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東吳大軍如同烏雲壓境般步步緊逼,兗州城內的每一寸空氣都似乎被緊張與不安所填滿。


    城頭之上,一塊塊沉重的滾石、一根根尖銳的檑木以及無數支寒光閃爍的箭矢密密麻麻地堆放著,仿佛隨時準備化作致命的暴雨,傾瀉向那即將逼近的敵人。


    文健,這位英勇的將領,身披鐵甲,手持長槍,率領著一隊隊盾牌手和弓箭手,猶如鋼鐵長城,屹立在城頭之上,他們的眼神堅定而果敢,誓死扞衛著腳下的這片土地。


    城下的街道上,不再是往日的寧靜與祥和,而是充滿了緊張與忙碌。青壯年百姓們已經組織起來,他們放下鋤頭,拿起繩索,肩負起協助守城的重任。


    他們的主要任務,便是將這些沉重的滾石和檑木從倉庫運送到城頭,並在關鍵時刻,將它們狠狠地投向城下的敵軍。汗水浸濕了他們的衣衫,但他們的眼神中沒有絲毫的退縮,隻有對家園的熱愛與保衛的決心。


    文聘,這位兗州城的守將,站在城樓之上,目光深邃地望向遠方。他望了一眼城頭那忙碌而有序的景象,心中雖然湧起一絲底氣,但麵對即將到來的大戰,他深知不能有絲毫的鬆懈。


    他親自登上最高的城樓,雙眼如鷹隼般銳利,緊緊地盯著遠處的地平線,時刻準備著迎接那即將到來的風暴。


    而在兗州城的北麵與南麵,兩位重量級的人物——燕王曹宇與大將軍司馬懿,以及他們的盟友滿寵,正靜靜地隱藏在最近的山穀之中,宛如獵豹般等待著獵物的到來。


    他們早已料到,東吳的兩位智將陸遜與諸葛瑾會采取繞過山穀的戰術,因此,選擇在這山穀中埋伏,無疑是最為安全的策略。


    燕王曹宇與大都督司馬懿,這兩位軍事奇才,都深知情報的重要性。他們分別派出了自己最信任、心細如發的探馬,潛入敵後,打探兗州城的最新消息,並將這些寶貴的情報源源不斷地送迴到他們的手中。


    這樣,無論是戰場上的風吹草動,還是敵軍的動向變化,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為他們的決策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


    終於,在一個清晨,當薄霧如輕紗般覆蓋著大地時,吳軍的先頭部隊如同幽靈般出現在了文聘的視線之中。


    文聘的心猛地一緊,但他很快鎮定下來,按照大都督司馬懿的指示,堅守城池,絕不輕易出城應戰。他知道,每一分每一秒的堅守,都是對勝利最堅定的信念。


    大都督陸遜的先鋒,乃是周泰之子周邵,他率領著十萬大軍,從兗州城的北麵浩浩蕩蕩地殺來。


    在離城三裏地處,他們安營紮寨,做好了長期圍困的準備。周邵親自率軍至北城門下,向城頭的魏軍發起挑戰。


    他高聲叫罵,試圖激怒城上的守軍,但文聘卻如同磐石般堅定,嚴令守軍堅守不出,違令者立斬不赦。


    與此同時,大將軍諸葛瑾的先鋒,甘寧之子甘瑰,也率領著十萬兵馬從南麵抵達。他們同樣在離城三裏地處安營紮寨,並向南城門下的魏軍發起挑戰。然而,無論他們如何挑釁,魏軍都堅守陣地,不為所動。


    兩天的時間,對於兩軍來說,都是漫長而煎熬的等待。終於,大都督陸遜與副將魯淑率領的中軍抵達了兗州城北城門外三裏處,他們安營紮寨,做好了攻城的準備。


    周邵前來匯報戰事的進展情況,得知文聘的十萬大軍堅守不出後,陸遜也陷入了沉思。他知道,沒有輜重部隊的支援,強行攻城無異於以卵擊石。


    而此時,大將軍諸葛瑾與其子諸葛恪率領的十萬大軍也抵達了兗州城南城門外。在聽取了先鋒甘瑰的匯報後,諸葛瑾同樣無計可施。於是,他決定前往北城門的營寨與大都督陸遜商議對策。


    陸遜見諸葛瑾到來,熱情地迎接了他。兩人進入中軍帳後,陸遜得知諸葛瑾的來意後,笑道:“大將軍勿憂,我後軍十萬兵馬三天後就會到達,他們攜帶有大量的攻城器具、糧草和軍械等物資。”


    “我們可從北、東、南三個城門同時進攻,留下西城門給文聘的人馬撤退。以免他們負隅頑抗。我們的重點將放在東城門。明日一早,我們的兩支中軍合計二十萬兵馬拔營起寨,在東城門外三裏處安營紮寨,主攻東城門,如何?”


