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傳藥膏?有何妙用?”黃三梁也是熱衷武道之人,否則也不會老老實實待在山上苦修二十多個寒暑,一下子便來了興趣。
“此物被我家祖上喚作神足膏,之前我在修煉梅花樁之時,便將此物貼於雙腿,既可減輕雙腿疲勞,亦可協助我開辟竅穴,我入山之前,左腿竅穴開辟了一半,入山之後,這才半月,就已完全打通左腿竅穴,全賴此物之功。”
黃三梁眼前一亮,“果真有如此療效?”
陸子崢從腰帶裏取出一張紙,遞給黃三梁,“黃師兄,這就是丹方。”
“伸筋草、雞血藤、茯苓、木香……竟然足足有三十六種藥材,嗯,不錯,大多都是舒筋活血的藥材,你且在這裏等著,我將此配方送往丹堂便知功效如何。”話音剛落,黃三梁直接披上外袍,衝出屋外。
陸子崢看著他慌忙的模樣,一下子愣在原地。
“唿”他鼻尖微微一嗅,便嗅到了一股香味,當他迴眸之際,便看到了放在桌上用油紙包裹的半隻燒雞。
“師兄啊,你拿著我的藥方先溜了,師弟可還餓著肚子呢,這就卻之不恭了。”
正在陸子崢大快朵頤之時,黃三梁腳程很快,已穿過溪穀,行至丹堂。
“是傳功堂的黃師弟啊,深夜來此,不知有何貴幹?”鎮守丹堂樓閣外的,是一名穿著青衫的內門弟子,顯然他和黃三梁也相熟,看到他之後,便主動走上前來,臉上露出幾分笑容。
“不知堂主可在?”
“自然是在的,黃師弟有何要事稟報嗎?”
“何師兄,先帶我進去,我今兒個還真的有要事,否則也不會深夜造訪了。”
“你自行進去吧,我這還要守夜呢。”
“嗯。”
踩著樓閣的地板,很快黃三梁便來到了擺著大香爐的房間內,這四處裝飾的,不是幾百年前的陶瓷便是名貴字畫,空氣中還彌漫著一股淡淡的藥香味。
“弟子黃三梁,拜見餘師伯。”
“黃三梁?你深夜造訪,可有要事?”餘震雙眼睜開一條縫,久居上位的他,自有不怒而威的氣場。
“迴稟師伯,剛入山的雜役弟子獻上一份丹方,號稱可舒筋活血,增幅開竅修煉速度,弟子此來,便是為獻予師伯一觀。”
“哦?果真有此物,快些呈上來。”
“是。”黃三梁恭敬地從胸口取出紙張,雙手攤開在手上,呈過頭頂。
“唰”,餘震右手一招,紙張無風借力,便穩穩地飄落到他的手中。
“三十六昧藥材,無主藥,或皆是主藥,煉製的手法,丹爐嗎?未曾想這等藥膏也需丹爐,火焰還需地心火,當真是奇妙,這藥方顯然是不錯的,不知功效如何,還得本座開一爐後方能決斷。”
黃三梁抱拳一禮,“迴稟師伯,之前弟子所帶的那名雜役弟子迴稟,他入山之時不過將左腿竅穴開辟一半,進山十五日,便靠著兩副神足膏,左腿竅穴貫通,據弟子觀察,他如今右腿也開了十餘竅。”
“你先迴去吧,若此物煉製出來後,少不得算你一記大功。”
黃三梁頓時大喜,“多謝師伯。”
“走吧走吧,讓我清靜些。”
“是。”黃三梁起身走向門邊,卻又聽餘震說道:“對了,那雜役弟子喚作何名?”
