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這真的隻是個簡單的墓穴。”風十郎感歎:“這才這麽一會,我們居然就看到了兩次光亮,之前是幽靈,那麽這一次,總該是正主了吧。”
“貝狄威爾嗎······”高文說道:“在記載中,象征著貝狄威爾的確實是如同薄霧般的白色,和那光芒倒是有幾分相似。”
在傳說中,貝狄威爾是完完全全沉醉於亞瑟王身為王者的光輝中,甘願為王奉獻一切的騎士,他的名號也正是“忠誠的貝狄威爾”,十分巧合地和“叛逆之騎士”莫德雷德形成了兩個反差。但是從圓桌騎士們自己的描述來看,對於貝狄威爾這個人物並不是完全認可,原因則比較多,比如貝狄威爾僅僅隻是醉心於王的偉大,卻從沒有真正去幫助王完成什麽王沒有完成的職責,同樣,貝狄威爾更沒有去指正過王的任何可能的失誤。他不像曆史上的其他圓桌騎士一樣,會有自己的意見或看法,無論這是錯還是對,他隻是義無反顧地跟隨在亞瑟王之後,完完全全、徹徹底底地忠於王,忠於王的意誌,忠於王的思想。也正是這種絕對的忠誠,才讓他成為了“忠誠之騎士”。
但是,這樣的忠誠,與其說是忠心,倒不如說是癡迷更為合適,貝狄威爾就是這樣一個癡迷於亞瑟王卻忘記了自身職責的騎士,甚至有些圓桌騎士會討論,貝狄威爾這樣一個實力僅僅屬於三線的圓桌騎士,為什麽能夠從卡姆蘭戰役中活下來,或許就是因為他一直跟在亞瑟王身後,那些強的敵人都被亞瑟王解決了,貝狄威爾反而是最不危險的一個人。
而就在剛才,加拉哈德、蘭斯洛特、高文還有已經脫離圓桌騎士團的莫德雷德,親眼見到了,貝狄威爾為了保護自己的墓穴,為了保護亞瑟王最後離開人間界的位置所在,竟然將五十個人的魂魄囚禁在異位麵的事情,不得不說,讓大家對貝狄威爾的印象急轉直下。就算你在正義和忠誠間選擇了忠誠,也沒有必要如此殘忍,連他人死後的靈魂都不放過吧?
懷著這樣的想法,就連高文這樣總是微笑著、彬彬有禮的樂天派,語氣中都隱隱帶上了一份怒氣。
“好了,我們就去看看吧,傳奇的''忠誠之騎士''貝狄威爾的墓室究竟是什麽樣子吧。”風十郎輕輕拍了拍高文的肩膀,率先朝著那扇已經開啟的大門走去。
大廳並不大,眾人很快穿過了大廳走進了這扇被五十個靈魂保護著的大門,就在進入大門的一瞬間,眾人明顯感受到了,這裏和外麵完全不同的感覺。這裏的空氣很通暢,就像是很普通的戶外,而非深深的山腹之中一樣,而且空氣中隱隱帶著濕潤的氣息,說明這裏並非為了保存屍體而專門隔絕出來的幹燥環境。
這是一間並不大的墓室,墓室之中徒有四壁,既沒有外麵大廳那樣的浮雕,也沒有地轉或是沉重梁,至於棺槨和骨灰壇之類的東西,也並不存在。這間小小的墓室裏,隻有一個很普通的石頭雕刻成的高大座椅,那座椅和卡美洛王庭之中,圍繞著圓桌的椅子一模一樣。椅子上,坐著一個身穿鎧甲,外披灰白色修士鬥篷的中年人,他雙目緊閉,麵色慘白,但是依舊挺直地坐在椅子上,他的右手扶著一把大號雙手劍的劍柄,而這把劍足有三分之一插在了石頭座椅的基座中,而他的左手,則緊緊地抱著一本又老又舊的羊皮筆記本。
這是······貝狄威爾!即便過了千年,依舊保留著他活著時的容貌!
