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
朱元璋重重拍了下桌子,怒喝一聲:
“他娘的!這些人怎麽這麽陰險狡詐。方小子,這種人就適合你來對付,你給咱想個辦法出來。”
“曆史已有答案,陛下也曾做過!”
此言一出,不僅朱元璋愣住了,連朱標與湯河也愣住了。
“啥意思?咱什麽時候做過,咱怎麽不知道?”
“臣還是先說這些商人為何會有這麽多錢財。”
方時輕聲開口述說:“國家、門閥、商人、地主甚至個人,都遵循著一個天理,那就是強則更強,弱則更弱。
如秦國,因其軍隊強大,通過蠶食六國,不僅削弱了六國,還壯大了秦國。
六國也知割地必死無疑,然而他們毫無辦法,因為不割地失去的更多。
六國合縱攻秦可打敗秦國,卻因為各懷鬼胎導致失敗。
想要阻止秦國,隻能在其變法之前扼殺掉他,魏國有這機會,卻因為不知剝極必複的道理才導致秦國崛起。
這也就是臣剛剛所說,為何一旦上了賭桌,要麽一直贏下去,要麽隻能等死。”
三人開始低頭沉思,片刻後,朱標率先反應過來:
“你的意思是,商人與秦國並無不同,他可以通過自身大量的錢財,來慢慢蠶食百姓、國家的利益來壯大自身。
想要阻止,要麽在其還未壯大前滅掉,要麽聯合其他人滅了他。”
方時鄭重點頭:“沒錯!秦國因老秦人團結一致而崛起;漢高祖也因關中秦人而得天下;
曆朝曆代以弱勝強者,無一不是與他人聯合才能成功。
鄱陽湖一戰,除了陛下英明神武與大明將士拚死效力,還有饒州百姓居功至偉。”
“沒錯!饒州百姓居功至偉,若沒有他們運送糧草,咱早就敗了!”
朱元璋眉頭漸漸鬆開:“咱聽懂了!隻要咱能把那些被世家、地主、商人汲取利益的窮人聯合起來,根本無需怕這些人。
他們就那麽一小戳,可窮苦百姓那是有千千萬萬,一人一口唾沫都把他們給淹死了。”
說到這,朱元璋頓了頓,一臉狐疑看著方時:
“不對啊!你怎麽這麽快就想出來了?你這腦子比咱大一圈嗎?”
“那個、這個……”
“什麽這個那個,扭扭捏捏的,像什麽樣!快說!”
方時抬眸看著朱元璋,有些遲疑開口:
“變法方略裏麵已經寫了,陛下問皇後殿下就可以知道答案。
曆朝曆代名留青史的帝王將相,說白了都是因為有兵馬才得以展現他們的才智,而兵馬來源於萬千黎庶!”
“砰、砰、砰!”
朱元璋猛拍桌子,咬牙切齒盯著方時:
“為什麽要說實話!你就不能騙騙咱,說是你剛剛想的?
要不是你,咱現在早就在坤寧宮睡覺,可惡至極!”
[他奶奶的方小子,變法方略怎麽就不能給咱看?咱脾氣是急,可國家大事從不敢馬虎。]
[現在搞得咱跟傻子一樣,大晚上還讓標兒白跑一趟,可惡!]
朱標哭笑不得,見方時滿臉幽怨的表情,適時出聲轉移話題:
“爹,你把湯叔叫過來,到底有什麽事?”
“對對對,咱被方小子氣糊塗了,差點忘了正事。”
朱元璋迴過神來,目光轉向湯和:
“鼎臣,咱記得當初收迴福建,就是你率領舟師從海路出發,沒幾個月就拿下整個福建,張士誠的水師也是你打敗的。”
“是啊!怎麽了?”
“那你受點累,幫咱一個忙,明年帶著陳友諒的造船圖紙,去福建給咱建個水師。
咱要讓那些倭人和海寇,再也不敢到大明沿海放肆。”
“啊!”
湯和怪叫一聲,連連擺手:“上位,你還是饒了我,陳友諒那船都可以跑馬了!
三層樓那麽高,我拿什麽去造?殺了我也找不出那麽多木頭!”
“木頭你別擔心,都是百年以上的,安南國那邊會運過去,全大明精湛的造船工匠,咱都給你。
若是木頭不足,福建大山中也有一部分,你盡管砍伐。
不用多,先造個三十艘出來,一艘容納四千將士,十萬大軍足夠了!