“迴稟師伯,是陸子崢。”
“是個機靈的小家夥,既然是你帶著的,那也算他一功吧。”
“是。”黃三梁離開丹堂,心中大定,總算沒有落下陸子崢,這讓他心中也少了幾分虧欠。
待他迴返茅屋,陸子崢已經是在桌上趴著睡著了。
他苦笑一聲,隨手取了被子蓋在他身上,他自顧自地從櫃子裏取出另外一床,脫鞋上床入睡。
丹堂,深夜的燭火還未熄滅,突然,一陣大笑幾乎掀飛屋頂。
“哈哈哈……煉成了,果真是好藥膏。”
守夜的弟子們苦不堪言,便是早已安歇的那些弟子也被驚醒,不多時,二十幾名弟子都匯同到丹堂。
“爾等且來看看為師煉製的神足膏,此物當真療效不凡,天明之後,爾等前往山門各處,知會一聲各位堂主和掌教,此次為師要給黃三梁那小子請功,我青城派有開竅丹、築基藥湯,但往往隻能應付一百竅穴之前,每每修煉到後麵都比較乏力,如今有了此物,雙足的竅穴可在兩三月間開辟,以後內門弟子渡過開竅期的速度便要快上一小半。”
“恭喜師父。”一時間,堂內一眾弟子紛紛拱手下拜。
餘震揮手間便將手中的神足膏下發了些給還未修煉到內勁的開竅期弟子,趁著這股興奮勁兒,竟是一直煉製到天亮。
當他踩著晨曦,捧著幾十份藥膏走上那山穀深處,於半山腰懸崖絕壁之上的道觀大殿時,各大堂口被他門下弟子喚來的堂主們,早已是列坐四周。
“諸位,諸位,今日得此神足膏,日後吾青城派門下開竅期弟子修煉速度當直追武當少林矣。”
“餘師弟,當真有這般神奇?”
“餘師兄,且讓我來一試。”
堂內一眾堂主都紛紛走上前來,各自取了一份,拿在手上,不多時,便各自貼進大腿。
“嘶,發熱了,我踏入外勁多年,這種築基的藥膏對我早就沒什麽療效,未曾想,早年我被寒氣入體的那幾處竅穴的舊疾,竟然有枯木逢春的趨勢。”
“我這大腿竅穴也在發熱,有源源不斷地勁氣憑空生出,此物當真有神效。”
“不錯,我青城派就擅長輕功,正當先開辟雙足竅穴。”
一時間,座上不少堂主都紛紛點頭叫好。
“當真有如此神奇,便讓老夫也來試一試吧。”
“三長老。”
“三長老您請。”
一時間,堂內一眾堂主紛紛為他讓開一條道來。
蒼勁長髯,鶴發童顏,青城派三長老寧須,號稱天罡劍,排在聯邦進化者地煞榜第十二位,乃是踏入化勁多年的大高手。
如今掌教和另外三大長老常年坐鎮副本秘境入口,這位三長老,如今便是穀內的主事人。
“此物被我家祖上喚作神足膏,之前我在修煉梅花樁之時,便將此物貼於雙腿,既可減輕雙腿疲勞,亦可協助我開辟竅穴,我入山之前,左腿竅穴開辟了一半,入山之後,這才半月,就已完全打通左腿竅穴,全賴此物之功。”
黃三梁眼前一亮,“果真有如此療效?”
陸子崢從腰帶裏取出一張紙,遞給黃三梁,“黃師兄,這就是丹方。”
“伸筋草、雞血藤、茯苓、木香……竟然足足有三十六種藥材,嗯,不錯,大多都是舒筋活血的藥材,你且在這裏等著,我將此配方送往丹堂便知功效如何。”話音剛落,黃三梁直接披上外袍,衝出屋外。
陸子崢看著他慌忙的模樣,一下子愣在原地。
“唿”他鼻尖微微一嗅,便嗅到了一股香味,當他迴眸之際,便看到了放在桌上用油紙包裹的半隻燒雞。
“師兄啊,你拿著我的藥方先溜了,師弟可還餓著肚子呢,這就卻之不恭了。”
正在陸子崢大快朵頤之時,黃三梁腳程很快,已穿過溪穀,行至丹堂。
“是傳功堂的黃師弟啊,深夜來此,不知有何貴幹?”鎮守丹堂樓閣外的,是一名穿著青衫的內門弟子,顯然他和黃三梁也相熟,看到他之後,便主動走上前來,臉上露出幾分笑容。
“不知堂主可在?”
“自然是在的,黃師弟有何要事稟報嗎?”
