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迴了封電文,明確了撤離迴去的時間,也表示一切行動計劃已完成,無意外不會再行動。
當然,撤離時間並非即刻,一方麵還有些尾需要收,另一方麵,他也需要再防一防、觀望觀望,日本人會不會再搞出什麽動作。
迴電第二日,南京安排聯絡人員過來,帶來了一些情況,並未催促於他,顯然對他還是信任的。
次日,基地船偷偷駛迴野湖,同一直守候白銀的何長文等人進行匯合,開始首次轉運白銀。
這段時間的看守,並非沒有出現狀況,三次有漁民差點意外闖入進來,但被他們扮作流竄匪徙給洗劫。
當然,洗劫後,一臉嫌棄的把人打了一頓便放走了,隨後安排他人盯著,無狀況後才會撤迴。
好在這邊確實偏,平常往來的人很少,幾次過後,可能是有水匪的消息傳開,更少有人前來,並未出現大狀況。
這些白銀可不少,大船都無法單次轉運走,甚至需要來幾次,至於這些裝船機的筏船,已經不適合再露麵,隻能讓基地船多跑幾趟。
至於轉運目的地,便是之前熔煉黃金的那夥人,眼下,他們已經被悄悄編為外圍,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工作,便是替他們處理這些白銀。
其實劫銀那天清晨,何長文帶著幾條船離開,看似是故意偽造痕跡的假目標,實則船上依舊運載走了一批東西。
那便是從那處倉庫,拆卸下的熔煉設備這些,藍維靄那些家夥不差錢,用的東西自然不會差,甚至可以說極好。
設備中途經過轉運,抹除了標碼名牌,甚至進行了偽造做舊後,打亂分批送到了那些人手上。
當然了,防的並非他們,白銀一過去,他們也就能猜到了,甚至絕大多數知曉此事的,都能猜到白銀落入了情扳處手上,此舉不過是為了消除證握,不留下把柄。
說起黃金,寶藏一事依舊在持續發酵之中,之前因有大量搜尋白銀,此事並未成功將太多人的目光吸引過去。
但伴隨匪寇幫會被清繳,此事也逐漸再次進入一些人視野,當然了,主要是中上層一些有勢力、有貪念、不怕死的人。
各種泥沙俱下、真真假假的消息,在暗地裏大肆傳播,那天文數字的財富,撩拔得一些人,著實是心癢難耐。
根據一些情報,眼下已經有人偷偷安排人北上打探消息,甚至有些心急的,已經在拉、甚至拉起人手準備北上。
而且在這之中,不乏日本人,各方的動作,又招惹來更多目光,甚至讓更多人篤定此事為真,繼而形成閉環,最終不知會有多少人摻合其中。
雖然此安排,並未達成林默預期的設想,但威力不可否認,由此而引發的各種事端,也不知會演變成何樣?
不過嘛!此事林默並不準備繼續跟進,沒有特殊狀況,他也不準備摻合,而是放任其發酵發展。
林默迴城去了趟商行,了解些情況後,便帶著留在城中的弟兄,撤出了城。
在城外與蘇宏傑碰了個頭,交流一番,林默在城外又觀望幾日,才同結束任務的王守飛等人匯合。
眾人分開搭乘著幾條大烏篷,緩緩搖著櫓,過澄湖、穿太湖、入滆湖、上長蕩湖,最終借由水路在長蕩湖南側溧陽上岸。
整個路程,花了近一天時間,中途也玩玩耍耍,慢慢來,而非急匆匆趕路,算是讓大家能真正放鬆一下吧!
