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時離開永昌侯府後,快步前往東宮,既然紙張價格下降,他完全可以開始下一步計劃。
在東宮等了半個時辰,方時才見到匆匆趕來的朱標,見其眉眼間的陰鬱之色,方時忍不住問出聲:
“太子殿下,發生什麽事?”
朱標擺擺手:“沒什麽大事,就是有人開始插手軍隊,最近都尉府人手不足,無法快速調查清楚。”
“紙張一事嗎?”
“是!”
朱標走到主位,緩緩坐下:“方司柬有什麽好辦法嗎?”
“殿下還記得那些文官嗎?有了紙張,這些人也該有所用處了。”
“胡惟庸案?”
方時鄭重點頭:“在贖罪過程中表現好的,可以安排他們去衛所教書。
這些人對於官場的彎彎繞繞異常熟悉,有他們幫助,相信很快能查清。”
“他們會盡心?”
“會!”
方時斬釘截鐵:“沒有人想著再去過苦日子,隻要給他們一丁點希望,這些人會拚命去做。
而且,那些人總有些是被無辜牽連,朝廷也該給他們一個機會。”
[原來目的在這啊!方司柬真是看的遠,在替那些人求情時,就想到今天吧!]
朱標眼中泛起淡淡笑意:“也好,有些官員還是能做實事。
曹國公世子、常家兩兄弟、還有王政,最近在各地收購了大量的糧食,聽說是你的主意。”
“治河先治沙,反正他們無所事事,便想著讓他們帶著人去黃河上遊植樹造林。”
“是嗎?”
朱標輕笑一聲,沒有繼續開口,心中暗暗思忖:
[藍複、李景隆、林易,這是救災物資全齊了,而且都是直接找藍複。]
[河南會有大災嗎?孤是不是也要準備準備?]
方時有些心虛,急忙轉移話題,從懷中掏出一張紙遞過去:
“殿下,國子監以後就用這種紙,王家已經說了,這紙他們不賺錢,能收迴成本就可以。”
朱標接過紙張,拿起毛筆輕輕劃了個痕,輕聲讚歎:
“好紙,你讓王家有多少做多少,盡快鋪滿大明。
給王家一個恩典,即日起,他們可以穿綢紗,讓他們多跟其他商人聚聚。”
“微臣明白,會引導好這些商人,讓他們為大明出力。”
朱標沒有迴話,而是對著殿外招了招手,很快就有一個內侍捧著盒子走來。
內侍將盒子放在方時麵前,隨即躬身退下。
這時,朱標溫和的聲音響起:
“再過一旬就是婚期,這是孤送給你的新婚禮物。”
方時急忙起身行禮:“微臣謝過太子殿下。”
“打開看看!這東西你一定喜歡。”
[你把玉璽送我,我都不喜歡。]
方時緩緩打開盒子,裏麵放著一本,眼前三個大字令他久久無言。
‘連山易!’
“咕咚!”
方時吞咽下口水,艱難轉過頭看向朱標,眼中滿是不敢置信:
“殿下,這是真的?”
“不知,不過內容有別於其他易學,看完受益良多。”
“多謝殿下!”
方時快速合上蓋子,將其緊緊抱住懷中:
“不管是不是真的,微臣都當它是真的。
微臣這就迴去,把他刻在牆壁上,說什麽也不能再讓它失傳。”
“喜歡就好,你去一趟謹身殿,父皇有事找你。”
“現在嗎?”
“嗯!”
方時緩緩退出宮殿,心中有些狐疑:
[老朱找自己幹什麽?]
在方時走出宮殿的刹那,朱標就在紙上寫下‘河決’兩個大字。
沉默良久後,又在後麵加上原武兩字,看著‘河決原武’四個字,朱標陷入沉思:
[推薦藍複去原武附近的衛所、植樹造林又推薦他們去找藍複幫忙。
還有林易這個商人,也是找藍複,加之藍複是軍隊參與救災先鋒,答案很顯然。
難道方司柬易數也很厲害?可以算出黃河決堤?
這個林易應該就是方司柬要等的商人,可惜被王家搶先一步。]
忽然,朱標臉色一變,快速在紙張上寫下,退伍將士、商人、徭役、軍隊救災幾行字。
口中不自覺喃喃道:“沒有在朝官員,為什麽一個文官都沒有?”
方時也想找文官幫忙,然而現實不允許,鬼知道哪些文官會牽扯到空印案,還不如從零開始。
朱元璋找方時也是因為空印案,他希望方時能有辦法解決空印的弊端。
“方小子,可有辦法解決?”