“這怎麽可能!”高文倒吸一口冷氣,就算是最強大的死靈法師,也不能青春永駐,更別說是死了之後。
“這個聲音······是高文。”沒等別人說話,座椅上的中年人倒先一步開口了,就是這一開口,反而嚇得眾人全都掏出了武器,儼然一副隻要確定這家夥是個亡靈,就立刻動手把它幹掉的樣子。
中年人的眼睛緩緩睜開,在看到眾人的時候,他深灰色的雙眸中閃過一絲淡淡的光彩和喜悅,隻聽他繼續緩緩地說道:“是了,雖然有著如同陽光一樣的聲音,可是高文已經死去那麽久了,我還以為······果然,你們是他們的傳承者。蘭斯洛特、高文,甚至還有加拉哈德!還有你······莫德雷德,雖然我依舊無法釋懷,可是看到穿著這身鎧甲站到我麵前的你,我卻感到十分欣慰。”
“你真的是傳說中的貝狄威爾嗎?”高文鼓足勇氣問道。
“我的鎧甲和配劍都在這裏,這世上難道還有別的貝狄威爾嗎?”貝狄威爾卻隻是微微一笑,說道:“我等了千年,終於等到了你們,終於······我不再是孤身一人,期盼著王能夠迴來的騎士了。”
“我們是來取得你的筆記,查明亞瑟王遺產位置的。”莫德雷德冷漠地說道,她繼承的名號是“叛逆之騎士”,幾乎就是作為貝狄威爾的反麵存在的。可是貝狄威爾無論是比之原本的莫德雷德,還是現在繼承了名號的莫德雷德,那都差得太遠了,這麽一個比自己弱的人居然反倒擁有著比自己崇高的名號,莫德雷德很是不爽。
“嗯,我猜也就是這樣。”貝狄威爾輕輕歎息了一聲,隨後問道:“那麽說來,王終究······沒有成聖,對嗎?”
“亞瑟王的傷實在是太重,在小船經過仙女湖的湖麵時,就已經死去了。”蘭斯洛特歎息,他繼承的是“湖上騎士”蘭斯洛特的名號,要知道雖然背叛亞瑟王的是莫德雷德,但是可以說,導致圓桌騎士分裂的直接導火索,卻是蘭斯洛特。所以對於亞瑟王死亡的那份歉疚,也伴隨著蘭斯洛特的名號和意誌,一代代傳承了下來。
“如果那時候,我能快點扔掉excalibur,盡快送王登上小船,也許······王就不會死了。”貝狄威爾歎息道。
(本章完)
“貝狄威爾嗎······”高文說道:“在記載中,象征著貝狄威爾的確實是如同薄霧般的白色,和那光芒倒是有幾分相似。”
在傳說中,貝狄威爾是完完全全沉醉於亞瑟王身為王者的光輝中,甘願為王奉獻一切的騎士,他的名號也正是“忠誠的貝狄威爾”,十分巧合地和“叛逆之騎士”莫德雷德形成了兩個反差。但是從圓桌騎士們自己的描述來看,對於貝狄威爾這個人物並不是完全認可,原因則比較多,比如貝狄威爾僅僅隻是醉心於王的偉大,卻從沒有真正去幫助王完成什麽王沒有完成的職責,同樣,貝狄威爾更沒有去指正過王的任何可能的失誤。他不像曆史上的其他圓桌騎士一樣,會有自己的意見或看法,無論這是錯還是對,他隻是義無反顧地跟隨在亞瑟王之後,完完全全、徹徹底底地忠於王,忠於王的意誌,忠於王的思想。也正是這種絕對的忠誠,才讓他成為了“忠誠之騎士”。
但是,這樣的忠誠,與其說是忠心,倒不如說是癡迷更為合適,貝狄威爾就是這樣一個癡迷於亞瑟王卻忘記了自身職責的騎士,甚至有些圓桌騎士會討論,貝狄威爾這樣一個實力僅僅屬於三線的圓桌騎士,為什麽能夠從卡姆蘭戰役中活下來,或許就是因為他一直跟在亞瑟王身後,那些強的敵人都被亞瑟王解決了,貝狄威爾反而是最不危險的一個人。
而就在剛才,加拉哈德、蘭斯洛特、高文還有已經脫離圓桌騎士團的莫德雷德,親眼見到了,貝狄威爾為了保護自己的墓穴,為了保護亞瑟王最後離開人間界的位置所在,竟然將五十個人的魂魄囚禁在異位麵的事情,不得不說,讓大家對貝狄威爾的印象急轉直下。就算你在正義和忠誠間選擇了忠誠,也沒有必要如此殘忍,連他人死後的靈魂都不放過吧?