“何師兄,先帶我進去,我今兒個還真的有要事,否則也不會深夜造訪了。”
“你自行進去吧,我這還要守夜呢。”
“嗯。”
踩著樓閣的地板,很快黃三梁便來到了擺著大香爐的房間內,這四處裝飾的,不是幾百年前的陶瓷便是名貴字畫,空氣中還彌漫著一股淡淡的藥香味。
“弟子黃三梁,拜見餘師伯。”
“黃三梁?你深夜造訪,可有要事?”餘震雙眼睜開一條縫,久居上位的他,自有不怒而威的氣場。
“迴稟師伯,剛入山的雜役弟子獻上一份丹方,號稱可舒筋活血,增幅開竅修煉速度,弟子此來,便是為獻予師伯一觀。”
“哦?果真有此物,快些呈上來。”
“是。”黃三梁恭敬地從胸口取出紙張,雙手攤開在手上,呈過頭頂。
“唰”,餘震右手一招,紙張無風借力,便穩穩地飄落到他的手中。
“三十六昧藥材,無主藥,或皆是主藥,煉製的手法,丹爐嗎?未曾想這等藥膏也需丹爐,火焰還需地心火,當真是奇妙,這藥方顯然是不錯的,不知功效如何,還得本座開一爐後方能決斷。”
黃三梁抱拳一禮,“迴稟師伯,之前弟子所帶的那名雜役弟子迴稟,他入山之時不過將左腿竅穴開辟一半,進山十五日,便靠著兩副神足膏,左腿竅穴貫通,據弟子觀察,他如今右腿也開了十餘竅。”
“你先迴去吧,若此物煉製出來後,少不得算你一記大功。”
黃三梁頓時大喜,“多謝師伯。”
“走吧走吧,讓我清靜些。”
“是。”黃三梁起身走向門邊,卻又聽餘震說道:“對了,那雜役弟子喚作何名?”
“迴稟師伯,是陸子崢。”
“是個機靈的小家夥,既然是你帶著的,那也算他一功吧。”
“是。”黃三梁離開丹堂,心中大定,總算沒有落下陸子崢,這讓他心中也少了幾分虧欠。
待他迴返茅屋,陸子崢已經是在桌上趴著睡著了。
他苦笑一聲,隨手取了被子蓋在他身上,他自顧自地從櫃子裏取出另外一床,脫鞋上床入睡。
丹堂,深夜的燭火還未熄滅,突然,一陣大笑幾乎掀飛屋頂。
“哈哈哈……煉成了,果真是好藥膏。”
守夜的弟子們苦不堪言,便是早已安歇的那些弟子也被驚醒,不多時,二十幾名弟子都匯同到丹堂。
“爾等且來看看為師煉製的神足膏,此物當真療效不凡,天明之後,爾等前往山門各處,知會一聲各位堂主和掌教,此次為師要給黃三梁那小子請功,我青城派有開竅丹、築基藥湯,但往往隻能應付一百竅穴之前,每每修煉到後麵都比較乏力,如今有了此物,雙足的竅穴可在兩三月間開辟,以後內門弟子渡過開竅期的速度便要快上一小半。”
“恭喜師父。”一時間,堂內一眾弟子紛紛拱手下拜。
餘震揮手間便將手中的神足膏下發了些給還未修煉到內勁的開竅期弟子,趁著這股興奮勁兒,竟是一直煉製到天亮。
當他踩著晨曦,捧著幾十份藥膏走上那山穀深處,於半山腰懸崖絕壁之上的道觀大殿時,各大堂口被他門下弟子喚來的堂主們,早已是列坐四周。
“諸位,諸位,今日得此神足膏,日後吾青城派門下開竅期弟子修煉速度當直追武當少林矣。”
“餘師弟,當真有這般神奇?”
“餘師兄,且讓我來一試。”
堂內一眾堂主都紛紛走上前來,各自取了一份,拿在手上,不多時,便各自貼進大腿。
“嘶,發熱了,我踏入外勁多年,這種築基的藥膏對我早就沒什麽療效,未曾想,早年我被寒氣入體的那幾處竅穴的舊疾,竟然有枯木逢春的趨勢。”
“我這大腿竅穴也在發熱,有源源不斷地勁氣憑空生出,此物當真有神效。”
“不錯,我青城派就擅長輕功,正當先開辟雙足竅穴。”
一時間,座上不少堂主都紛紛點頭叫好。
“當真有如此神奇,便讓老夫也來試一試吧。”
“三長老。”
“三長老您請。”
一時間,堂內一眾堂主紛紛為他讓開一條道來。
蒼勁長髯,鶴發童顏,青城派三長老寧須,號稱天罡劍,排在聯邦進化者地煞榜第十二位,乃是踏入化勁多年的大高手。
如今掌教和另外三大長老常年坐鎮副本秘境入口,這位三長老,如今便是穀內的主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