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裏,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裏,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
逍遙,不是任性,不是隨意,是隨順事物自然的規律,憑借其勢而自然運行。
講的是物適其性,沒有什麽誰更好、誰更差的區分抄,所以,大鵬的自然就是逍遙,麻雀的自在也是逍遙,不是說大鵬鳥要比麻雀如何如何,隻是自己在自己的環境下,更舒適暢快的自然體驗。
為什麽說列子的禦風不能算是得道呢?
因為他的行為不能任用自如,仍然需要有所依賴和憑借。“強求”的執著,是襲違反“道”的規律的,或者不充分滿足“道”的內涵的行為。
天道自然無為百,人的行事也應效法天道,不要妄自作為。所以說,凡有所侍,皆不自由,隨心所欲,任意無窮。
對於莊子,道明極為推崇...
在懂得“道”度的聖者看來,行動,如果仍然停留在依靠別人的推動、依靠小聰明小手段,都不是真正符合“道”的意義。
得道者做事和處世,完全是以自己的智慧和對事物正確的分析,通過主動的行為、謹慎的態度,得以輕鬆完成。
或者說,逍遙一詞,也有如此說法:
人應當不受任何束縛,自由自在地活動。
這實際上反映了莊子要求超越時間和空間,擺脫客觀現實的影響和製約,忘掉一切,在主觀幻想中實現“逍遙”的人生觀。
《逍遙遊》很能代表莊子的哲學思想,同時也體現出其散文的文學風格和成就。
莊子追求的“逍遙遊”的境界,是一種天地間,根本不可能有的主觀唯心主義的幻想。
但他這篇文章卻寫得十分漂亮,代表著他非凡的文學成就。他以寓言作比喻,寓哲理於離奇的想像和形象化的描寫之中。
文中的一係列寓言,都寫得奇幻無比而又形象逼真。這些寓言故事性很強,而且窮形盡相,煞有介事,所以能夠深深地吸引和打動讀者,成為論說事理的有力手段。除了想像豐富、形象逼真之外,文章的大開大合的寫法,縱橫跌宕、浩蕩奇警的風格也是非常突出的。這篇千古妙文,不講究一般文章那些起承轉合的程式,而是任情揮灑,不拘一格,很像作者本人那飄逸、灑脫的個性。
自然,這些說法,就是一些文人墨客的說法。
而在道明看來,每一個人都有個人的,對於逍遙,對於道的看法完全不同。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完整的個體,是以每一個人都是有一個獨立的存在。
逍遙遊是莊子對於逍遙的向往,大多數人認為不存在...
如果沒有來到這個世界之前,道明也會與大多數人一樣,這種逍遙,過於理想化的逍遙不存在...但是現在,道明很清楚,其實逍遙是真的存在的。
道明自己本身,就是要擺脫所有的束縛,然後追求著自由。
傳言,莊子又號南華老仙,而在這個時代,恰巧存在著一位修行者,道號就叫南華...對於這個南華,道明不是很了解,於吉與他比較熟悉...
“莊子生活在四五百年前,要是活到現在,應該有五百多歲。”
道明分心二用,一邊講道,一邊想著自己的問題。三花境界有三魂,是以道明能夠分心三用...
這一神通,需要自己去參悟,並非每一位三花強者都能夠參悟通透。
“想要活到五百歲之上,起碼也要有三花境界,是以,這裏的南華,是不是莊子?”
是不是這個世界的南華,因為與南華山有關係,才會自號南華?
記憶之中,莊子就是在唐玄宗時期,才被冊封為南華老仙之名的...
“個人代表不了所有,不可能代表所有人,是以我的逍遙與他們的逍遙不同。莊子的逍遙,也與我的不同...”
道明沉吟許久:“是以,莊子的逍遙,我隻能借鑒,而不是全部套用...”
雙眼微睜,道明掃視著自己的目光所能看到的所有的地方,最終微微閉上雙眼:“天下之人,萬萬千千。修道不易,與我無緣...”
