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李文忠一臉疑惑開口:


    “舅舅,那他們這麽做的目的是什麽?對付藍玉?


    藍玉這家夥一大堆把柄,直接彈劾藍玉就好,何必拐這麽大的彎?”


    朱元璋輕蔑一笑:“不管什麽目的,等藍封進京就知道了。


    錢唐那老家夥是為了大明安穩,所以弄出朱襄氏,咱還能放過他。


    可這些人,能把藍封牽扯進來,不是為了權力就是為土地,咱可不會輕易放過。


    文忠,你就按標兒說的去做。”


    “是,舅舅。”


    “文忠,聽說九江最近做的不錯,咱想著讓他先去天策衛當個千戶,你覺得怎麽樣。”


    李文忠苦笑出聲:“舅舅,你是被這小子給騙了,大錯不犯、小錯不斷,還一直自詡謫仙降世。


    別說千戶,就是百戶他都當不了,還是讓他在國子監多學學。”


    “有你這麽說兒子的嗎?”


    朱元璋嗬斥出聲:“咱就覺得他很好,雖然性格跳脫些,卻從未違反律法。


    你再看看其他勳貴之子,有幾個能比的上九江,這事就這麽決定。


    咱給他犯錯的機會,隻有犯錯,才會成才。”


    “得,你既是陛下又是舅舅,我能說什麽?”


    “嘿嘿!”


    朱元璋咧嘴笑道:“咱不會看錯,九江確實有才,你就等著看吧。”


    朱元璋確實很看好李景隆,年輕一輩中他最看好的就是徐家大公子和李景隆。


    還有一些像常茂這樣的,雖然不算大才,也還不錯,這些都是他給朱標留下的班底。


    至於像華中、唐敬祖這樣的,朱元璋是一點也瞧不上。


    幾人談話之際,一名內侍走了進來:


    “陛下,前禦史中丞安然求見!”


    “快請進來!”


    朱元璋急忙起身迎接,剛走到殿外,便看到安然緩緩走來。


    “拜見陛下!”


    “免禮!”


    望著安然兩鬢斑白的頭發,朱元璋扶起安然:


    “安卿是來幫咱的嗎?”


    “聽說陛下詔天下大儒進京編修曆代經典,草民便來應天毛遂自薦,希望也能名留後世。”


    朱元璋將安然領進殿內,特意安排一個靠近主位的位置給安然,隨後走向主位:


    “有你這話,咱本該放心,可最近王春官請辭迴鄉,咱還是希望你能來做這四輔官。”


    安然淡淡一笑:“總歸都是為了大明,去哪裏草民都甘之如飴。”


    “哈哈……”


    朱元璋大笑一聲:“好,皇宮外那座宅子,咱一直為卿留著,就是希望有天能再次和卿好好聊聊。


    西溪先生也來了,現就在翰林院,卿要不要去看看?”


    [鮑恂,這老家夥也來了?看來正旦大朝一事,讓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安然輕輕點頭:“草民正想向西溪先生請教一二。”


    “那就走吧!”


    去翰林院的路途不遠也不近,路上安然向朱元璋問起了方時:


    “陛下,聽說方司柬年僅十九,是否傳聞有誤?”


    “沒錯,還是太年輕,說話有時候都不經過腦子。”


    “年輕時都這樣,曆練多了就會好。”


    朱元璋輕輕一歎:“這小子確實有才,不過有個缺點,讓人恨得牙癢癢。”


    “什麽缺點?”


    “用計謀總喜歡往族譜上靠,仿佛不用族譜,他就會死一樣。”


    “……”


    安然想到了胡惟庸案的那些官員,又想到魏國公吃霸王餐事跡,心中開始吐槽。


    [我說呢,,陛下的性子怎麽會想出這麽陰損的招。]


    很快朱元璋幾人來到翰林院,剛進去就聽見裏麵吵吵嚷嚷的聲音。


    “學而時習之,單單這一句四書章句集注,就有四種意思,吾等又如何選擇。”


    “自然以朱子解釋為主。”


    方時的聲音也在此時從屋內響起:


    “不行,一切當以大明國情來說,事事向曆代學習,又時時習之有何意義?


    麵對時事不同,前代經驗有些可行,更多的是不可行。


    當以‘學者,將以行之也,所學則在我’,以此解釋。


    這些讀書人,將來麵對的是其治下數萬、數十萬的百姓,將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必須要躬身實行才可能解決問題。”


    “我覺得有理,今天誇誇其談之輩甚多,必須要遏製這種浮誇之風。”


    “自從蒙元開科取士以來,天下士子已經學了將近百年,如此一來對那些學子不公平。”


    方時冷聲喝道:“這世間本就沒有公平,為了大明,有些人必須犧牲。


    更何況,這也是四書章句集注內容,他們若是連這都不記得,已經說明他沒有用心。”


    聽聞此言,所有人目光轉向坐在南麵椅子上的鮑恂。


    鮑恂看起來七老八十,卻一點也沒有老年人的疲態,中氣十足迴應:


    “我讚同方司柬的提議,此次編修隻是為了定下治國經典。


    若他們想要開宗立派,深入研究經典,就自己去買書籍觀看,陛下又沒有阻止他們。”


    “咳咳!”


    突然,一聲輕咳響起,眾人往聲音傳來方向看去,隻見朱元璋、朱標三人就在門口站著。


    “拜見陛下、拜見太子殿下!”


    “免禮!”


    朱元璋對於這些人的工作態度很滿意,暗暗點頭:


    “諸位都是大才,咱這次過來就是看看,順便問問你們有什麽需要咱幫忙?”


    鮑恂上前一步:“陛下,吾等就有一個問題,還望陛下告知。”


    “說吧,咱聽著呢。”


    “敢問陛下,詩經是否也進行編修?”


    朱元璋沒有聽出裏麵的意思,直接開口:


    “當然,對百姓有用就留,對百姓無用就刪。”


    這瞬間,所有人都沉默不語,恨不得個個都不在現場。


    方時急忙上前開口:“陛下說的沒錯,對百姓有用就留。


    詩經記載著各地風俗以及各地動植物,然而兩千年來,各地風俗早已不同,吾等也該隨之而變。”


    鮑恂淡淡迴應:“詩經最主要的是講修養,講如何做個君子,發乎情、止於禮。”


    “在沒有吃飽飯之前,一切修養都是空的。


    西溪先生,顏子很少、俗人很多,我們不能將希望寄托在人人都是君子上。”


    安然此時也出聲附和:“西溪先生,君子之道又不是隻有詩經才說。


    隻要天下學子能記住克己複禮,時刻修身,足以是君子。”


    “蒹葭蒼蒼……”


    隨著安然加入進來,議論聲再次響起,這些大儒仿佛忘記了朱元璋的存在。


    朱標對著方時招了招手,隨後跟著朱元璋默默離開。


    方時對著劉仲質說了聲,便匆匆追上朱標。


    “方小子,你說鮑恂這老家夥是不是欺負咱沒讀書?”


    方時一臉平靜:“正是相信陛下才華,才會問出詩經。


    正如陛下,對於一個商人,會問出軍事嗎?”


    朱元璋輕微點頭:“也對!最近編修一事有遇到什麽麻煩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以族譜變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喵小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喵小夕並收藏大明,我以族譜變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