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誌玉、王守飛二人所接應的東西,除少數外,多數都送到了基地船上。
根據各方麵了解的訊息,這船在上次行動後,並未暴露,所以這一次,它也將隨同北上,做為四隊的後勤基地。
當然了,因為北方的航道、水網等狀況,跟南方沒法比的原因,所以尚需其他船隻,做為跟隨的前進基地,以及更小的船隻,做為接應擺渡之用。
這些都是用老式木船改裝後而得,因在南方也能用,或者說是更有用,所以已有現成的,弄弄外觀這些即可,但送到北方去,卻是稍微麻煩了點。
不過也沒辦法,送過去還快一點,若去那邊新弄,還不知要費多少時間跟功夫,不如送過去呢!
說實話,這次行動確實是匆忙了些,一應物什準備嚴重不足,雖對於特別行動組來說,這在未來可能是常態,但首次便上這難度,也確實是個極大考驗。
林默和王明坤這邊,帶著資料與人,乘船進了那條小水道,登上了岸,走小道赴作訓場。
走這邊,原因肯定是罩著袍服那幾人,他們受到的待遇,比之前過來的接受考核人員還高。
不止他們被全身罩得不露一寸皮膚,王明坤這邊,該穿該戴的也一樣不差,像頭套、風鏡都搞著。
至於林默,雖露著張臉,但相貌與其平常,可完全不同,顯然精心偽裝了妝容。
來的一路,他們一直呆在遮得嚴嚴實實的船艙內,船上一應人員也要避退,像他們上下船時,負責的船員們,全部不得偷瞧偷看,甚至要到指定的地方呆著。
徒步的一路上,也有隊員先行一步,讓受訓人員,警戒巡邏人員等全部退避,直至將人護送至作訓場一塊指定區域。
這地方,已經提前給收拾了出來,像一處封閉小區,高高的圍牆將其與四周隔開,裏麵房間,也鮮少有窗戶之類,更似是個監牢。
這裏,是在作訓場內,設立的一個秘密培訓中心,其保密級別這些,比特別行動組還高一頭,他們除去協助配合工作,別說是插手幹預,打聽也不行。
即將在這裏接受培訓的,都是即將派遣、安插至各處的高級間諜人員,派出前,在此地接受各種諜報相關培訓。
選在此,一方麵出於保密,畢竟特別行動組便是保密級別很高的單位,而此地的教職、後勤、安防等人員,都是嚴格受限的,正好利用上,方便保密工作。
另一方麵,是出於安全上的考慮,此地雖不是特別行動組駐地,但也是其長期安紮之地,日常安防的水準也不低,把培訓地方安置在此,基本不用憂心安全問題。
對他們進行培訓的教官,部分是作訓場的,有需要,特別行動組的人也可兼任,當然,也有一些處裏專門安排的教官,或從外麵邀請專家級別人物授課。
除極少數特殊課程,課堂上的他們也將是這一身罩袍,接受訓練這些,也同樣會用頭套風鏡等遮捂嚴實。
除去像禮儀規範、表情管理、化妝偽裝、穿著打扮等少數課程的實操部分外,基本不會露臉這些,而且化妝偽裝是最早進行的,這些課程也不會以真容露麵。
將人送進來後,林默便宣讀了厚厚一冊的管理、受訓等規章,及相應懲戒後果等,可謂嚴苛至極。
像是在宿舍內,必須嚴格按要求著裝,罩袍遮掩的,不能漏出一寸皮膚,包括上課用餐等,不得與任何人有過多言語交流等等,反正比監獄管得還嚴。
幾人不知是事前已有了心理準備,還是被一路上,這一套一套的嚴苛舉措鎮住,對此並沒有過多言語,隻是靜靜聽著,接過了林默分發下來的東西。
將各種規矩重複幾輪,說清楚明白後,林默將人帶去各自的宿舍辦理入住,將人安頓。
說宿舍並不太準確,叫公寓之類應該更合適,當然,他們對其還有另一個稱唿,模擬住所。
麵積從十幾平至七八十平的都有,小單間、複式、套房等都有,甚至還有模擬宿舍的,當然,不論大小都是單人居住。
其區別,除大小規格,更多的是風格樣式,房屋內,被布置出了東西方各國的風格,日式的、歐美樣式的,都有,甚至國內一些地區特有樣式風格,也整出了一部分,不誤模擬之名。
