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等明白!”


    方時掃了眼下方,看到有些人一臉不屑,也沒在意。


    “那我就先給你們示範一下,大概就知道該如何講書。


    等年後,右軍都督府這邊暫時結束,我會過去幫你們。”


    “等等!”


    李景隆打斷方時,靠近方時一臉興奮之色:


    “方司柬,你先說說白天的事。”


    “什麽事?”


    “就是秦氏夥同奸夫,殺了丈夫一事。”


    方時一臉懵逼:“這有什麽好說,按律法處置就是。”


    李景隆上下打量著方時:


    “你是不是什麽都不知道?”


    “我一天都待在軍營,確實不知。”


    下麵一個士子聞言,直接上前述說:


    “這事發生在一個月前,句容縣有個秦氏,他的丈夫叫王民,是個老實巴交的漢子,每天起早貪黑賺錢,賺的全交給秦氏,生活也過得不錯。


    秦氏說一他不敢說二,說往東就不會往西,可秦氏對王民相貌不滿意,便勾搭上奸夫。


    這奸夫聽說是個二流子,秦氏圖他長得好看,奸夫圖她的錢就好上了。


    有天王民提前迴家發現了,秦氏怕被治罪,就夥同奸夫把王民殺害。


    今天早上,也不知道從哪裏傳出來,整個應天現在議論紛紛。”


    李景隆臉上充滿好奇之色:


    “方司柬,你說這奸夫該長得多好看,連這麽好的夫君都要殺害。


    一個寡婦過的水深火熱,一個過得舒舒服服卻不滿足,道德敗壞啊!”


    “怎麽?你想來一場斷袖之戀?”


    “說什麽呢?我就是想知道,我好看還是他英俊,怎麽就沒人找上我呢?”


    [朱襄氏出手了,看來也是想鬧大,兩日後的辯論定然精彩。]


    方時暗暗搖頭,對著李景隆勸道:


    “別摻和進來,就當不知道。”


    緊接著,又對著下方士子說:


    “你們也一樣,秦氏和王氏,還有兩天後的辯論賽,你們聽聽就好,別參與進去。”


    李景隆一臉疑惑:“為什麽?”


    “沒有為什麽,你們能聽勸就聽,不能聽勸我也不能逼著你們。


    現在開始講書,記住我講書的節奏。”


    “話說五千年之前,生活在……”


    與此同時,身處東宮的朱標,看著蔣瓛呈上的奏疏,陷入了沉思。


    [三個月前的事,都能放出來,這刑部也參與進來了。]


    [鬧得這麽大,再結合國子監辯論,過不了多久,怕是要傳遍整個南方。]


    [要不要給方時升個官,讓他上朝?]


    [這事一旦群情洶湧,朝堂上若辯論不過,父皇說不定要生氣,提前動手。]


    [方時上朝,單單能用張子正蒙解釋十目所視的才學,或許可以辯論的過。]


    [可萬一方時急切之下,又說出一些篡改經典的話,那些讀書人會活剮了他。]


    朱標揉了揉眉心,有些頭疼,現在還沒確定好治國理念,他根本不知道該怎麽去做。


    一旦朱元璋能確定下來,以方時的方法去重新編造一部經典,他完全可以找人商量。


    也不至於現在,一點消息都不能泄露,連商量的人都沒有。


    [爹也在糾結,對方也是看中這個,才急得出手嗎?]


    忽然,一名內侍踏著小碎步進來:


    “啟稟太子殿下,藍英藍百戶呈上一份奏疏,說是替方司柬轉呈。”


    看著內侍手上厚厚的一疊奏疏,朱標隨手接過:


    “下去吧!”


    朱標翻開奏疏認真瀏覽,半晌過後,直接合上奏疏,往坤寧宮走去。


    他相信,有了這份奏疏,他的父皇一定能夠同意方時提議。


    就算還有點糾結,他也有把握勸動。


    麵對朱標的到來,朱元璋有些稀奇:


    “咦?我們的大忙人怎麽有空來?真是稀客啊!”


    “爹,你也好意思說,你一個皇帝躲在後宮偷懶,讓你兒子累死累活。”


    朱元璋一點也不覺得尷尬:“咱這是在鍛煉你,你看曆朝曆代的太子,哪個有這機會?”


    “真好意思!”


    馬皇後一點也不慣著朱元璋,給朱標倒了一杯茶:


    “別聽你爹胡說,他就是想偷懶。”


    “謝謝娘!”


    說著,朱標把奏疏放在朱元璋麵前:


    “這是方司柬剛剛呈上,爹,你看看。”


    “這麽快?”


    朱元璋有些訝異:“他寫奏疏都不用時間的嗎?”


    “你不是讓他今天呈上?”


    朱元璋翻開奏疏:“那是咱說習慣了,這麽大的事,怎麽可能一天就能寫出來。


    唉,還是方小子的奏疏看的清爽,開門見山,有事說事。


    那些官員怎麽說都不聽,咱有時候真想打他們一頓。”


    朱標沒有迴話,而是從朱元璋身前,拿起一張燒餅啃了起來。


    朱元璋的性子他也了解,也就是說說而已,一般隻會殺人,很少會打人。


    真殺人也都有目的,衝動下是極少數,隻是做出個暴怒的姿態,讓人以為是衝動而已。


    等朱標啃完兩個燒餅,朱元璋也看完,順勢把奏疏放在馬皇後身前。


    “方小子沒說錯,經過一千多年的時間,很多學說都沒有原來的樣貌。


    論語、孟子等經典很多言語到底什麽意思,已經不可究,隻能根據當下情形,做出最合理的解釋。


    為政以德,這個德到底是什麽意思,是得到好結果的德,還是道德的德?


    又比如,裏仁為美,到底是朱子所說的,住到擁有仁厚風俗之地,還是心中一直處於仁的狀態?”


    “墨子言:凡入國,必擇務而從事焉,我覺得這話就可以說明一切,哪裏出問題,就用哪種解釋。


    大明最終目標都是一直傳承下去,想要做到這,讓百姓一天一頓飽飯,這是最基本的。”


    說到這,朱標一臉正色:“因此,兒子覺得這流傳千年的治國理念,確實該改了。”


    朱元璋沒有立刻迴答,而是看向馬皇後:


    “妹子,你覺得怎麽樣?”


    馬皇後一直看著奏疏,語氣平淡:


    “改吧!你不改標兒也會改,標兒不改,方小子會立馬辭官去教書,將他的理念傳下去。”


    “什麽意思?”


    朱元璋和朱標一臉不敢相信,他們父子兩人一直對他信任有加,榮華富貴唾手可得,年紀輕輕會辭官?


    馬皇後抬頭看著父子兩人,指了指奏疏:


    “你們真覺得短短一天,他能想出這麽多東西?


    他早就想改了千年治國理念,隻是科舉沒開,他又不認識人,隻能從底層開始,教書是他的第一步。


    就算別人沒有傳出朱襄氏,方時也會在一定時候傳出來。”


    朱元璋有些狐疑:“妹子,你是說,這小子不僅有完整的計劃,還做了兩套計劃?


    咱和標兒要是不同意,他就另起爐灶?


    咱或者標兒隻要有一個同意,他就會一步一步執行下去。”


    馬皇後點點頭:“我是這麽認為,具體是不是還要問他。”


    “好小子,蔣瓛要是沒抓他,他是不是就會通過張家,從青峰縣開始計劃?”


    馬皇後不置可否:“方小子沒錢沒人,都不改其誌,足以說明若朝廷不支持他,必定會改變方法,不會再在朝堂上逗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以族譜變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喵小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喵小夕並收藏大明,我以族譜變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