方時暗暗一歎:[老朱真的早已知道,不是一直被蒙在鼓裏。]
“運輸路途遙遠,糧食損耗無法避免,除非將糧食全部轉化為銀兩。”
說到這,方時頓了頓,有些猶豫不決:
“還有一個辦法,不過有些弊端。”
朱元璋淡淡吐出一個字:“說!”
“縣到府、府到布政司、再到應天,每段路程按往年數額,定出個損耗範圍。
弊端則是,隨著和平日久,人口增多,稅收也越多,會讓貪官鋌而走險。”
[一個是一條鞭法、一個是丁稅,不管老朱選哪個,以後變法都容易實行。]
朱元璋不置可否,轉而說起別的事:
“曲阜那邊來人了,跟鮑恂可是相談甚歡。”
方時聽出朱元璋話裏的意思,鮑恂師從吳澄,屬於朱熹的再傳弟子,在學子心目中的地位不亞於宋濂。
曲阜來人和鮑恂相談甚歡,這說明程朱理學和孔家準備聯合起來。
[都是學易的,怎麽可能不知道履霜、堅冰至,還是小看人了。]
方時現在很希望,老朱直接舉起屠刀,殺得一幹二淨。
“陛下,法墨兩家均出於孔子門下,如今大明正本清源,誰敢說孔聖人是錯的?
孔聖人的弟子除了曾子,還有子夏,總不能說亞聖一定就是孔聖嫡傳。”
“你有辦法就好!”
朱元璋拿起奏疏:“編修經典隻能通過辯論和事實打敗他們,其他手段沒用。
你得注意,他們一定會將自己的理念加入進去,別讓他們得逞。”
“微臣明白!”
對於曲阜,方時在意卻不是很擔心,高高在上的人有時候比身無一物的人還好對付。
曲阜因孔子而興,也會因孔子而敗,得益於晉朝拋棄仁義禮智信,而選擇以孝治國,便注定了孔家衰落。
出了皇宮後,方時馬不停蹄前往京營,最近由於要籌備婚禮事宜,方時很久沒去京營。
今日紙張到來,他需要及時開啟布置,為原武決堤後的事情做準備。
方時進入中軍大帳,隻見藍玉正與懷遠侯曹興,邊吃橘子邊聊天:
“我跟你說,這橘子酸,讓你兒子每天吃一點,你很快會有大胖孫子。”
“你媳婦還沒生,你怎麽知道一定是小子?”
“我女婿說的還能有錯?吃、快吃,我這裏還有很多,你一會帶點迴去。”
在東宮等了半個時辰,方時才見到匆匆趕來的朱標,見其眉眼間的陰鬱之色,方時忍不住問出聲:
“太子殿下,發生什麽事?”
朱標擺擺手:“沒什麽大事,就是有人開始插手軍隊,最近都尉府人手不足,無法快速調查清楚。”
“紙張一事嗎?”
“是!”
朱標走到主位,緩緩坐下:“方司柬有什麽好辦法嗎?”
“殿下還記得那些文官嗎?有了紙張,這些人也該有所用處了。”
“胡惟庸案?”
方時鄭重點頭:“在贖罪過程中表現好的,可以安排他們去衛所教書。
這些人對於官場的彎彎繞繞異常熟悉,有他們幫助,相信很快能查清。”
“他們會盡心?”
“會!”
方時斬釘截鐵:“沒有人想著再去過苦日子,隻要給他們一丁點希望,這些人會拚命去做。
而且,那些人總有些是被無辜牽連,朝廷也該給他們一個機會。”
[原來目的在這啊!方司柬真是看的遠,在替那些人求情時,就想到今天吧!]
朱標眼中泛起淡淡笑意:“也好,有些官員還是能做實事。
曹國公世子、常家兩兄弟、還有王政,最近在各地收購了大量的糧食,聽說是你的主意。”
“治河先治沙,反正他們無所事事,便想著讓他們帶著人去黃河上遊植樹造林。”
“是嗎?”
朱標輕笑一聲,沒有繼續開口,心中暗暗思忖:
[藍複、李景隆、林易,這是救災物資全齊了,而且都是直接找藍複。]
[河南會有大災嗎?孤是不是也要準備準備?]
方時有些心虛,急忙轉移話題,從懷中掏出一張紙遞過去:
“殿下,國子監以後就用這種紙,王家已經說了,這紙他們不賺錢,能收迴成本就可以。”
朱標接過紙張,拿起毛筆輕輕劃了個痕,輕聲讚歎:
“好紙,你讓王家有多少做多少,盡快鋪滿大明。
給王家一個恩典,即日起,他們可以穿綢紗,讓他們多跟其他商人聚聚。”
“微臣明白,會引導好這些商人,讓他們為大明出力。”
朱標沒有迴話,而是對著殿外招了招手,很快就有一個內侍捧著盒子走來。
內侍將盒子放在方時麵前,隨即躬身退下。
這時,朱標溫和的聲音響起:
“再過一旬就是婚期,這是孤送給你的新婚禮物。”
方時急忙起身行禮:“微臣謝過太子殿下。”
“打開看看!這東西你一定喜歡。”
[你把玉璽送我,我都不喜歡。]
方時緩緩打開盒子,裏麵放著一本,眼前三個大字令他久久無言。
‘連山易!’
