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國暗潮洶湧,而大明也不遑多讓,真定槁城的一處院落內,趙民言在紙張上快速寫字。
忽然,門口響起一道聲音:“叔父,已經安排妥當,隨時都可以離開。”
“進來!”
趙民言淡淡應了聲,便繼續寫信,他需要在離開之前,送一份禮物給錦衣衛,讓他們將目光完全從趙家移開。
“叔父,家中女眷和孩童已經分開出發,到時會在龍安府碰麵,我們什麽時候走?”
片刻後,趙民言停下手上動作:“我們再等兩天,家裏的產業不能就這麽浪費,得利用它們為我們爭取時間。”
趙安陽臉上掛起一絲疑惑:“產業不該繼續經營嗎?一旦變賣產業,錦衣衛必定會注意到。
大伯好不容易將監控趙家的錦衣衛引開,這時候不該再節外生枝。”
“沒有變賣,而是想了個辦法送給林家,京城林家與方時關係甚密,看看能不能通過他們將方時拉下馬。”
“陛下為何會同意那種土地政策,他就是最大的地主,將土地收為朝廷所有。
那麽所分封的那些皇子將來不也一樣要要交出土地,葉伯巨不是白死了?
而且這與王田製並無不同,王莽之敗陛下不可能不知道。”
趙民言端起茶淺淺抿了口,接著輕聲解釋:
“不一樣!王田製是所有土地均為朝廷所有,而方時的土地政策,土地還在百姓手中。
隻是由個人轉變成村集體或裏集體,朝廷想要征收土地,都得向百姓發放補償。
單單這一條,就能讓那些無地或土地少的百姓站在他們這邊。
漢時世家地主眾多,百姓依附世家、地主而活,沒有自己的想法,容易被煽動。
而如今大明讀書人眾多,加之各裏都有退伍將士解讀邸報,那些地主想要煽動無地的百姓,沒有以前那麽容易。
所有政策沒有優劣之分,失敗的政策往往都屬於時機未到,成功的政策也不代表一直會成功。
正如王充所言:處尊居顯,未必賢,遇也;位卑在下,未必愚,不遇也。
嶽武穆若遇昭烈帝,你不會含冤而死;諸葛丞相若不遇昭烈帝,必然青史無名,這就是時運,用在政策上亦是相同。”
“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
忽然,趙安陽仿佛想到了什麽,驚唿出聲:
“這麽說軍隊識字、英烈碑、承誌部其實都為了拉攏那些無地百姓?
若沒有這些,他這條政策必定不能在大明實現,那些地主會蠱惑無地農民,將整個大明掀翻。”
趙民言輕歎一聲:“偏偏是開國之初出了個方時,若是其他時候,變法都不可能成功。
這幾封信讓人送到朵甘,既然離開大明,茶馬司那邊與其留著給別人,還不如激起大明與烏斯藏的矛盾。
我們到暹羅後,或許可以通過暹羅的力量,讓方時一直待在雲南。”
“是!”
大量的產業失去,趙民言不可能就這麽算了,然而形勢所迫,他也隻能通過其他國家來對付方時。
他知道,在大明國內,不管是造反還是逼宮都不可能成功,唯一的辦法就是將大明拖入戰爭泥沼中,讓大明不敗而潰。
方時也明白這一點,所以時不時在奏疏中提醒朱元璋不要雙線作戰。
就像現在,方時又在奏疏上隱晦提醒朱元璋蒙元不足為慮。
將手中筆放下,方時心裏思忖:
[老朱不是傻子,隻要蒙元不來寇關,暫時不會再起大軍去滅蒙元。]
[讀書人缺口太大,也不知道老朱會不會送些讀書人過來,實在不行把空印案的官員送過來也行。]
[如今大理府和昆明府各州縣都開始丈量土地,曲靖府等地方也可以開始準備。]
[不過孟臘縣得派人去一趟,那裏不僅靠近安南,還有大量毛竹。]
想到這,方時看向一旁正在打盹的將士:
“別睡了,去把王輝叫過來!”
“哦……”
一刻鍾後,王輝帶著滿臉疲倦趕來:
“草民王輝拜見方布政使!”
方時抬眸看了眼,隨後出聲安慰:
“最近辛苦了!”
“能為國出力,哪怕上刀山下火海,草民也甘之如飴。”
“此次找你過來,是希望你能去一趟車裏軍民府,宣承司的人也會和你一起過去。
到了那邊後,你教導當地居民怎麽造紙、如何販賣。
再讓你爹推薦幾個紙張、書本、筆墨商人過來,本官隻需要便宜的,跟軍營一樣即可。”
王輝下意識點頭應下:“好!那印刷書本的事,是不是要暫時停下?”