天下之人千千萬萬,隻是,緣法一詞,在修行者這裏無比看重...是以,道明有些失望,萬萬千千之人,與他有緣的,除了逍遙穀眾人,聽道者之中,沒有一個...
麵對天子,道明直接就選擇了無視...
道明坐在高台上講道,聲音飄飄渺渺,勾連天地,法則顯化,神通無敵。
竇妙挨著道明最近,是以收獲最多...
其實講道遠近,沒有多少區別...
不過,這個距離還是有些講究的...正所謂,距離越近,距離道越近,影響越大,所以傍近而舍遠就是根本。
竇妙此時,仿佛聽到了道明的內心世界,逍遙遊她不是沒有參悟過,也不是沒有讀過...記得沒有修行,與剛剛開始修行,到現在的三花境界,這三個階段,對於逍遙遊的感悟完全不同...
一開始讀逍遙遊,隻是因為逍遙遊文章集美,幾乎是理想化的逍遙世界...
剛剛開始修行的時候,再讀逍遙遊,則是感慨,井底之蛙,不知天之大...這個時候才明白,上古先賢,對於道的理解是多麽的讓人難以置信...
這一篇逍遙遊,都能讓人遐想萬分,恨不得自身扶搖直上,遨遊九天。、
現在,已經是三花境界的竇妙,再讀逍遙遊,隻感覺,自己仿佛對於蒼天觸手可得,這個世界,讓自己距離逍遙似乎更近了...
而逍遙遊中的逍遙意境,給人一種越來越近,而又越來越遠的感覺,這種感覺很是矛盾,卻又讓人無法自拔沉迷其中。
到了道明講道,同樣都是逍遙遊,道明講道的逍遙遊,是道明對於逍遙的理解...仿佛就是告訴眾人,逍遙意境,其實觸手可得。
天下之人千千萬萬,每一個人對於逍遙的理解是不同的,對於逍遙的額追求是不同的。
就比如帝王,追求的是一人一言九鼎,隨心所欲,無人能夠掣肘。
就比如一個俠客,追求的是行俠仗義,快意恩仇,無人可以讓他受到約束的自由世界...
再比如一個農夫,他所追求的就是,家有良田百畝,耕牛數頭,年年可以風調雨順,年年可以大豐收。
每天一頓白麵饅頭,每天都能吃上白米飯,吃上一頓肉...喝一頓小酒,逍遙自在的溜溜達達,子孫滿堂...
是以,不同的地位,就有不同的追求。
是以,不同的職業,對於自由的憧憬也是天差地別...甚至,每一個行業之中,每一個人的向往都是有所偏差的...
道明就是在告訴所有人,你們追求自己內心的自由,追求自己內心的逍遙。隻是這種逍遙,也未必沒有約束。
道德倫理,不能踐踏!
良心不能丟失!
道明就是告訴所有人,逍遙沒有絕對的逍遙。
這一點,竇妙聽懂了,這是無奈...
這一次講道,竇妙沒有那種陷入縹緲意境,反而有一種頭腦十分清醒的感覺...
這種感覺,讓她有些不適應,讓她還是感覺到了一種壓抑...明明就是再說逍遙,為什麽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
這種感覺...
讓人感覺到十分的矛盾,十分的難受...
然而,就在這種矛盾之中,卻能夠瞬間明悟,人存於世,那種本能的心性現實。
在不可能之中掙紮,在不可能之中,完成自己的反抗,在不可能之中,走完這一生...然而,修行者始終都是再追求自我自由之中,不斷強化自身,與天爭命。
這個時候,竇妙懂了,竇妙悟了...
這個世界看似簡單,卻又複雜無比。
這個世界看似複雜,其實又是簡單無比。
是以,寧願生活在複雜之中追求簡單,也不在簡單之中遇到複雜。
這一次講道,看似很簡單,卻又讓人在無所謂之中,突然發現,感慨良多...在可有可無中,發現其實還真的有必要。
逐漸的,竇妙陷入一種奇妙的,複雜的狀態之中。
而在白馬觀中,前來聽道者,此時也是沉浸在這種複雜之中,這種矛盾之中。
“什麽是逍遙?”