林默帶來的幾人,有入住日式風格的房間,也有住歐美風格的,大小也有區別,當然,大小並不是依什麽級別之類而定,而是看實際需求,你需要熟悉了解哪一樣式,便入住哪裏,中途可能還會輪換熟悉多種環境。
熟悉對應環境,也是配合著學習語言文字、生活習俗、禮儀規範等等,類似於作訓場,輪換著使用各類方言的同時,伴隨著飲食、習俗的配合,齊頭並進的同時,也相互促進……
人安置下來,林默尋上了負責管理此地的人進行交接,他們都是隨教職及內部一些其他人員,由戴老板親自調配過來的。
當然了,他們的權限也極其有限,隻有權監督受訓人員是否遵循此地管理要求,除部分行為能進行提醒警告外,稍嚴重一些的都不在他們處理權限內。
吃喝拉撒的後勤工作,自然也由他們對接,不過,一應工作同樣有一套嚴格的管理規模,他們也隻有照章執行的份。
而像課程這些,也由他們負責組織及對接安排,不過,哪人有哪些課程,甚至課程的大致內容,都不由他們來決定。
對此地,林默的權限同樣很有限,也無法過多插手,或者說除少數幾人外都如此,像林默,他也隻能對接管理送進來的人。
而他送進來的人,不是歸他管的人,便是他負責對接安排的任務中,需來此接受培訓,進行準備工作的重要任務人。
像這次送進來的人,便是他之前在洗浴時,向戴老板提出的計劃中,招攬來任務所需的幾名重要人員。
公事公辦的對接完,在此地專門提供的一處辦公室內,林默翻閱了幾人的資料後,林默再次登門尋上帶來的其中一人。
進到室內,這是一間近六十平的日式風格套房,裝點講究,顯然費了不少心思來弄,很多用具用品等,都是純純正正的日貨,摸擬的明顯是家境優渥之人的居所。
這一位,是那項計劃中的關鍵人物,負責建言獻策的那位,不過罩袍籠罩的他,與此地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林默為其擬定的代號,磚家,有點惡趣味,但也應景,他就是去禍害人的,而且明麵身份也是假冒專家。
至於林默對處裏的說辭,那便是腰後藏板磚,笑嬉嬉混在敵人之中,專門偷摸往人後腦勺上拍,也是附會上了。
這位的年紀,已奔三了,大戶人家出身,身世清白明了,有一定社會經驗,但熱血尚未涼透。
尋到他,戴老板也是頗費了一番心思的,懂日語日文,英文極為精通,法德等歐洲國家語言,達到使用水平的還有數種。
其是那類,想要跨國跨洋學得本事報國的人,開始謀劃去往留學的是日本,日語日文便是為留學準備而法。
但可惜,本已經做好準備,當時日本搞出一些事端,他對日本一番深入了解後,感覺去往那裏,不會讓他學到真本事,所以改換了目標。
其遠渡重洋,去到了英國,可惜因一時準備不太充足,考入的並不是頂尖名校,考入的還不是他理想的專業。
但心中的迫切,讓他不願再繼續等待下去,選擇了接受並入學被招錄社科類專業,準確說,是經濟金融類專業,還是傾向於理論研究的專業。
入了學,他並未因不滿意,而抵觸荒廢學業,而是取得了很優異的成績,並進一步學習,最終拿下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學曆才離校。
就學期間,其還利用假期及實習等機會,在歐洲大陸上的不少國家轉悠了一圈,語言也是借著這些機會掌握的。
履曆光鮮亮麗吧?不過戴老板特意標注了,這是位身上帶著問題毛病的人,若非很契合要求,大概率不會選他。
其雖熱血未歇,但卻是邁入了迷途,深陷懷疑迷茫中難以自拔,不然憑借這履曆,其實也輪不到他們將人撿漏。
帶來毛病的原因也不複雜,其就學期間,正值美國大蕭條,經濟危機席卷歐美,他對自己所學是否有用產生了極大懷疑。
