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升龍城因為陳獻失蹤,加上沐春、趙和以及錦衣衛在暗中出手,導致城內混亂不堪。


    搶盜、殺戮、欺虐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王弼帶著將士出現在升龍城外時,並沒有出現強有力的反抗。


    等王弼在錦衣衛的帶領下進入升龍城後,那些人才反應過來。


    然而並沒什麽用處,沐春、趙和兩人控製住大部分陳獻軍直接投降。


    望著混亂的街頭,王弼臉上不由得皺起眉頭:


    “老大,你帶著將士控製一下,那些兵匪該殺就殺,該關就關。”


    “是!”


    說著,王德便領著五千兵馬奔向各個街道維持秩序。


    而王弼則跟著沐春、趙和兩人前往升龍城衙門。


    “景春,接下來該怎麽做?這治民你們會嗎?”


    沐春搖了搖頭:“叔,你這是為難我們,不過曹誠已經到了,他知道怎麽做。”


    “也不知曹震怎麽教的,一個武將居然教出個文臣。


    走吧!去見見曹家大朗!”


    幾人剛到衙門便見到,一群人來去匆匆,還有部分人抱著一大疊黃色紙張走出衙門。


    王弼隨手拿起一張,口中喃喃:


    “反賊陳獻不敬天道、不順民心……由於陳朝朝堂官員屠戮殆盡,大明暫管陳朝軍政,直至陳朝朝堂迴歸升龍城。


    什麽意思?什麽叫暫管?這曹大郎搞什麽?”


    話落,王弼手持邸報快步走進衙門,見到曹誠正一臉愜意的喝茶,氣不打一處來,直接將邸報扔到曹誠臉上:


    “邸報上寫的是什麽意思?什麽叫暫管?陳朝國書都說送給大明,你倒好,還要反送迴去?”


    “定遠侯?”


    曹誠愣了下,隨後急忙起身行禮:


    “陳朝皇帝還會繼續送國書過來,再說,暫管多久還不是大明說了算。


    王叔,以你的軍事才能,小侄並不想解釋太多。”


    “什麽意思?你在說我沒腦子?”


    “沒有,我隻是說你和我爹一樣,都是大將,戰場才是發揮你們才能的地方。”


    “這還差不多!”


    王弼隨意找了個位置坐下:“這一路上走來,安南簡直就是人間煉獄。


    到處都是燒殺搶虐、連升龍城內,隔幾步就有一具屍體,你準備怎麽辦?需不需要讓將士們留下來幫忙?”


    “是要留下一些將士!”


    曹誠微微頷首:“接下來先維持好秩序,至於其他還要等陳朝國書到來,以及大明讀書人過來。”


    “行!我讓老大留下來幫你,我還要去找藍玉。”


    兩人交談之際,升龍城北一座布滿青苔院落內,十來個讀書人圍在一起相互探討。


    忽然,急促的腳步聲傳來,一名讀書人手拿邸報走了進來:


    “諸位,明軍正在外麵維持秩序,他們會暫管升龍城及紅河北部所有城池。”


    “李兄,什麽叫暫管?國書上不是說,以後交趾郡還給大明嗎?”


    李德把手中邸報分給眾人:“邸報上說了,安南北部曾是中原領土,然而脫離太久。


    若安南百姓不想接受大明統治,大明也不願強人所難,等陳朝安定,大明將士便會迴歸雲南。”


    “這可如何是好?那真臘、南掌可是聯合入侵,若大明軍隊走了,你我必定也會強征。


    哪怕沒有南掌、真臘,以陳朝的政策,你我這些人永遠沒有出頭之日。


    陳獻的學識哪怕在大明也能當個一官半職,卻硬生生被他們逼反。”


    “宋、元都曾想收迴安南,不過由於百姓們的反抗,都沒有成功過。


    大明才建國沒多久,想來也是怕百姓們反抗,導致糜耗太多,這才放棄收迴安南。”


    李德目瞪口呆看著這些人:“你們昨天不是說,要是大明敢強占安南就跟他們拚了。


    怎麽現在還巴不得大明占領安南?”


    “你沒看到邸報上說的?大明願意在安南行雲南之政?


    這是什麽意思?意思是你我都有可能,像雲南讀書人一樣,可以去當教官,當縣官,以後還有可能成為尚書,甚至能以文臣之身封爵,名流青史。


    再說,吾等祖上都是中原人士,現在認祖歸宗不行嗎?”


    “就是,我祖父是廣東人,我想帶著祖父屍骨落葉歸根行不行?”


    “我家族譜第一頁還寫著嬴政兩個字,我想迴西安不行?”


    “你不是姓王嗎?”


    “我現在姓嬴不行嗎?”


    “……”


    李德良久之後吐出兩個字:“無恥!”


    “孝悌仁之本,吾等認祖歸宗是踐行聖人之言,爾敢侮辱吾等?”


    “李兄,吾等最主要是為了讓先祖落葉歸根,若期間能光宗耀祖,那是最好不過,並無追求富貴的想法。”


    “沒錯!李兄要是不承認自己是中原人士,吾等也不會強求。


    這天下禽獸不如的人多的是,也不差李兄一個。”


    要不是打不過,李德高低給這些人一巴掌,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躁動,李德緩緩開口:


    “我懶得管你們是誰的後裔,就想知道接下來該怎麽做?”


    “召集百姓,向大明請願,讓交趾郡重新迴到大明!”


    “不行!這麽做大明不一定會答應,我看還是先斬後奏。”


    不僅僅李德,其他人也滿臉疑惑看著說話之人:


    “什麽意思?什麽叫先斬後奏?”


    “直接將戶口、輿圖等送去南京,然後學習大明邸報,向全安南宣布,升龍城以北歸大明管轄,行雲南之政!”


    “妙啊!王兄,不對,嬴兄大才!誰都知道邸報隻有大明才有,如此一來,大明必定認為百姓們也願意接受大明管轄,其他國家也認為大明已經收迴交趾郡。


    大明身為大國,不可能出爾反爾,隻要行雲南之政,你我都有可能成為大明官員,要知道陳朝朝堂已經被陳獻殺光了。”


    “大明剛說暫管,我們這麽做不是打大明的臉?”


    “我們再偽造份陳朝國書不就好,陳朝皇帝自願送的,誰敢說什麽?”


    “那就這麽做!”


    這些人能夠毫無壓力的賣國,不單單因為雲南之政,更因為他們從小便知道自己不是陳朝人,從小學的也是儒家學說,對於陳朝毫無歸屬之心。


    他們的所作所為並不能影響大明的決定,隻是加快交趾郡迴歸的進程而已。


    大明不擔心交趾郡收不迴來,擔心得是交趾郡會不會一直叛亂,會不會被拉入戰爭泥潭中。


    而楊任的目的便是如此,或者說浙江商人的目的便是如此。


    作為浙江商人的智慧擔當,齊先生在得知湯和出海後,便將消息傳給孔希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以族譜變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喵小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喵小夕並收藏大明,我以族譜變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