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朱雄英離開的背影,朱標滿意的點點頭:


    “方司柬,孤覺得你更適合教導雄英,在翰林院之時,你要多多提點。”


    “微臣明白!皇長孫殿下天資聰慧,自信而不自傲,是天下良師夢寐以求的弟子。


    老師若在我和皇長孫殿下中選一個教導,微臣必定會被老師略過。”


    “哈哈……”


    朱標咧嘴一笑:“實在太過了,雄英雖說不錯,卻比不上方司柬。”


    說到這,朱標正了正神色,語氣也變得嚴肅:


    “福建一事差不多結束,然而十多萬的流寇,該如何處置卻是難題。


    留在福建,沒有那麽多農田供應,充軍又不行,想送去其它地方徭役,也一時找不到地方。”


    “治河大才柏叢桂不是在開封?送去那邊治河,治完之後,便可安排他們在山東各地定居。”


    朱標果斷搖頭:“不可!河南此地已有大量災民,這些流寇中必然有擅長蠱惑人心之輩,若災民被其蠱惑,後果不堪設想。”


    “蠱惑人心之輩必是小頭目或流寇首領,殺了便是!


    再不行就各布政司分一點,大明這麽大,修路、治水哪裏都需要這些犯人。”


    見方時遲遲沒反應過來,朱標輕歎一聲:


    “孤想把這些人流放到占城,算是送給占城國的見麵禮!”


    方時瞬間迴過神,這是想把安南拖入戰爭的泥潭中,運氣好點說不定連占城都能拿下。


    [我說呢?標哥怎麽會不知道如何處理流寇,原來是想讓我提出這個建議。]


    [那你倒是給我個提示啊!真當我是你肚子裏的蛔蟲?]


    “隻能將這些流寇變成海寇,而後讓謝家將這夥人消息告訴占城國王。


    一個身經百戰、裝備精良、隻需要糧食的萬人軍團,必定能讓占城國王心動。”


    “也是,萬人站在那邊與五萬人站在那邊也沒什麽區別,剩下的一些人可以通過雲南、廣西邊境偷偷潛入。”


    方時笑著點頭:“不止!為了捉拿大明叛匪,大明軍隊進入他國境內,也師出有名。”


    “就這麽辦,你迴去後讓溪兒寫份奏疏送到通政司!”


    “微臣明白,嶽父那邊確實急需人員修路。”


    朱標端起茶水靠近嘴邊,一臉輕鬆:


    “你來找孤是有何要事?早上被三弟打斷,現在你可以說了!”


    “下一代衍聖公,陛下定了麽?”


    朱標搖搖頭:“還沒!父皇對曲阜那邊是一點好感都沒有,若不是孔子後裔,早就誅滅九族了!


    父皇其實更想將衍聖公一位傳於南宗,宋時衍聖公一直都是南宗一脈。


    若不是孔洙讓爵,北宗有何能耐被蒙元封爵?”


    方時低垂眼簾,孔洙是不想讓孔家成為蒙元統治中原的武器,哪裏會想到北宗就這麽接受了!


    將爵位還給南宗倒是有可行性,隻要把那些蒙元舊官清理一下便沒問題。


    問題是北宗不會服氣,那些與北宗相交好的官員也不會服氣。


    想到這些,方時沉聲開口:“那就讓南宗和北宗打擂台,誰能承孔子之誌,教化天下,誰便當這個衍聖公。


    隻有為國為民的人才能被封爵位,孔聖人是全天下的聖人,人人都能祭祀。


    若孔家沒有能力為國為民,也沒必要給孔聖人丟臉,還不如在各地學校中,建造孔子雕像!


    請太子殿下給微臣一些時間,微臣有把握讓曲阜孔家,自願去教化天下。”


    “可以!”


    朱標想都沒想就答應下來:“孤給你三年時間,守孝三年是禮製,沒有任何人敢反對。”


    “多謝殿下!”


    三年時間看起來漫長,對付孔家卻顯得太短,朱標也把握方時能在三年時間,就讓北宗自願去與南宗公平競爭機會。


    而對方時來說,這時間剛剛好,三年時間不僅可以給孔家下套,還可以讓安南徹底崩潰。


    與此同時,朱元璋和馬皇後在坤寧宮中,商討起朱雄英教育問題。


    “重八,雄英眼看就八歲了,翰林院大儒雖多,可他們隻教導經義,對於雄英性子並不了解,也不知道他有什麽缺點。


    還是要找個專門教導他的大儒。”


    朱元璋微微頷首:“確實該找,你覺得四梅先生的兒子葉書如何?


    他學識淵博,在家也是教書,最重要他與四梅先生、方小子一樣,淡泊名利!


    還有方孝儒也不錯,此人精通儒家、為人莊重,有古君子之風,還是宋濂的弟子。


    國子監生黃子澄也還行,致力於孔孟之道,各種經典也是信手拈來。”


    “葉書會來嗎?”


    馬皇後有些狐疑:“他不是說要等軍隊全部識字後再出仕?”


    “他已經同意了!不過要等到明年,那時四梅先生會舉家搬到京城。”


    “怎麽會?”


    馬皇後臉上不是驚喜之色,而是困惑:


    “何以會如此?短短幾個月時間,為何改變這麽大?”


    “嘿嘿!”


    朱元璋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臉上盡是興奮:


    “方小子步子邁的太大,他這個做老師怕出意外,進京來查缺補漏。


    最重要一點,咱跟他說要收迴中華故土,還讓方小子出主意,他怕方小子不當人。”


    “你還有臉笑!”


    馬皇後忍不住翻個白眼:“按方小子計劃,安南是在十年後才會開始。


    你倒好,想著十年內就收迴安南,他能怎麽樣,隻能不當人了!”


    “他是臣子,這是他的職責,咱沒責怪他時間用的太多,都算好了。


    要不是標兒不讓,咱早讓天德領兵進軍安南。”


    “懶得說你!還是在皇城附近給四梅先生找個府邸,等他來了就帶著雄英登門拜訪。”


    話到這,馬皇後忽然想到了什麽,再次出聲:


    “呂本就這幾天了!他就呂氏這麽個女兒,允炆這麽個外孫,臨死前都是在想她們。


    你先將允炆封地定下,派人告訴他,讓他不留遺憾。”


    朱元璋輕歎一聲:“標兒跟咱說了,想讓允炆和老三他們一樣,為國守邊。


    為此還一直希望趙好德去教導允炆,讓允炆可以在雄英出錯的時候,可以毫不猶豫的勸諫。


    可趙好德畢竟是六部尚書,本身事務繁多,哪裏有空去教導允炆。”


    說到這,朱元璋又搖了搖頭:“算了算了,咱還是聽標兒的,封允炆為安王。


    雖不是常氏所生,也是標兒的親兒子,他以後要是有本事,也可以自己打下一片疆土。”


    “安南王?”


    馬皇後目瞪口呆,滿臉錯愕:“重八,你看了變法方略?準備將其他國也……”


    話未說完,看到朱元璋漸漸發亮的眼睛,馬皇後立馬閉嘴不語。


    “哎哎!妹子你咋不說了?”


    “哼!你要是再在坤寧宮亂翻,看我敢不敢把你逐出宮門。”


    “妹子,咱可是堂堂正正,怎麽會做這種小偷小摸的事。”


    “沒有最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以族譜變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喵小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喵小夕並收藏大明,我以族譜變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