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公、高夫人、高翠蘭三人見到天蓬元帥的屍體後,頓時喜笑顏開,玄天宗更是當著他們的麵,將其屍體燒毀,化為飛灰。
待花千骨返迴後,秦陽師徒五人繼續踏上西行之路,前方還有更大的劫難在等待著他們。
“法本從心生,還是從心滅。生滅盡由誰,請君自辨別。既然皆己心,何用別人說?”
“隻須下苦功,扭出鐵中血。絨繩著鼻穿,挽定虛空結。拴在無為樹,不使他顛劣。莫認賊為子,心法都忘絕。休教他瞞我,一拳先打徹。現心亦無心,現法法也輟。人牛不見時,碧天光皎潔。秋月一般圓,彼此難分別。”
秦陽曾通讀過《西遊記》,這幾句領悟是玄奘法師得到烏巢禪師所傳《多心經》後的自身領悟,不過,如今過了高老莊後並沒有出現烏巢禪師前來傳經,那秦陽心中就明白了原委,烏巢禪師應該是踏上了超脫之路。
這是他對比觀音菩薩的實力後,得出的結論,所以烏巢禪師並沒有投影,天道也並未話大力氣再創造出一個烏巢禪師分身,有一個觀音菩薩的分身,對他來講已是綽綽有餘。
秦陽師徒也並不在意,烏巢禪師並不是其中一個劫難,出不出現都無足輕重。
一行五人穿林攀崖,風餐露宿,不舍晝夜,下雨趕路,下雪時依舊在趕路,帶月披星,不得空閑。
時值夏日炎天,那山林之中盡是花團錦簇,百花爭豔,各種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與那百花顏色相互映襯,不知哪是花瓣?哪是蝴蝶?
師徒五人穿過花海,到達了這座無名山巔,秦陽拄著九環錫杖,極目遠眺,忽見山腳下有嫋嫋炊煙升起,心中暗喜,他吃的靈果、靈芝、人參等靈物實在太多了,導致他現在看見靈物,就沒有胃口了。
“徒兒們!隨為師下山,去補充能量!不久之後,就會又有一場新的大戰了。”秦陽負手而立,淡淡一笑。
孤月四人心知肚明,前方確實有一劫難,而這個劫難比天蓬元帥更加危險,更加難以渡過,眾人皺起了眉頭,心中思考著對策,就連一向跳脫的花千骨,也忍不住皺起了柳眉。
不過,眾人看到他們師父淡然的神情後,心中的憂慮頓時去了一半,他們心中猜想,“師父一向謹慎,一定是想好的對策!否則,不會這麽氣定神閑。”
“好的!小骨聽師父的。”花千骨跳到她師父身邊,雙手挽著她師父的胳膊,玉臉搭在她師父的肩頭上,乖巧的笑了笑。
李英奇見此,冰眸一寒,冷冷的盯著花千骨,冷喝一聲,“小骨!快放開師父,你這樣做成何體統?”
秦陽聞言,眉頭先是一皺,隨即舒緩開來,凝視著李英奇,淡淡一笑,“無妨!英奇你有些小題大做了,你們每一個人都是為師的徒兒,就像為師的兒女一般,為師又不會嫌棄你們,自然一些就好。”
李英奇聽聞後,眼神在秦陽與花千骨身上轉了轉後,不再多言,轉身直接下山,秦陽見此情形,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不過,他也並未放在心上,李英奇是個有悟性的弟子,她自己很快便會想通,所以秦陽並不擔心。
至於花千骨,她從小就喜歡粘著秦陽,性格也是十分活潑,秦陽倒並未感覺有任何不妥。
李英奇這幾個月以來,突然變得非常敏感,她漸漸變得不喜歡花千骨接近她師父了,眾弟子不知道這是什麽原因造成的?
