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的消息傳到京城時,朱元璋正一臉嚴肅盯著輿圖:
[老三膽子太大了,這次之後,定要好好教訓一番。]
[陝西和西安倒是沒什麽問題,北平和山東兩地卻出現大問題。]
[不僅漕運被斷,連海運也遇到問題,從陸路走時間太長。]
[國勝大軍剛到徐州,想要及時攔下蒙元軍,還需要老七的青州軍。]
[還有……]
忽然,一道腳步聲急促傳來,朱元璋被打斷思緒,麵色不悅看向門口:
“出了什麽事?身為指揮使誰教你這麽毛毛躁躁的?”
蔣瓛躬身迴道:“陛下!安南新平府已拿下,科舉亦完成,安南讀書人對於大明管轄升龍以北並沒有出現反抗之舉。
不過在拿下新平府時,永昌侯遭遇埋伏,兩萬精銳身死,此乃詳細過程以及方布政使的決定。”
朱元璋接過奏疏快速看了遍,眼中怒火不停跳動,在看到方時決定後,朱元璋眼中滿是讚賞:
“不愧是方小子,夠無恥!等南掌北部收迴來,交趾布政司也該成立了。
傳詔,安南北部免稅三年與民生息,讓那個誰,明年去交趾收糧,不要讓大明百姓吃虧。”
“陛下說的可是趙正?”
“沒錯!就是他!”
朱元璋嘴角上揚:“這兩年多虧了他,讓大明各地災情得以緩解,此次北伐還是他支援朝廷大軍。
如此為國為民,該好好獎賞了,再蔭其一子入國子監,讓他好好為國出力。”
“是!”
蔣瓛抬眸看了眼朱元璋神色,見其麵容愉悅,心下一鬆緩緩開口:
“山東錦衣衛傳來情報,德州、臨邑、濟陽三城不戰而降,蒙元大軍和齊王的兵馬隔河相望。”
“不戰而降?”
朱元璋怔怔盯著蔣瓛,滿臉不敢置信:
“蒙元官員咱都已清理完畢,怎麽還有不戰而降之輩?
孔家子弟死戰不退,北平府各縣也奮死抵抗,山東各縣為何就不戰而降。”
“具體原因還在查詢,不過從這三地官員情報來看,他們和曲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德州知府的妹妹是孔訥小妾,還有……”
“行了!”
朱元璋粗暴打斷蔣瓛述說:“老四那邊怎麽樣了?糧食還能吃多久?”
“北平府各大族紛紛募捐,孔家除了留下自家三個月存糧,其餘都捐獻出來,暫時還夠用。
山西、河南兩地暫停修路,也有部分糧食運往北平,不過由於蒙元騎兵遊蕩,很多並不能及時送到。
燕王成立一個火器營取名神機,五千將士裝備了新的火器,目前正帶著五萬將士和神機營趕往天津衛。”
“帶了多少糧食?”
“五萬大軍七日所需!”
朱元璋猛得睜開雙眼,怒吼出聲:“他瘋了不成?七日能做什麽?這些糧草節省一點又能救多少百姓?
藍複在哪個地方?”
“河南都司五萬大軍在封丘,由懷遠侯曹興率領,剩餘五萬由藍指揮使帶去山西配合晉王。”
“糧食、糧食!”
朱元璋不擔心大明將士打不過蒙元,擔心的是北平府存糧。
運河線太長,蒙元隨時都有機會截斷運河,陸路又太慢,還有蒙元騎兵搗亂。
[曲阜!曲阜!]
朱元璋眼中狠厲一閃而過:“傳令曹興,讓其即刻前往長清。
傳令老七前往章丘,不許主動出擊。
傳令宋國公加快速度前往東昌府,咱倒要看看蒙元大軍是一路南下,還是西行配合山西、陝西兩地。
讓老四滾到大名府接收糧食,告訴他,北平府餓死一人,他這輩子隻能在京城當個廢人。”
不僅朱元璋心情不佳,納哈出也沒好到哪裏去,山西一支的蒙元軍遲遲打不進雁門關,這讓他的計劃無法繼續執行。
朵甘那邊也被擋在四川、陝西兩地交界處,遲遲無法趕到河南。
時間再拖下去,大明南邊大軍到來,他根本無力抵抗。
盡管曲阜說了,山東此地暢通無阻,可以直指大明應天。
可納哈出不是傻子,應天府城高牆厚,就靠二十萬大軍怎麽可能打下,就算打下來殺了朱元璋又如何?
