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跪倒在地的於吉,竇妙心裏沒有鄙夷,反而看到了一位垂垂老矣的老朽,寧願跪伏在一個小年輕麵前,求道的堅定。
這是一種對於道的堅持,這是一種對於道的向往與追求。
她隻是靜靜的看著,她不敢聲張,生怕打饒了道明。
傳道與修道同樣重要,收徒也有修道者自己心中的堅持。
收徒的流程是什麽,要求是什麽,竇妙對於這些都不懂。絕不是磕了幾個頭,拜師之後,傳授修煉之法,就可以的。
道明沒有迴應,也沒有躲避於吉這一拜,隻是靜靜的站著:“你修道的目的是什麽?”
修道的目的是什麽?
竇妙自己也有些迷茫,她一開始,還想著讓道明傳她修煉之法,從此修道,追求長生。但是修道,就是為了長生不死?
於吉也在思索這個問題,他皺著眉頭,苦苦思索。
似乎在思索答案,也似乎在思索,一個讓道明滿意的迴答。
迴答的道明不滿意,那麽就無法拜師,迴答的完美,那麽就可以拜入師門。
但是僅僅這樣嗎?
作為修道者,都有心中的堅持。於吉就是如此,他有自己的堅持,他沒有師門,是以此時拜師沒有問題。但是他修行數十年,追求的是什麽?
再進一步?
還是害怕無法進步,最終一死。
於吉迷茫了,他的臉色有些呆滯。
道明也不打擾他,與竇妙一起燒火煮湯,陣陣香味,彌漫鼻端。
竇妙眼睛一亮,她不是沒有喝過羊肉湯,但是她從來,沒有見過如何煮湯。此時親力親為,讓她有一種難以言狀的欣喜感。
這是她親手煮的湯,自有不同意義。
看了一眼道明,他似乎也在沉思什麽,盯著鍋底的火焰,有些沉默。
“他是在迴憶,他自己拜師的時候,迴答過的這個問題的答案嗎?他當時,是如何迴答的?”
竇妙對道明所有的事情,都產生了好奇。想要知道他所有的秘密,所有的過往。但這是一種奢望,人,誰沒有秘密?
“咕咕...”
鍋內湯水聲響,鍋底火焰烈烈。
除了遠處,那些人歡聲笑語,山穀之中,竟然有些靜謐的感覺。
竇妙看著於吉還沒有答案,也不在關注。她喜歡這種感覺,想要永遠繼續這樣下去。
她想起當初在竇府,在皇宮,什麽時候能有這種輕鬆心態?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當鍋底的火焰慢慢熄滅,道明伸手把鍋內的羊肉撈起,放在砧板上。把骨頭上的肉,一一取下,骨頭扔進鍋裏。
“啪啪...”
刀聲密集,羊肉被切成了片。
放入一些食材,香味彌漫。
一吸鼻子,竇妙竟然滿口生津。這味道...與她之前喝過的羊肉湯絕對不同。在皇宮,自然沒有羊肉湯喝,她感覺這是人間最美的美味。
“於先生快起來吧...”
竇妙很明顯看到,於吉從剛才那種思索的狀態中聳了聳鼻子,偷偷往這裏看了一眼。於吉畢竟年事已高,雖然紅光滿麵,皮膚並未鬆弛,跪在地上這麽長時間也不容易了。
“你且起身吧...”
道明的聲音也傳了過來。
於吉臉色一變,滿臉羞愧。
他知道,拜師已經失敗了,他沒有機會再次拜入道明門下。於吉更是羞愧,修道的誘惑,還不如一碗羊肉湯的誘惑更大。
他是敗在了羊肉湯的美味上。
心中黯然,臉上也有些失落。剛才還被羊肉湯勾引的饞蟲,此時也自殺了。
竇妙於心不忍,仿佛九年前,她入宮的時候,那種百念具灰,對於未來惶恐而不安的那種迷茫。
“於先生,你可想到為什麽修道?”
其實她也很好奇,道明到底需要什麽樣的答案。
於吉滿臉羞愧,竟然低下頭去:“我不知道。”
他想來想去,都沒有想到,自己究竟是為了什麽修道。其實一開始,他隻是為了填飽肚皮,跟隨一位方士修道。
後來那位方士不過半年就隕落了,他就開始獨自修道。
再後來,他為了追求能夠再進一步,而努力修道,雲遊四方。其實一開始,到現在,他都沒有想到過,自己修道,最終的追求是什麽。
或者說,他從來也沒有想過這種問題。
“不知道才是道法自然...”