與金融經濟相關的行當,古今中外都幹淨不了,他在實習遊曆中肯定沒少接觸,其所學雖偏向於理論,卻也將很多陰暗的麵具揭開,赤裸裸呈現在眼前。
若他是個很現實的人,接受這些不堪便是,但偏偏熱血又未熄,抱著理想不願撒手,但卻又無法堅定不動搖,於是人便擰巴起來了。
這從他本科畢業沒有迫切迴國踐行理想,碩士畢業後,沒選擇進一步深造,便可窺一二。
當然了,他也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不堪,畢業後,其曾入職歐洲國家大公司的重要部門,沒有真本事進不了的那種,更別說他是以華人身份進去。
其社會經驗這些也是從這裏來的,能進能立,不論專業能力,還是人情事故還是手段,那都是不會差的,隻可惜他誌不在此。
其歸國後,政府及大公司都沒少向其拋出橄欖枝,可惜啊!這些地方的情況,還未進,他的心便已涼了。
至於情報處是如何注意到他?說來也好笑,他不知是失望還是什麽原因,想尋個沒那麽多亂七八糟事情的地方,結果不知聽誰說起,便打聽起了剛掛牌的經濟研究所。
也就是二組駐地,掛羊頭賣狗肉的那張牌子,原本隻是想做得真一點,不因沒在案這些,不好應對一般麻煩,結果不想,卻因此讓處裏尋摸物色到了人。
不僅是他,林默這次帶來的人中,還有一人也是踩了同個坑,隻不過,那位是因沒背景,學業成績普通,尋不到門路進好部門,想來這混口飯吃,結果搭進來了。
說迴磚家,他瞎打聽,結果被情報處留的一些手段發掘,繼而他的信息報上去被戴老板留意到,然後不知用何手段將人說服。
可能有威逼啥的!但他也絕沒有對此多抗拒,至少從資料記述中來看,若其很是抗拒,絕不會老老實實,一路安安穩穩邁入此地。
至少,跟他情況類似的那人,一路上,雖被罩在袍內,但明顯有幾分後悔與抗拒的舉動,並不是太過情願。
林默最先找上他,除去其將在任務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外,也是因他將頂替的身份之人,眼下也已經有了消息。
剛傳迴不久,據初步所掌握到的訊息,與其一些經曆很契合,而他與任務要求也很契合,這能大大節省時間。
林默也需要,盡快仔仔細細安排妥,他在此地的受訓,盡早開始實施計劃,他的入場比別人早,而計劃可拖延不得,需要別人準備好前便就位,不拖慢計劃進行。
其頂替之人,出身同樣不是太差,雖不是啥華族,但曾經也是日本舊貴族,隻不過沒落凋零了。
對方身上同樣有些毛病,但與其不同,應該是存在點交流障礙或性格缺陷,亦或是恃才傲物,與人相處很成問題。
當然,這對他們也是好事兒,平日接觸往來的人少,習慣於獨來獨往,能給他們的準備工作省去很多麻煩。
對方較他年齡稍長,也是個成績突出的人,先留學美國,後至歐洲進一步學習,學習應該是博士肄業,不知出了何狀況舍棄學習,也未歸國,而是輾轉歐洲各國間討生活。
是真的討生活,比較謀生的能力,對方較之磚家差太多,磚家除去留學頭幾年,後續開銷,都是靠自己謀得。
而對方,卻是輾轉在各國的一些中小公司,往往還都是幹不了多久便黃了,撞了一頭包。
至於其在國內的關係,近親屬不是亡故便是長時間未聯係,估計也隻是記得有過他這麽個人,操作妥當,頂替也不是啥大問題。
根據各方麵了解的訊息,這船在上次行動後,並未暴露,所以這一次,它也將隨同北上,做為四隊的後勤基地。
當然了,因為北方的航道、水網等狀況,跟南方沒法比的原因,所以尚需其他船隻,做為跟隨的前進基地,以及更小的船隻,做為接應擺渡之用。
這些都是用老式木船改裝後而得,因在南方也能用,或者說是更有用,所以已有現成的,弄弄外觀這些即可,但送到北方去,卻是稍微麻煩了點。
不過也沒辦法,送過去還快一點,若去那邊新弄,還不知要費多少時間跟功夫,不如送過去呢!