“咕咚!”
方時吞咽下口水,艱難轉過頭看向朱標,眼中滿是不敢置信:
“殿下,這是真的?”
“不知,不過內容有別於其他易學,看完受益良多。”
“多謝殿下!”
方時快速合上蓋子,將其緊緊抱住懷中:
“不管是不是真的,微臣都當它是真的。
微臣這就迴去,把他刻在牆壁上,說什麽也不能再讓它失傳。”
“喜歡就好,你去一趟謹身殿,父皇有事找你。”
“現在嗎?”
“嗯!”
方時緩緩退出宮殿,心中有些狐疑:
[老朱找自己幹什麽?]
在方時走出宮殿的刹那,朱標就在紙上寫下‘河決’兩個大字。
沉默良久後,又在後麵加上原武兩字,看著‘河決原武’四個字,朱標陷入沉思:
[推薦藍複去原武附近的衛所、植樹造林又推薦他們去找藍複幫忙。
還有林易這個商人,也是找藍複,加之藍複是軍隊參與救災先鋒,答案很顯然。
難道方司柬易數也很厲害?可以算出黃河決堤?
這個林易應該就是方司柬要等的商人,可惜被王家搶先一步。]
忽然,朱標臉色一變,快速在紙張上寫下,退伍將士、商人、徭役、軍隊救災幾行字。
口中不自覺喃喃道:“沒有在朝官員,為什麽一個文官都沒有?”
方時也想找文官幫忙,然而現實不允許,鬼知道哪些文官會牽扯到空印案,還不如從零開始。
朱元璋找方時也是因為空印案,他希望方時能有辦法解決空印的弊端。
“方小子,可有辦法解決?”
方時暗暗一歎:[老朱真的早已知道,不是一直被蒙在鼓裏。]
“運輸路途遙遠,糧食損耗無法避免,除非將糧食全部轉化為銀兩。”
說到這,方時頓了頓,有些猶豫不決:
“還有一個辦法,不過有些弊端。”
朱元璋淡淡吐出一個字:“說!”
“縣到府、府到布政司、再到應天,每段路程按往年數額,定出個損耗範圍。
弊端則是,隨著和平日久,人口增多,稅收也越多,會讓貪官鋌而走險。”
[一個是一條鞭法、一個是丁稅,不管老朱選哪個,以後變法都容易實行。]
朱元璋不置可否,轉而說起別的事:
“曲阜那邊來人了,跟鮑恂可是相談甚歡。”
方時聽出朱元璋話裏的意思,鮑恂師從吳澄,屬於朱熹的再傳弟子,在學子心目中的地位不亞於宋濂。
曲阜來人和鮑恂相談甚歡,這說明程朱理學和孔家準備聯合起來。
[都是學易的,怎麽可能不知道履霜、堅冰至,還是小看人了。]
方時現在很希望,老朱直接舉起屠刀,殺得一幹二淨。
“陛下,法墨兩家均出於孔子門下,如今大明正本清源,誰敢說孔聖人是錯的?
孔聖人的弟子除了曾子,還有子夏,總不能說亞聖一定就是孔聖嫡傳。”
“你有辦法就好!”
朱元璋拿起奏疏:“編修經典隻能通過辯論和事實打敗他們,其他手段沒用。
你得注意,他們一定會將自己的理念加入進去,別讓他們得逞。”
“微臣明白!”
對於曲阜,方時在意卻不是很擔心,高高在上的人有時候比身無一物的人還好對付。
曲阜因孔子而興,也會因孔子而敗,得益於晉朝拋棄仁義禮智信,而選擇以孝治國,便注定了孔家衰落。
出了皇宮後,方時馬不停蹄前往京營,最近由於要籌備婚禮事宜,方時很久沒去京營。
今日紙張到來,他需要及時開啟布置,為原武決堤後的事情做準備。
方時進入中軍大帳,隻見藍玉正與懷遠侯曹興,邊吃橘子邊聊天:
“我跟你說,這橘子酸,讓你兒子每天吃一點,你很快會有大胖孫子。”
“你媳婦還沒生,你怎麽知道一定是小子?”
“我女婿說的還能有錯?吃、快吃,我這裏還有很多,你一會帶點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