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呢?還有哪些是我們能做的?”戴老板目光再次投向林默,開了口,顯然這一個行動計劃,並不足以讓他滿意。
何況,聽林默之前話裏的一些意思,明顯不單有這個,其他的,他也還是挺好奇的,想看看林默還能說出些啥名堂。
而且,校長未將工作安排得太細致,與此也有一定關聯,之前數件事情,他們都安排得頗為妥當,估計很出乎校長的預料,至於更多原由,他也不宜揣測。
而那些案子,多數都少不了林默的出謀劃策,而這次,顯然又被上麵刻意寄予了期待,所以他才目的明確,直接了當讓林默出主意。
雖然眼下方案,提的也尚算不錯了,但距讓上麵很滿意,顯然尚有距離,而本次交代,上麵的滿意與否,對他們很重要。
本次交代,上麵流露的一些端倪,讓他為之欣喜,尤其放手讓他們發揮這點,很關鍵,因為若交代的太具體,往往會接到一些極為難辦,甚至是超出他們能力範圍的任務。
那個時候,你是應也不是,不應也不是,而若要求比較寬泛,則能讓他們有更多操作空間,部分完成,或用其他手段達到相似的效果結果。
像是解決某個人,若是指示很具體的要求你將人解決,那便隻能限於肉體消滅這種手段,如若不具備相應條件,那便很難辦到了。
而若換成,處理某人問題這種相對寬泛的要求,除去肉體消滅,還可設計讓其失去上級信任、失去下屬擁戴、失權失勢調離,甚至設計讓其得罪惹惱什麽人等等。
除了肉體消滅,讓其喪失威脅之類,也是同等效果,匯報上去,上麵也能接受,有更多的選擇,也能變相大幅降低任務執行難度。
而且,這般有商有量的來,也意味著,任務及要求,也是可挪到執行前來商議,一些確實辦不到,或另有安排打算的指示,不是也能提前溝通了嗎?
說到底,上麵對於相關任務指示等,其難度,並不見得會有比較準確的認知,那這個時候,能商量或有轉圜餘地,可太重要了,這也是戴老板,對上麵的這次指示,這般上心的部分原因。
話歸正題,林默組織了下言語後,迴道:“老板,我覺得,同國外洽談準備發行貨幣的事兒,應該需要適時放出一些消息、情況了。
上一個方略,咱們針對的,是那些參與進走私中的各路投機客,而這一次,指向的則是那些手握銀錢的財主。
放出的消息,重點應該是新幣會與外幣掛鉤,新幣將會換銀,等同直接在國內便能換成外幣,無需現在便急吼吼發賣。
手握銀錢的財主,多數應該是不會參與進走私活動的,尤其我們介入後,會為走私帶去更加的風險與成本,他們會更加謹慎。
我們再宣傳一下,新幣發行兌換之時,可能會將國內銀價與國際銀價等同,且鼓吹銀價將會持續上漲,到時價格更高。
如此一來,對那些賣出銀錢讓人走私走的人而言,對未來便有了更高的收入預期,他們還會輕易放出銀錢讓人走私走嗎?
要知道,他們是不參與走私活的,也就意味著,那銀錢並不是滾動起,能在走私中持續獲得高額收益,而是一錘子買賣,惜售不賣,那不管是以國際銀價兌換,還是等銀價走高,收益都比賣出掙太多。
另外,就算是參與進走私,手頭有大筆銀錢的,也不見得還會輕易出手,畢竟白銀走私的環節還是不少的,日本人肯定還在其中占大頭,他們的收益並沒有想象的大。
而一旦風險成本增加,其收益還會迅速減少,甚至存在血本無歸的風險,一頭是減少的收益與增加的風險,一頭是不冒什麽險,便有不錯收益預期的未來,您說他還願意賣嗎?
而這些,不僅能從銀錢源頭,有效遏製白銀的外流,還能配合前一策略,在市場萎縮、收益大幅下滑時,貨物價值卻猛漲猛增,那些貪心之輩會如何選擇?
