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子城的城外,遼闊的平原上,田英所率領的大軍如鋼鐵洪流般鋪開,在離城三裏處穩穩紮下營寨。


    夜色漸濃,中軍帳內燈火通明,大將軍田英端坐在主位上,目光如炬,審視著帳內的每一位將領。


    他的兩側分別是鷹軍統領關索、龍軍統領彭軒、虎軍統領宋淩、獅軍統領盧涵、豹軍統領洪毅以及神箭軍統領趙廣,他們一個個神色凝重,等待著田英的指示。


    田英的聲音在寂靜的帳篷內響起,宛如驚雷:“諸位,探馬來報,房子城的守將是魏國太傅鍾繇的次子鍾會,此人雖年少,卻頗有智謀。他麾下僅有五萬兵馬,本來房子城不難攻取。”


    “然而,魏國燕王的弟弟沛王曹林,親率冀州刺史毋丘儉和幽州刺史杜恕,統領二十萬大軍前來助戰。如今魏軍人數已是我軍的兩倍,諸位有何良策應對?”


    鷹軍統領關索聞言,眉頭一皺,隨即計上心來:“大將軍,魏軍雖眾,但不可能一直龜縮在房子城內。一旦他們出城,我們可施‘走為上計’之計,誘敵深入,再一舉殲滅。”


    田英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興趣:“哦?何謂‘走為上計’,關將軍不妨詳細道來。”


    關索站起身,環視眾將,緩緩道:“我們可以假裝不敵魏軍,主動撤退,引誘他們追擊。一旦魏軍進入我軍的伏擊圈,便是他們覆滅之時!”


    眾將聞言,紛紛點頭,表示讚同。田英沉吟片刻,目光如炬,顯然在權衡利弊。


    片刻之後,他沉聲道:“關將軍之計正合我意。我們來時,我曾留意沿途地形,發現十裏地處有一山穀,地勢險峻,適合埋伏重兵。眾將聽令!”


    眾將聞言,紛紛起身,齊聲應道:“在!”


    田英目光如炬,聲音堅定:“鷹軍和龍軍皆為騎軍,行動快捷。關索將軍,你統領兩萬鷹軍;彭軒將軍,你統領兩萬龍軍,隨我前去誘敵深入。”


    關索與彭軒拱手齊聲應道:“得令!”


    田英繼續道:“宋淩將軍,你統領兩萬虎軍;盧涵將軍,你統領兩萬獅軍;洪毅將軍,你統領兩萬豹軍;趙廣將軍,你統領兩萬神箭軍,在山穀處埋伏。”


    “洪將軍的豹軍需在山穀出口處修築柵欄,挖好陷馬坑,做好偽裝。宋將軍的虎軍埋伏在山穀入口兩側,一旦魏軍全部進入山穀,立即封鎖入口,不得放走一兵一卒。”


    “得令!”宋淩與洪毅抱拳應諾,神色堅毅。


    “盧將軍和趙將軍,你們各自統領本部兵馬,分別位於山穀左右兩個山頭上,多準備滾石、檑木和箭矢。待魏軍進入山穀後,戰鼓齊擂,務必重創魏軍。”


    “得令!”盧涵和趙廣拱手應道,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諸位將領,連夜出發,各自準備。次日清晨,決戰開始!散會!”田英的聲音堅定有力,仿佛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眾將紛紛告辭而去,各自去準備即將到來的大戰。


    次日拂曉,天際漸漸泛起魚肚般的蒼白,當第一抹晨曦溫柔地拂過房子城的城牆時,田英在親衛隊的簇擁之下,與關索、彭軒統率的四萬鐵騎已巍然矗立於城下。


    他們列陣以待,陣勢森嚴,宛如靜待風暴來臨的磐石。


    田英昂首仰望城頭,隻見城垛之上,滾石、檑木與箭矢層層疊疊,堆積得如同小山一般,數萬弓箭手蓄勢待發,嚴陣以守。


    他心中暗自盤算:若強行攻堅,無疑是以卵擊石,自取其敗。


    與此同時,沛王曹林亦接到了探馬的急報。


    他依循既定之策,一聲令下,頓時鼓聲雷動,震耳欲聾。


    魏軍十五萬雄師,在曹林、毋丘儉與杜恕的引領下,浩浩蕩蕩地湧出城門,排開陣勢,氣勢恢宏。


    沛王曹林立馬於陣中門旗之下,左側是智勇雙全的毋丘儉,右側則是沉穩果敢的杜恕。


    而漢軍陣營之中,大將軍田英立馬於陣中,左側是勇猛的關索,右側則是威風的彭軒。


    兩軍對峙,劍拔弩張,空氣仿佛凝固,緊張的氛圍達到了頂點。


    曹林手持馬鞭,抬手指向對麵的田英,大聲質問道:“田大將軍,你們蜀漢不過是偏安一隅的小國,為何屢屢侵犯我大魏的疆域?是何道理?”