秦陽心裏卻十分清楚,這又是李英奇的心劫,這心劫若是她能渡過,立即可成就天仙境界,若是不能,走火入魔,萬劫不複。
他帶著孤月等人也隨之下山,炊煙處,果然有一戶人家,茅屋數間,木柱為梁,茅草鋪頂,竹編的籬笆將茅屋圍起,他上前叩竹門。
“當當當……”一聲聲清亮的敲門聲響起。
“有人麽?有人麽?……”秦陽四處張望,高聲唿喚。
他其實早就知曉茅屋裏有人,他的身軀乃是仙軀,聽風辯位,觀微入密不過是尋常能力,不足為奇,不過,他畢竟身處凡間,不能表現的太過於驚異。
“來啦!來啦!”一個白發蒼蒼老者,拄著拐杖,自茅屋裏緩緩走出。
秦陽說明來意,老者一聽是大唐聖僧,趕緊請進屋裏,並讓老婦人準備素齋。
大唐聖僧的身份總能唬住這些小國小民,對於秦陽師徒來講,免去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吃齋飯的時侯,秦陽極力向老者打聽有關前方的路況,他果然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師徒五人休息了一晚後,繼續西行之路。
八百裏黃風嶺,有一黃風大王,占山為王,十分兇惡。
“山前麵,有骨都都白雲,屹嶝嶝怪石,說不盡千丈萬丈挾魂崖。崖後有彎彎曲曲藏龍洞,洞中有叮叮當當滴水岩。”
黃風嶺確實是十分兇惡,忽然,草叢裏躍出一隻老虎精,虎頭人身,滿口獠牙,周身血煞冤孽之氣纏繞,顯然吃了很多人,他狂笑著,手持九環刀向秦陽劈來。
秦陽冷冷一笑,並未放在心上,一道寒光閃過,那虎精眉瞬間出現了一個一寸大小的月牙般傷口,直挺挺的倒下了,神形俱滅,魂飛魄散。
師徒五人繼續前行,隻見那“青鬆翠竹依依,綠柳碧梧冉冉。澗水遠流衝石壁,山泉細滴漫沙堤。”
“野雲片片,瑤草芊芊,劈崖斜掛萬年藤,深壑半懸千歲柏。奕奕巍巍欺華嶽,落花啼鳥賽天台。”
秦陽讓孤月神識一掃黃風嶺,心中頓時知曉了妖怪所在,師徒五人直接往那黃風洞行去,這黃風怪應該與孫猴子一樣,皆是真實的,並非封神世界裏的妖物投影。
他讓李英奇前去叫陣,孤月、玄天宗、花千骨三人則埋伏在黃風洞周圍,待那黃風怪一出來,四人一起衝上去掩殺,他則坐鎮後方,躲在一處隱蔽之地。
那黃風怪是中了靈吉菩薩的算計,反下界來,在黃風嶺黃風洞裏稱王,過著逍遙快活的日子。
如今,他卻沒想到有人膽敢到洞門前挑戰,立即派了個小妖頭領帶著三百多小妖前去試探,他則在穩坐釣魚台,運用水鏡術觀看戰況。
(本章完)
待花千骨返迴後,秦陽師徒五人繼續踏上西行之路,前方還有更大的劫難在等待著他們。
“法本從心生,還是從心滅。生滅盡由誰,請君自辨別。既然皆己心,何用別人說?”
“隻須下苦功,扭出鐵中血。絨繩著鼻穿,挽定虛空結。拴在無為樹,不使他顛劣。莫認賊為子,心法都忘絕。休教他瞞我,一拳先打徹。現心亦無心,現法法也輟。人牛不見時,碧天光皎潔。秋月一般圓,彼此難分別。”
秦陽曾通讀過《西遊記》,這幾句領悟是玄奘法師得到烏巢禪師所傳《多心經》後的自身領悟,不過,如今過了高老莊後並沒有出現烏巢禪師前來傳經,那秦陽心中就明白了原委,烏巢禪師應該是踏上了超脫之路。
這是他對比觀音菩薩的實力後,得出的結論,所以烏巢禪師並沒有投影,天道也並未話大力氣再創造出一個烏巢禪師分身,有一個觀音菩薩的分身,對他來講已是綽綽有餘。
秦陽師徒也並不在意,烏巢禪師並不是其中一個劫難,出不出現都無足輕重。
一行五人穿林攀崖,風餐露宿,不舍晝夜,下雨趕路,下雪時依舊在趕路,帶月披星,不得空閑。
時值夏日炎天,那山林之中盡是花團錦簇,百花爭豔,各種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與那百花顏色相互映襯,不知哪是花瓣?哪是蝴蝶?
師徒五人穿過花海,到達了這座無名山巔,秦陽拄著九環錫杖,極目遠眺,忽見山腳下有嫋嫋炊煙升起,心中暗喜,他吃的靈果、靈芝、人參等靈物實在太多了,導致他現在看見靈物,就沒有胃口了。
“徒兒們!隨為師下山,去補充能量!不久之後,就會又有一場新的大戰了。”秦陽負手而立,淡淡一笑。
孤月四人心知肚明,前方確實有一劫難,而這個劫難比天蓬元帥更加危險,更加難以渡過,眾人皺起了眉頭,心中思考著對策,就連一向跳脫的花千骨,也忍不住皺起了柳眉。
不過,眾人看到他們師父淡然的神情後,心中的憂慮頓時去了一半,他們心中猜想,“師父一向謹慎,一定是想好的對策!否則,不會這麽氣定神閑。”
“好的!小骨聽師父的。”花千骨跳到她師父身邊,雙手挽著她師父的胳膊,玉臉搭在她師父的肩頭上,乖巧的笑了笑。
李英奇見此,冰眸一寒,冷冷的盯著花千骨,冷喝一聲,“小骨!快放開師父,你這樣做成何體統?”