又在溧陽休整一夜,眾人登上兩輛客車,沿著溧陽外的汽車路,緩緩駛往南京。
客車就是之前繳獲那些重型卡車改裝而來的,林默事先已經聯係好了人,車開迴去,立馬拆卸下車頭這些,將其改為客車。
現下,各類客車,乃至雜七雜八的功能車輛,像水車、消防車、校車等等之類,多是在卡車基礎上改裝而成,這東西並不奇怪。
當然了,目前改出的幾輛,都是比較簡陋的,大致就是把車鬥改為車廂,再將駕駛室及車頭機箱樣式也做一番修改,以免被人認出。
座位也是木質硬坐,再簡單綁上靠墊、坐墊,加之路況,乘坐著並不舒服,後期尚需持續改進。
至於這些車的用途,林默準備投入在南京周邊運行,當然了,他們並不參與,隻是讓與他們有關係的人出麵組織營運,而他們在有需要時,可以利用借用一下這些車。
又費了不少時間,眾人終於迴到南京,說實話,這體驗並不好,渾身難受。
之所以選擇此路,自己是防止迴歸時被盯上、被人發現什麽,搞出這般大動靜,哪怕在南京,也會有無數人想要窺探他們。
走水路自然方便,但別人也是這麽想的,那他們隻能走陸路迴南京,當然,不包括傷員。
好在休整滯留一段時間,多數傷情都已恢複能同行,隻有少數傷勢尚未好轉的隊員,同李小榮那條船迴來,並轉入作訓場那邊修養。
在城外下了車,已經提前聯係好接應的船,將王明坤等人接迴,也一並將多餘裝備這些帶走,
當然了,並不包含船機這些,船機卸下後,暫時先存放在了基地船上,後麵看情況再安排其去向。
帶走了多餘裝備,林默等人拎著一兩個箱子,輕裝迴城,當然,是分開走的,三二人一組。
進了城,去的不是雞鵝巷,也非洪公祠,也不是之前的落腳點,而是城西,之前物色好的地方。
那地方,經過一段時間緊鑼密鼓的改建後,眼下已經正式的投入使用,之前徐顧煜已經帶人接收並入駐。
林默等人,基本都是搭乘著黃包車去到周邊,然後步行前往新駐地。
林默與鄭君山一道,拎著箱,穿過駐地外那段新整修過一番,更加齊整寬敝的短路,風塵仆仆的樣子,手提皮箱,像是個前來報首的新人。
因為新修整好的門牆兩側,還有掛著紅花的新牌子,上書某某經濟研究曆史啥啥一堆的研究所。
算是采納了林默的意見,不過並沒有用單一的名號,而是找了一堆冠上,光是為寫滿這些,字號都縮了好幾號。
不過也好,越這樣,越像是草台班子,安置閑雜人等的地方,以後有些什麽動靜,也好對外給搪塞過去。
而在兩側,之前窄窄的那條排水溝,也外擴弄得頗為寬大,估摸著能有三米寬,內側直抵牆根,僅留了個不是十厘米的渠沿。
外側渠沿倒是挺寬的,估計能有一米,上麵還擺著些花盆裝飾,估計是附近的小孩,正有不少在這跑去跑來打鬧,或在水邊撈魚。
水渠還挺深,估計有一米,水則有五六十厘米深,清澈的水裏遊弋著大量小魚,看顏色就知道,觀賞魚無疑。
搞這麽個水渠,自然不是單純用來排水或養魚,一者美化一下此地的外觀環境,讓對外宣稱的那些說辭,能更立得住腳。
二者起護城河效果,阻止人靠近牆低,既阻隔閑雜人等,也阻止心有不軌的,而且此水深也是精心設計的,趟水很容易發出動靜,但不趟又大概率越不過。
水渠是基本環繞了建築一圈,除去門口稍窄,並用條石搭起,其他地方隻會更寬。
在周圍小孩好奇目光中,幾人在門口好奇四下看了幾眼,這才裝作新人模樣,遞了證件,查閱後進了門。
右側過道,已用木箱堵住了大部,其內填土,種上了花草矮樹等觀賞植物,增添了綠意,也將那一側視野,遮擋大部。
左側過道並無遮攔,樓下屋牆拆除,將一樓做為了停車場,眼下已經停了幾輛車。
更往內,才見綠意,一樣是種在木箱中的綠植,隻不箱子分置在道路兩側,而非堵住道路。