此時此刻,劉宏還是無比清醒的...與之前人人傳說,聽道就會陷入一種神秘的意境之中不同,此時此刻,劉宏感覺,自己就像是活在了一種無比清明的世界。
但是他記得清楚,自己明明已經閉上眼睛了。
為什麽,他能夠看到世界所有?
而且,眼前的世界,並不是白馬觀,而是一種無垠的草原之中?
劉宏心中有些慌亂,但是他又開始滿滿的平複自身的恐懼:“朕乃是皇帝,是天子,誰敢加害於朕?”
然而,這種自我強壯內心的話語,讓他心中更為恐懼起來:“大鵬展翅九萬裏,呃...”
劉宏感覺到,四周情景一變,剛才的草原消失不見,而他已經置身皇宮之中:“很明顯,這就是一種意境...那些人並沒有騙人,真的能,可以在聽道的時候,見到種種奇異鏡像...”
疏忽之間,天地變化。
轉眼之間,咫尺天涯。
看著熟悉的皇宮,劉宏看著恭敬而畏懼的宮女太監...在這一刻,劉宏似乎感覺,這種從草原來到皇宮,是給他一種暗示?
劉宏迷茫了,然後又清醒了:“我明白了...事無絕對,沒有絕對的自由,沒有絕對的逍遙...但是我...”
劉宏知道,身為帝王,需要以身作則,但是他的內心世界裏麵,卻有一種向往自由的追求...自由自在,有的時候他都在想,為什麽我已經是皇帝了,已經是天子了,為什麽還不能自由自在?
是的,作為天子,整個天下都是自己的,為什麽自己還要受到約束?
妃子自己不能選...
皇後人選現在還在商議之中,自己似乎不能插手...
劉宏感覺到有些憋屈,有些委屈...
“我要的就是自由!”
劉宏心中呐喊,他渴望自由:“天下是我的!我必須要自由!”
............
此時,在白馬關外,一個年輕人盤膝坐在一顆大樹下。
這裏距離白馬觀已經不算近,足足有三裏路...
他本來在白馬觀,就在講道高台的附近...因為白馬觀明文規定,每一個作為,都不得依靠暴力,依靠自身身份搶別的人的...
一切,都是先來後到!
是以,霍冧的位置,被人首先是用了十金換到了一個院子外麵...然後,距離講道高台其實也不遠,就隻有不足十丈...
然而,一位公子,直接給他十金,他又再次換了一個位置,此時已經到了白馬觀外...但是就在白馬觀的門外...
但是人有攀比心,人有強者向前的想法執著,於是乎,當他來到這裏,講道開始的時候,就賺了足足三十金...
如果是以前,他根本就不把這三十金放在眼中...但是現在,霍冧感覺,這三十金,已經算是天文數字了......
“何處修行不是修行?何處聽道不是聽道?”
霍冧滿臉含笑,此時此刻已經完全沉浸在講道的意境之中...
與其他人完全不同,霍冧從一開始,就直接仿佛聽到了仙樂,意念飄飛,仿佛置身一處其妙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裏麵,他身輕如燕,幾乎是無所不能,幾乎就是鎖心所欲...霍冧在這裏躺在雲彩上,趴在雲彩上...
就像是遊魚一樣,讓他穿梭整個天地...就像是自己本身,已經超脫了世界限製,似乎已經完全解脫一般...
在這裏,他感覺到,自己真的身心放鬆了,什麽都不要去想,什麽都不需要去做...
在這裏,忘記了一切煩惱,在這裏讓他體會到了真正的自由...沒有約束,沒有束縛,除了這個世界隻有他一個人,讓他略微不適,其餘的,霍冧感覺,永遠住在這裏,其實還是非常好的...
“這就是逍遙?”
“這就是自由?”
耳邊傳來講道聲音,霍冧突然間感覺,世間萬物皆寂靜,天地隻有講道聲...
