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迴溯,迴到十多個小時之前。
雖說鎬京相對於洛城,距離上更遠一些,不過前往鎬京的三人組,倒是沒有比前往洛城的三人組慢多少,差不多在相同的時間,黃判帶領的鎬京組,已經抵達了鎬京。
鎬京和洛城都是古都,通常來說,曆史越久遠的城市,就越是容易建立起夜守分部。刨去因為人類社會發展,導致人流量過大,在近現代才建立起來的滬城夜守分部和鵬城夜守分部。近幾百年,中洲基本上都是靠著唐朝以前建立的夜守分部在支撐。
鎬京有古魔都之稱,幾千年的漫長中洲曆史中,鎬京,是一個充滿了傳奇色彩的城市,包括西周、秦、西漢、新莽、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總共一十三朝人類政權,都選擇在鎬京定都。
雖然時至今日,鎬京的繁華程度,別說是比不上京城、金陵等同樣是古都的城市,即便是在曆史上,很晚才崛起的滬城、鵬城,都遠遠要比鎬京繁華得多。
可是這樣,就能輕視鎬京了嗎?
恐怕任何一個夜守都不會那麽想,因為鎬京迄今為止,仍然被人稱為“四絕之城”,那四絕?核心級夜守駐守數量最多、轄區內妖鬼實力最強、世家門閥數量最多以及每年發案數最高四絕。
一進入鎬京,黃判等三人就立刻被這城市中的壓迫感所影響。
“不愧是十三朝古都啊,我敢放言,中洲沒有任何地方,能比這裏的氣場更強。”黃判打量著四周,雖然說不上好奇,但是也有幾分探尋的意味。
“反正,比瀛洲的任何城市都要厲害。”僧正坊很中肯地評價道。
至於莎拉,她並不太敢說話,因為她是被抓壯丁進入這一組的,而和她呆在一起的兩個家夥,實力都非常強大,強得讓她連逃跑的念頭都生不出來。身為狼人,莎拉擁有著一些野獸的本能,而這些本能,幾乎是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她,這兩個人有多可怕。
“我們是來排查殷從風曾經的交遊和關係的,現在看來,我們應該去殷家才對。”黃判說道:“可是我覺得,現在去殷家,並不妥。”
“哦?”僧正坊很樂意就這個問題,向黃判提出請教:“為什麽呢?”
“看來我需要給你科普一下,鎬京這個地方,又稱長安,是中洲曆史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黃判說道:“悠久的曆史,讓這裏遍布著各種世家門閥,可以說,鎬京乃至整個三秦之地,是中洲各大勢力最為盤根錯節的地方。”
僧正坊也是一員智將,甚至還傳授過聖德太子兵法,深諳各種陽謀陰謀。聽到黃判這麽一說,立刻就反應了過來:“那麽說,殷從風的家族,在這裏,也有一定的影響力?”
“殷這個姓氏,放眼中洲,或許沒有多少人。但是,在三秦之地,殷氏也算是大姓,而鎬京殷氏,也確實稱得上一方勢力。”黃判點頭。
“稱得上?”僧正坊很敏銳:“也就是說,這個鎬京殷氏,並非真正的一流勢力?”