“不用停,找個人接手即可。”
“是!草民現在就去安排!”
王輝走後沒多久,藍玉一臉喜意的走進來:
“哈哈哈……”
“方小子,陛下詔書下來了,我可以迴京了!”
聞言,方時抬頭,臉上也露出微笑:
“嶽父,這次迴去別急著來雲南,哪怕撒潑打滾也要等溪兒做好月子。”
“咋的?你還怕陛下不近人情?”
藍玉一點也不擔心朱元璋會再次派他出征,他是了解皇家,就算朱元璋同意馬皇後也不會同意。
“你放心,那是我藍家三代第一人,我一定要看到才會出征。”
“什麽藍家三代?”
方時傻眼了:“嶽父,那是我方家孩子,可不是你藍家的。”
“我說是就是,你有意見?你放心,我一定給我那外孫弄個爵位。”
方時撇撇嘴,沒好氣說道:“知道你打仗厲害,我先替我那未出世孩子謝謝嶽父。”
藍玉隨意找了個位置坐下,緊接著從懷中掏出一顆橘子開始剝皮:
“正事說完了,我們來說說其他事。”
“什麽?”
“這次征雲南,有些將士受傷嚴重,不適合再上戰場,你有什麽辦法安排?”
“五軍都督府不是有具體流程?該迴鄉就迴鄉,想學手藝的就安排去工部。”
藍玉將橘子皮扔在地上,隨後將橘子分兩半扔進嘴裏:
“有些家裏沒人了,想留下來又怕沒辦法賺錢養家。”
“家裏沒人了?也就是說都是還未成婚的?”
“是啊!怎麽了?”
方時嘴角微微上揚:“那就幫他們娶個土人媳婦,順便給他們一個小吏的身份,村主簿怎麽樣?
當然,這個村主簿的俸祿沒多少,隻夠他們養活一家四口。”
看到方時這個表情,藍玉就知道,這又是想做他自己的事。
不過,藍玉沒有在意,他也懶得去想:
“有辦法就好!你弄個章程出來後,就拿給西平侯。
還有,藍英就留在雲南,有什麽事別跟他客氣。”
“多謝嶽父!”
忽然,門口響起一道聲音:“叔父,已經安排妥當,隨時都可以離開。”
“進來!”
趙民言淡淡應了聲,便繼續寫信,他需要在離開之前,送一份禮物給錦衣衛,讓他們將目光完全從趙家移開。
“叔父,家中女眷和孩童已經分開出發,到時會在龍安府碰麵,我們什麽時候走?”
片刻後,趙民言停下手上動作:“我們再等兩天,家裏的產業不能就這麽浪費,得利用它們為我們爭取時間。”
趙安陽臉上掛起一絲疑惑:“產業不該繼續經營嗎?一旦變賣產業,錦衣衛必定會注意到。
大伯好不容易將監控趙家的錦衣衛引開,這時候不該再節外生枝。”
“沒有變賣,而是想了個辦法送給林家,京城林家與方時關係甚密,看看能不能通過他們將方時拉下馬。”
“陛下為何會同意那種土地政策,他就是最大的地主,將土地收為朝廷所有。
那麽所分封的那些皇子將來不也一樣要要交出土地,葉伯巨不是白死了?
而且這與王田製並無不同,王莽之敗陛下不可能不知道。”
趙民言端起茶淺淺抿了口,接著輕聲解釋:
“不一樣!王田製是所有土地均為朝廷所有,而方時的土地政策,土地還在百姓手中。
隻是由個人轉變成村集體或裏集體,朝廷想要征收土地,都得向百姓發放補償。
單單這一條,就能讓那些無地或土地少的百姓站在他們這邊。
漢時世家地主眾多,百姓依附世家、地主而活,沒有自己的想法,容易被煽動。
而如今大明讀書人眾多,加之各裏都有退伍將士解讀邸報,那些地主想要煽動無地的百姓,沒有以前那麽容易。
所有政策沒有優劣之分,失敗的政策往往都屬於時機未到,成功的政策也不代表一直會成功。
正如王充所言:處尊居顯,未必賢,遇也;位卑在下,未必愚,不遇也。
嶽武穆若遇昭烈帝,你不會含冤而死;諸葛丞相若不遇昭烈帝,必然青史無名,這就是時運,用在政策上亦是相同。”
“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
忽然,趙安陽仿佛想到了什麽,驚唿出聲:
“這麽說軍隊識字、英烈碑、承誌部其實都為了拉攏那些無地百姓?