而正麵往前穿過樓洞,不過可以看見裏麵,曾經的貨場上,已經起了一堵近兩米高的牆,其上還穿插種植著矮竹矮樹等綠植,密密麻麻,隱約可聞其間傳來的水聲。
幾人並沒進去,而是帶著東西往左側而去,地麵非磚非石也非混凝土,而是鋪上了一層瀝青。
地了種有綠植處,這裏也有一條排水渠,不寬,一米左右,之前的地方也有,並與外麵的水渠相連接,隻不過將其布設成了暗渠。
水渠也有近一米深,水的話有七八十厘米,裏麵也是小魚成群,不過還能看見一條稍大些的,估計是之前從地下抓的,隻不過暗渠裏布了鋼網,它們出不去。
從側邊路口,更能看清貨場的布置,確如規劃的,弄了個水池,周圍種了一圈樹和竹遮擋。
據介紹,池子裏還弄了假山、噴泉、棧道、亭子這些,池裏則養了捉出來的大魚,挺好看的。
見他們迴來,在主樓辦公的文職隊員,已經主動出來安排了,此駐地是連同住宿這些一並解決的,外麵這一圈房舍,就是生活區。
一樓是功能室,像鍛煉室、圖書室、學習室、食堂等等,布置了不少出來,樓上則是宿舍。
上了樓,被帶到了分給他們的地方,由之前的倉庫改來,一大間被分隔出四小間,中間還有一個公用的客廳,一側還有個衛生間。
都是單人宿宿,但都不小,因為布局等原因,大小略有差異,但基本有二十多平一間。
單人間被簡單分隔成臥室和書房,臥室睡覺不用說,書房有點名不副實,屬於書房、辦公室、儲物等等的結合。
東西配置齊全,床被、書架、台燈、辦公桌、椅凳沙發等等,甚至還有個簡單的保險櫃,屬於拎包入住的條件。
另外,上下左右牆麵,基本都進行了隔音處理,盡量確保隱私及休息不被打擾。
其實就是稻草加沾合劑,壓成塊狀,然後放入牆體樓板間固定,隔音效果還行,隻要不弄出太大動靜,基本不會影響別人。
另外,因工作的特殊性,單人間屬於絕對私密空間,沒有特殊情況,絕不允許私自進入,哪怕主人相邀,也要盡量免進入。
客廳也有三十平出頭,有一個長的矮幾,兩排沙發,一些凳子,裝扮的比較簡單,內部串門可入。
客廳還裝有一部內部電話,用於互相拔打通話,主要就是有公務之類,從辦公區可直接打電話通知到人。
另外,個人房間內,還安有一部警鈴,那是有緊急情況或行動之類的,尤其夜間,可直接喚醒通知相關人員。
至於衛生間,屬於衛漱同間,五六平吧!也就一個冼漱台,一個可衝水的蹲便,汙水直接排入排汙係統內。
肯定不是那條水渠,而是新埋布設的排汙管,另外,駐地後側地勢高處,也就是之前臨時養魚的那一排房子,那裏有一部燒熱水的鍋爐,連帶著,那裏還有熱水房、洗衣房、澡堂等配套設施。
住宿上,大家並沒有搞什麽特殊,這裏不能讓外人來住,自己一個人,夠住就行,實在沒有什麽必要搞什麽特殊。
如果說有,那就是主樓那裏留了幾間客房,條件更好一些,那是為戴老板及其他可能會來的重要客人所留。
徐顧煜也可能住住,但他還有其他職務、還領銜負責其他部門,所以也不會駐留此地,也可以歸入短期落腳的範疇。
林默及鄭君山這隊官,及隊裏其他骨幹,因考慮夜間輪班等問題方便,是選擇分開與普通隊員一起住的。
找了個房間,隨意歸置了下,隊員也陸續到來,分配了下,放好東西,便結伴來到主樓。
一者正式登記歸建,一些武器之類的也需入庫,不過行動相關的資料等,尚封存在船上,好在大致情況之前已匯報過,暫時不著急。
主樓右側,一樓為後勤及技術部門辦公區,主要是因為有法醫室之類,而有些部門還需兼顧著地下空間,不適合安置在樓上。
在二樓則是文職及對外接洽的文職部門,左一樓為外勤行動部門集中辦公區,左二樓,為組及以上領導辦公室及機要部門。
三樓則是非辦公區,之前所提的客房便在此地,還有配套的一些其他功能間,像是機要會議室之類的,不一一贅述。
