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是什麽破刀法!”黃判問閔悟,他不知道中洲哪來的這麽一號,居然用的是這麽古怪的刀法。
“你聽說過《孫子兵法》嗎?”閔悟問道。
“你大爺的你才沒聽說過!”黃判怒,他是中洲戰術水平最高的人物之一,就算不喜歡兵家的策略類型,這種經典的兵書當然必須是熟讀的。而且《孫子兵法》是一部很神奇的兵書,全世界的知名度非常高,幾乎是有點水平的人都讀過這本書,比如莫德雷德······
“這本書和刀法有什麽關係?”莫德雷德問閔悟。
“你難道沒發現,這廝的刀法非常的戰陣化嗎?”閔悟反問莫德雷德。
莫德雷德一愣,她當然知道戰陣化是什麽意思,實際上在目前的世界上,體術流派一直都分為兩種,一種是戰鬥流,這種流派顧名思義就是存在於一對一的比鬥對決中的體術,更精巧,也更複雜;另一種流派,就是戰陣流,所謂戰陣流並不是說它是適用於兵陣這種特定情形的流派,而是說它相比起一對一或是小規模的戰鬥,更適用於戰場,那種上萬人的廝殺,戰陣流的體術往往簡單直接,單人使用在精度和威力上都一般,但是當多人配合使用時,不僅威力巨大,同時相互之間能形成完美的相互輔助。一個戰鬥流的高手可以打十個戰陣流的高手,可是一千戰陣流高手卻能打得一萬戰鬥流高手苦不堪言,這就是戰陣流的厲害之處。
而經過閔悟的提點,莫德雷德確實也發現了,這名持刀和盾的中洲夜守,在風格上更近似於戰陣流。
“他的刀法,並不是和盾牌配套的,這套刀法名為''孫氏六絕斬'',乃是兵聖孫武的後人從孫子兵法的核心六句中演化出來的。”閔悟說道:“既然都看過,你們應該都還記得孫子兵法的六句真言吧?”
“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黃判說道:“說的是兵法的最基本思路,行動時如疾風一般迅速,紮營時如森林一樣有序展開,進攻時像猛火一樣狂野,防守時如山嶽般難以撼動,策略多變如同隱遁於陰影之中,讓對手難以預料,而當策略決定後行動就要像雷霆一樣不僅執行迅速並且全力貫徹。”
“這就是這套刀法的奧義了。”閔悟說道:“這套刀法一共隻有十二招,每兩招對應一句口訣,你看到的這兩招就是''動如雷震''當中的兩招——雷鳴和電閃。”
“電閃和雷鳴啊,感覺跑偏了呢!”黃判說道。
本來嘛,動如雷震隻是一種修辭手法,結果現在這刀上居然還有雷電之力飆出來,這哪裏是什麽動如雷震啊這分明是兩招華麗麗地雷電刀啊!不過想來好像也有一定的道理,之前這名中洲夜守並沒有決定要用全力的攻擊解決加拉哈德,但是在閔悟要求之後,這名夜守立刻就以全力的姿態發起攻擊。這一切,倒也確實符合“動如雷震”這個概念的特點。
“那豈不是到了''其疾如風''的時候就刮出兩道風,到了''侵掠如火''的時候就甩出兩串火,到了''不動如山''的時候就崩掉些石頭?”黃判咋舌道:“這哪裏是什麽亂七八找的''孫氏六絕斬''啊!這分明是一套戰陣版的''五行刀法''吧喂!”