若沒有這些,他這條政策必定不能在大明實現,那些地主會蠱惑無地農民,將整個大明掀翻。”
趙民言輕歎一聲:“偏偏是開國之初出了個方時,若是其他時候,變法都不可能成功。
這幾封信讓人送到朵甘,既然離開大明,茶馬司那邊與其留著給別人,還不如激起大明與烏斯藏的矛盾。
我們到暹羅後,或許可以通過暹羅的力量,讓方時一直待在雲南。”
“是!”
大量的產業失去,趙民言不可能就這麽算了,然而形勢所迫,他也隻能通過其他國家來對付方時。
他知道,在大明國內,不管是造反還是逼宮都不可能成功,唯一的辦法就是將大明拖入戰爭泥沼中,讓大明不敗而潰。
方時也明白這一點,所以時不時在奏疏中提醒朱元璋不要雙線作戰。
就像現在,方時又在奏疏上隱晦提醒朱元璋蒙元不足為慮。
將手中筆放下,方時心裏思忖:
[老朱不是傻子,隻要蒙元不來寇關,暫時不會再起大軍去滅蒙元。]
[讀書人缺口太大,也不知道老朱會不會送些讀書人過來,實在不行把空印案的官員送過來也行。]
[如今大理府和昆明府各州縣都開始丈量土地,曲靖府等地方也可以開始準備。]
[不過孟臘縣得派人去一趟,那裏不僅靠近安南,還有大量毛竹。]
想到這,方時看向一旁正在打盹的將士:
“別睡了,去把王輝叫過來!”
“哦……”
一刻鍾後,王輝帶著滿臉疲倦趕來:
“草民王輝拜見方布政使!”
方時抬眸看了眼,隨後出聲安慰:
“最近辛苦了!”
“能為國出力,哪怕上刀山下火海,草民也甘之如飴。”
“此次找你過來,是希望你能去一趟車裏軍民府,宣承司的人也會和你一起過去。
到了那邊後,你教導當地居民怎麽造紙、如何販賣。
再讓你爹推薦幾個紙張、書本、筆墨商人過來,本官隻需要便宜的,跟軍營一樣即可。”
王輝下意識點頭應下:“好!那印刷書本的事,是不是要暫時停下?”
“不用停,找個人接手即可。”
“是!草民現在就去安排!”
王輝走後沒多久,藍玉一臉喜意的走進來:
“哈哈哈……”
“方小子,陛下詔書下來了,我可以迴京了!”
聞言,方時抬頭,臉上也露出微笑:
“嶽父,這次迴去別急著來雲南,哪怕撒潑打滾也要等溪兒做好月子。”
“咋的?你還怕陛下不近人情?”
藍玉一點也不擔心朱元璋會再次派他出征,他是了解皇家,就算朱元璋同意馬皇後也不會同意。
“你放心,那是我藍家三代第一人,我一定要看到才會出征。”
“什麽藍家三代?”
方時傻眼了:“嶽父,那是我方家孩子,可不是你藍家的。”
“我說是就是,你有意見?你放心,我一定給我那外孫弄個爵位。”
方時撇撇嘴,沒好氣說道:“知道你打仗厲害,我先替我那未出世孩子謝謝嶽父。”
藍玉隨意找了個位置坐下,緊接著從懷中掏出一顆橘子開始剝皮:
“正事說完了,我們來說說其他事。”
“什麽?”
“這次征雲南,有些將士受傷嚴重,不適合再上戰場,你有什麽辦法安排?”
“五軍都督府不是有具體流程?該迴鄉就迴鄉,想學手藝的就安排去工部。”
藍玉將橘子皮扔在地上,隨後將橘子分兩半扔進嘴裏:
“有些家裏沒人了,想留下來又怕沒辦法賺錢養家。”
“家裏沒人了?也就是說都是還未成婚的?”
“是啊!怎麽了?”
方時嘴角微微上揚:“那就幫他們娶個土人媳婦,順便給他們一個小吏的身份,村主簿怎麽樣?
當然,這個村主簿的俸祿沒多少,隻夠他們養活一家四口。”
看到方時這個表情,藍玉就知道,這又是想做他自己的事。
不過,藍玉沒有在意,他也懶得去想:
“有辦法就好!你弄個章程出來後,就拿給西平侯。
還有,藍英就留在雲南,有什麽事別跟他客氣。”
“多謝嶽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