說實話,這次行動確實是匆忙了些,一應物什準備嚴重不足,雖對於特別行動組來說,這在未來可能是常態,但首次便上這難度,也確實是個極大考驗。
林默和王明坤這邊,帶著資料與人,乘船進了那條小水道,登上了岸,走小道赴作訓場。
走這邊,原因肯定是罩著袍服那幾人,他們受到的待遇,比之前過來的接受考核人員還高。
不止他們被全身罩得不露一寸皮膚,王明坤這邊,該穿該戴的也一樣不差,像頭套、風鏡都搞著。
至於林默,雖露著張臉,但相貌與其平常,可完全不同,顯然精心偽裝了妝容。
來的一路,他們一直呆在遮得嚴嚴實實的船艙內,船上一應人員也要避退,像他們上下船時,負責的船員們,全部不得偷瞧偷看,甚至要到指定的地方呆著。
徒步的一路上,也有隊員先行一步,讓受訓人員,警戒巡邏人員等全部退避,直至將人護送至作訓場一塊指定區域。
這地方,已經提前給收拾了出來,像一處封閉小區,高高的圍牆將其與四周隔開,裏麵房間,也鮮少有窗戶之類,更似是個監牢。
這裏,是在作訓場內,設立的一個秘密培訓中心,其保密級別這些,比特別行動組還高一頭,他們除去協助配合工作,別說是插手幹預,打聽也不行。
即將在這裏接受培訓的,都是即將派遣、安插至各處的高級間諜人員,派出前,在此地接受各種諜報相關培訓。
選在此,一方麵出於保密,畢竟特別行動組便是保密級別很高的單位,而此地的教職、後勤、安防等人員,都是嚴格受限的,正好利用上,方便保密工作。
另一方麵,是出於安全上的考慮,此地雖不是特別行動組駐地,但也是其長期安紮之地,日常安防的水準也不低,把培訓地方安置在此,基本不用憂心安全問題。
對他們進行培訓的教官,部分是作訓場的,有需要,特別行動組的人也可兼任,當然,也有一些處裏專門安排的教官,或從外麵邀請專家級別人物授課。
除極少數特殊課程,課堂上的他們也將是這一身罩袍,接受訓練這些,也同樣會用頭套風鏡等遮捂嚴實。
除去像禮儀規範、表情管理、化妝偽裝、穿著打扮等少數課程的實操部分外,基本不會露臉這些,而且化妝偽裝是最早進行的,這些課程也不會以真容露麵。
將人送進來後,林默便宣讀了厚厚一冊的管理、受訓等規章,及相應懲戒後果等,可謂嚴苛至極。
像是在宿舍內,必須嚴格按要求著裝,罩袍遮掩的,不能漏出一寸皮膚,包括上課用餐等,不得與任何人有過多言語交流等等,反正比監獄管得還嚴。
幾人不知是事前已有了心理準備,還是被一路上,這一套一套的嚴苛舉措鎮住,對此並沒有過多言語,隻是靜靜聽著,接過了林默分發下來的東西。
將各種規矩重複幾輪,說清楚明白後,林默將人帶去各自的宿舍辦理入住,將人安頓。
說宿舍並不太準確,叫公寓之類應該更合適,當然,他們對其還有另一個稱唿,模擬住所。
麵積從十幾平至七八十平的都有,小單間、複式、套房等都有,甚至還有模擬宿舍的,當然,不論大小都是單人居住。
其區別,除大小規格,更多的是風格樣式,房屋內,被布置出了東西方各國的風格,日式的、歐美樣式的,都有,甚至國內一些地區特有樣式風格,也整出了一部分,不誤模擬之名。
林默帶來的幾人,有入住日式風格的房間,也有住歐美風格的,大小也有區別,當然,大小並不是依什麽級別之類而定,而是看實際需求,你需要熟悉了解哪一樣式,便入住哪裏,中途可能還會輪換熟悉多種環境。