............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
逍遙,不是任性,不是隨意,是隨順事物自然的規律,憑借其勢而自然運行。
講的是物適其性,沒有什麽誰更好、誰更差的區分抄,所以,大鵬的自然就是逍遙,麻雀的自在也是逍遙,不是說大鵬鳥要比麻雀如何如何,隻是自己在自己的環境下,更舒適暢快的自然體驗。
為什麽說列子的禦風不能算是得道呢?
因為他的行為不能任用自如,仍然需要有所依賴和憑借。“強求”的執著,是襲違反“道”的規律的,或者不充分滿足“道”的內涵的行為。
天道自然無為百,人的行事也應效法天道,不要妄自作為。所以說,凡有所侍,皆不自由,隨心所欲,任意無窮。
對於莊子,道明極為推崇...
在懂得“道”度的聖者看來,行動,如果仍然停留在依靠別人的推動、依靠小聰明小手段,都不是真正符合“道”的意義。
得道者做事和處世,完全是以自己的智慧和對事物正確的分析,通過主動的行為、謹慎的態度,得以輕鬆完成。
或者說,逍遙一詞,也有如此說法:
人應當不受任何束縛,自由自在地活動。
這實際上反映了莊子要求超越時間和空間,擺脫客觀現實的影響和製約,忘掉一切,在主觀幻想中實現“逍遙”的人生觀。
《逍遙遊》很能代表莊子的哲學思想,同時也體現出其散文的文學風格和成就。
莊子追求的“逍遙遊”的境界,是一種天地間,根本不可能有的主觀唯心主義的幻想。
但他這篇文章卻寫得十分漂亮,代表著他非凡的文學成就。他以寓言作比喻,寓哲理於離奇的想像和形象化的描寫之中。
文中的一係列寓言,都寫得奇幻無比而又形象逼真。這些寓言故事性很強,而且窮形盡相,煞有介事,所以能夠深深地吸引和打動讀者,成為論說事理的有力手段。除了想像豐富、形象逼真之外,文章的大開大合的寫法,縱橫跌宕、浩蕩奇警的風格也是非常突出的。這篇千古妙文,不講究一般文章那些起承轉合的程式,而是任情揮灑,不拘一格,很像作者本人那飄逸、灑脫的個性。
自然,這些說法,就是一些文人墨客的說法。
而在道明看來,每一個人都有個人的,對於逍遙,對於道的看法完全不同。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完整的個體,是以每一個人都是有一個獨立的存在。
逍遙遊是莊子對於逍遙的向往,大多數人認為不存在...
如果沒有來到這個世界之前,道明也會與大多數人一樣,這種逍遙,過於理想化的逍遙不存在...但是現在,道明很清楚,其實逍遙是真的存在的。
道明自己本身,就是要擺脫所有的束縛,然後追求著自由。
傳言,莊子又號南華老仙,而在這個時代,恰巧存在著一位修行者,道號就叫南華...對於這個南華,道明不是很了解,於吉與他比較熟悉...
“莊子生活在四五百年前,要是活到現在,應該有五百多歲。”
道明分心二用,一邊講道,一邊想著自己的問題。三花境界有三魂,是以道明能夠分心三用...
這一神通,需要自己去參悟,並非每一位三花強者都能夠參悟通透。
“想要活到五百歲之上,起碼也要有三花境界,是以,這裏的南華,是不是莊子?”
是不是這個世界的南華,因為與南華山有關係,才會自號南華?
記憶之中,莊子就是在唐玄宗時期,才被冊封為南華老仙之名的...
“個人代表不了所有,不可能代表所有人,是以我的逍遙與他們的逍遙不同。莊子的逍遙,也與我的不同...”
道明沉吟許久:“是以,莊子的逍遙,我隻能借鑒,而不是全部套用...”
雙眼微睜,道明掃視著自己的目光所能看到的所有的地方,最終微微閉上雙眼:“天下之人,萬萬千千。修道不易,與我無緣...”