眼下,這裏挺冷清的,一隊二隊尚未從北邊趕迴,中間日本人有些不好的動向,連林文畢都緊急趕了過去。
劉震山本身便去了北邊,徐顧煜又另有要務,眼下隻有張宏鑫帶著留守的文職人員在此地。
同張宏鑫匯報閑聊了會兒,林默又帶人去看了,分給他們的辦公室,一個容納所有人的大辦公室,外加幾個中等的辦公室,以及幾個小辦公室,還會小會議室,組成了他們三隊的辦公區。
簡單分配了下,林默便解散了隊伍,自己在駐地轉了一圈,四下看看後,也直接迴了宿舍,蒙上腦袋便睡。
這段時間的行動,壓力很大,路上又折疊一翻,已是疲倦不堪,直接一覺睡了個昏天黑地。
當然,撤離時間並非即刻,一方麵還有些尾需要收,另一方麵,他也需要再防一防、觀望觀望,日本人會不會再搞出什麽動作。
迴電第二日,南京安排聯絡人員過來,帶來了一些情況,並未催促於他,顯然對他還是信任的。
次日,基地船偷偷駛迴野湖,同一直守候白銀的何長文等人進行匯合,開始首次轉運白銀。
這段時間的看守,並非沒有出現狀況,三次有漁民差點意外闖入進來,但被他們扮作流竄匪徙給洗劫。
當然,洗劫後,一臉嫌棄的把人打了一頓便放走了,隨後安排他人盯著,無狀況後才會撤迴。
好在這邊確實偏,平常往來的人很少,幾次過後,可能是有水匪的消息傳開,更少有人前來,並未出現大狀況。
這些白銀可不少,大船都無法單次轉運走,甚至需要來幾次,至於這些裝船機的筏船,已經不適合再露麵,隻能讓基地船多跑幾趟。
至於轉運目的地,便是之前熔煉黃金的那夥人,眼下,他們已經被悄悄編為外圍,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工作,便是替他們處理這些白銀。
其實劫銀那天清晨,何長文帶著幾條船離開,看似是故意偽造痕跡的假目標,實則船上依舊運載走了一批東西。
那便是從那處倉庫,拆卸下的熔煉設備這些,藍維靄那些家夥不差錢,用的東西自然不會差,甚至可以說極好。
設備中途經過轉運,抹除了標碼名牌,甚至進行了偽造做舊後,打亂分批送到了那些人手上。
當然了,防的並非他們,白銀一過去,他們也就能猜到了,甚至絕大多數知曉此事的,都能猜到白銀落入了情扳處手上,此舉不過是為了消除證握,不留下把柄。
說起黃金,寶藏一事依舊在持續發酵之中,之前因有大量搜尋白銀,此事並未成功將太多人的目光吸引過去。
但伴隨匪寇幫會被清繳,此事也逐漸再次進入一些人視野,當然了,主要是中上層一些有勢力、有貪念、不怕死的人。
各種泥沙俱下、真真假假的消息,在暗地裏大肆傳播,那天文數字的財富,撩拔得一些人,著實是心癢難耐。
根據一些情報,眼下已經有人偷偷安排人北上打探消息,甚至有些心急的,已經在拉、甚至拉起人手準備北上。
而且在這之中,不乏日本人,各方的動作,又招惹來更多目光,甚至讓更多人篤定此事為真,繼而形成閉環,最終不知會有多少人摻合其中。
雖然此安排,並未達成林默預期的設想,但威力不可否認,由此而引發的各種事端,也不知會演變成何樣?
不過嘛!此事林默並不準備繼續跟進,沒有特殊狀況,他也不準備摻合,而是放任其發酵發展。
林默迴城去了趟商行,了解些情況後,便帶著留在城中的弟兄,撤出了城。
在城外與蘇宏傑碰了個頭,交流一番,林默在城外又觀望幾日,才同結束任務的王守飛等人匯合。
眾人分開搭乘著幾條大烏篷,緩緩搖著櫓,過澄湖、穿太湖、入滆湖、上長蕩湖,最終借由水路在長蕩湖南側溧陽上岸。
整個路程,花了近一天時間,中途也玩玩耍耍,慢慢來,而非急匆匆趕路,算是讓大家能真正放鬆一下吧!