豈知道明卻在這個時候開口說話了:“迷茫之中求真知,茫茫黑夜尋光明。漫漫道路本無向,何來未走便知終。”
竇妙若有所思。
於吉則是眼睛一亮。
道明也不管他,繼續說道:“如果一開始立下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嗎?修道,本就是隨遇而安,道法自然,心態安定,符合自然,才是正道。心中有求,則必然心有所失。心有所失,必然心難平衡。心不平衡,自然心態過激。如此一來,就有了走火入魔,邪路之說...”
於吉眼睛越來越亮,仿佛眼前光明一片。
竇妙則是臉上恍然大悟,心裏佩服萬分。
道明笑道:“是以,不知道這個答案,就是你心中的答案,也是貧道需要的答案。”
“長生本就虛無縹緲,誰又能知道,自己真的能夠長生不死?長生,本就是一個廣泛的定論,恆久也非沒盡頭,長生也非不死亡。誰也沒有見證過長生,是以,無法求證是否有長生...所以,如果你說,修道就是為了追求長生,貧道就會失望了...”
就比如道路,終究還是會有盡頭的。修道,是否有盡頭?
因為沒有人會說出答案,就比如長生,就真的存在長生?誰能夠永恆的活下去,求證下去?誰又能來告訴他們?
沒有,隻有自己求證,才有答案。
道明自己心裏也不知道為什麽而修道,如果一開始隻是為了追求強大的力量,在這個世界活下去,那麽現在,道明反而迷茫下來。
生存的能力有了,但是修道為何?
成仙?
成仙的意義何在?
離開這個世界?
求證長生的可能?
若是說,成仙就是長生不死,那麽要真的長生了,那麽到了仙界,其實成仙就是修道的開始了?
所以,求知下去,就會不斷地推翻原本的定義,就會否定之前的目標。
“修道之路,本就是不斷地求證,推翻原有的理論,而得到新的定義。”
道明指著羊肉湯:“餓了吧,來喝湯吧...”
遠處篝火旁,笑聲反而被道明忽略:“貧道好長時間沒喝這麽美味的湯了,上一次喝,還是在十五年前了...”
十五年前他在原來的世界,一位師兄還俗,與他們分別。都沒有什麽大錢,一個分別宴,一人一碗羊肉湯,一瓶啤酒。
道明都有些懷念了。
“十五年前,先生貴庚?”
竇妙眼睛放光,這是光明正大的問道明的年齡。
道明豈能不知道她的想法:“貧道活了快六十年了。”
這是一種對於道的堅持,這是一種對於道的向往與追求。
她隻是靜靜的看著,她不敢聲張,生怕打饒了道明。
傳道與修道同樣重要,收徒也有修道者自己心中的堅持。
收徒的流程是什麽,要求是什麽,竇妙對於這些都不懂。絕不是磕了幾個頭,拜師之後,傳授修煉之法,就可以的。
道明沒有迴應,也沒有躲避於吉這一拜,隻是靜靜的站著:“你修道的目的是什麽?”
修道的目的是什麽?
竇妙自己也有些迷茫,她一開始,還想著讓道明傳她修煉之法,從此修道,追求長生。但是修道,就是為了長生不死?
於吉也在思索這個問題,他皺著眉頭,苦苦思索。
似乎在思索答案,也似乎在思索,一個讓道明滿意的迴答。
迴答的道明不滿意,那麽就無法拜師,迴答的完美,那麽就可以拜入師門。
但是僅僅這樣嗎?
作為修道者,都有心中的堅持。於吉就是如此,他有自己的堅持,他沒有師門,是以此時拜師沒有問題。但是他修行數十年,追求的是什麽?
再進一步?
還是害怕無法進步,最終一死。
於吉迷茫了,他的臉色有些呆滯。
道明也不打擾他,與竇妙一起燒火煮湯,陣陣香味,彌漫鼻端。
竇妙眼睛一亮,她不是沒有喝過羊肉湯,但是她從來,沒有見過如何煮湯。此時親力親為,讓她有一種難以言狀的欣喜感。
這是她親手煮的湯,自有不同意義。
看了一眼道明,他似乎也在沉思什麽,盯著鍋底的火焰,有些沉默。
“他是在迴憶,他自己拜師的時候,迴答過的這個問題的答案嗎?他當時,是如何迴答的?”
竇妙對道明所有的事情,都產生了好奇。想要知道他所有的秘密,所有的過往。但這是一種奢望,人,誰沒有秘密?
“咕咕...”