天下之人千千萬萬,隻是,緣法一詞,在修行者這裏無比看重...是以,道明有些失望,萬萬千千之人,與他有緣的,除了逍遙穀眾人,聽道者之中,沒有一個...
麵對天子,道明直接就選擇了無視...
道明坐在高台上講道,聲音飄飄渺渺,勾連天地,法則顯化,神通無敵。
竇妙挨著道明最近,是以收獲最多...
其實講道遠近,沒有多少區別...
不過,這個距離還是有些講究的...正所謂,距離越近,距離道越近,影響越大,所以傍近而舍遠就是根本。
竇妙此時,仿佛聽到了道明的內心世界,逍遙遊她不是沒有參悟過,也不是沒有讀過...記得沒有修行,與剛剛開始修行,到現在的三花境界,這三個階段,對於逍遙遊的感悟完全不同...
一開始讀逍遙遊,隻是因為逍遙遊文章集美,幾乎是理想化的逍遙世界...
剛剛開始修行的時候,再讀逍遙遊,則是感慨,井底之蛙,不知天之大...這個時候才明白,上古先賢,對於道的理解是多麽的讓人難以置信...
這一篇逍遙遊,都能讓人遐想萬分,恨不得自身扶搖直上,遨遊九天。、
現在,已經是三花境界的竇妙,再讀逍遙遊,隻感覺,自己仿佛對於蒼天觸手可得,這個世界,讓自己距離逍遙似乎更近了...
而逍遙遊中的逍遙意境,給人一種越來越近,而又越來越遠的感覺,這種感覺很是矛盾,卻又讓人無法自拔沉迷其中。
到了道明講道,同樣都是逍遙遊,道明講道的逍遙遊,是道明對於逍遙的理解...仿佛就是告訴眾人,逍遙意境,其實觸手可得。
天下之人千千萬萬,每一個人對於逍遙的理解是不同的,對於逍遙的額追求是不同的。
就比如帝王,追求的是一人一言九鼎,隨心所欲,無人能夠掣肘。
就比如一個俠客,追求的是行俠仗義,快意恩仇,無人可以讓他受到約束的自由世界...
再比如一個農夫,他所追求的就是,家有良田百畝,耕牛數頭,年年可以風調雨順,年年可以大豐收。
每天一頓白麵饅頭,每天都能吃上白米飯,吃上一頓肉...喝一頓小酒,逍遙自在的溜溜達達,子孫滿堂...
是以,不同的地位,就有不同的追求。
是以,不同的職業,對於自由的憧憬也是天差地別...甚至,每一個行業之中,每一個人的向往都是有所偏差的...
道明就是在告訴所有人,你們追求自己內心的自由,追求自己內心的逍遙。隻是這種逍遙,也未必沒有約束。
道德倫理,不能踐踏!
良心不能丟失!
道明就是告訴所有人,逍遙沒有絕對的逍遙。
這一點,竇妙聽懂了,這是無奈...
這一次講道,竇妙沒有那種陷入縹緲意境,反而有一種頭腦十分清醒的感覺...
這種感覺,讓她有些不適應,讓她還是感覺到了一種壓抑...明明就是再說逍遙,為什麽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
這種感覺...
讓人感覺到十分的矛盾,十分的難受...
然而,就在這種矛盾之中,卻能夠瞬間明悟,人存於世,那種本能的心性現實。
在不可能之中掙紮,在不可能之中,完成自己的反抗,在不可能之中,走完這一生...然而,修行者始終都是再追求自我自由之中,不斷強化自身,與天爭命。
這個時候,竇妙懂了,竇妙悟了...
這個世界看似簡單,卻又複雜無比。
這個世界看似複雜,其實又是簡單無比。
是以,寧願生活在複雜之中追求簡單,也不在簡單之中遇到複雜。
這一次講道,看似很簡單,卻又讓人在無所謂之中,突然發現,感慨良多...在可有可無中,發現其實還真的有必要。
逐漸的,竇妙陷入一種奇妙的,複雜的狀態之中。
而在白馬觀中,前來聽道者,此時也是沉浸在這種複雜之中,這種矛盾之中。
“什麽是逍遙?”
