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見吳良棟有些沉默,笑著道:“放心,這東西我們肯定會用,如果效果不錯,國府精銳部隊,多少肯定也會采買的。


    而且你們也可以想辦法降低成本這些,有問題就想辦法解決,不至於沒有用武之地閑下的。”


    吳良棟點頭,很快便調整好了心態,現實就是這樣,有問題就得想辦法解決,而非自怨自艾,那不過於事無補。


    “說迴這兩樣武器,平射炮優先考慮上船,舟艇部隊配置的武器上,我感覺直射火力上還是有所欠缺。


    雖然我提議研究了一種新的武器,但具體性能有待檢驗,且精度上大概率不會多高,至少肯定比不上此炮。


    可以將其適配後,安於舟艇射擊座上,用於在較近距離,對付岸上機槍火力點、簡易掩體之類的,用於打擊較近距離威脅。


    當然,你們還可以在此基礎上改進一番,像增長炮管、增加發射藥之類,以增加射程,若有能力,緩衝構這些也可稍微改改。


    還是那句話,船艦對重量方麵還是比較寬容的,以你們的能力,有嚐試創新空間,別太過於將自己手腳束縛住,有機會,該嚐試便去嚐試。


    當然,陸軍用的也不能慢,可以嚐試改進,但應優先放在降低重量上,用途的話,就是正常使用。


    不用擔心搞出來沒人要,國內軍隊在火炮方麵太欠缺了,而軍隊規模又大,搞出來,總歸是會有人要的。


    另外,彈藥方麵可以多做做文章,像是弄一種能穿甲的彈藥,用於威脅敵人的裝甲目標之類,不要求性能多高,但專用的肯定要比普通彈藥好。


    還有就是,可以設計個能附加在炮架上的小炮輪,讓火炮能在戰壕內迅速機動轉移,這對於未來可能的戰局,應該是挺實用的。”


    吳良棟一一記下,林默也稍緩了緩,才繼續道:“至於擲彈筒,舟艇那邊,可做為一種增強火力的備用武器配發。


    像是其遭遇需要進行陸上戰鬥的情況時,可以取用,用來大幅增加其火力投送能力。


    靠著進行大量轟炸,迅速解決威脅、打開缺口,反正一條船配上幾支、再裝上幾箱彈藥也增不了多少負重。


    當然,其主要裝備目標還是陸軍,發射器上,對方設計的已經頗為優異,哪怕尚有改進空間,憑我們的實力,怕也難以做到。


    彈藥上,除殺傷榴彈,像照明彈煙霧彈之類的也要搞定,這武器是配發到基層的,像後兩類,是非常需要的。


    當然,最主要的,是訓練彈,這武器非常吃經驗,沒有充分的訓練,很難發揮效果,這不僅生產製造要著重考慮,售出交付時也要多加提醒。


    訓練彈的話,尾部要調整得更容易拆卸,發射藥,也生產一些定裝的,我記得迫擊炮上跟你提過,這裏也一樣。


    將發射藥量好裝好,讓他們能自己迅速填裝,就像複裝子彈這些一般,以此讓他們能開展更多的訓練。


    另外,對方還適配了手雷,我覺得也可以搞搞,用大威力的進攻型手雷,加裝殺傷部,再配以底座及專用引信。


    射程可能有限,但總歸是要比手扔的遠,而且一二百米,差不多是敵人即將發起衝鋒的最後距離,在此增加火力密度,也是有著實際需求的。


    還有之前我跟你討論過的,那個彈跳手雷裝置的,用在普通手雷上麵,成本這些較高,但若是用在這上麵,我感覺是挺合適的。”


    又等吳良棟記錄一會兒,林默又繼續道:“榴彈發射器的彈藥上,也要多加研究,殺傷榴彈、照明彈信號彈這些都可以搞上。


    還有就是,縱火彈可以多加研究,將來可用在敵後,用於偷襲後勤倉庫、駐地等等設施,進行縱火攻擊。”


    林默談得興致高啟,又借機提出了不少意見,算是做了一番查缺補漏。


    搞完這些,林默將目光又放到其帶來的這些發射器上,詢問了試用中所發現的問題。


    問題還不少,像轉輪的,火藥燃氣漏得厲害,會灼傷手部,榴彈機槍故障奇多等等之類,而王明坤等人也對此提了一些改進優化的意見。


    林默聽完,想了想,決定從一邊開始提,當然,他也需要先實際測測,所以提了箱訓練彈,直接來到那款緊湊型的旁邊。


    試射幾發後,林默揉了揉肩,開口道:“槍托要改改,你這就一個鋼架,後座力又不低,用多了,肩上可能就是一條條青紫。


    加一塊木托或塑料托,再墊一片橡膠片緩衝,其他的也可以墊一片橡膠片,橡膠眼下極為便宜,加一片花不了什麽錢的。”


    吳良棟點頭記下,林默想了想又道:“設計的很優秀,但還可以再優化一下,像是適配加裝一個導軌接口,到時掛在槍托下麵,應該能更方便使用。”


    吳良棟下意識點頭,又趕緊比劃思索了下,道:“但若這樣,不是沒辦法裝彈了?”


