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漏風聲的情況,被迅速知會給了戴老板,有讓他調查核實相關情況的意思,也有一點追究質問的態度。


    戴老板不敢怠慢,一麵將情況知會給,可能受到此事影響的手下人,像肖銳這邊,便是因此而接到的消息。


    另一方麵,戴老板也迅速的活動起來,借助各種渠道,了解相關的情況,最終,借助前不久才因上海一事搭上線的洋人,付出一些好處費後,了解到了相關情況。


    雙方接觸談判的美國人,其所透漏的情況,並沒有欺瞞,或想以此做談判籌碼之類,確有其事,日本人已經知道了相關情況。


    不過戴老板也鬆了口氣,根據情報顯示,日本人剛知曉此事才不久,而且從掌握情況看,並非通過國內渠道知曉。


    另外,斯科特所額外提供的一些情況也佐證了這點,要麽,是英國佬因利益及他們與美國人達成協議,而故意向日本人透露了消息。


    要麽,問題便是出在了美國佬政府那邊,據斯科特的消息,美國那邊已在偷偷調查,是否是因內部泄的密,既有此懷疑,肯定不會是無的放矢,必然是發現了什麽端倪之類。


    另外,日本人那邊的一些反應跟應對,也多少佐證了這點,因為做出反應行動的,僅有日本的外務部門,其他人並無策應之類,好似不知情還是如何。


    以日本人搞出一堆情報機關來看,其內部,各部門間的齷齪肯定極多,甚至部門內也一樣。


    所以啊!若情報是外務係統之外的人獲得,必然不會隻讓外務係統獨自搞事,為爭功,甚至可能還會自己先跳出來,拔走頭籌。


    甚至,就算是日本在國內的外務係統獲悉相關情況,上躥下跳進行攪和的,估計也是他們,而眼下一點動作沒有,明顯不合理,甚至他們可能還不清楚相關情況。


    目前,隻有在英美那裏,日本的外務係統才有動作,四下活動並與英美交涉,且是私下進行,並沒有讓消息擴散開來。


    估計洋人也清楚日本人的這個尿性,便才有那些懷疑,不過這對情報處,算是個不壞的好消息,至少他們應該還有一些時間,妥善處理好,手上與此相關的幾個案子。


    大致了解清楚眼下情況,連同相關結論,戴老板報了上去,隨後便召集林默等人,商討相關案件的處置工作。


    列席的,除了二組、隊裏的領導人員,便是案件中的負責人及骨幹人員,這還是涉及案件人員,首次坐到一塊。


    地點,在距離行政院有一段距離的一家公館,此地,是鄭君山所領人員的辦案駐紮地點。


    叫是叫公館,但與那些有錢權勢之人居住的高檔別墅、寓所之類的,並非一迴事,更類似於上海那種台基公館。


    隻不過,這家並不經營情色那些亂七八糟的生意,而是一家中高檔,供客人中短期入住的館驛,形式上,算是民宿與公寓酒店的集合體,規模比民宿大,但小於公寓式酒店,且設施也稍減。


    這類地方,開始可能是按正經公館設計建造,但因種種原因,改做經營場所,或隻是模仿那一類建築,建成了那類樣式。


    這個地方,情況屬於前者,建成已有些年頭,維護也不太得當,顯得有些老舊,開始是住宅,但原房主,早已家境敗落,轉了幾手,最後改為了對外經營的場所。


    這種情況,在民國時期是很常見的,住宅、辦公、工商等使用場地之間,並沒有明確界限,變去變來很尋常。


    像二組駐地,便算居住及辦公通用的綜合場地,還有戴老板的住所,往往也是二者通用,此類情況極為常見。


    而像這類公館,可能前一刻還在對外營業,下一刻,便租給誰,做為公司經營場地,或變成什麽什麽辦事處之類的。


    當然,更多的,可能是被某人給包下,做為自己及隨員,來京辦事的落腳地,鄭君山,便是以這為由頭租下的。


    眾人簡單互相介紹了下,不過多數人都熟悉,畢竟以前都在本部辦公,隻有寥寥幾個生麵孔。


    不過參與行政院案子的人,卻不免偷偷打量二組比他們來得更多的人,這邊失勢失寵的傳聞,這段時間傳得可謂有鼻子有眼啊!