“嗯······”
“嗯你個頭啊說話啊!”黃判直指閔悟。
“好槽。”閔悟朝黃判輸了輸大拇指,聽懂這句話的人差點沒笑暈過去。
“槽什麽鬼啊槽!”黃判怒,他一和閔悟呆在一起就一副崩壞的樣子,完全沒有了往日氣定神閑指揮千軍萬馬的那種氣魄,這不禁讓人覺得十分有趣。
“我說你吐的這個槽不錯,是個好槽。”閔悟說道。
這下之前沒聽懂的也懂了,抱在一起笑作一團。
“你快說,這刀法到底牛在什麽地方,一個破戰陣刀法怎麽可能打得贏加拉哈德!”黃判說道。
“一套刀法最終表現出來的強弱,並不由刀法本身決定,而是由使用者決定的。”閔悟說道:“以兵法化入武學之中,往往講究一個''以策禦刀''而不是以技巧或是力量,所以要讓這樣的刀法變得強大,首先使用者就必須是近似於軍師一樣的人物,比如你這樣。”
“可是這不是我啊。”黃判說道。
“他也一樣的。”閔悟指著場中壓著加拉哈德猛砍的中洲夜守,淡然道:“他同樣是將帥之才,足以率領千軍萬馬縱橫天下,但是他的風格與我不服,在戰鬥中很難和我形成完美的配合,雖然我們可以各自犧牲和退讓來保證這種東西,但是總不如讓我和你配合來得相宜。”
“那麽按你的說法,這家夥很快就能拿下加拉哈德?”黃判問道。
“加拉哈德是個天才,可是就像是莫德雷德說的那樣,他太天才了,所以他反倒缺少敗績,很多失敗都是他自己放棄,而不是對手真的比他強,所以他的內心中或許都一直保持著''嗯,我隻是怕麻煩,卻不是比誰弱''這樣的思維。”閔悟說道:“但是現在,他沒有退路可以選擇,隻能硬著頭皮去和對方戰鬥的時候,他就無法再通過自我安慰來逃避這個現實了。”
“那又怎麽樣?”這句不是黃判問的,卻是阪田金時問的。
“他一旦陷入了挫敗感之中,鋒芒立刻會被壓製,這種事情他經曆的太少,所以很容易亂了方寸。”閔悟說道:“對於策略者來說,最好的品質不是能爭勝,而是能夠善敗,隻要能正確的處理失敗和正視失敗,才能真正熬成一個戰術大家。孫臏敗於龐涓、劉邦敗於項羽、大漢敗於匈奴、司馬懿敗於諸葛亮,這都是先敗,卻後能勝的典型。最優秀的軍事家,不是可以永遠勝利的人,而是會處理失敗的人。這一點,加拉哈德是做不到的,他還是太年輕,也沒有敗績。”
(本章完)
“你聽說過《孫子兵法》嗎?”閔悟問道。
“你大爺的你才沒聽說過!”黃判怒,他是中洲戰術水平最高的人物之一,就算不喜歡兵家的策略類型,這種經典的兵書當然必須是熟讀的。而且《孫子兵法》是一部很神奇的兵書,全世界的知名度非常高,幾乎是有點水平的人都讀過這本書,比如莫德雷德······
“這本書和刀法有什麽關係?”莫德雷德問閔悟。
“你難道沒發現,這廝的刀法非常的戰陣化嗎?”閔悟反問莫德雷德。
莫德雷德一愣,她當然知道戰陣化是什麽意思,實際上在目前的世界上,體術流派一直都分為兩種,一種是戰鬥流,這種流派顧名思義就是存在於一對一的比鬥對決中的體術,更精巧,也更複雜;另一種流派,就是戰陣流,所謂戰陣流並不是說它是適用於兵陣這種特定情形的流派,而是說它相比起一對一或是小規模的戰鬥,更適用於戰場,那種上萬人的廝殺,戰陣流的體術往往簡單直接,單人使用在精度和威力上都一般,但是當多人配合使用時,不僅威力巨大,同時相互之間能形成完美的相互輔助。一個戰鬥流的高手可以打十個戰陣流的高手,可是一千戰陣流高手卻能打得一萬戰鬥流高手苦不堪言,這就是戰陣流的厲害之處。
而經過閔悟的提點,莫德雷德確實也發現了,這名持刀和盾的中洲夜守,在風格上更近似於戰陣流。
“他的刀法,並不是和盾牌配套的,這套刀法名為''孫氏六絕斬'',乃是兵聖孫武的後人從孫子兵法的核心六句中演化出來的。”閔悟說道:“既然都看過,你們應該都還記得孫子兵法的六句真言吧?”
