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皇後合上書,將書扣在桌麵上:


    “方小子讓我保管,就是怕被你看到,你想讓我做言而無信之人?”


    “什麽?”


    朱元璋不自覺拔高聲音:“方小子這是欺君,咱要砍了他。”


    “還不是你自己急性子,人家就是怕你不管不顧直接開啟變法,才迫不得已這麽做。”


    馬皇後沒好氣說道:“再說,我看和你看不都一樣,難道你還不信我?”


    “妹子,你說的什麽話!咱最信任你,不看就不看。


    可你總該告訴咱,方小子的方略真能行嗎?”


    馬皇後看著桌麵上的書本,輕歎一聲:


    “還沒看完,這本隻是指出大明的問題,以及變法準備的部分。


    這本可以給你看看,大部分已經發生,剩下一些方小子也在準備中,免得你打亂方小子的布置。”


    說著,將書本推到朱元璋麵前。


    朱元璋也不客氣,快速翻開第一頁,看到第一行就寫著韓非子,眉頭一下子就鬆開:


    [咱就知道,法家還是不錯的,連變法方略都有韓非子。]


    隨著時間推移,朱元璋眉頭也漸漸皺起,大明問題比他想像的還要嚴重。


    土地兼並、烏斯藏問題、風俗禮儀問題、寶鈔問題、軍事問題等等都一一記錄在案。


    他不覺得方時在危言聳聽,這裏麵有理有據,而且他也了解過。


    良久之後,朱元璋才放下書本,滿臉凝重:


    “若方小子沒說錯,陝西此地重中之重,必須調重兵把守,對於烏斯藏也得想辦法納入大明版圖。


    還有遼東,方小子在這裏麵提到遼東將會是大明糧倉,也不知是為何。”


    “難怪方小子誰都不防,就防著你,剛看一本就想著打下烏斯藏,全部看完你不得立馬開啟變法。”


    “嘿嘿!”


    朱元璋端起茶水一飲而盡:“咱隻是說說而已,妹子你怎麽還當真了。


    咱早就做了決定,隻給標兒和變法鋪路,烏斯藏什麽的都交給標兒。


    以後,咱的標兒功績會超越曆朝曆代皇帝,仁義之名青史永傳。”


    “別轉移話題!”


    馬皇後瞥了眼朱元璋,一副早已看已看穿的模樣:


    “最後提到的空印和鹽務,我不信你不知道,你是不是想快刀斬亂麻?”


    朱元璋抬頭看了眼屋頂,隨口迴了句:


    “這房梁怎麽髒了,妹子,你得讓人好好打掃。”


    馬皇後哭笑不得看著朱元璋:“重八,你覺得你能騙得過我?


    老二都到各地去拉災民,等老三迴去也差不多也要這麽做。


    還有黃河、淮河、這些河流都要修堤壩,哪哪都缺人,這時候你還想著殺人?”


    朱元璋一把握住馬皇後的手,輕聲勸慰道:


    “妹子,咱是這種人嗎?有族譜和牌坊,還需要殺什麽人?


    咱隻是想著把罪孽深重之人砍了,其他人咱還準備拉去雲南修路。


    你看去年,咱不也沒殺他們,現在還給了那些文官戴罪立功的機會。”


    “真的?”


    馬皇後有些狐疑,以她對朱元璋的了解,麵對貪汙朱元璋從不手下留情。


    不過既是自己的夫君,也是大明的皇帝,馬皇後說什麽也要信他:


    “該殺還是要殺,違反律法就要處置,別牽連到無辜之人就行,不過方小子既然提到這個,還是在宣承部後麵。


    這說明,方小子想要通過這空印和鹽務,做出一些事,提前知會他一聲。”


    “不用問!”


    朱元璋快速開口:“妹子,你把第二本給咱,咱配合方小子計劃就可以。”


    “嗬嗬!”


    馬皇後拿起書本,轉身就走:“想都別想,這書隻能我看,誰來借都沒用。”


    “妹子,咱是皇帝,你得聽皇帝的。”


    “本宮還是皇後,母儀天下的皇後,白虎通都被你給禁了!”


    “……”


    [都怪這方小子,就放在腦子中不好嗎?偏偏拿出來勾引咱。]


    [心癢癢啊!真煩!]


    [算了,晚上等妹子睡著了,再到處找找,肯定就藏在慈寧宮。]


    朱元璋還真不敢直接逼馬皇後拿出來,這些天馬皇後的身子,一日比一日好,臉上笑容也漸漸多起來。


    他可不想因為此事,破壞了馬皇後的心情。


    比起朱元璋的鬱悶,朱標卻是滿臉笑意。


    朱雄英不僅僅已經開始學論語,就是身體也健碩不少,這都是他這些日子教導的成果。


    “雄英,剛好方司柬也在,你有什麽問題可以問問他。”


    朱雄英低頭沉思一會,才對著方時緩緩開口: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先生說為政以德、則無為而天下歸之,為什麽什麽都不用做,隻要正人之不正,就可以讓天下歸心?”


    話音剛落,朱標臉色肉眼可見的陰沉下去,不過唿吸間又恢複到原樣。


    方時臉色也不是很好,看了眼朱標,隨後笑著對朱雄英解釋:


    “這說的是諸侯國,孔聖人生於春秋戰亂時期,那時候禮崩樂壞,諸侯什麽都不做,隻要修德行就可以讓諸侯國安穩。


    現在則不行,大明一府之疆土,都比諸侯國的大,各種問題層出不窮,什麽都不做隻會讓社稷動蕩。


    從大明現在形勢看,這句話也可以解釋成,德則得也,內得與己、外得與人。


    君王為政,要能讓己有所得,讓百姓也有所得。


    若軍隊救災,朝廷收獲民心、讓社稷穩定,百姓得到及時救助,保全性命。”


    朱雄英想了會,忽然眼神一亮:


    “你得意思是不是說,我給三弟喂飯,三弟吃飽了,我心情變好,這就是為政以德。


    若是三弟吃飽了,我心情變壞,便不是為政以德?”


    方時眼神讚歎看著朱雄英,第三代領頭人比他想的還要聰明:


    “沒錯!每個人讀論語所看到的含義都不一樣,皇長孫殿下隻要多找幾人問問便會找到真正答案。


    萬萬不可認為先生說什麽意思就是什麽意思,還要去多問多看多行。”


    朱雄英輕輕點頭:“你比先生解釋的好,我就先按你說的去做。


    行了,我先走了!”


    說著,朱雄英對著朱標行了一禮,便轉身離去。


    朱雄英走後,朱標語氣異常冰冷:


    “好個無為而治,什麽都不用做,他們想幹什麽?教導個傀儡出來嗎?


    老師也是理學宗師,卻從未教過孤無為而治,而是教孤使民以時,注意百姓春耕秋收之時。”


    方時臉色也有些難看,他認為皇帝可以是任何人,但皇帝必須要有所作為,也必須擁有權力。


    霍光隻是少數,明朝也不是漢朝,變法時間漫長,一旦改朝換代,方時所有努力很可能功虧一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以族譜變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喵小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喵小夕並收藏大明,我以族譜變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