鍋內湯水聲響,鍋底火焰烈烈。
除了遠處,那些人歡聲笑語,山穀之中,竟然有些靜謐的感覺。
竇妙看著於吉還沒有答案,也不在關注。她喜歡這種感覺,想要永遠繼續這樣下去。
她想起當初在竇府,在皇宮,什麽時候能有這種輕鬆心態?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當鍋底的火焰慢慢熄滅,道明伸手把鍋內的羊肉撈起,放在砧板上。把骨頭上的肉,一一取下,骨頭扔進鍋裏。
“啪啪...”
刀聲密集,羊肉被切成了片。
放入一些食材,香味彌漫。
一吸鼻子,竇妙竟然滿口生津。這味道...與她之前喝過的羊肉湯絕對不同。在皇宮,自然沒有羊肉湯喝,她感覺這是人間最美的美味。
“於先生快起來吧...”
竇妙很明顯看到,於吉從剛才那種思索的狀態中聳了聳鼻子,偷偷往這裏看了一眼。於吉畢竟年事已高,雖然紅光滿麵,皮膚並未鬆弛,跪在地上這麽長時間也不容易了。
“你且起身吧...”
道明的聲音也傳了過來。
於吉臉色一變,滿臉羞愧。
他知道,拜師已經失敗了,他沒有機會再次拜入道明門下。於吉更是羞愧,修道的誘惑,還不如一碗羊肉湯的誘惑更大。
他是敗在了羊肉湯的美味上。
心中黯然,臉上也有些失落。剛才還被羊肉湯勾引的饞蟲,此時也自殺了。
竇妙於心不忍,仿佛九年前,她入宮的時候,那種百念具灰,對於未來惶恐而不安的那種迷茫。
“於先生,你可想到為什麽修道?”
其實她也很好奇,道明到底需要什麽樣的答案。
於吉滿臉羞愧,竟然低下頭去:“我不知道。”
他想來想去,都沒有想到,自己究竟是為了什麽修道。其實一開始,他隻是為了填飽肚皮,跟隨一位方士修道。
後來那位方士不過半年就隕落了,他就開始獨自修道。
再後來,他為了追求能夠再進一步,而努力修道,雲遊四方。其實一開始,到現在,他都沒有想到過,自己修道,最終的追求是什麽。
或者說,他從來也沒有想過這種問題。
“不知道才是道法自然...”
豈知道明卻在這個時候開口說話了:“迷茫之中求真知,茫茫黑夜尋光明。漫漫道路本無向,何來未走便知終。”
竇妙若有所思。
於吉則是眼睛一亮。
道明也不管他,繼續說道:“如果一開始立下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嗎?修道,本就是隨遇而安,道法自然,心態安定,符合自然,才是正道。心中有求,則必然心有所失。心有所失,必然心難平衡。心不平衡,自然心態過激。如此一來,就有了走火入魔,邪路之說...”
於吉眼睛越來越亮,仿佛眼前光明一片。
竇妙則是臉上恍然大悟,心裏佩服萬分。
道明笑道:“是以,不知道這個答案,就是你心中的答案,也是貧道需要的答案。”
“長生本就虛無縹緲,誰又能知道,自己真的能夠長生不死?長生,本就是一個廣泛的定論,恆久也非沒盡頭,長生也非不死亡。誰也沒有見證過長生,是以,無法求證是否有長生...所以,如果你說,修道就是為了追求長生,貧道就會失望了...”
就比如道路,終究還是會有盡頭的。修道,是否有盡頭?
因為沒有人會說出答案,就比如長生,就真的存在長生?誰能夠永恆的活下去,求證下去?誰又能來告訴他們?
沒有,隻有自己求證,才有答案。
道明自己心裏也不知道為什麽而修道,如果一開始隻是為了追求強大的力量,在這個世界活下去,那麽現在,道明反而迷茫下來。
生存的能力有了,但是修道為何?
成仙?
成仙的意義何在?
離開這個世界?
求證長生的可能?
若是說,成仙就是長生不死,那麽要真的長生了,那麽到了仙界,其實成仙就是修道的開始了?
所以,求知下去,就會不斷地推翻原本的定義,就會否定之前的目標。
“修道之路,本就是不斷地求證,推翻原有的理論,而得到新的定義。”
道明指著羊肉湯:“餓了吧,來喝湯吧...”
遠處篝火旁,笑聲反而被道明忽略:“貧道好長時間沒喝這麽美味的湯了,上一次喝,還是在十五年前了...”
十五年前他在原來的世界,一位師兄還俗,與他們分別。都沒有什麽大錢,一個分別宴,一人一碗羊肉湯,一瓶啤酒。
道明都有些懷念了。
“十五年前,先生貴庚?”
竇妙眼睛放光,這是光明正大的問道明的年齡。
道明豈能不知道她的想法:“貧道活了快六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