秦陽聞言,眉頭先是一皺,隨即舒緩開來,凝視著李英奇,淡淡一笑,“無妨!英奇你有些小題大做了,你們每一個人都是為師的徒兒,就像為師的兒女一般,為師又不會嫌棄你們,自然一些就好。”
李英奇聽聞後,眼神在秦陽與花千骨身上轉了轉後,不再多言,轉身直接下山,秦陽見此情形,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不過,他也並未放在心上,李英奇是個有悟性的弟子,她自己很快便會想通,所以秦陽並不擔心。
至於花千骨,她從小就喜歡粘著秦陽,性格也是十分活潑,秦陽倒並未感覺有任何不妥。
李英奇這幾個月以來,突然變得非常敏感,她漸漸變得不喜歡花千骨接近她師父了,眾弟子不知道這是什麽原因造成的?
秦陽心裏卻十分清楚,這又是李英奇的心劫,這心劫若是她能渡過,立即可成就天仙境界,若是不能,走火入魔,萬劫不複。
他帶著孤月等人也隨之下山,炊煙處,果然有一戶人家,茅屋數間,木柱為梁,茅草鋪頂,竹編的籬笆將茅屋圍起,他上前叩竹門。
“當當當……”一聲聲清亮的敲門聲響起。
“有人麽?有人麽?……”秦陽四處張望,高聲唿喚。
他其實早就知曉茅屋裏有人,他的身軀乃是仙軀,聽風辯位,觀微入密不過是尋常能力,不足為奇,不過,他畢竟身處凡間,不能表現的太過於驚異。
“來啦!來啦!”一個白發蒼蒼老者,拄著拐杖,自茅屋裏緩緩走出。
秦陽說明來意,老者一聽是大唐聖僧,趕緊請進屋裏,並讓老婦人準備素齋。
大唐聖僧的身份總能唬住這些小國小民,對於秦陽師徒來講,免去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吃齋飯的時侯,秦陽極力向老者打聽有關前方的路況,他果然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師徒五人休息了一晚後,繼續西行之路。
八百裏黃風嶺,有一黃風大王,占山為王,十分兇惡。
“山前麵,有骨都都白雲,屹嶝嶝怪石,說不盡千丈萬丈挾魂崖。崖後有彎彎曲曲藏龍洞,洞中有叮叮當當滴水岩。”
黃風嶺確實是十分兇惡,忽然,草叢裏躍出一隻老虎精,虎頭人身,滿口獠牙,周身血煞冤孽之氣纏繞,顯然吃了很多人,他狂笑著,手持九環刀向秦陽劈來。
秦陽冷冷一笑,並未放在心上,一道寒光閃過,那虎精眉瞬間出現了一個一寸大小的月牙般傷口,直挺挺的倒下了,神形俱滅,魂飛魄散。
師徒五人繼續前行,隻見那“青鬆翠竹依依,綠柳碧梧冉冉。澗水遠流衝石壁,山泉細滴漫沙堤。”
“野雲片片,瑤草芊芊,劈崖斜掛萬年藤,深壑半懸千歲柏。奕奕巍巍欺華嶽,落花啼鳥賽天台。”
秦陽讓孤月神識一掃黃風嶺,心中頓時知曉了妖怪所在,師徒五人直接往那黃風洞行去,這黃風怪應該與孫猴子一樣,皆是真實的,並非封神世界裏的妖物投影。
他讓李英奇前去叫陣,孤月、玄天宗、花千骨三人則埋伏在黃風洞周圍,待那黃風怪一出來,四人一起衝上去掩殺,他則坐鎮後方,躲在一處隱蔽之地。
那黃風怪是中了靈吉菩薩的算計,反下界來,在黃風嶺黃風洞裏稱王,過著逍遙快活的日子。
如今,他卻沒想到有人膽敢到洞門前挑戰,立即派了個小妖頭領帶著三百多小妖前去試探,他則在穩坐釣魚台,運用水鏡術觀看戰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