朱元璋的兒子可都在,不說北邊四個兒子,單單周王一個就足以讓明軍有主心骨。
他從頭到尾的想法就是拿下北方三地,最少也得拿下幽雲十六州。
[直撲京城,風險太大,很容易讓二十萬大軍覆滅。]
[再按原先的計劃,一旦朵甘失敗,山西那十萬將士都得死。]
[再等一個月,若還不能突破雁門關,那就隻能退而求其次,拿下幽雲十六州即可。]
幽雲十六州地勢北高南低,隻要蒙元能占領此地,麵對此種易守難攻的地勢,大明想要再次收迴,將要付出大量的代價。
在大同等地戰鬥持續發生之際,孟艮府的戰鬥也已經白熱化。
在沐英的有心安排下,明軍每百人之中都有各族百姓,讓他們同生共死。
就像眼前一處密林內,上百各族聯合起來的明軍,正死死盯著不遠處的上千暹羅軍。
在他們對麵也有同樣數量的明軍,也是如此。
“趙百戶,我們什麽時候出擊?”
趙臨低聲迴應:“再等等,我們隻有兩百人,而且各族將士沒有經過訓練,必須要做到萬無一失。
左兄,你們現在也是大明將士,也就是我的兄弟,我不會讓你們送死。
等對方走到中間位置,我們先用火銃打一輪,你們再用弓箭。”
“好!”
片刻後,暹羅軍正式走進伏擊圈,由於道路狹小,暹羅軍擺出一條細細的長龍。
趙臨找到機會,居高臨下對著長龍腰部發起攻擊:
“轟轟轟……”
火銃聲不斷響起,令暹羅軍陣型大亂,許多士兵猶如無頭蒼蠅般四處躲避。
“咻咻咻……”
緊隨而來的是箭矢猶如雨點般射向暹羅軍,見暹羅軍首尾不能相接,趙臨大喝一聲:
“殺!”
說著,趙臨一馬當先,手持長刀率先跑向暹羅軍,霎時間兵器碰撞聲、武器入肉聲、慘叫聲在密林中不斷響起。
盡管明軍伏擊成功,令暹羅軍陣型大亂,然而人數優勢在此時顯現出來,加之有一半將士沒有經過訓練,此戰打的異常艱難。
半個時辰後,趙臨望著四散奔逃的暹羅軍,又掃了眼自己這邊隻剩四、五十人的明軍,放棄去追的想法。
“嗚嗚嗚……”
忽然,一名夷人抱著一具明軍屍體痛哭:
“都怪我!若不是我摔倒,這位大兄弟也不會因救我死。”
“嗚嗚……”
趙臨厲喝出聲:“哭什麽?身為大明將士,護民而死,死得其所!
你們既是大明將士,亦是大明百姓,保護你們亦是責任。
你若真過意不去,當承其誌,將來為國為民出力,而不是再這哭。”
[老三膽子太大了,這次之後,定要好好教訓一番。]
[陝西和西安倒是沒什麽問題,北平和山東兩地卻出現大問題。]
[不僅漕運被斷,連海運也遇到問題,從陸路走時間太長。]
[國勝大軍剛到徐州,想要及時攔下蒙元軍,還需要老七的青州軍。]
[還有……]
忽然,一道腳步聲急促傳來,朱元璋被打斷思緒,麵色不悅看向門口:
“出了什麽事?身為指揮使誰教你這麽毛毛躁躁的?”
蔣瓛躬身迴道:“陛下!安南新平府已拿下,科舉亦完成,安南讀書人對於大明管轄升龍以北並沒有出現反抗之舉。
不過在拿下新平府時,永昌侯遭遇埋伏,兩萬精銳身死,此乃詳細過程以及方布政使的決定。”
朱元璋接過奏疏快速看了遍,眼中怒火不停跳動,在看到方時決定後,朱元璋眼中滿是讚賞:
“不愧是方小子,夠無恥!等南掌北部收迴來,交趾布政司也該成立了。
傳詔,安南北部免稅三年與民生息,讓那個誰,明年去交趾收糧,不要讓大明百姓吃虧。”
“陛下說的可是趙正?”
“沒錯!就是他!”
朱元璋嘴角上揚:“這兩年多虧了他,讓大明各地災情得以緩解,此次北伐還是他支援朝廷大軍。
如此為國為民,該好好獎賞了,再蔭其一子入國子監,讓他好好為國出力。”
“是!”
蔣瓛抬眸看了眼朱元璋神色,見其麵容愉悅,心下一鬆緩緩開口:
“山東錦衣衛傳來情報,德州、臨邑、濟陽三城不戰而降,蒙元大軍和齊王的兵馬隔河相望。”
“不戰而降?”
朱元璋怔怔盯著蔣瓛,滿臉不敢置信:
“蒙元官員咱都已清理完畢,怎麽還有不戰而降之輩?
孔家子弟死戰不退,北平府各縣也奮死抵抗,山東各縣為何就不戰而降。”
“具體原因還在查詢,不過從這三地官員情報來看,他們和曲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德州知府的妹妹是孔訥小妾,還有……”
“行了!”
朱元璋粗暴打斷蔣瓛述說:“老四那邊怎麽樣了?糧食還能吃多久?”