這自不必多言,白銀走私的混亂會更加劇烈,初這又反過,會讓風險、成本、規模、收益等再受更多影響,如此往複,必然給白銀走私帶去巨大衝擊。”
“…嗯…”聽完這些,戴老板終於露出幾分滿意之色,微微頷首,但立馬臉色一正,開了口。
“這計策,估計也不單單隻有好處吧?”戴老板也算號住林默言語的脈門,反應過來迅速問出口。
“…福禍相依,一件事兒,往往好壞都有,不可能讓人好處占全、便宜占盡,而壞處半分不沾…”
林默先肯定了下,才開口繼續說道:“新貨幣錨定外幣,終歸是出賣了部分金融主權,傳播開來,肯定免不了非議。
這倒不難解決,引導一下輿論這些即可,比較棘手的,是大概率會有人借此做文章,不僅日本人,紅黨、地方勢力這些,怕也不會老老實實。
不過,可提前做些準備,流出消息上也弄點手段,像兌銀價與國際價掛鉤,銀價繼續漲這類消息,可暗中放出,當做一個什麽內幕消息運作,我們稍運作一下,讓其暗中傳播開即可。
說實話,民間對政府的信任度其實不算高,若真公開發布消息,外麵的人,不說不相信,但估摸著也是半信半疑,反而內幕消息之類的,能更讓人篤信。
另外,如若同國外商談順利,日本人的一些手段未達成目的,他們也大概率會選擇在國內掀起輿論風波,向國府施壓攪黃此事。
所以說,嚴格意義上來講,這也不算是我們帶來的壞果,而是主動將大概率發生的一件事,提前戳破並利用起來。
至於紅黨及地方勢力利用此事做文章,實際影響估計不會多大,一者是有利相誘,如上所言,某些手握銀錢的,說不準還會出動出來搖旗呐喊。
另一方麵,還是對政府的信任問題,以及過往曆屆政府所發行紙鈔,都幾乎以失敗告終的影響,不關聯外幣,民眾可能反而更加不放心。
畢竟外幣也是硬通貨,與其關聯上,便意味著紙鈔非胡亂印發的紙,而且,國外政府在貨幣上的信譽之類,可能還超過我們,至少那些外國銀行發行的銀行券,不管穩定性、接受度都不算低。
對於普通民眾,乃至尋常有些許資財的人而言,什麽金融主權之類離得太遠,錢才是他們關注的,雖然上述這情況說出去不好聽,但為達成目的,還是建議,暗中偷偷將這套說辭散布一下。
如此一來,一麵以利相誘,一麵又打消多數人對財產安全上的擾慮,大部分人便也被套在裏麵,那些人想攻訐,最多不過是嗓門大,實則並無多少實際影響。”
戴老板微微點頭,徐顧煜則有些出神,林文華想了想,問道:“以後貨幣怎麽兌?怕不好遊說吧?尤其是對標國際銀價,這點怕是不會被接受。”
林默點頭,道:“這些事兒,確實輪不到咱們做主,甚至想說服也不輕巧,不過咱們隻是放出風聲,未必一定得是真消息,真假摻雜的傳聞流言即可。
當然了,匯報遊說的工作也不能省,若能說服那邊,大致依照此方案安排,那便更好了,說實話,這樣做的好處並不少。
一者不用說,能與傳言相合,取信於人;二者,以利誘之,也方便新幣新政,迅速推廣鋪開。
以利相誘,這點挺重要,因為地方手握實權的人不少,他們可不見得,樂意新幣新政推行到其地盤之中!
