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易抬眸看著方時,眼神中充滿堅定:
“方小子,不止我信你,我們這些鄰裏都信你。
這次我林家傾盡全力,一分一毫也不要,全部送給大明。”
“多謝林叔。”
林易真把方時當做侄子看待,不僅僅因為從小看其長大,知道方時的品行。
也因為方時在當官之後,對周圍鄰裏的態度沒有絲毫改變。
因此,他知道方時真的和其他官員不一樣,方時不管以後怎麽樣,都不會看不起他人。
不僅僅林易,朱元璋、朱標等人也是因為方時不以身份看待他人,才會對其有好感。
這是後世觀念帶給他的優勢,可他卻一點也不知道。
離開林易家之時已是下午,方時想著去看看葉兌,便往新家走去。
剛進家門,就看到蔣瓛和大批將士守在府邸外,心中便有了猜測。
“蔣都尉,陛下在裏麵嗎?”
蔣瓛點點頭:“方司柬要進去嗎?我可以替你通傳。”
[好家夥,這不是我家嗎?]
[不對,這不是我家,是我老婆的。]
[這軟飯吃的真香。]
“麻煩蔣都尉了。”
蔣瓛進去後沒多久便出來,一臉笑意看著方時:
“方司柬,你可以進去了,陛下和四梅先生相聊甚歡。”
方時躬身一拜:“多謝蔣都尉。”
說完,便邁著步伐走進自己家。
還未走到客廳,方時就聽到朱元璋的笑聲。
“哈哈,四梅先生真是誇獎太過,標兒現在太年輕,還要多學學。”
方時嘴角抽搐:[我算是明白了,對於老朱家,拍馬屁一定要拍在他兒子身上。]
[難怪老師不去當官,這是給老朱戴濾鏡啊!換個人拍馬屁,朱元璋一定不會這麽高興。]
方時沒在外麵等待,直接走進客廳:
“微臣拜見陛下,拜見太子殿下。”
“免禮!過來坐下。”
朱元璋抬手示意方時起來:“方小子,咱已經聽你老師說了,你這誌向有生之年能完成嗎?”
方時愣了下,隨後看向葉書,見其緩緩眨了下眼睛便了然於胸。
“陛下,有生之年怕是做不到,不過定下一個目標,朝廷上下就會知道往哪裏發力。”
朱元璋嗬嗬一笑:“咋的?你就這麽自信,咱能如你所願?”
“微臣相信太子殿下!”
方時一臉正色:“太子殿下為人仁義,誌向高遠,一定會讓大明超越曆朝曆代。”
“生態文明太過遙遠,咱就不問了,你心中的大同是什麽樣的?”
方時低頭沉思,他想到了後世,雖然有種種問題,卻是幾千年最幸福的時期。
沉默良久後,方時眼含迴憶之色,緩緩開口:
“拒戰爭於國門之外,人人不再為柴米油鹽發愁,不再擔心嚴寒酷暑。
整個大明,每個人都識字,都知道何為禮義廉恥,何為存善去惡,人人互幫互助。”
方時其實還想說,人人都認可自己是大明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不過他不敢說,這兩句隻有覺醒民族意識,才有可能做到。
雖然朱元璋和朱標或許不知道什麽是民族意識,但是華夷之辯他們一定知道。
朱標掛著溫和的笑容:“方司柬,為了大明百姓,將大明的製度成本轉嫁給其他小國,有些不仁義啊!”
[尼瑪,你不是也同意?]
方時還未說話,朱元璋就瞪著方時開口:
“方小子,你不說個理由出來,咱是不可能同意。”
[又是試探,這次試探什麽?]
[對外國的態度?還是看看自己是不是窮兵黷武的人?]
方時念頭剛起就掐滅,不管是什麽,隻要不涉及皇權,他實話實說就好。
“大明的風俗習慣、血脈傳承與其他國家根本不同,沒有共存一說。
蠻夷就是蠻夷,他們的死活與大明無關,微臣隻知道大明百姓還在餓肚子。”
說到這,方時眼中寒意爆發:
“蠻夷之輩畏威而不懷德,大明可以暫時不去爭奪他們土地,卻一定要想盡削弱他們。
大明幅員遼闊,蠻夷之輩一直覬覦這片土地,說什麽也不能給他們發展起來的機會。”
“哈哈……”
朱元璋再次笑出聲:“方小子,你真是比那些武將還好戰。
這很好,身為男兒的血性不能丟,咱最看不起那些跪拜蠻夷之輩。”
朱標也暗暗點頭,他讚同的不是方時血性,而是方時那句想盡辦法削弱他們。
對朱標來說,戰爭永遠排在第二位,若是不通過戰爭就能讓北元不再入侵,他一定會去做。
若是戰爭能徹底解決北元,他也不介意發動戰爭。
就像解決一件政事,若能徹底解決所有後患,他也是可以舉起屠刀。
然而殺人往往後患甚多,不到一定時候,他不會去做。
與此同時,應天府江寧縣慈姥山下一個村莊內,數名家丁打扮的人,正拖拽著一個小女孩往村外走去。
“放開我女兒,你們快放開!”
