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旨!”
茹太素躬身應下:“臣覺得既然商稅如此多,大明可否適時重啟市舶司。”
“再等等吧!”
朱元璋搖了搖頭:“等安南與雲南免稅結束再說,目前還是需要糧食。
開啟市舶司需要準備很多,別的不說,單單寶鈔就要改。
你找個時間去和方小子談談,他會告訴你什麽時候重啟市舶司合適。”
茹太素微微一愣:“陛下說重啟市舶司已經準備中?”
“福建一事就是為市舶司做準備,交趾也是。”
話到這,朱元璋抬眸看向茹太素,語氣也變得異常平和:
“方小子雖然不是人,可確實有才華,也實誠,你要是問他,他不會隱瞞。
記住了!千萬不要學方小子為人處世,咱不希望大明風氣被他帶壞。”
自從方時迴京後,朱元璋和方時兩人異常默契,一有機會便敗壞方時名聲。
哪怕是藍溪,在方時的囑咐下,也不時敗壞方時名聲。
這麽做的後果就是方時不管去哪個衙門,那裏的官員都像是碰到瘟疫般,躲得遠遠的。
哪怕遠在北平的燕王妃,也知道方時的為人。
[相公還一直認為方司柬是君子,這種君子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娘,你在想什麽?不是在說大伯為人嗎?”
“高熾,你想向大伯學?”
朱高熾鄭重點頭:“娘,你不是說爹最敬佩大伯嗎?那我就向大伯學,這樣弟弟們以後也會敬佩我。”
聽到這話,徐妙雲不由得小聲嘀咕:
“這叫我怎麽教?你弟弟要是像你爹一樣傻,以後該怎麽辦?”
朱高熾胖乎乎的小手有些不知道放在哪裏,他總覺得今天的徐妙雲有些怪。
半晌之後,徐妙雲滿臉笑意看著朱高熾:
“娘今年帶你迴京,到了那邊你就去好好請教大伯。”
“好!”
忽然,門外響起一陣喧嘩聲,緊接著,一名侍女快速衝了進來:
“王妃!封神了!大明封神了!”
徐妙雲滿臉錯愕:“什麽封神?”
“孔家孔詢被封為豐潤縣城隍,還有嶽飛、關羽、等等都被封神。
孔聖人稱為儒家至聖、墨子稱之為工聖、管子稱為法聖、還有老子稱為道祖,反正封了一大堆。
隻要忠義之士,為民出力的都被封神了,也都進入文武雙廟被後人祭祀。
還有孔家主,被陛下賜爵定國公,世襲罔替。”
“什麽!”
徐妙雲猛得站起身,她很明白朱元璋要做什麽,急忙開口:
“傳令下去,編修大典人員,一個也不許離開北平府,他們與曲阜的來往信件全部截下。
讓孔家主配合宣承司,引導讀書人,要讓讀書人知道大明一直優待孔聖和孔家。
北平府一個月後再次開啟考核,隻要考核通過,不僅能得到燕王府推薦,還能參與編修大典。”
“是!”
與此同時,孔希路坐在祠堂主位上,臉色滿是糾結:
“怎麽辦?陛下這是準備褫奪文宣王的爵位,曲阜那邊怕是已經大軍壓境,要不要上疏求情?”
“求個屁!”
孔希雲破口大罵:“若不是他們聯係蒙元,我兒孔詢怎麽會死?其他兄弟侄兒怎麽會死?
我現在都恨不得把他們淩遲,你敢求情,我立刻跟你恩斷義絕。”
孔議出聲勸慰:“叔、你別急!我爹的意思是,這文宣王的爵位要不要求陛下保留,不是替孔訥這狗東西求情。”
“臉都丟幹淨了!還要那王位幹什麽?儒家至聖不好聽還是定國公不好聽?
興教化而定民心、尊王攘夷定社稷,陛下給了我們多大麵子?我們還要去拿臭不要臉的大成至聖文宣王?”
孔希路搖了搖頭:“陛下這是不想讓儒家壓在頭上,一旦文宣王沒了,先祖又成為儒家至聖,皇權再也壓製不了。”
“你怕是利欲熏心!”
孔希雲臉上毫不掩飾的嘲諷:“天心即民心你是忘了?雲南、交趾兩地的政策你是不知道?
方司柬這是用億億萬萬的百姓壓製皇權,而且陛下和太子都同意,需要什麽孔聖人的名頭來壓製嗎?”
孔議也在一旁附和:“民為乾、朝廷為坤,這是將百姓高高抬起,抬到朝廷之上。”
“這隻是口號,能不能做到還兩說!”
聽到這話,其他人也是一臉狐疑看著孔希路:
“壓製皇權幹什麽?這曆朝曆代,哪次沒有所謂讀書人的身影?