而銀價,不止國內國外存在價差,眼下國內不同地區之間同樣存在價差,而且普通是我們貴,地方勢力地區賤。
我們以國際銀價兌換,那便大幅拉高了價值,若他們不接受新幣新政,同樣會重演北方白銀走私那一幕,大量白銀外流,給地方勢力帶去巨大衝擊。
而若接受新幣新政,便等於我們的手伸入其地盤,奪走其部分金融主權,不說借此拿捏他們,單說貨幣統一,便會極大增加各地經貿往來的便利。
而我們占據中國最富饒地區,經濟上占優,商業往來增加,不僅能吸其血以讓這邊更加繁榮,還能用經貿利益,悄無聲息捆綁其地盤內大量得利群體。
一個地方越窮困,來錢的路子往往越少,當地的得利者,對此也會愈加在意,而在那種來財機會不多的地方,這些機會,不說被當地軍政方麵的人牢牢把持,至少也有千絲萬縷的聯係。
一旦捆綁偷偷完成,那些地方勢力,還敢在國府跟前大肆的蹦噠嗎?他們的下屬,他們的七大姑八大姨的,可能便會因利益先蹦出來反對,要知道,壓力從內部而來,可跟外部壓力並非一迴事兒。
掌握了金融權,等於部分間接掌握了經濟權,此類手段還有很多很多,繼而幹涉其他,不說直接插手軍權,像上述掌控貿易,或將觸手伸往政府財稅、人事等權利,像切蛋糕般一點削弱對方。
有些手段,敵人能用,我們同樣能用!說實話,以最近日本人,或明或暗一些動作所透露的訊息,哪怕我們能順利解決紅黨,再想更進一步,一口氣解決地方勢力,我並不認為對方會給這種機會。
所以,用這種,不是太過激烈的手段,一點點削弱地方勢力在地方上的權柄,以相對平和的手段,創造解決地方勢力問題的機會,未嚐不是一種選擇。
而且,若說此方案損失,不外乎擔心掙中外銀價差時少掙,但采用一些手段,照樣有利可圖,且不見得真會少。
像是承諾對標國際銀價,但我們實際兌換中,可以不時時對標,像是以方便兌換工作等說辭,選擇十天半個月確定一次兌價。
而兌價,以前十天半個月的銀勻價或中間價為標準,做為在那十天半個月內開展兌換工作的兌價。
若銀價始終在漲,那兌價與國際白銀實時價格,便能存在一定價差用來獲利,在手上持有一定的時間,價差還能更大。
若銀價由漲轉跌,實時銀價跌至兌價,或距兌價不遠時,設置一個停兌價,可用此規避虧損,以很接近市價的價格兌換,如此做,別人也說不出太多什麽。
說實話,以市價或接近市價的價格兌換,才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別人也不傻,你真要賺取巨大的價差,人也不會樂意。
尤其還有日本人做梗,他們在你基礎上,稍微讓渡點利益,便能席卷走大筆銀錢,這說不得還會進一步讓走私更加猖獗。
當然,可用行政手段硬逼,但錢在別人手上,難道還能一家一戶去搜不成?先不說做不做得到?後果是啥?單這麽做的成本也不低,且同樣會在利益下,導致走私行徑的猖獗。
走私變猖獗的原因,不是說利潤率變得多大,而是那個時候,日本人很可能進一步暗推白銀走私,而民間,也會從對未來獲利的展望變成擔憂。
一麵有人暗戳戳使壞,一麵市場情緒轉變,一麵可能還會導致國內銀價走低,進一步拉開國內外價差,並伴隨社會及市場經濟混亂等等問題,這些都大概率導致走私行徑變得愈發猖獗。
在民眾抗拒隱匿乃至私賣銀錢之下,兌換數目必然有限,而白銀被走私出去,則意味著其中利益被徹底從政府手中奪走。
再算上其他雜七雜八,逼著別人被動兌換的成本開銷,林林總總一算,哪怕利潤比例高,但在總額不多的前提下,實際得利又能有多少。
而采用較近價位兌換,一者利潤比例不高,而走私的風險成本可不低,完全能覆蓋或獲利,除非有人倒貼錢,否則白銀走私外流便能停歇。
而沒了外流途徑,那民眾也沒了其他選擇了,隻能主動找我們兌換,兌換的各種成本及開銷也能降低。
最多部分民眾暫時將錢壓在手上,等待兌價上漲,但並不影響什麽大局,如此,雖利薄,但總額上還真不見得會少。