“娘、娘!”
淒厲的哭喊聲引來了村民,這些村民大多都是戰亡將士家屬。
見此情況,紛紛圍了上去,一位獨臂中年人,右手拎著一把刀指著幾名家丁大喝出聲:
“放下!”
拖拽小孩的家丁被這雷鳴般聲音嚇得呆愣原地,為首一人眼神不屑看著中年男子:
“下賤胚子,你算什麽東西?也不打聽打聽我李三是誰的人。”
“不管你是何人,今日都給老子放人。”
說著,中年男子殺意彌漫,其他村民也紛紛上前一步。
李三昂著頭,斜眼看著中年男子:
“你動動試試,臨川侯府想要做的事,你們也敢攔,不要命了?”
“胡美?”
中年男子喃喃出聲:“胡美這王八蛋,早知道當初就在背後一刀砍死他。”
中年男子身邊一人低聲說道:“張興大哥,臨川侯我們惹不起。”
張興瞪了他一眼,隨後看向李三,語氣冰冷刺骨:
“我最後再說一次,要麽放手,要麽我現在送你去見佛祖。”
李三一點點逼近張興,根本不慫,他也不是第一次做這種事,也不是第一次遇到退伍將士。
他知道這些人或許會打他一頓,但根本不敢殺人,被打了他隻要往應天府衙門一躺,這些村民往後根本不敢阻攔。
“來、來,現在就殺,這小女孩八字剛好,我一定要帶迴去衝喜。”
張興再也忍耐不住,大刀橫在李三脖子上,鮮紅的血滴緩緩從脖子流下。
“你確定不放開!”
李三麵露不屑,他現在已經完全確定,這人跟那些人沒什麽兩樣,都隻會嚇唬人。
“下賤胚子,再不給老子讓開,等這事過後滅了你全家。”
“呲……”
張興大刀用力一揮,鮮血噴射而出,李三帶著不敢置信的目光,跌倒在地,再無聲息。
現場頓時陷入詭異的寂靜,良久過後,一片嘩然聲響起:
“殺人啦!”
“方小子,不止我信你,我們這些鄰裏都信你。
這次我林家傾盡全力,一分一毫也不要,全部送給大明。”
“多謝林叔。”
林易真把方時當做侄子看待,不僅僅因為從小看其長大,知道方時的品行。
也因為方時在當官之後,對周圍鄰裏的態度沒有絲毫改變。
因此,他知道方時真的和其他官員不一樣,方時不管以後怎麽樣,都不會看不起他人。
不僅僅林易,朱元璋、朱標等人也是因為方時不以身份看待他人,才會對其有好感。
這是後世觀念帶給他的優勢,可他卻一點也不知道。
離開林易家之時已是下午,方時想著去看看葉兌,便往新家走去。
剛進家門,就看到蔣瓛和大批將士守在府邸外,心中便有了猜測。
“蔣都尉,陛下在裏麵嗎?”
蔣瓛點點頭:“方司柬要進去嗎?我可以替你通傳。”
[好家夥,這不是我家嗎?]
[不對,這不是我家,是我老婆的。]
[這軟飯吃的真香。]
“麻煩蔣都尉了。”
蔣瓛進去後沒多久便出來,一臉笑意看著方時:
“方司柬,你可以進去了,陛下和四梅先生相聊甚歡。”
方時躬身一拜:“多謝蔣都尉。”
說完,便邁著步伐走進自己家。
還未走到客廳,方時就聽到朱元璋的笑聲。
“哈哈,四梅先生真是誇獎太過,標兒現在太年輕,還要多學學。”
方時嘴角抽搐:[我算是明白了,對於老朱家,拍馬屁一定要拍在他兒子身上。]
[難怪老師不去當官,這是給老朱戴濾鏡啊!換個人拍馬屁,朱元璋一定不會這麽高興。]
方時沒在外麵等待,直接走進客廳:
“微臣拜見陛下,拜見太子殿下。”
“免禮!過來坐下。”
朱元璋抬手示意方時起來:“方小子,咱已經聽你老師說了,你這誌向有生之年能完成嗎?”
方時愣了下,隨後看向葉書,見其緩緩眨了下眼睛便了然於胸。
“陛下,有生之年怕是做不到,不過定下一個目標,朝廷上下就會知道往哪裏發力。”
朱元璋嗬嗬一笑:“咋的?你就這麽自信,咱能如你所願?”