懷著這樣的想法,就連高文這樣總是微笑著、彬彬有禮的樂天派,語氣中都隱隱帶上了一份怒氣。
“好了,我們就去看看吧,傳奇的''忠誠之騎士''貝狄威爾的墓室究竟是什麽樣子吧。”風十郎輕輕拍了拍高文的肩膀,率先朝著那扇已經開啟的大門走去。
大廳並不大,眾人很快穿過了大廳走進了這扇被五十個靈魂保護著的大門,就在進入大門的一瞬間,眾人明顯感受到了,這裏和外麵完全不同的感覺。這裏的空氣很通暢,就像是很普通的戶外,而非深深的山腹之中一樣,而且空氣中隱隱帶著濕潤的氣息,說明這裏並非為了保存屍體而專門隔絕出來的幹燥環境。
這是一間並不大的墓室,墓室之中徒有四壁,既沒有外麵大廳那樣的浮雕,也沒有地轉或是沉重梁,至於棺槨和骨灰壇之類的東西,也並不存在。這間小小的墓室裏,隻有一個很普通的石頭雕刻成的高大座椅,那座椅和卡美洛王庭之中,圍繞著圓桌的椅子一模一樣。椅子上,坐著一個身穿鎧甲,外披灰白色修士鬥篷的中年人,他雙目緊閉,麵色慘白,但是依舊挺直地坐在椅子上,他的右手扶著一把大號雙手劍的劍柄,而這把劍足有三分之一插在了石頭座椅的基座中,而他的左手,則緊緊地抱著一本又老又舊的羊皮筆記本。
這是······貝狄威爾!即便過了千年,依舊保留著他活著時的容貌!
“這怎麽可能!”高文倒吸一口冷氣,就算是最強大的死靈法師,也不能青春永駐,更別說是死了之後。
“這個聲音······是高文。”沒等別人說話,座椅上的中年人倒先一步開口了,就是這一開口,反而嚇得眾人全都掏出了武器,儼然一副隻要確定這家夥是個亡靈,就立刻動手把它幹掉的樣子。
中年人的眼睛緩緩睜開,在看到眾人的時候,他深灰色的雙眸中閃過一絲淡淡的光彩和喜悅,隻聽他繼續緩緩地說道:“是了,雖然有著如同陽光一樣的聲音,可是高文已經死去那麽久了,我還以為······果然,你們是他們的傳承者。蘭斯洛特、高文,甚至還有加拉哈德!還有你······莫德雷德,雖然我依舊無法釋懷,可是看到穿著這身鎧甲站到我麵前的你,我卻感到十分欣慰。”
“你真的是傳說中的貝狄威爾嗎?”高文鼓足勇氣問道。
“我的鎧甲和配劍都在這裏,這世上難道還有別的貝狄威爾嗎?”貝狄威爾卻隻是微微一笑,說道:“我等了千年,終於等到了你們,終於······我不再是孤身一人,期盼著王能夠迴來的騎士了。”
“我們是來取得你的筆記,查明亞瑟王遺產位置的。”莫德雷德冷漠地說道,她繼承的名號是“叛逆之騎士”,幾乎就是作為貝狄威爾的反麵存在的。可是貝狄威爾無論是比之原本的莫德雷德,還是現在繼承了名號的莫德雷德,那都差得太遠了,這麽一個比自己弱的人居然反倒擁有著比自己崇高的名號,莫德雷德很是不爽。
“嗯,我猜也就是這樣。”貝狄威爾輕輕歎息了一聲,隨後問道:“那麽說來,王終究······沒有成聖,對嗎?”
“亞瑟王的傷實在是太重,在小船經過仙女湖的湖麵時,就已經死去了。”蘭斯洛特歎息,他繼承的是“湖上騎士”蘭斯洛特的名號,要知道雖然背叛亞瑟王的是莫德雷德,但是可以說,導致圓桌騎士分裂的直接導火索,卻是蘭斯洛特。所以對於亞瑟王死亡的那份歉疚,也伴隨著蘭斯洛特的名號和意誌,一代代傳承了下來。
“如果那時候,我能快點扔掉excalibur,盡快送王登上小船,也許······王就不會死了。”貝狄威爾歎息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