熟悉對應環境,也是配合著學習語言文字、生活習俗、禮儀規範等等,類似於作訓場,輪換著使用各類方言的同時,伴隨著飲食、習俗的配合,齊頭並進的同時,也相互促進……
人安置下來,林默尋上了負責管理此地的人進行交接,他們都是隨教職及內部一些其他人員,由戴老板親自調配過來的。
當然了,他們的權限也極其有限,隻有權監督受訓人員是否遵循此地管理要求,除部分行為能進行提醒警告外,稍嚴重一些的都不在他們處理權限內。
吃喝拉撒的後勤工作,自然也由他們對接,不過,一應工作同樣有一套嚴格的管理規模,他們也隻有照章執行的份。
而像課程這些,也由他們負責組織及對接安排,不過,哪人有哪些課程,甚至課程的大致內容,都不由他們來決定。
對此地,林默的權限同樣很有限,也無法過多插手,或者說除少數幾人外都如此,像林默,他也隻能對接管理送進來的人。
而他送進來的人,不是歸他管的人,便是他負責對接安排的任務中,需來此接受培訓,進行準備工作的重要任務人。
像這次送進來的人,便是他之前在洗浴時,向戴老板提出的計劃中,招攬來任務所需的幾名重要人員。
公事公辦的對接完,在此地專門提供的一處辦公室內,林默翻閱了幾人的資料後,林默再次登門尋上帶來的其中一人。
進到室內,這是一間近六十平的日式風格套房,裝點講究,顯然費了不少心思來弄,很多用具用品等,都是純純正正的日貨,摸擬的明顯是家境優渥之人的居所。
這一位,是那項計劃中的關鍵人物,負責建言獻策的那位,不過罩袍籠罩的他,與此地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林默為其擬定的代號,磚家,有點惡趣味,但也應景,他就是去禍害人的,而且明麵身份也是假冒專家。
至於林默對處裏的說辭,那便是腰後藏板磚,笑嬉嬉混在敵人之中,專門偷摸往人後腦勺上拍,也是附會上了。
這位的年紀,已奔三了,大戶人家出身,身世清白明了,有一定社會經驗,但熱血尚未涼透。
尋到他,戴老板也是頗費了一番心思的,懂日語日文,英文極為精通,法德等歐洲國家語言,達到使用水平的還有數種。
其是那類,想要跨國跨洋學得本事報國的人,開始謀劃去往留學的是日本,日語日文便是為留學準備而法。
但可惜,本已經做好準備,當時日本搞出一些事端,他對日本一番深入了解後,感覺去往那裏,不會讓他學到真本事,所以改換了目標。
其遠渡重洋,去到了英國,可惜因一時準備不太充足,考入的並不是頂尖名校,考入的還不是他理想的專業。
但心中的迫切,讓他不願再繼續等待下去,選擇了接受並入學被招錄社科類專業,準確說,是經濟金融類專業,還是傾向於理論研究的專業。
入了學,他並未因不滿意,而抵觸荒廢學業,而是取得了很優異的成績,並進一步學習,最終拿下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學曆才離校。
就學期間,其還利用假期及實習等機會,在歐洲大陸上的不少國家轉悠了一圈,語言也是借著這些機會掌握的。
履曆光鮮亮麗吧?不過戴老板特意標注了,這是位身上帶著問題毛病的人,若非很契合要求,大概率不會選他。
其雖熱血未歇,但卻是邁入了迷途,深陷懷疑迷茫中難以自拔,不然憑借這履曆,其實也輪不到他們將人撿漏。
帶來毛病的原因也不複雜,其就學期間,正值美國大蕭條,經濟危機席卷歐美,他對自己所學是否有用產生了極大懷疑。