還有,把火神器給咱安到船上,咱要讓倭人和海寇一看到大明水師,就會尿褲子。”
方時想要出聲阻止,張了張嘴,卻怎麽也說不出口。
他知道現在不是建造海軍的時候,要是他勸住了,朱元璋隻會堅持原先禁海政策。
到那時,想要開海就不是那麽容易了。
[算了!反正就是提前幾年,大不了用安南的糧食來建造海軍。]
朱標則與方時不同,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國庫情況,北元那邊說不定什麽時候又入侵,雲南也未平定。
“爹,三十艘太多了,弟弟那邊還要建城呢。”
“你弟弟拿自己的俸祿修城,與造船何幹!
咱跟你說,這船必須造,從海外諸國賺的錢財都能控製朝堂,你想想這得多少錢。
朝廷不賺那不是傻嗎?大不了賺錢後,多補貼一些給老三,這樹木必須先拿去造船。”
湯和弱弱的舉起手:“上位,木頭要經過放置兩到三年,才能造船,要不然很快就會散架。”
“還有這說法?咱怎麽不知道?”
“我也是聽那些船匠說的,當初打敗陳友諒之後,大明不就想造那種船,我就去問了問。”
聞言,方時適時出聲提醒:“放水裏煮一段時間,再拿出來晾幹即可,弓的製作也是這樣。
那些船匠必定知道,信國公可以去找那些經驗豐富的船匠問問。”
“有辦法就行!”
朱元璋忽的拔高聲音:“鼎臣,三年、咱給你三年時間,咱不僅要見到船,還要十萬水軍。
正好沿海衛所剛清理完畢,你就把那些衛所將士,拉去訓練。”
“臣領命!”
朱元璋滿意的點點頭,目光移到方時身上:
“你聽到了,三年,三年後安南不亂,咱就讓你腦子亂!”
[無恥啊!用安南的樹木來攻打安南!]
方時嘴角微微抽搐:“臣會想盡一切辦法,讓安南國成為人間煉獄!”
聽到這話,朱元璋想起了葉兌,連忙勸道:
“倒也不必如此,能拿下安南即可!”
對於拿下安南,朱元璋可以說信心十足,難的是後續管理。
此地離應天府甚遠,來往路程都要好幾個月,又不能每次運送奏疏都用六百裏加急。
朱元璋重重拍了下桌子,怒喝一聲:
“他娘的!這些人怎麽這麽陰險狡詐。方小子,這種人就適合你來對付,你給咱想個辦法出來。”
“曆史已有答案,陛下也曾做過!”
此言一出,不僅朱元璋愣住了,連朱標與湯河也愣住了。
“啥意思?咱什麽時候做過,咱怎麽不知道?”
“臣還是先說這些商人為何會有這麽多錢財。”
方時輕聲開口述說:“國家、門閥、商人、地主甚至個人,都遵循著一個天理,那就是強則更強,弱則更弱。
如秦國,因其軍隊強大,通過蠶食六國,不僅削弱了六國,還壯大了秦國。
六國也知割地必死無疑,然而他們毫無辦法,因為不割地失去的更多。
六國合縱攻秦可打敗秦國,卻因為各懷鬼胎導致失敗。
想要阻止秦國,隻能在其變法之前扼殺掉他,魏國有這機會,卻因為不知剝極必複的道理才導致秦國崛起。
這也就是臣剛剛所說,為何一旦上了賭桌,要麽一直贏下去,要麽隻能等死。”
三人開始低頭沉思,片刻後,朱標率先反應過來:
“你的意思是,商人與秦國並無不同,他可以通過自身大量的錢財,來慢慢蠶食百姓、國家的利益來壯大自身。
想要阻止,要麽在其還未壯大前滅掉,要麽聯合其他人滅了他。”
方時鄭重點頭:“沒錯!秦國因老秦人團結一致而崛起;漢高祖也因關中秦人而得天下;
曆朝曆代以弱勝強者,無一不是與他人聯合才能成功。
鄱陽湖一戰,除了陛下英明神武與大明將士拚死效力,還有饒州百姓居功至偉。”
“沒錯!饒州百姓居功至偉,若沒有他們運送糧草,咱早就敗了!”
朱元璋眉頭漸漸鬆開:“咱聽懂了!隻要咱能把那些被世家、地主、商人汲取利益的窮人聯合起來,根本無需怕這些人。
他們就那麽一小戳,可窮苦百姓那是有千千萬萬,一人一口唾沫都把他們給淹死了。”
說到這,朱元璋頓了頓,一臉狐疑看著方時:
“不對啊!你怎麽這麽快就想出來了?你這腦子比咱大一圈嗎?”