又在溧陽休整一夜,眾人登上兩輛客車,沿著溧陽外的汽車路,緩緩駛往南京。
客車就是之前繳獲那些重型卡車改裝而來的,林默事先已經聯係好了人,車開迴去,立馬拆卸下車頭這些,將其改為客車。
現下,各類客車,乃至雜七雜八的功能車輛,像水車、消防車、校車等等之類,多是在卡車基礎上改裝而成,這東西並不奇怪。
當然了,目前改出的幾輛,都是比較簡陋的,大致就是把車鬥改為車廂,再將駕駛室及車頭機箱樣式也做一番修改,以免被人認出。
座位也是木質硬坐,再簡單綁上靠墊、坐墊,加之路況,乘坐著並不舒服,後期尚需持續改進。
至於這些車的用途,林默準備投入在南京周邊運行,當然了,他們並不參與,隻是讓與他們有關係的人出麵組織營運,而他們在有需要時,可以利用借用一下這些車。
又費了不少時間,眾人終於迴到南京,說實話,這體驗並不好,渾身難受。
之所以選擇此路,自己是防止迴歸時被盯上、被人發現什麽,搞出這般大動靜,哪怕在南京,也會有無數人想要窺探他們。
走水路自然方便,但別人也是這麽想的,那他們隻能走陸路迴南京,當然,不包括傷員。
好在休整滯留一段時間,多數傷情都已恢複能同行,隻有少數傷勢尚未好轉的隊員,同李小榮那條船迴來,並轉入作訓場那邊修養。
在城外下了車,已經提前聯係好接應的船,將王明坤等人接迴,也一並將多餘裝備這些帶走,
當然了,並不包含船機這些,船機卸下後,暫時先存放在了基地船上,後麵看情況再安排其去向。
帶走了多餘裝備,林默等人拎著一兩個箱子,輕裝迴城,當然,是分開走的,三二人一組。
進了城,去的不是雞鵝巷,也非洪公祠,也不是之前的落腳點,而是城西,之前物色好的地方。
那地方,經過一段時間緊鑼密鼓的改建後,眼下已經正式的投入使用,之前徐顧煜已經帶人接收並入駐。
林默等人,基本都是搭乘著黃包車去到周邊,然後步行前往新駐地。
林默與鄭君山一道,拎著箱,穿過駐地外那段新整修過一番,更加齊整寬敝的短路,風塵仆仆的樣子,手提皮箱,像是個前來報首的新人。
因為新修整好的門牆兩側,還有掛著紅花的新牌子,上書某某經濟研究曆史啥啥一堆的研究所。
算是采納了林默的意見,不過並沒有用單一的名號,而是找了一堆冠上,光是為寫滿這些,字號都縮了好幾號。
不過也好,越這樣,越像是草台班子,安置閑雜人等的地方,以後有些什麽動靜,也好對外給搪塞過去。
而在兩側,之前窄窄的那條排水溝,也外擴弄得頗為寬大,估摸著能有三米寬,內側直抵牆根,僅留了個不是十厘米的渠沿。
外側渠沿倒是挺寬的,估計能有一米,上麵還擺著些花盆裝飾,估計是附近的小孩,正有不少在這跑去跑來打鬧,或在水邊撈魚。
水渠還挺深,估計有一米,水則有五六十厘米深,清澈的水裏遊弋著大量小魚,看顏色就知道,觀賞魚無疑。
搞這麽個水渠,自然不是單純用來排水或養魚,一者美化一下此地的外觀環境,讓對外宣稱的那些說辭,能更立得住腳。
二者起護城河效果,阻止人靠近牆低,既阻隔閑雜人等,也阻止心有不軌的,而且此水深也是精心設計的,趟水很容易發出動靜,但不趟又大概率越不過。
水渠是基本環繞了建築一圈,除去門口稍窄,並用條石搭起,其他地方隻會更寬。
在周圍小孩好奇目光中,幾人在門口好奇四下看了幾眼,這才裝作新人模樣,遞了證件,查閱後進了門。
右側過道,已用木箱堵住了大部,其內填土,種上了花草矮樹等觀賞植物,增添了綠意,也將那一側視野,遮擋大部。
左側過道並無遮攔,樓下屋牆拆除,將一樓做為了停車場,眼下已經停了幾輛車。
更往內,才見綠意,一樣是種在木箱中的綠植,隻不箱子分置在道路兩側,而非堵住道路。
而正麵往前穿過樓洞,不過可以看見裏麵,曾經的貨場上,已經起了一堵近兩米高的牆,其上還穿插種植著矮竹矮樹等綠植,密密麻麻,隱約可聞其間傳來的水聲。
幾人並沒進去,而是帶著東西往左側而去,地麵非磚非石也非混凝土,而是鋪上了一層瀝青。
地了種有綠植處,這裏也有一條排水渠,不寬,一米左右,之前的地方也有,並與外麵的水渠相連接,隻不過將其布設成了暗渠。