“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黃判說道:“說的是兵法的最基本思路,行動時如疾風一般迅速,紮營時如森林一樣有序展開,進攻時像猛火一樣狂野,防守時如山嶽般難以撼動,策略多變如同隱遁於陰影之中,讓對手難以預料,而當策略決定後行動就要像雷霆一樣不僅執行迅速並且全力貫徹。”
“這就是這套刀法的奧義了。”閔悟說道:“這套刀法一共隻有十二招,每兩招對應一句口訣,你看到的這兩招就是''動如雷震''當中的兩招——雷鳴和電閃。”
“電閃和雷鳴啊,感覺跑偏了呢!”黃判說道。
本來嘛,動如雷震隻是一種修辭手法,結果現在這刀上居然還有雷電之力飆出來,這哪裏是什麽動如雷震啊這分明是兩招華麗麗地雷電刀啊!不過想來好像也有一定的道理,之前這名中洲夜守並沒有決定要用全力的攻擊解決加拉哈德,但是在閔悟要求之後,這名夜守立刻就以全力的姿態發起攻擊。這一切,倒也確實符合“動如雷震”這個概念的特點。
“那豈不是到了''其疾如風''的時候就刮出兩道風,到了''侵掠如火''的時候就甩出兩串火,到了''不動如山''的時候就崩掉些石頭?”黃判咋舌道:“這哪裏是什麽亂七八找的''孫氏六絕斬''啊!這分明是一套戰陣版的''五行刀法''吧喂!”
“嗯······”
“嗯你個頭啊說話啊!”黃判直指閔悟。
“好槽。”閔悟朝黃判輸了輸大拇指,聽懂這句話的人差點沒笑暈過去。
“槽什麽鬼啊槽!”黃判怒,他一和閔悟呆在一起就一副崩壞的樣子,完全沒有了往日氣定神閑指揮千軍萬馬的那種氣魄,這不禁讓人覺得十分有趣。
“我說你吐的這個槽不錯,是個好槽。”閔悟說道。
這下之前沒聽懂的也懂了,抱在一起笑作一團。
“你快說,這刀法到底牛在什麽地方,一個破戰陣刀法怎麽可能打得贏加拉哈德!”黃判說道。
“一套刀法最終表現出來的強弱,並不由刀法本身決定,而是由使用者決定的。”閔悟說道:“以兵法化入武學之中,往往講究一個''以策禦刀''而不是以技巧或是力量,所以要讓這樣的刀法變得強大,首先使用者就必須是近似於軍師一樣的人物,比如你這樣。”
“可是這不是我啊。”黃判說道。
“他也一樣的。”閔悟指著場中壓著加拉哈德猛砍的中洲夜守,淡然道:“他同樣是將帥之才,足以率領千軍萬馬縱橫天下,但是他的風格與我不服,在戰鬥中很難和我形成完美的配合,雖然我們可以各自犧牲和退讓來保證這種東西,但是總不如讓我和你配合來得相宜。”
“那麽按你的說法,這家夥很快就能拿下加拉哈德?”黃判問道。
“加拉哈德是個天才,可是就像是莫德雷德說的那樣,他太天才了,所以他反倒缺少敗績,很多失敗都是他自己放棄,而不是對手真的比他強,所以他的內心中或許都一直保持著''嗯,我隻是怕麻煩,卻不是比誰弱''這樣的思維。”閔悟說道:“但是現在,他沒有退路可以選擇,隻能硬著頭皮去和對方戰鬥的時候,他就無法再通過自我安慰來逃避這個現實了。”
“那又怎麽樣?”這句不是黃判問的,卻是阪田金時問的。
“他一旦陷入了挫敗感之中,鋒芒立刻會被壓製,這種事情他經曆的太少,所以很容易亂了方寸。”閔悟說道:“對於策略者來說,最好的品質不是能爭勝,而是能夠善敗,隻要能正確的處理失敗和正視失敗,才能真正熬成一個戰術大家。孫臏敗於龐涓、劉邦敗於項羽、大漢敗於匈奴、司馬懿敗於諸葛亮,這都是先敗,卻後能勝的典型。最優秀的軍事家,不是可以永遠勝利的人,而是會處理失敗的人。這一點,加拉哈德是做不到的,他還是太年輕,也沒有敗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