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出聲嗬斥:“你們還真想去挖?那是大明的,是陛下的,誰都不許動。”


    方時出聲攔住藍玉:“無妨,他們最多弄些表麵金礦,一人最多隻能運一千兩迴來。


    再多那隻是找死,大頭永遠都屬於大明。


    其實你們無需這麽麻煩,隻要你們按《陳旉農書》去耕種,研究如何讓糧食產量上去,發財那是輕而易舉。


    再次點,你們識字之後,可以多看看兵書,然後帶兵打勝仗,說不定啥時候就有了世襲爵位。


    運氣再壞點,你也可以識字之後,教你們兒子,以後說不定也是詩書傳家,你後代也許能出個狀元。


    實在天煞孤星,黴神轉世,你識字之後也可以看懂陛下的詔書,不至於被那些文官欺騙。”


    說到這,方時拿起講桌上的木塊,狠狠一拍:


    “砰!”


    “聽好了,現在開始學習,不想學的現在可以出去,我不強求。


    但是,出去之後有什麽後果,你們自己受著。


    不出去,就代表著你們接受了軍令,你們衛所的所有人要學會認字,讓每個人都能看懂陛下詔書,時間是五年,一旦違反軍令,一律處死,沒有任何商量餘地。”


    眾人麵麵相覷,大家都是聰明人,一旦出去最好的結果就是革職。


    可是讓所有人都認識字,這實在是困難,盡管有五年時間,可平時要屯田、要訓練,除了晚上根本沒有時間。


    加上筆墨紙硯這些東西價格不菲,這一大筆支出,該去哪裏弄。


    良久之後,所有人都待在原位,方時滿意的點點頭:


    “很好,既然無人退出,那就開始學習,學過的也可以聽聽,我講的可能與你們學的不一樣。


    我會根據你們的學習情況,列個表格出來,成績優異的我會呈給太子殿下觀看。


    率先完成衛所識字的,我會為他向陛下請功。”


    這些人根本不信什麽請功,他們相信自己的名字會出現在朱標麵前。


    特別那些勳貴之子,他們不覺得自己能得到朱元璋看重。


    可朱標卻不同,他還年輕,也需要一些年輕將領,隻要被朱標記住,不怕沒有富貴。


    方時拿起粉筆一筆一劃寫下,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八個大字後。


    接著,從講桌上拿起一根樹枝,指著黑板:


    “這個字是天,天空、天下的天……”


    藍玉見眾人沒有再搗亂,與藍英交待一聲,便匆匆走出軍營。


    他不信方時的話,在他看來,有了錢還怕買不到糧食,那些地主手上多的是糧食。


    有了這金礦,大明軍隊完全沒必要屯田,可以將時間全部拿來訓練,還可以訓練出大量斥候深入漠北,找出元廷所在。


    帶著希望,藍玉馬不停蹄來到皇宮,由於天色已晚,藍玉沒能第一時間見到朱元璋。


    而朱元璋此時正在和朱標、四輔官等人一起處理政事,聽到藍玉匆忙求見有些訝異:


    [這又出什麽事了?居然騎馬過來。]


    “讓藍玉進來。”


    話音剛落,王本上前躬身一拜:


    “陛下,微臣告退。”


    朱元璋揮了揮手:“事無不可對人言,你們也是大明臣子,沒有什麽不能聽。”


    “多謝陛下!”


    沒過多久,一道興奮的聲音從外麵傳來:


    “上位、上位,好消息啊!”


    朱元璋等人齊刷刷往門外看去,隻見藍玉一路小跑進來:


    “發財了,大明有錢了上位。”


    看著藍玉一臉激動的神色,朱元璋有些訝然:


    “咋了?你見到金子了?”


    藍玉隨意行了一禮,便匆匆辯解:


    “什麽金子,那是金礦啊!全大明最大的金礦。”


    “哦,在哪裏?”


    “烏斯藏啊!我們派人去,把它挖了,大明不就有錢打蒙元?”


    朱元璋隨意點點頭:“行吧!咱知道了。”


    藍玉有些摸不著頭腦,這不是好事嗎?為什麽陛下沒有反應,連太子也沒反應。


    “陛下,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朱元璋懶得跟藍玉解釋:“標兒,你告訴藍玉怎麽迴事。”


    朱標笑著點點頭:“舅舅,不僅僅金礦,還有很多銅礦,這些東西對現在大明沒用。


    大明缺的是柴米油鹽,不缺金銀銅礦石,錢財再多也是死物。


    等大明百姓吃飽穿暖,這些金銅礦,自然而然會去慢慢開采。”


    “唉,早知道就信方小子,白跑一趟。”


    朱元璋抬眸看去:“你從方小子那邊聽到的?”


    “是啊,他說金生麗水,雨水多的地方,礦石也多。


    說什麽隻要識字,就能從書中知道,怎麽耕種會增加糧食產量。


    那些將士被他唬得一愣一愣的,一直想著早點認識字,然後從書中找發財的點子。”


    朱元璋滿意點點頭:“確實能發財,你去告訴他們,咱優先提拔那些會認字的將士。


    不需要他們熟讀經典,起碼要能看懂咱的詔書。”


    “微臣明白。”


    藍玉有些悶悶不樂:


    “白高興一場,上位,我先走了,你們繼續。”


    “去吧!”


    朱元璋嘴角微微上揚:“咱記得金生麗水是出自《千字文》,方小子真把書讀出花了。


    你們說說,除了《千字文》還要不要加點別的書,讓那些將士盡快掌握。”


    王本上前一步:“微臣覺得暫時足夠了,《千字文》不僅包含了地理、曆史,還有個人修養和治國等等。


    與其讓將士再去學別的,不如每人一本千字文,讓他們時刻研讀。”


    朱標也出聲附和:“孤也覺得可以,全大明人手一本不現實,不過京營衛所可以先安排。”


    “行!”


    朱標都同意,朱元璋也沒什麽好說:


    “標兒,這事你去安排。”


    隨後,幾人將此事放在一邊,開始處理國事。


    一個時辰後,王本等人從皇宮出來,吳源悄悄將王本拉到一旁。


    “王春官,你怎麽能提議讓天下士卒人手一本?”


    王本語氣淡淡:“為何不行?聖人行教化之事,有這機會吾等怎能不向聖人學習。”


    “若人人讀書,都去參與科舉,地還有人種嗎?無人種地,這大明還能穩定嗎?”


    “你自己認為可能嗎?”


    吳源歎了口氣:“這一代是不可能,下一代呢?一旦書讀多了,他們就不會將心思放在地上,人人都有向上之心。


    這與漢末之時百姓紛紛棄農從商有何區別,聖人教化之事也要因時製宜,因人而異。”


    王本停下腳步,一臉正色:“別去做任何事,這事已經定死了。”


    “過不了多長,怕是又要掀起波瀾,明年開春我還是請辭,跟安然兄作伴去。”


    “那你得推薦一個人上來,不然陛下不會放你走的。”


    “也是,到時看看哪個合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以族譜變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喵小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喵小夕並收藏大明,我以族譜變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