“微臣相信太子殿下!”
方時一臉正色:“太子殿下為人仁義,誌向高遠,一定會讓大明超越曆朝曆代。”
“生態文明太過遙遠,咱就不問了,你心中的大同是什麽樣的?”
方時低頭沉思,他想到了後世,雖然有種種問題,卻是幾千年最幸福的時期。
沉默良久後,方時眼含迴憶之色,緩緩開口:
“拒戰爭於國門之外,人人不再為柴米油鹽發愁,不再擔心嚴寒酷暑。
整個大明,每個人都識字,都知道何為禮義廉恥,何為存善去惡,人人互幫互助。”
方時其實還想說,人人都認可自己是大明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不過他不敢說,這兩句隻有覺醒民族意識,才有可能做到。
雖然朱元璋和朱標或許不知道什麽是民族意識,但是華夷之辯他們一定知道。
朱標掛著溫和的笑容:“方司柬,為了大明百姓,將大明的製度成本轉嫁給其他小國,有些不仁義啊!”
[尼瑪,你不是也同意?]
方時還未說話,朱元璋就瞪著方時開口:
“方小子,你不說個理由出來,咱是不可能同意。”
[又是試探,這次試探什麽?]
[對外國的態度?還是看看自己是不是窮兵黷武的人?]
方時念頭剛起就掐滅,不管是什麽,隻要不涉及皇權,他實話實說就好。
“大明的風俗習慣、血脈傳承與其他國家根本不同,沒有共存一說。
蠻夷就是蠻夷,他們的死活與大明無關,微臣隻知道大明百姓還在餓肚子。”
說到這,方時眼中寒意爆發:
“蠻夷之輩畏威而不懷德,大明可以暫時不去爭奪他們土地,卻一定要想盡削弱他們。
大明幅員遼闊,蠻夷之輩一直覬覦這片土地,說什麽也不能給他們發展起來的機會。”
“哈哈……”
朱元璋再次笑出聲:“方小子,你真是比那些武將還好戰。
這很好,身為男兒的血性不能丟,咱最看不起那些跪拜蠻夷之輩。”
朱標也暗暗點頭,他讚同的不是方時血性,而是方時那句想盡辦法削弱他們。
對朱標來說,戰爭永遠排在第二位,若是不通過戰爭就能讓北元不再入侵,他一定會去做。
若是戰爭能徹底解決北元,他也不介意發動戰爭。
就像解決一件政事,若能徹底解決所有後患,他也是可以舉起屠刀。
然而殺人往往後患甚多,不到一定時候,他不會去做。
與此同時,應天府江寧縣慈姥山下一個村莊內,數名家丁打扮的人,正拖拽著一個小女孩往村外走去。
“放開我女兒,你們快放開!”
“娘、娘!”
淒厲的哭喊聲引來了村民,這些村民大多都是戰亡將士家屬。
見此情況,紛紛圍了上去,一位獨臂中年人,右手拎著一把刀指著幾名家丁大喝出聲:
“放下!”
拖拽小孩的家丁被這雷鳴般聲音嚇得呆愣原地,為首一人眼神不屑看著中年男子:
“下賤胚子,你算什麽東西?也不打聽打聽我李三是誰的人。”
“不管你是何人,今日都給老子放人。”
說著,中年男子殺意彌漫,其他村民也紛紛上前一步。
李三昂著頭,斜眼看著中年男子:
“你動動試試,臨川侯府想要做的事,你們也敢攔,不要命了?”
“胡美?”
中年男子喃喃出聲:“胡美這王八蛋,早知道當初就在背後一刀砍死他。”
中年男子身邊一人低聲說道:“張興大哥,臨川侯我們惹不起。”
張興瞪了他一眼,隨後看向李三,語氣冰冷刺骨:
“我最後再說一次,要麽放手,要麽我現在送你去見佛祖。”
李三一點點逼近張興,根本不慫,他也不是第一次做這種事,也不是第一次遇到退伍將士。
他知道這些人或許會打他一頓,但根本不敢殺人,被打了他隻要往應天府衙門一躺,這些村民往後根本不敢阻攔。
“來、來,現在就殺,這小女孩八字剛好,我一定要帶迴去衝喜。”
張興再也忍耐不住,大刀橫在李三脖子上,鮮紅的血滴緩緩從脖子流下。
“你確定不放開!”
李三麵露不屑,他現在已經完全確定,這人跟那些人沒什麽兩樣,都隻會嚇唬人。
“下賤胚子,再不給老子讓開,等這事過後滅了你全家。”
“呲……”
張興大刀用力一揮,鮮血噴射而出,李三帶著不敢置信的目光,跌倒在地,再無聲息。
現場頓時陷入詭異的寂靜,良久過後,一片嘩然聲響起:
“殺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