你看了這麽多書,真以為單單暴君、昏君能讓天下皆反?
我看你是忘了方司柬那個故事,幾千年農民的意誌,現在哪個百姓不信?還需要什麽文宣王?”
孔希路其實也覺得有這個足夠,隻是有儒家珠玉在前,新的一條路畢竟沒有原先安全。
沉默半晌,孔希路緩緩開口:“行!過幾日我去應天府謝恩,順便把孔訥和孔希承釘死。
曲阜那邊去各地教化的子弟,也送封信過去勸慰一下他們,需要幫助的就不要吝嗇。”
山東各府縣打開城門迎接元軍,誰都知道是誰在背後鼓動,錦衣衛也早有確切證據。
朱元璋等到現在出手,一是因為當初蒙元還在攻打北平府,不想出現意外;二是要等宣承部做好輿論工作,以免讀書人暴亂。
目前該做的準備都做好,也是時候清理曲阜孔家,讓孔訥賣國一事公布天下。
這天清晨,齊王帶著兵馬來到曲阜,看著曲阜緊閉的城門,朱榑勃然大怒:
“還敢負隅頑抗!給孤攻城,以為這天下是他孔家的嗎?”
吳高麵色一滯,對於自己這個妹夫,吳高實在無力吐槽:
[這脾氣比陛下還要暴躁!]
“殿下,再等等吧!錦衣衛早已布置好,相信很快便能得手。”
“這些錦衣衛跟四哥一樣廢,孤都到城門口了,裏麵連喊殺聲都沒有。”
吳高沒有迴話,而是靜靜等待著,他知道,朱元璋這麽久才動手,必然已經做好萬全之策,不會讓曲阜發生叛亂。
正如吳高所想,不一會兒,城門便緩緩打開,曲阜城內行人零零散散,並沒有一點絲毫叛亂的痕跡。
朱榑有些訝異,找了個錦衣衛過來:
“孔家沒有聚眾反抗?”
“啟稟齊王殿下,孔家已經被控製住,隻等齊王將一眾逆黨捉拿迴京。”
“孤?”
朱榑有些懵逼:“不是你們錦衣衛捉拿迴京嗎?”
“錦衣衛人手不足,吾等還要前往其他府縣,之後還要前往草原。
陛下已經下詔,齊王殿下將山東一眾逆黨押送進京。”
茹太素躬身應下:“臣覺得既然商稅如此多,大明可否適時重啟市舶司。”
“再等等吧!”
朱元璋搖了搖頭:“等安南與雲南免稅結束再說,目前還是需要糧食。
開啟市舶司需要準備很多,別的不說,單單寶鈔就要改。
你找個時間去和方小子談談,他會告訴你什麽時候重啟市舶司合適。”
茹太素微微一愣:“陛下說重啟市舶司已經準備中?”
“福建一事就是為市舶司做準備,交趾也是。”
話到這,朱元璋抬眸看向茹太素,語氣也變得異常平和:
“方小子雖然不是人,可確實有才華,也實誠,你要是問他,他不會隱瞞。
記住了!千萬不要學方小子為人處世,咱不希望大明風氣被他帶壞。”
自從方時迴京後,朱元璋和方時兩人異常默契,一有機會便敗壞方時名聲。
哪怕是藍溪,在方時的囑咐下,也不時敗壞方時名聲。
這麽做的後果就是方時不管去哪個衙門,那裏的官員都像是碰到瘟疫般,躲得遠遠的。
哪怕遠在北平的燕王妃,也知道方時的為人。
[相公還一直認為方司柬是君子,這種君子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娘,你在想什麽?不是在說大伯為人嗎?”
“高熾,你想向大伯學?”
朱高熾鄭重點頭:“娘,你不是說爹最敬佩大伯嗎?那我就向大伯學,這樣弟弟們以後也會敬佩我。”
聽到這話,徐妙雲不由得小聲嘀咕:
“這叫我怎麽教?你弟弟要是像你爹一樣傻,以後該怎麽辦?”
朱高熾胖乎乎的小手有些不知道放在哪裏,他總覺得今天的徐妙雲有些怪。
半晌之後,徐妙雲滿臉笑意看著朱高熾:
“娘今年帶你迴京,到了那邊你就去好好請教大伯。”
“好!”
忽然,門外響起一陣喧嘩聲,緊接著,一名侍女快速衝了進來:
“王妃!封神了!大明封神了!”
徐妙雲滿臉錯愕:“什麽封神?”