至於日本人倒貼走私,那更好不過了,換迴了外幣這些,在國內也是不太方便流通的,多數還是會通過兌換等落到政府手上。
而銀價持續陰跌或大幅走低,那時則可暫停兌換,或縮短確定定價的周期,並轉為通過預測未來價格走勢確定兌價。
當然了,這個無需過於擔心,銀價是美國人拉起來的,不會再次坐視其暴跌,而且伴隨銀價上漲、流通及開采數量上升等因素,國際銀的交易規模也在急劇膨脹,除非發生什麽大變局,否則銀價很難大幅波動,尤其大幅走低。”
何況,聽林默之前話裏的一些意思,明顯不單有這個,其他的,他也還是挺好奇的,想看看林默還能說出些啥名堂。
而且,校長未將工作安排得太細致,與此也有一定關聯,之前數件事情,他們都安排得頗為妥當,估計很出乎校長的預料,至於更多原由,他也不宜揣測。
而那些案子,多數都少不了林默的出謀劃策,而這次,顯然又被上麵刻意寄予了期待,所以他才目的明確,直接了當讓林默出主意。
雖然眼下方案,提的也尚算不錯了,但距讓上麵很滿意,顯然尚有距離,而本次交代,上麵的滿意與否,對他們很重要。
本次交代,上麵流露的一些端倪,讓他為之欣喜,尤其放手讓他們發揮這點,很關鍵,因為若交代的太具體,往往會接到一些極為難辦,甚至是超出他們能力範圍的任務。
那個時候,你是應也不是,不應也不是,而若要求比較寬泛,則能讓他們有更多操作空間,部分完成,或用其他手段達到相似的效果結果。
像是解決某個人,若是指示很具體的要求你將人解決,那便隻能限於肉體消滅這種手段,如若不具備相應條件,那便很難辦到了。
而若換成,處理某人問題這種相對寬泛的要求,除去肉體消滅,還可設計讓其失去上級信任、失去下屬擁戴、失權失勢調離,甚至設計讓其得罪惹惱什麽人等等。
除了肉體消滅,讓其喪失威脅之類,也是同等效果,匯報上去,上麵也能接受,有更多的選擇,也能變相大幅降低任務執行難度。
而且,這般有商有量的來,也意味著,任務及要求,也是可挪到執行前來商議,一些確實辦不到,或另有安排打算的指示,不是也能提前溝通了嗎?
說到底,上麵對於相關任務指示等,其難度,並不見得會有比較準確的認知,那這個時候,能商量或有轉圜餘地,可太重要了,這也是戴老板,對上麵的這次指示,這般上心的部分原因。
話歸正題,林默組織了下言語後,迴道:“老板,我覺得,同國外洽談準備發行貨幣的事兒,應該需要適時放出一些消息、情況了。
上一個方略,咱們針對的,是那些參與進走私中的各路投機客,而這一次,指向的則是那些手握銀錢的財主。
放出的消息,重點應該是新幣會與外幣掛鉤,新幣將會換銀,等同直接在國內便能換成外幣,無需現在便急吼吼發賣。
手握銀錢的財主,多數應該是不會參與進走私活動的,尤其我們介入後,會為走私帶去更加的風險與成本,他們會更加謹慎。
我們再宣傳一下,新幣發行兌換之時,可能會將國內銀價與國際銀價等同,且鼓吹銀價將會持續上漲,到時價格更高。
如此一來,對那些賣出銀錢讓人走私走的人而言,對未來便有了更高的收入預期,他們還會輕易放出銀錢讓人走私走嗎?
要知道,他們是不參與走私活的,也就意味著,那銀錢並不是滾動起,能在走私中持續獲得高額收益,而是一錘子買賣,惜售不賣,那不管是以國際銀價兌換,還是等銀價走高,收益都比賣出掙太多。
另外,就算是參與進走私,手頭有大筆銀錢的,也不見得還會輕易出手,畢竟白銀走私的環節還是不少的,日本人肯定還在其中占大頭,他們的收益並沒有想象的大。
而一旦風險成本增加,其收益還會迅速減少,甚至存在血本無歸的風險,一頭是減少的收益與增加的風險,一頭是不冒什麽險,便有不錯收益預期的未來,您說他還願意賣嗎?
而這些,不僅能從銀錢源頭,有效遏製白銀的外流,還能配合前一策略,在市場萎縮、收益大幅下滑時,貨物價值卻猛漲猛增,那些貪心之輩會如何選擇?