    諸葛瑾聞言,頷首表示讚同:“大都督此計甚妙,這也符合《孫子兵法》中‘圍師必闕,窮寇勿迫’的用兵之道。待大都督的後軍到達後,我們一舉攻克兗州城。”


    陸遜微笑著點點頭,心中已經勾勒出了勝利的藍圖。他深知,這一戰不僅關乎兗州的得失,更關乎東吳與曹魏之間的力量平衡。因此,他必須謹慎行事,確保萬無一失。


    次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照耀在青州城頭時,大都督陸遜與大將軍諸葛瑾以及副將黃柄統領的三十萬兵馬已經在東城門外嚴陣以待。


    他們排成密集的陣型,前麵是堅不可摧的盾牌手,緊接著是箭雨如飛的弓箭手。在他們的護衛下,兩百架投石車如同巨獸般矗立著,隨時準備將致命的石塊投向城頭。


    隨著陸遜一聲令下,戰鼓擂響,震天動地。三個城門同時發起了總攻。幾百架投石車同時發射,將一塊塊沉重的石塊投向城頭。


    城頭上的魏軍和青壯年百姓躲閃不及者,瞬間被砸得血肉橫飛。鮮血在城頭流淌,慘叫聲此起彼伏,仿佛整個天地都被這殘酷的戰爭所籠罩。


    兩個時辰後,當城頭的魏軍已經適應了這種猛烈的攻勢並找好了掩護之地時,陸遜又下令衝車和雲梯一起上。


    三個城門處,三輛衝車在幾十個士卒的推動下,如同巨獸般衝向城門。同時,無數士卒扛著雲梯,在弓箭手的掩護下衝到城牆下。他們將雲梯靠在城牆上後,爭先恐後地向上爬去。


    然而,魏軍並未就此屈服。在文聘和文健的率領下,十幾萬盾牌手、弓箭手和青壯年百姓從各個躲避處齊聚城頭。


    他們如同憤怒的洪流般對攻城的吳軍發起了最猛烈的還擊。盾牌手們紛紛放下手中的盾牌,手持鉤鐮槍勾住雲梯向外用力一推。雲梯摔倒在地,上麵的吳軍士卒慘叫著摔落於地。


    城頭的弓箭手與城下的吳軍弓箭手展開了對射。由於城頭占據地利優勢,城下吳軍弓箭手死傷慘重。


    而城頭的青壯年百姓則搬起滾石和檑木朝衝車和操作衝車的吳軍士卒砸去。吳軍士卒四處躲避,但仍有不少人被砸中後非死即傷。


    雙方不斷增兵,戰鬥迅速進入白熱化階段。盡管文聘的兵馬明顯少於城外的吳軍,但由於他們占據城高牆厚的有利因素,因此吳軍死傷的士卒遠遠多於魏軍。


    城頭上魏軍的呐喊聲與城下吳軍的咆哮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首悲壯的戰爭交響曲。


    此時,燕王曹宇和大都督司馬懿的探馬正在遠處的山頭隱秘處觀望著這一切,他們不斷派人向燕王和大都督匯報雙方戰鬥的情況,請示是否突襲吳軍。得到的迴答都是:繼續隔岸觀火,時機成熟後再出擊。探馬們隻得遵令行事。


    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逐漸西斜,雙方的體力與士氣也都開始下降。但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頭,無論是魏軍還是吳軍都咬緊牙關,堅持著最後的戰鬥。


    直到夜幕降臨,雙方才各自罷兵休息,準備迎接第二天的更加激烈的戰鬥。


    然而,對於兗州城內的百姓與守軍來說,這一夜注定是漫長而煎熬的。他們知道,明天的戰鬥將更加殘酷,但他們也明白,隻有堅持下去,才能迎來勝利的曙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救了諸葛亮,劉禪愛死我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鋒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鋒陳並收藏開局救了諸葛亮,劉禪愛死我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