此時此刻,劉宏還是無比清醒的...與之前人人傳說,聽道就會陷入一種神秘的意境之中不同,此時此刻,劉宏感覺,自己就像是活在了一種無比清明的世界。
但是他記得清楚,自己明明已經閉上眼睛了。
為什麽,他能夠看到世界所有?
而且,眼前的世界,並不是白馬觀,而是一種無垠的草原之中?
劉宏心中有些慌亂,但是他又開始滿滿的平複自身的恐懼:“朕乃是皇帝,是天子,誰敢加害於朕?”
然而,這種自我強壯內心的話語,讓他心中更為恐懼起來:“大鵬展翅九萬裏,呃...”
劉宏感覺到,四周情景一變,剛才的草原消失不見,而他已經置身皇宮之中:“很明顯,這就是一種意境...那些人並沒有騙人,真的能,可以在聽道的時候,見到種種奇異鏡像...”
疏忽之間,天地變化。
轉眼之間,咫尺天涯。
看著熟悉的皇宮,劉宏看著恭敬而畏懼的宮女太監...在這一刻,劉宏似乎感覺,這種從草原來到皇宮,是給他一種暗示?
劉宏迷茫了,然後又清醒了:“我明白了...事無絕對,沒有絕對的自由,沒有絕對的逍遙...但是我...”
劉宏知道,身為帝王,需要以身作則,但是他的內心世界裏麵,卻有一種向往自由的追求...自由自在,有的時候他都在想,為什麽我已經是皇帝了,已經是天子了,為什麽還不能自由自在?
是的,作為天子,整個天下都是自己的,為什麽自己還要受到約束?
妃子自己不能選...
皇後人選現在還在商議之中,自己似乎不能插手...
劉宏感覺到有些憋屈,有些委屈...
“我要的就是自由!”
劉宏心中呐喊,他渴望自由:“天下是我的!我必須要自由!”
............
此時,在白馬關外,一個年輕人盤膝坐在一顆大樹下。
這裏距離白馬觀已經不算近,足足有三裏路...
他本來在白馬觀,就在講道高台的附近...因為白馬觀明文規定,每一個作為,都不得依靠暴力,依靠自身身份搶別的人的...
一切,都是先來後到!
是以,霍冧的位置,被人首先是用了十金換到了一個院子外麵...然後,距離講道高台其實也不遠,就隻有不足十丈...
然而,一位公子,直接給他十金,他又再次換了一個位置,此時已經到了白馬觀外...但是就在白馬觀的門外...
但是人有攀比心,人有強者向前的想法執著,於是乎,當他來到這裏,講道開始的時候,就賺了足足三十金...
如果是以前,他根本就不把這三十金放在眼中...但是現在,霍冧感覺,這三十金,已經算是天文數字了......
“何處修行不是修行?何處聽道不是聽道?”
霍冧滿臉含笑,此時此刻已經完全沉浸在講道的意境之中...
與其他人完全不同,霍冧從一開始,就直接仿佛聽到了仙樂,意念飄飛,仿佛置身一處其妙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裏麵,他身輕如燕,幾乎是無所不能,幾乎就是鎖心所欲...霍冧在這裏躺在雲彩上,趴在雲彩上...
就像是遊魚一樣,讓他穿梭整個天地...就像是自己本身,已經超脫了世界限製,似乎已經完全解脫一般...
在這裏,他感覺到,自己真的身心放鬆了,什麽都不要去想,什麽都不需要去做...
在這裏,忘記了一切煩惱,在這裏讓他體會到了真正的自由...沒有約束,沒有束縛,除了這個世界隻有他一個人,讓他略微不適,其餘的,霍冧感覺,永遠住在這裏,其實還是非常好的...
“這就是逍遙?”
“這就是自由?”
耳邊傳來講道聲音,霍冧突然間感覺,世間萬物皆寂靜,天地隻有講道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