與金融經濟相關的行當,古今中外都幹淨不了,他在實習遊曆中肯定沒少接觸,其所學雖偏向於理論,卻也將很多陰暗的麵具揭開,赤裸裸呈現在眼前。
若他是個很現實的人,接受這些不堪便是,但偏偏熱血又未熄,抱著理想不願撒手,但卻又無法堅定不動搖,於是人便擰巴起來了。
這從他本科畢業沒有迫切迴國踐行理想,碩士畢業後,沒選擇進一步深造,便可窺一二。
當然了,他也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不堪,畢業後,其曾入職歐洲國家大公司的重要部門,沒有真本事進不了的那種,更別說他是以華人身份進去。
其社會經驗這些也是從這裏來的,能進能立,不論專業能力,還是人情事故還是手段,那都是不會差的,隻可惜他誌不在此。
其歸國後,政府及大公司都沒少向其拋出橄欖枝,可惜啊!這些地方的情況,還未進,他的心便已涼了。
至於情報處是如何注意到他?說來也好笑,他不知是失望還是什麽原因,想尋個沒那麽多亂七八糟事情的地方,結果不知聽誰說起,便打聽起了剛掛牌的經濟研究所。
也就是二組駐地,掛羊頭賣狗肉的那張牌子,原本隻是想做得真一點,不因沒在案這些,不好應對一般麻煩,結果不想,卻因此讓處裏尋摸物色到了人。
不僅是他,林默這次帶來的人中,還有一人也是踩了同個坑,隻不過,那位是因沒背景,學業成績普通,尋不到門路進好部門,想來這混口飯吃,結果搭進來了。
說迴磚家,他瞎打聽,結果被情報處留的一些手段發掘,繼而他的信息報上去被戴老板留意到,然後不知用何手段將人說服。
可能有威逼啥的!但他也絕沒有對此多抗拒,至少從資料記述中來看,若其很是抗拒,絕不會老老實實,一路安安穩穩邁入此地。
至少,跟他情況類似的那人,一路上,雖被罩在袍內,但明顯有幾分後悔與抗拒的舉動,並不是太過情願。
林默最先找上他,除去其將在任務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外,也是因他將頂替的身份之人,眼下也已經有了消息。
剛傳迴不久,據初步所掌握到的訊息,與其一些經曆很契合,而他與任務要求也很契合,這能大大節省時間。
林默也需要,盡快仔仔細細安排妥,他在此地的受訓,盡早開始實施計劃,他的入場比別人早,而計劃可拖延不得,需要別人準備好前便就位,不拖慢計劃進行。
其頂替之人,出身同樣不是太差,雖不是啥華族,但曾經也是日本舊貴族,隻不過沒落凋零了。
對方身上同樣有些毛病,但與其不同,應該是存在點交流障礙或性格缺陷,亦或是恃才傲物,與人相處很成問題。
當然,這對他們也是好事兒,平日接觸往來的人少,習慣於獨來獨往,能給他們的準備工作省去很多麻煩。
對方較他年齡稍長,也是個成績突出的人,先留學美國,後至歐洲進一步學習,學習應該是博士肄業,不知出了何狀況舍棄學習,也未歸國,而是輾轉歐洲各國間討生活。
是真的討生活,比較謀生的能力,對方較之磚家差太多,磚家除去留學頭幾年,後續開銷,都是靠自己謀得。
而對方,卻是輾轉在各國的一些中小公司,往往還都是幹不了多久便黃了,撞了一頭包。
至於其在國內的關係,近親屬不是亡故便是長時間未聯係,估計也隻是記得有過他這麽個人,操作妥當,頂替也不是啥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