“孔家孔詢被封為豐潤縣城隍,還有嶽飛、關羽、等等都被封神。
孔聖人稱為儒家至聖、墨子稱之為工聖、管子稱為法聖、還有老子稱為道祖,反正封了一大堆。
隻要忠義之士,為民出力的都被封神了,也都進入文武雙廟被後人祭祀。
還有孔家主,被陛下賜爵定國公,世襲罔替。”
“什麽!”
徐妙雲猛得站起身,她很明白朱元璋要做什麽,急忙開口:
“傳令下去,編修大典人員,一個也不許離開北平府,他們與曲阜的來往信件全部截下。
讓孔家主配合宣承司,引導讀書人,要讓讀書人知道大明一直優待孔聖和孔家。
北平府一個月後再次開啟考核,隻要考核通過,不僅能得到燕王府推薦,還能參與編修大典。”
“是!”
與此同時,孔希路坐在祠堂主位上,臉色滿是糾結:
“怎麽辦?陛下這是準備褫奪文宣王的爵位,曲阜那邊怕是已經大軍壓境,要不要上疏求情?”
“求個屁!”
孔希雲破口大罵:“若不是他們聯係蒙元,我兒孔詢怎麽會死?其他兄弟侄兒怎麽會死?
我現在都恨不得把他們淩遲,你敢求情,我立刻跟你恩斷義絕。”
孔議出聲勸慰:“叔、你別急!我爹的意思是,這文宣王的爵位要不要求陛下保留,不是替孔訥這狗東西求情。”
“臉都丟幹淨了!還要那王位幹什麽?儒家至聖不好聽還是定國公不好聽?
興教化而定民心、尊王攘夷定社稷,陛下給了我們多大麵子?我們還要去拿臭不要臉的大成至聖文宣王?”
孔希路搖了搖頭:“陛下這是不想讓儒家壓在頭上,一旦文宣王沒了,先祖又成為儒家至聖,皇權再也壓製不了。”
“你怕是利欲熏心!”
孔希雲臉上毫不掩飾的嘲諷:“天心即民心你是忘了?雲南、交趾兩地的政策你是不知道?
方司柬這是用億億萬萬的百姓壓製皇權,而且陛下和太子都同意,需要什麽孔聖人的名頭來壓製嗎?”
孔議也在一旁附和:“民為乾、朝廷為坤,這是將百姓高高抬起,抬到朝廷之上。”
“這隻是口號,能不能做到還兩說!”
聽到這話,其他人也是一臉狐疑看著孔希路:
“壓製皇權幹什麽?這曆朝曆代,哪次沒有所謂讀書人的身影?
你看了這麽多書,真以為單單暴君、昏君能讓天下皆反?
我看你是忘了方司柬那個故事,幾千年農民的意誌,現在哪個百姓不信?還需要什麽文宣王?”
孔希路其實也覺得有這個足夠,隻是有儒家珠玉在前,新的一條路畢竟沒有原先安全。
沉默半晌,孔希路緩緩開口:“行!過幾日我去應天府謝恩,順便把孔訥和孔希承釘死。
曲阜那邊去各地教化的子弟,也送封信過去勸慰一下他們,需要幫助的就不要吝嗇。”
山東各府縣打開城門迎接元軍,誰都知道是誰在背後鼓動,錦衣衛也早有確切證據。
朱元璋等到現在出手,一是因為當初蒙元還在攻打北平府,不想出現意外;二是要等宣承部做好輿論工作,以免讀書人暴亂。
目前該做的準備都做好,也是時候清理曲阜孔家,讓孔訥賣國一事公布天下。
這天清晨,齊王帶著兵馬來到曲阜,看著曲阜緊閉的城門,朱榑勃然大怒:
“還敢負隅頑抗!給孤攻城,以為這天下是他孔家的嗎?”
吳高麵色一滯,對於自己這個妹夫,吳高實在無力吐槽:
[這脾氣比陛下還要暴躁!]
“殿下,再等等吧!錦衣衛早已布置好,相信很快便能得手。”
“這些錦衣衛跟四哥一樣廢,孤都到城門口了,裏麵連喊殺聲都沒有。”
吳高沒有迴話,而是靜靜等待著,他知道,朱元璋這麽久才動手,必然已經做好萬全之策,不會讓曲阜發生叛亂。
正如吳高所想,不一會兒,城門便緩緩打開,曲阜城內行人零零散散,並沒有一點絲毫叛亂的痕跡。
朱榑有些訝異,找了個錦衣衛過來:
“孔家沒有聚眾反抗?”
“啟稟齊王殿下,孔家已經被控製住,隻等齊王將一眾逆黨捉拿迴京。”
“孤?”
朱榑有些懵逼:“不是你們錦衣衛捉拿迴京嗎?”
“錦衣衛人手不足,吾等還要前往其他府縣,之後還要前往草原。
陛下已經下詔,齊王殿下將山東一眾逆黨押送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