這自不必多言,白銀走私的混亂會更加劇烈,初這又反過,會讓風險、成本、規模、收益等再受更多影響,如此往複,必然給白銀走私帶去巨大衝擊。”
“…嗯…”聽完這些,戴老板終於露出幾分滿意之色,微微頷首,但立馬臉色一正,開了口。
“這計策,估計也不單單隻有好處吧?”戴老板也算號住林默言語的脈門,反應過來迅速問出口。
“…福禍相依,一件事兒,往往好壞都有,不可能讓人好處占全、便宜占盡,而壞處半分不沾…”
林默先肯定了下,才開口繼續說道:“新貨幣錨定外幣,終歸是出賣了部分金融主權,傳播開來,肯定免不了非議。
這倒不難解決,引導一下輿論這些即可,比較棘手的,是大概率會有人借此做文章,不僅日本人,紅黨、地方勢力這些,怕也不會老老實實。
不過,可提前做些準備,流出消息上也弄點手段,像兌銀價與國際價掛鉤,銀價繼續漲這類消息,可暗中放出,當做一個什麽內幕消息運作,我們稍運作一下,讓其暗中傳播開即可。
說實話,民間對政府的信任度其實不算高,若真公開發布消息,外麵的人,不說不相信,但估摸著也是半信半疑,反而內幕消息之類的,能更讓人篤信。
另外,如若同國外商談順利,日本人的一些手段未達成目的,他們也大概率會選擇在國內掀起輿論風波,向國府施壓攪黃此事。
所以說,嚴格意義上來講,這也不算是我們帶來的壞果,而是主動將大概率發生的一件事,提前戳破並利用起來。
至於紅黨及地方勢力利用此事做文章,實際影響估計不會多大,一者是有利相誘,如上所言,某些手握銀錢的,說不準還會出動出來搖旗呐喊。
另一方麵,還是對政府的信任問題,以及過往曆屆政府所發行紙鈔,都幾乎以失敗告終的影響,不關聯外幣,民眾可能反而更加不放心。
畢竟外幣也是硬通貨,與其關聯上,便意味著紙鈔非胡亂印發的紙,而且,國外政府在貨幣上的信譽之類,可能還超過我們,至少那些外國銀行發行的銀行券,不管穩定性、接受度都不算低。
對於普通民眾,乃至尋常有些許資財的人而言,什麽金融主權之類離得太遠,錢才是他們關注的,雖然上述這情況說出去不好聽,但為達成目的,還是建議,暗中偷偷將這套說辭散布一下。
如此一來,一麵以利相誘,一麵又打消多數人對財產安全上的擾慮,大部分人便也被套在裏麵,那些人想攻訐,最多不過是嗓門大,實則並無多少實際影響。”
戴老板微微點頭,徐顧煜則有些出神,林文華想了想,問道:“以後貨幣怎麽兌?怕不好遊說吧?尤其是對標國際銀價,這點怕是不會被接受。”
林默點頭,道:“這些事兒,確實輪不到咱們做主,甚至想說服也不輕巧,不過咱們隻是放出風聲,未必一定得是真消息,真假摻雜的傳聞流言即可。
當然了,匯報遊說的工作也不能省,若能說服那邊,大致依照此方案安排,那便更好了,說實話,這樣做的好處並不少。
一者不用說,能與傳言相合,取信於人;二者,以利誘之,也方便新幣新政,迅速推廣鋪開。
以利相誘,這點挺重要,因為地方手握實權的人不少,他們可不見得,樂意新幣新政推行到其地盤之中!
