊梁骨。”
“滾!不孝子!”
唐庸也想退,可是到了這一步已經退不了,他隻能與他人拚個你死我活。
沉默半天後,唐庸叫來自己的管家,開口吩咐:
“查查看,李珍最近都見了誰!”
管家一臉懵逼:“老爺,前兩天不是每個月匯報的日子,那封書信上就有。”
這下輪到唐庸懵了,慌忙從抽屜中拿出一封書信。
“薛源?梁功?方時?”
唐庸麵色凝重:“方時?怎麽會有方時,他什麽時候和方時搭上關係?”
“應該是在工部碰巧遇上的。”
“加派手盯著李珍,我要一日一報!”
吩咐完之後,唐庸將書信銷毀便匆匆離開府邸。
唐庸明白,李珍定然是發現曹縣稅銀一事,盡管已經讓人改了曹縣、山東布政使司和戶部的賬本,可要是曹縣縣令進京,或者錦衣衛去一趟曹縣,他這官也做到頭。
他現在隻能先一步搞死李珍,為此,他需要見見讓他吞下稅銀的人。
一個時辰後,唐庸喬裝打扮進入李府,並順利見到李存義。
除了李存義,他還在李府見到一個意想不到的人,韓國公李善長。
李善長眼神不善盯著李存義:“你到底瞞著我做了什麽?連戶部侍郎都要喬裝打扮來見你。
若不是我留個心眼,硬是要待在這裏,你是不是還要繼續瞞下去?”
李存義微微垂頭訕笑:“大哥,你也知道弟弟沒什麽大誌,就喜歡弄些錢財。”
“說吧!這次你們貪了多少?現在是不是被人發現了?”
麵對李善長的詢問,唐庸將目光轉向李存義,見到他點頭之後,便將自己所了解的事說了一遍:
“李珍已經派人去曹縣,想來不需多久便可以得到確切情報,雖然證據已經銷毀,隻要陛下懷疑,錦衣衛前往調查,早晚會查到我們頭上。”
李存義眼中閃過冷意:“那就一不做二不休,找個機會讓他落水。”
“薛源不是傻子,李珍現在死,他一定知道為什麽,以他們關係,薛源不會坐視不管。”
“也對!得想個辦法把這幾人一起趕出朝堂,剛好他們一直在串聯,那就些找證據,然後彈劾他們結黨營私。”
“你要是鬼上身就去看祝由科,別在這丟人現眼。”
李存義大急:“哥,你自己說的陛下最討厭結黨營私,這辦法不是很好?”
“你是不是傻!是不是傻!”
李善長也是一臉嫌棄,不明白他這個弟弟五十多的人,怎麽就一點腦子都不長。
“這是貪汙的事?曹縣什麽地方?誰都知道紅棗酒就是曹縣那邊出的,林易就是靠曹縣紅棗酒才賺到河南賑災的錢。
林易是什麽人?方時的鄰居,方時要叫他一聲林叔,你覺得方時不知道曹縣的事?
哪怕林易沒說,那曹縣縣令又是誰,陳遇的得意門生張年,你覺得曹縣之事陳遇不知道?陳遇不會跟陛下說?”
兩人大驚失色,李存義更是嚇得直哆嗦:
“大哥,你的意思是陛下早就知道稅銀被貪,他是不是也早就知道我們。”
“查沒查到你,以前還不一定,現在肯定了!
若沒有意外,蔣瓛已經在去皇宮的路上。”
“什麽意思?”
李善長目光移向唐庸,臉上出現憐憫之色:
“唐侍郎,你怕是早就被查到,也定然一直被錦衣衛盯著,陛下沒動你,應該是方時要利用你。”
“怎麽又說到方時?”
李存義滿臉煩躁,來迴踱步:“大哥,你就不能一次性說清楚嗎?你弟弟的命馬上就要沒了!”
“慌什麽?”
李善長怒斥一聲:“老夫還沒死,有老夫在,最多把貪的銀兩交出去再辭官,怎麽可能會死?
方時既然對唐侍郎出手,就說明此事到唐侍郎,到你這都不會結束,也一定和變法有關,你們兩個暫時都是安全的。”
兩人心下一鬆,齊齊跌坐在椅子上,眼神怔怔看著李善長:
“大哥,方時想利用唐侍郎做什麽?”
“清理朝堂中反對變法的!”
李善長端起茶杯輕輕抿了口:“民間已經不需要太過擔心,百姓為了土地肯定支持變法。
軍隊也不用擔心,英烈之家、英烈碑加上藍玉等勳貴,陛下和太子可以完全掌控軍隊。
現在隻剩下朝堂,也是方時一直沒去改變的地方。”
“承誌部和宣承部不是為了官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