    聽著吳良棟這傻傻的問題,林默扶額,道:“糾結於槍膛上下開合幹嘛?你翻轉九十度,讓槍膛變成左右開合不就行了。”


    這款發射器也是中折結構演變來的,林默握著槍,然後手部翻轉九十度,左右開合演示了下,吳良棟看得愣了愣,笑得有些尷尬。


    餘下那款像截短霰彈槍的,林默未多說,看著使用痕跡不少,估計是早期版本,已用於測試過了很多次。


    至於帶托,較正常霰彈槍短一點的中折式發射器,模樣上比較像m79,林默對瞄具提了意見,並表示這可做為最基礎款型。


    畢竟後世,這是最早進行大量裝備的款型,既然後世做此選擇,肯定有可取之處。


    事實也如此,不論生產的難度與成本,還是實用性、操控性、性能等等,綜合下來,那都是可圈可點的。


    “這款轉輪的,需要大改,別像左輪手槍一樣,將轉輪翻轉出來進行裝彈,而是改成,將槍整體翻轉裝彈……”


    轉輪發射器,修械所選擇的,是像左輪手槍一樣,將彈巢單獨翻轉出來裝填彈藥。


    林默建議的,是從彈巢後麵,將發射器分成前後兩部分,在彈巢上部使用能轉動的連杆連接,前後兩部分整在轉動後,將彈巢露出後裝彈。


    “這樣,可大為簡化結構,同時的話,彈巢與前部槍身結合在一起,能減少燃氣泄露,不僅能解決火藥燃氣灼手問題,還能增加射程。”


    轉輪發射器還有一個問題,那便是扣扳擊,無法帶動沉重的彈巢轉動,當然,眼下林默這般設計,更不可能實現此功能。


    修械所采用的方案,是加了個限位器,這個可參考老式手動拉繩的燈泡開關,發射器上,也需手動轉動彈巢,扭轉一下,進到下一個位置,其會自動對準槍管,然後便可射擊。


    “轉輪轉動,可以嚐試使用發條做為動力,帶動彈巢自己轉動,這能盡量減小操作難度,當然,若實現不了,或不太可靠,也可繼續使用此結構。”


    在這上麵,林默隻是建議上一下,他們設計的這個結構,雖然使用時稍繁複了點,但優點是,可靠且簡單。


    至於榴彈機槍,林默也給不出什麽改進建議,隻是讓他們,可多搜找其他型號重機槍這些,參考著進行後續改進。


    正事眾人基本辦完了,不過也未立馬散去,依舊在鞭場測試著武器,稍帶著閑聊閑扯。


    當然,閑聊閑扯,那也是三句離不開家夥事兒,各人提出自己碰到的難題,遇見的問題,然後互相商討著進行解決。


    當然,也有工作上的,像是作訓場需要修械所,送一批槍支彈藥過來,畢竟那些人就快來了,可以為難人,但在提升實力這些方麵,可不能打折扣。


    提升實力最簡單的是啥?那必然是喂子彈,槍法、戰術等等,實操的效果,遠勝其他。


    吳良棟這邊,也有工作上的事兒需要這邊配合,畢竟現在手上有著大量研發任務,相關測試可免不了這邊幫忙進行。


    時間差不多持續到中午,吳良棟才帶人告辭離去,林默自然不能同走,他還尚有工作未辦完呢!


    先看了下這邊的準備,又提了些意見,林默又實地走了一圈,就選拔培訓工作,進行了一番細細的商討。


    這任務,自然不能給對方行方便啥的,畢竟那些人將來可是要負責那位安全的,若他們放水出了什麽狀況,那絕對是大麻煩。


    林默的意見,那就是往死裏去練,難度直接拉到滿,操練狠了得罪這些人不怕,怕的是將來出狀況怪罪到他們身上。


    當然了,像吃用、彈藥等等肯定不會打折,但訓練上,也絕不能打什麽折扣,他們叫苦連天告狀還好呢!這不正好證明他們用心了?


    “別擔心那些人報複啥的,情報處本就是情報單位,極為敏感,不是什麽能隨意伸手幹預的地方,至少三五年內這些人絕沒那能耐。


    更何況,你們在情報處內都屬保密單位,在委員長那裏,密級也是極高的,想將影響施加到你們這裏來,幾乎等於妄想。


    更何況,他們接受了選拔培訓後,你們就是他們的教官老師了,想想校長對軍校師生之誼多看重,他們將來哪怕升上去了,搞你們也是一種忌諱。”


    林默為四隊這些人,做了一番心理建設,反正就一個宗旨,狠狠操練,往死裏練就行,沒有那麽多需要顧忌的。


    林默一番剖析說道後,眾人臉上再不複之前謹慎之色,甚至有人直接露出壞笑,不知打何主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諜海孤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怕熱胖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怕熱胖子並收藏諜海孤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