“那個、這個……”
“什麽這個那個,扭扭捏捏的,像什麽樣!快說!”
方時抬眸看著朱元璋,有些遲疑開口:
“變法方略裏麵已經寫了,陛下問皇後殿下就可以知道答案。
曆朝曆代名留青史的帝王將相,說白了都是因為有兵馬才得以展現他們的才智,而兵馬來源於萬千黎庶!”
“砰、砰、砰!”
朱元璋猛拍桌子,咬牙切齒盯著方時:
“為什麽要說實話!你就不能騙騙咱,說是你剛剛想的?
要不是你,咱現在早就在坤寧宮睡覺,可惡至極!”
[他奶奶的方小子,變法方略怎麽就不能給咱看?咱脾氣是急,可國家大事從不敢馬虎。]
[現在搞得咱跟傻子一樣,大晚上還讓標兒白跑一趟,可惡!]
朱標哭笑不得,見方時滿臉幽怨的表情,適時出聲轉移話題:
“爹,你把湯叔叫過來,到底有什麽事?”
“對對對,咱被方小子氣糊塗了,差點忘了正事。”
朱元璋迴過神來,目光轉向湯和:
“鼎臣,咱記得當初收迴福建,就是你率領舟師從海路出發,沒幾個月就拿下整個福建,張士誠的水師也是你打敗的。”
“是啊!怎麽了?”
“那你受點累,幫咱一個忙,明年帶著陳友諒的造船圖紙,去福建給咱建個水師。
咱要讓那些倭人和海寇,再也不敢到大明沿海放肆。”
“啊!”
湯和怪叫一聲,連連擺手:“上位,你還是饒了我,陳友諒那船都可以跑馬了!
三層樓那麽高,我拿什麽去造?殺了我也找不出那麽多木頭!”
“木頭你別擔心,都是百年以上的,安南國那邊會運過去,全大明精湛的造船工匠,咱都給你。
若是木頭不足,福建大山中也有一部分,你盡管砍伐。
不用多,先造個三十艘出來,一艘容納四千將士,十萬大軍足夠了!
還有,把火神器給咱安到船上,咱要讓倭人和海寇一看到大明水師,就會尿褲子。”
方時想要出聲阻止,張了張嘴,卻怎麽也說不出口。
他知道現在不是建造海軍的時候,要是他勸住了,朱元璋隻會堅持原先禁海政策。
到那時,想要開海就不是那麽容易了。
[算了!反正就是提前幾年,大不了用安南的糧食來建造海軍。]
朱標則與方時不同,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國庫情況,北元那邊說不定什麽時候又入侵,雲南也未平定。
“爹,三十艘太多了,弟弟那邊還要建城呢。”
“你弟弟拿自己的俸祿修城,與造船何幹!
咱跟你說,這船必須造,從海外諸國賺的錢財都能控製朝堂,你想想這得多少錢。
朝廷不賺那不是傻嗎?大不了賺錢後,多補貼一些給老三,這樹木必須先拿去造船。”
湯和弱弱的舉起手:“上位,木頭要經過放置兩到三年,才能造船,要不然很快就會散架。”
“還有這說法?咱怎麽不知道?”
“我也是聽那些船匠說的,當初打敗陳友諒之後,大明不就想造那種船,我就去問了問。”
聞言,方時適時出聲提醒:“放水裏煮一段時間,再拿出來晾幹即可,弓的製作也是這樣。
那些船匠必定知道,信國公可以去找那些經驗豐富的船匠問問。”
“有辦法就行!”
朱元璋忽的拔高聲音:“鼎臣,三年、咱給你三年時間,咱不僅要見到船,還要十萬水軍。
正好沿海衛所剛清理完畢,你就把那些衛所將士,拉去訓練。”
“臣領命!”
朱元璋滿意的點點頭,目光移到方時身上:
“你聽到了,三年,三年後安南不亂,咱就讓你腦子亂!”
[無恥啊!用安南的樹木來攻打安南!]
方時嘴角微微抽搐:“臣會想盡一切辦法,讓安南國成為人間煉獄!”
聽到這話,朱元璋想起了葉兌,連忙勸道:
“倒也不必如此,能拿下安南即可!”
對於拿下安南,朱元璋可以說信心十足,難的是後續管理。
此地離應天府甚遠,來往路程都要好幾個月,又不能每次運送奏疏都用六百裏加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