水渠也有近一米深,水的話有七八十厘米,裏麵也是小魚成群,不過還能看見一條稍大些的,估計是之前從地下抓的,隻不過暗渠裏布了鋼網,它們出不去。
從側邊路口,更能看清貨場的布置,確如規劃的,弄了個水池,周圍種了一圈樹和竹遮擋。
據介紹,池子裏還弄了假山、噴泉、棧道、亭子這些,池裏則養了捉出來的大魚,挺好看的。
見他們迴來,在主樓辦公的文職隊員,已經主動出來安排了,此駐地是連同住宿這些一並解決的,外麵這一圈房舍,就是生活區。
一樓是功能室,像鍛煉室、圖書室、學習室、食堂等等,布置了不少出來,樓上則是宿舍。
上了樓,被帶到了分給他們的地方,由之前的倉庫改來,一大間被分隔出四小間,中間還有一個公用的客廳,一側還有個衛生間。
都是單人宿宿,但都不小,因為布局等原因,大小略有差異,但基本有二十多平一間。
單人間被簡單分隔成臥室和書房,臥室睡覺不用說,書房有點名不副實,屬於書房、辦公室、儲物等等的結合。
東西配置齊全,床被、書架、台燈、辦公桌、椅凳沙發等等,甚至還有個簡單的保險櫃,屬於拎包入住的條件。
另外,上下左右牆麵,基本都進行了隔音處理,盡量確保隱私及休息不被打擾。
其實就是稻草加沾合劑,壓成塊狀,然後放入牆體樓板間固定,隔音效果還行,隻要不弄出太大動靜,基本不會影響別人。
另外,因工作的特殊性,單人間屬於絕對私密空間,沒有特殊情況,絕不允許私自進入,哪怕主人相邀,也要盡量免進入。
客廳也有三十平出頭,有一個長的矮幾,兩排沙發,一些凳子,裝扮的比較簡單,內部串門可入。
客廳還裝有一部內部電話,用於互相拔打通話,主要就是有公務之類,從辦公區可直接打電話通知到人。
另外,個人房間內,還安有一部警鈴,那是有緊急情況或行動之類的,尤其夜間,可直接喚醒通知相關人員。
至於衛生間,屬於衛漱同間,五六平吧!也就一個冼漱台,一個可衝水的蹲便,汙水直接排入排汙係統內。
肯定不是那條水渠,而是新埋布設的排汙管,另外,駐地後側地勢高處,也就是之前臨時養魚的那一排房子,那裏有一部燒熱水的鍋爐,連帶著,那裏還有熱水房、洗衣房、澡堂等配套設施。
住宿上,大家並沒有搞什麽特殊,這裏不能讓外人來住,自己一個人,夠住就行,實在沒有什麽必要搞什麽特殊。
如果說有,那就是主樓那裏留了幾間客房,條件更好一些,那是為戴老板及其他可能會來的重要客人所留。
徐顧煜也可能住住,但他還有其他職務、還領銜負責其他部門,所以也不會駐留此地,也可以歸入短期落腳的範疇。
林默及鄭君山這隊官,及隊裏其他骨幹,因考慮夜間輪班等問題方便,是選擇分開與普通隊員一起住的。
找了個房間,隨意歸置了下,隊員也陸續到來,分配了下,放好東西,便結伴來到主樓。
一者正式登記歸建,一些武器之類的也需入庫,不過行動相關的資料等,尚封存在船上,好在大致情況之前已匯報過,暫時不著急。
主樓右側,一樓為後勤及技術部門辦公區,主要是因為有法醫室之類,而有些部門還需兼顧著地下空間,不適合安置在樓上。
在二樓則是文職及對外接洽的文職部門,左一樓為外勤行動部門集中辦公區,左二樓,為組及以上領導辦公室及機要部門。
三樓則是非辦公區,之前所提的客房便在此地,還有配套的一些其他功能間,像是機要會議室之類的,不一一贅述。
眼下,這裏挺冷清的,一隊二隊尚未從北邊趕迴,中間日本人有些不好的動向,連林文畢都緊急趕了過去。
劉震山本身便去了北邊,徐顧煜又另有要務,眼下隻有張宏鑫帶著留守的文職人員在此地。
同張宏鑫匯報閑聊了會兒,林默又帶人去看了,分給他們的辦公室,一個容納所有人的大辦公室,外加幾個中等的辦公室,以及幾個小辦公室,還會小會議室,組成了他們三隊的辦公區。
簡單分配了下,林默便解散了隊伍,自己在駐地轉了一圈,四下看看後,也直接迴了宿舍,蒙上腦袋便睡。
這段時間的行動,壓力很大,路上又折疊一翻,已是疲倦不堪,直接一覺睡了個昏天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