而銀價,不止國內國外存在價差,眼下國內不同地區之間同樣存在價差,而且普通是我們貴,地方勢力地區賤。
我們以國際銀價兌換,那便大幅拉高了價值,若他們不接受新幣新政,同樣會重演北方白銀走私那一幕,大量白銀外流,給地方勢力帶去巨大衝擊。
而若接受新幣新政,便等於我們的手伸入其地盤,奪走其部分金融主權,不說借此拿捏他們,單說貨幣統一,便會極大增加各地經貿往來的便利。
而我們占據中國最富饒地區,經濟上占優,商業往來增加,不僅能吸其血以讓這邊更加繁榮,還能用經貿利益,悄無聲息捆綁其地盤內大量得利群體。
一個地方越窮困,來錢的路子往往越少,當地的得利者,對此也會愈加在意,而在那種來財機會不多的地方,這些機會,不說被當地軍政方麵的人牢牢把持,至少也有千絲萬縷的聯係。
一旦捆綁偷偷完成,那些地方勢力,還敢在國府跟前大肆的蹦噠嗎?他們的下屬,他們的七大姑八大姨的,可能便會因利益先蹦出來反對,要知道,壓力從內部而來,可跟外部壓力並非一迴事兒。
掌握了金融權,等於部分間接掌握了經濟權,此類手段還有很多很多,繼而幹涉其他,不說直接插手軍權,像上述掌控貿易,或將觸手伸往政府財稅、人事等權利,像切蛋糕般一點削弱對方。
有些手段,敵人能用,我們同樣能用!說實話,以最近日本人,或明或暗一些動作所透露的訊息,哪怕我們能順利解決紅黨,再想更進一步,一口氣解決地方勢力,我並不認為對方會給這種機會。
所以,用這種,不是太過激烈的手段,一點點削弱地方勢力在地方上的權柄,以相對平和的手段,創造解決地方勢力問題的機會,未嚐不是一種選擇。
而且,若說此方案損失,不外乎擔心掙中外銀價差時少掙,但采用一些手段,照樣有利可圖,且不見得真會少。
像是承諾對標國際銀價,但我們實際兌換中,可以不時時對標,像是以方便兌換工作等說辭,選擇十天半個月確定一次兌價。
而兌價,以前十天半個月的銀勻價或中間價為標準,做為在那十天半個月內開展兌換工作的兌價。
若銀價始終在漲,那兌價與國際白銀實時價格,便能存在一定價差用來獲利,在手上持有一定的時間,價差還能更大。
若銀價由漲轉跌,實時銀價跌至兌價,或距兌價不遠時,設置一個停兌價,可用此規避虧損,以很接近市價的價格兌換,如此做,別人也說不出太多什麽。
說實話,以市價或接近市價的價格兌換,才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別人也不傻,你真要賺取巨大的價差,人也不會樂意。
尤其還有日本人做梗,他們在你基礎上,稍微讓渡點利益,便能席卷走大筆銀錢,這說不得還會進一步讓走私更加猖獗。
當然,可用行政手段硬逼,但錢在別人手上,難道還能一家一戶去搜不成?先不說做不做得到?後果是啥?單這麽做的成本也不低,且同樣會在利益下,導致走私行徑的猖獗。
走私變猖獗的原因,不是說利潤率變得多大,而是那個時候,日本人很可能進一步暗推白銀走私,而民間,也會從對未來獲利的展望變成擔憂。
一麵有人暗戳戳使壞,一麵市場情緒轉變,一麵可能還會導致國內銀價走低,進一步拉開國內外價差,並伴隨社會及市場經濟混亂等等問題,這些都大概率導致走私行徑變得愈發猖獗。
在民眾抗拒隱匿乃至私賣銀錢之下,兌換數目必然有限,而白銀被走私出去,則意味著其中利益被徹底從政府手中奪走。
再算上其他雜七雜八,逼著別人被動兌換的成本開銷,林林總總一算,哪怕利潤比例高,但在總額不多的前提下,實際得利又能有多少。
而采用較近價位兌換,一者利潤比例不高,而走私的風險成本可不低,完全能覆蓋或獲利,除非有人倒貼錢,否則白銀走私外流便能停歇。
而沒了外流途徑,那民眾也沒了其他選擇了,隻能主動找我們兌換,兌換的各種成本及開銷也能降低。
最多部分民眾暫時將錢壓在手上,等待兌價上漲,但並不影響什麽大局,如此,雖利薄,但總額上還真不見得會少。
至於日本人倒貼走私,那更好不過了,換迴了外幣這些,在國內也是不太方便流通的,多數還是會通過兌換等落到政府手上。
而銀價持續陰跌或大幅走低,那時則可暫停兌換,或縮短確定定價的周期,並轉為通過預測未來價格走勢確定兌價。
當然了,這個無需過於擔心,銀價是美國人拉起來的,不會再次坐視其暴跌,而且伴隨銀價上漲、流通及開采數量上升等因素,國際銀的交易規模也在急劇膨脹,除非發生什麽大變局,否則銀價很難大幅波動,尤其大幅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