    田英聞言,仰天長笑:“哈哈,好一個惡人先告狀!你主曹睿,不過是曹操的孫子。曹操世食漢祿,不思報效朝廷,反而圖謀篡逆。其子曹丕更為可恨,居然逼迫漢獻帝禪讓帝位給他。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主劉禪,父親是昭烈皇帝劉備,祖上是中山靖王,論起來是漢高祖劉邦的後代,堂堂正正的帝室之胄。大魏也是我漢朝的疆域,何來侵犯他國之說?”


    沛王曹林被田英的一番搶白數落得臉上紅一陣白一陣,自知理虧,低頭沉默不語。


    旁邊毋丘儉見狀,高聲大喊道:“田大將軍,此言差矣!自古以來帝王都是有能者居之。漢高祖劉邦當初不也是憑武力打敗以楚霸王項羽為首的各諸侯才一統天下的嗎?我大魏武帝曹操也是憑武力取得天下,又有何不可?”


    “今日我們不是來用言語辯個是非高低,還是要憑真本事來說話。少囉嗦,你們那邊誰上?”


    田英朝彭軒一使眼色,彭軒頷首示意。他揮舞著手中的鐵槍,拍馬上前,衝向魏軍陣營。


    毋丘儉見狀,朝身旁的副將李禎點了點頭。李禎會意,揮舞著手中的虎賁方天戟,拍馬上前,迎戰彭軒。


    李禎是曹魏名將李典的兒子。李典雖然沒有進入“五子良將”之中,但他的名氣並不比五子良將的張遼、樂進、於禁、張合和徐晃遜色太多。


    李典善使一把虎賁方天戟,其子李禎從小跟著他學武,盡得其父真傳,一把虎賁方天戟使得虎虎生威。


    兩人互通姓名後,李禎得知對手是田英手下龍軍的統領彭軒,自然不敢輕敵。而彭軒得知對手是李典之子李禎,也絲毫不敢大意。


    兩人槍來戟往,瞬間戰在一起。


    刀光劍影中,兩人你來我往,廝殺得難解難分。五十個迴合過後,兩人仍然不分勝負。


    彭軒見時機成熟,故意賣了個破綻給李禎。李禎大喜,趁機一戟刺過去。彭軒一側身,故意慢了半拍,身上鎧甲被戟劃到,雖然沒有劃破,但場麵已經驚險萬分。


    彭軒見狀,立即撥轉馬頭,朝漢軍陣營逃去。


    沛王曹林見彭軒不敵李禎,心中狂喜,立即下令全軍掩殺過去。


    瞬間鼓聲如雷,號角齊鳴,李禎一馬當先,率本部兵馬朝漢軍陣營衝殺過去。魏軍另外十萬人馬在兩位刺史和副將曹泰的指揮下,也全速向漢軍衝去。


    田英和關索見狀,下令鳴金收兵。瞬間鑼聲大作,漢軍如潮水般朝營寨的方向狂奔而去。


    此時戰場上呈現一邊倒的趨勢,漢軍在前麵狂奔,魏軍在後麵全速追趕。


    十裏地對於騎軍來說,不過是片刻之功。田英、關索和彭軒率領的騎軍很快便到達了山穀入口。


    田英讓關索和彭軒先行一步進入山穀內埋伏起來,自己則親率親衛隊繼續引誘曹林的人馬進入穀內。


    很快,曹林的大軍也追到了山穀入口。一馬當先的李禎見漢軍進入了前麵的山穀中,心中不禁有一絲猶豫。


    他深知兵法雲:“逢穀莫入”,擔心中了埋伏。


    然而,此時田英的身影已經出現在山穀入口處。


    李禎見狀,再無猶豫,高聲大喊:“活捉田英者,賞賜千金!”說罷,率領麾下人馬毫不猶豫地緊跟著田英衝入山穀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救了諸葛亮,劉禪愛死我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鋒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鋒陳並收藏開局救了諸葛亮,劉禪愛死我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