“北平府各大族紛紛募捐,孔家除了留下自家三個月存糧,其餘都捐獻出來,暫時還夠用。
山西、河南兩地暫停修路,也有部分糧食運往北平,不過由於蒙元騎兵遊蕩,很多並不能及時送到。
燕王成立一個火器營取名神機,五千將士裝備了新的火器,目前正帶著五萬將士和神機營趕往天津衛。”
“帶了多少糧食?”
“五萬大軍七日所需!”
朱元璋猛得睜開雙眼,怒吼出聲:“他瘋了不成?七日能做什麽?這些糧草節省一點又能救多少百姓?
藍複在哪個地方?”
“河南都司五萬大軍在封丘,由懷遠侯曹興率領,剩餘五萬由藍指揮使帶去山西配合晉王。”
“糧食、糧食!”
朱元璋不擔心大明將士打不過蒙元,擔心的是北平府存糧。
運河線太長,蒙元隨時都有機會截斷運河,陸路又太慢,還有蒙元騎兵搗亂。
[曲阜!曲阜!]
朱元璋眼中狠厲一閃而過:“傳令曹興,讓其即刻前往長清。
傳令老七前往章丘,不許主動出擊。
傳令宋國公加快速度前往東昌府,咱倒要看看蒙元大軍是一路南下,還是西行配合山西、陝西兩地。
讓老四滾到大名府接收糧食,告訴他,北平府餓死一人,他這輩子隻能在京城當個廢人。”
不僅朱元璋心情不佳,納哈出也沒好到哪裏去,山西一支的蒙元軍遲遲打不進雁門關,這讓他的計劃無法繼續執行。
朵甘那邊也被擋在四川、陝西兩地交界處,遲遲無法趕到河南。
時間再拖下去,大明南邊大軍到來,他根本無力抵抗。
盡管曲阜說了,山東此地暢通無阻,可以直指大明應天。
可納哈出不是傻子,應天府城高牆厚,就靠二十萬大軍怎麽可能打下,就算打下來殺了朱元璋又如何?
朱元璋的兒子可都在,不說北邊四個兒子,單單周王一個就足以讓明軍有主心骨。
他從頭到尾的想法就是拿下北方三地,最少也得拿下幽雲十六州。
[直撲京城,風險太大,很容易讓二十萬大軍覆滅。]
[再按原先的計劃,一旦朵甘失敗,山西那十萬將士都得死。]
[再等一個月,若還不能突破雁門關,那就隻能退而求其次,拿下幽雲十六州即可。]
幽雲十六州地勢北高南低,隻要蒙元能占領此地,麵對此種易守難攻的地勢,大明想要再次收迴,將要付出大量的代價。
在大同等地戰鬥持續發生之際,孟艮府的戰鬥也已經白熱化。
在沐英的有心安排下,明軍每百人之中都有各族百姓,讓他們同生共死。
就像眼前一處密林內,上百各族聯合起來的明軍,正死死盯著不遠處的上千暹羅軍。
在他們對麵也有同樣數量的明軍,也是如此。
“趙百戶,我們什麽時候出擊?”
趙臨低聲迴應:“再等等,我們隻有兩百人,而且各族將士沒有經過訓練,必須要做到萬無一失。
左兄,你們現在也是大明將士,也就是我的兄弟,我不會讓你們送死。
等對方走到中間位置,我們先用火銃打一輪,你們再用弓箭。”
“好!”
片刻後,暹羅軍正式走進伏擊圈,由於道路狹小,暹羅軍擺出一條細細的長龍。
趙臨找到機會,居高臨下對著長龍腰部發起攻擊:
“轟轟轟……”
火銃聲不斷響起,令暹羅軍陣型大亂,許多士兵猶如無頭蒼蠅般四處躲避。
“咻咻咻……”
緊隨而來的是箭矢猶如雨點般射向暹羅軍,見暹羅軍首尾不能相接,趙臨大喝一聲:
“殺!”
說著,趙臨一馬當先,手持長刀率先跑向暹羅軍,霎時間兵器碰撞聲、武器入肉聲、慘叫聲在密林中不斷響起。
盡管明軍伏擊成功,令暹羅軍陣型大亂,然而人數優勢在此時顯現出來,加之有一半將士沒有經過訓練,此戰打的異常艱難。
半個時辰後,趙臨望著四散奔逃的暹羅軍,又掃了眼自己這邊隻剩四、五十人的明軍,放棄去追的想法。
“嗚嗚嗚……”
忽然,一名夷人抱著一具明軍屍體痛哭:
“都怪我!若不是我摔倒,這位大兄弟也不會因救我死。”
“嗚嗚……”
趙臨厲喝出聲:“哭什麽?身為大明將士,護民而死,死得其所!
你們既是大明將士,亦是大明百姓,保護你們亦是責任。
你若真過意不去,當承其誌,將來為國為民出力,而不是再這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