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吳伯宗三個字,朱元璋挑了挑眉頭:


    “標兒,你為何找這個大明首位狀元?”


    “兒子準備讓他去河南救災,吳檢討是大才、為人正直,此次救災讓他與藍複配合剛好。”


    “也好!咱準備明年升他為武英殿大學士,有此功勞傍身也不至於讓人詬病。”


    不消一刻,方時兩人便來到謹身殿,兩人剛行禮完畢,朱元璋便開口問道:


    “方小子,被你猜中了,兩日前河決原武、中牟、祥符三縣,黃河沿岸全部被淹。


    朝廷已經做好準備,馬上會出發救災,該你做的事,馬上開始準備。”


    “微臣遵旨。”


    說完,朱元璋又看向吳伯宗:“狀元郎,即日起你暫領河南巡按禦史一職,帶著救災物資前往開封府,配合懷慶衛指揮使藍複救災。


    戶部、工部、都尉府都會配合你們,咱不希望看到河南因為天災出現流民,更不能出現亂民。”


    “微臣遵旨。”


    方時瞥了眼吳伯宗,緊接著對著朱元璋輕聲詢問:


    “陛下,微臣也需要都尉府配合,還有開封府災情每三日一報,得及時知道災情變化。”


    “可以,咱會讓蔣瓛配合你,五軍都督府、工部和錢唐也會配合你。”


    “多謝陛下。”


    離開謹身殿後,方時馬不停蹄的往錢府跑去,他需要和錢唐確認一件事。


    錢唐仿佛算出方時會來,已經在書房等候多時。


    “挺快,我還以為方司柬會晚點。”


    方時愣了下:“錢尚書知道我會過來?”


    “連續九次六百裏加急,加上宣承部,想不知道都難。


    年初讓我再等等,就是等這一天嗎?”


    方時鄭重點頭:“河決原武、中牟、祥符三縣,沿岸村落全部被淹。


    懷慶衛在指揮使藍複的帶領下,提前將百姓安置妥當,原武百姓一個也沒被淹死。”


    “噔…”


    茶杯與地麵碰撞的聲音響起,錢唐眼眸中充斥著驚駭:


    “軍隊參與救災?藍複?”


    “是,藍複正旦大朝後,沒兩天就去了懷慶府。”


    藍玉這些義子都被帶去雲南,錢唐一直以為藍複也去了雲南。


    沒想到藍複居然去了懷慶府,還是年初就去了,這說明方時早就算出河南會發生災情。


    錢唐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驚駭之情:


    “宣承部是你向陛下提議的,你早就想將文官的話語權收迴到朝廷?”


    “百姓愚昧,容易受他人蠱惑,我不希望有人利用百姓再掀起戰亂。”


    錢唐苦笑出聲:“敗的不冤!紙張價格已降,接下來是什麽?漢時的轅門抄、唐時的開元雜報、還是前宋的邸報。”


    方時淡淡點頭:“退伍將士已經能看懂文字,各地府縣也有大量講書人。


    紙張價格下降,加上前元時期王禎的木活字印刷,大明有能力將邸報發放至每個有退伍將士的村落。


    所有百姓都能知道朝廷政策,下麵官員不能再隨意打著大明旗號,做傷天害理之舉。”


    錢唐久久不語,給自己倒了杯茶,一飲而盡後才緩緩開口:


    “按你的計劃,根本無需我背後的力量,何苦將我放在宣承部尚書位置上?”


    “不是下官!”


    方時輕輕搖頭:“讓你做尚書,一是讓漢儒一係放心為朝廷所用,二是讓你們成為他人的目標。


    隻要是聰明人都知道宣承部意味著什麽,沒人會放過這機會。


    我還太年輕,陛下不會讓我冒險,剛好有朱襄氏一事,你便進入陛下視線。”


    “為何要跟我說這些?”


    方時眼神一凝,語氣肅然:“每個為國為民之人都值得敬重,或許你我治國理念不同,下官依然佩服錢尚書。


    因此,下官願意跟錢尚書說說心裏話,下官知道千年製度難以改變,文武百官、軍隊、甚至百姓都不希望變。


    然而,如今時局已經不變不行,格物窮理讓醫學化為十三科,沈括能準確預測出次日下雨與否,晦庵先生更是將雨、霧、霜、雪、露等結成原因解釋清楚。


    這說明,天地無神觀念已經深入讀書人的心,若朝廷不去改變,某些讀書人會利用他們所學的東西欺上瞞下,謀取私利。”


    錢唐雙眼注視著茶壺,右手輕輕放在茶杯上:


    “你的意思是說,君王相信這天地有神存在,百姓也相信鬼神存在,而讀書人通過格物窮理早已不信。


    讀書人會利用鬼神,來蠱惑百姓、欺瞞君王,讓百姓和君王為其所用?”


    “錢尚書不是做過嗎?你是為國為民,那麽別人也會是為國為民嗎?”


    錢唐瞬間呆愣在原地,想到朱襄氏不由得啞然:


    “確實算是欺瞞君王百姓,不管為何都是蠱惑人心。


    既如此,封禁程朱理學即可,何以要改變千年之製?”


    “這跟商鞅愚民有何不同,格物窮理既然有用,為何要禁止?難道不該將其引導在正道上?


    朱丹溪能成為神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格物窮理。”


    “唉!”


    錢唐輕歎一聲:“方司柬,能告訴我,你準備什麽時候開啟變法?”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等什麽時候‘三’到了,什麽時候就能開啟變法。”


    錢唐眉頭微微皺起:[一是軍隊,軍隊生出宣承部,除了宣承部還有什麽?三又是哪三個?]


    “宣承部是二中之一嗎?若是,該需要多久才能生出三?”


    “至少十年!”


    方時點頭應是:“宣承部是其中一個,另一個也在準備中,錢尚書應該能想到。


    我這次過來是想問問錢尚書,南方每個府縣城是否都有你們的人,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將黃河決堤一事傳遍南方?”


    “名單已經交給太子殿下,若有伯均先生幫助,一個月足以傳遍南方。


    朱襄氏和安民村之事,都是由伯均先生相助,才得以順利傳遍南方。”


    “伯均先生?”


    錢唐微微頷首:“韓宜可韓伯時的老師,錢宰,吳越武肅王十四世孫,洪武二年任國子助教。”


    “伯均先生可願幫忙?”


    錢唐微微一笑:“方司柬,宣承部的事交給我,不會讓太子殿下失望。


    我和伯時老弟還能撐一段時間,往後就看太子殿下這樣的年輕人。”


    方時起身,鄭重行了個兩拜禮:


    “多謝錢尚書,也多謝漢儒一係,在未準備妥當之前,下官不會將變法方略告訴任何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以族譜變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喵小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喵小夕並收藏大明,我以族譜變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