    當然,都是外勤部門的,之前還有過合作,敵視不至於,但心底鬆一口氣,那是肯定的,畢竟這段時間表現太亮眼了,尤其是雙方一比較。


    本來嘛!被戴老板親自帶著參與行政院大案,他們還有點自得,但蓋子一揭開才發現,自己這得意的太早了。


    各家匯報了下自己的情況,都清楚案情及眼下狀況後,才討論起應對之策。


    對此事的態度有兩種,一個是迅速了結,以負責行政院這邊這些人為主。


    聽了各方案情介紹,他們才知道,自己隻能算個配角,配合進行演戲的,眼前這些人,手捏的才真是大案要案。


    而他們,置身漩渦中,已付出不小代價,最主要的,暗渡陳倉的目標也未完全實現,雖眼下判定非他們的原因,但難保上麵的人不會遷怒,就算真不遷怒,那此事的收獲與功勞,那也大打折扣了。


    另一個態度,則是希望案件收尾能多往後延一延,持此態度的,主要是肖銳這邊,這突發狀況,完全打亂了他的部署,還不到能畢功於一役的時刻,自然希望能多一點時間。


    雙方倒是沒吵起來,隻是互相講理交涉,雖都在爭取有利於自身的方案,但也互有讓步,卻也始終未能達成一致。


    戴老板耐心聽取好一陣,才將目光,投到了沒怎麽開口的林默身上,見此,林默知道,到自己該開口的時候了。


    “老板,我認為,時間必然是不能拖太久的,最多三五天,哪怕如我們所猜,其他日本人,應該也能得到消息並做出反應。


    另外,盡快結案,對上麵正在恰淡的事兒,應該能有所幫助,畢竟日本人正準備大肆走私白銀,此事捅出來,美國佬不可能還毫無反應。


    畢竟,他們費心費力的將銀價拉起,本準備從我們這裏撈取大量利益,結果,先被英國佬借殖民地貨幣一口一口狂吃,此事上,通過的初步協議便是反擊。


    現在,日本人又準備撲上來,狂撕胡吃一通,最主要的,日本人另一頭還在向他們施壓,攔著不讓他們吃,這種事誰遇上都會不爽,何況這還是從他們嘴裏搶食,那邊輕易不會容忍。”


    林默說完,徐顧煜開了口,詢問道:“我記得你之前說過,日本人與美國貿易量很大,且走私白銀,是為得到白銀與外匯在國際上采購物資備戰。


    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那其中的好處,多數最終還是會落入美國之手,如此的話,美國人還會輕易與我們合作嗎?畢竟相比我們,他們應該更在乎看重日本一些,且是實力差距上帶來的。”


    “…是也不是…”林默應了一聲後,解釋道:“是,是確實如科長您說的,那些利益,最終多數都會流入美國,讓其得利。


    不是,則是最終利益流向,具體到美國公司或個體,二者是存在很大區別的,日本與美國的貿易,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及尖端工業品這些上。


    像是石油、鋼鐵及高端機器設備這些,此帶去的好處,主要是其所采購商品較集中,背後獲益者,會為此利益而為其遊說話。


    而我們,對外貿易,則是商品品類繁多,啥啥都會買一些,且多是工業製成品,隻不過較為分散不集中。


    而美國,剛走出大蕭條,眼下急需的,是為生產的商品,尋找市場賣出去,政府層麵,是希望能惠及多方麵的。


    政客,對利益與好處有需求,但他們更在意的,是選票及政績,二者都是為穩住屁股底下的位子,若位子坐不住,能拿出利益好處遊說的,也不會將好處輸送給他們。


    而利益集中流入少數地方,於全局無益,而若經濟繼續低迷,甚至又出現經濟危機,企業破產、工人失業,那憤怒的選民,會直接將他們選下去。


    眼下,其多數行業都未真正走出經濟危機,半死不活的,無數公司與職工,處於倒閉與失業前夜,咱們還有文章可做,尚有周旋的餘地。


    現在,銀價已上漲一段時間,其中估計已有不少企業得益,可以請斯科特,請其背後的人,以及修械所合的人,在這上麵做文章,運作一番。


    還有一點,便是日本人走私白銀的目的,還有打擊國府經濟,也就是削弱國府這一點,而他們的對外貿易,包含很強的備戰因素。


    敵人強需要準備得多,還是敵人弱需要準備得多,自不必多言,這些利益流過去了,可不見得他們能買得更多。


    所以,削弱我們,對相關利益群體,未必有益,反行其道,可能采購量更甚,甚至借此提高價格而獲取更豐厚利益也未嚐不可。


    這點,也可以做為一個遊說的說辭,用以削弱對方所能集合起的力量,增加我們達成所願的一個籌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諜海孤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怕熱胖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怕熱胖子並收藏諜海孤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