“沒錯,要說鎬京一地的世家,那都是曾經的帝王血脈。”黃判說道:“李氏、楊氏、劉氏,這三家,乃是唐、隋、漢三朝的帝王之姓,現如今,也都是鎬京最頂尖的三家門閥。除此以外,還有袁家、鄧家、柴家三家,也是頂尖的勢力。”
“所以,這些世家之中,有和那殷氏一族交好的家族,對吧?”僧正坊不愧是智將,立刻就猜出了黃判所顧忌的原因。
“沒錯,殷從風的妻子,正是楊氏。而根據閔悟給的情報,殷鐸的母親,也就是殷從風的大嫂,則是劉氏。”黃判道:“殷氏曆史上出過幾個核心級,但是地位最高的,就是殷從風。自從他成為金聖靈後,殷氏一門和鎬京的許多世家,都有了更強的聯係。”
“現在,我們雖然封鎖了殷從風身死的消息,但是殷從風死亡的實情,肯定還是會有人掌握。所以,我們無法確定,殷氏是否知道殷從風身死的消息。”僧正坊接著黃判的話說了起來:“這個時候,我們貿然現身出現在殷家,一定會受到關注和懷疑。一旦沒有處理好,那麽我們就會遭到劉氏和楊氏兩家的仇恨。”
“這隻是其一,其二,殷從風的交遊,很可能也盤踞在這些世家和門閥之中。”黃判說道:“如果這些世家中,有一家甚至幾家都歸順了****晴明,而那些門派,也有投降****晴明的,那我們的情況,就萬分兇險了。”
“鎬京一地,有什麽厲害的門派嗎?”僧正坊立刻問道。
“城內有羽林宮、芙蓉園、先機營三大門派,城外有秦王府、朱雀山、驪山派、華山派、黑河派五大派,這些還僅僅是在冊的夜守門派而已。”黃判臉色鄭重地說道:“此外還有好幾個修法的佛教門派和灰色性質的夜守大派,也都在此紮根。戒佛出身的大慈恩寺,也在這裏。”
“那為什麽不派戒佛來?”僧正坊好奇。
“你們兩位難道不覺得,閔悟就是要仰賴你們的智力嗎?”莎拉弱弱地插話道:“這裏高手如雲,勢力錯綜複雜,正是需要靠腦力來調查的局麵。你們二位,自然比戒佛和貓又合適。”
這小狼女說的雖然都是實話,但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黃判和僧正坊立刻從頭舒服到腳。看到沒,就連西洲的妖怪,都承認咱家的智力,勝過了戒佛和貓又。
“她說的確實有道理,看來閔悟已經提前把這些因素考慮進去了。”僧正坊正色道:“那我們現在先去哪?”
“先去袁氏府上。”黃判說道:“閔悟說過,要拜我們找一下‘那隻猴子’,既然如此,我們就先去拜訪猴子好了。”
“猴子是誰?”莎拉是狼人,她對於猴子還是很好奇的。
“猴子隻是外界的說法。”黃判笑道:“正確的說法是,《秘經·猿》卷修煉者,袁佑源。”
二百二十二章,打錯了
(本章完)
雖說鎬京相對於洛城,距離上更遠一些,不過前往鎬京的三人組,倒是沒有比前往洛城的三人組慢多少,差不多在相同的時間,黃判帶領的鎬京組,已經抵達了鎬京。
鎬京和洛城都是古都,通常來說,曆史越久遠的城市,就越是容易建立起夜守分部。刨去因為人類社會發展,導致人流量過大,在近現代才建立起來的滬城夜守分部和鵬城夜守分部。近幾百年,中洲基本上都是靠著唐朝以前建立的夜守分部在支撐。
鎬京有古魔都之稱,幾千年的漫長中洲曆史中,鎬京,是一個充滿了傳奇色彩的城市,包括西周、秦、西漢、新莽、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總共一十三朝人類政權,都選擇在鎬京定都。
雖然時至今日,鎬京的繁華程度,別說是比不上京城、金陵等同樣是古都的城市,即便是在曆史上,很晚才崛起的滬城、鵬城,都遠遠要比鎬京繁華得多。
可是這樣,就能輕視鎬京了嗎?
恐怕任何一個夜守都不會那麽想,因為鎬京迄今為止,仍然被人稱為“四絕之城”,那四絕?核心級夜守駐守數量最多、轄區內妖鬼實力最強、世家門閥數量最多以及每年發案數最高四絕。
一進入鎬京,黃判等三人就立刻被這城市中的壓迫感所影響。
“不愧是十三朝古都啊,我敢放言,中洲沒有任何地方,能比這裏的氣場更強。”黃判打量著四周,雖然說不上好奇,但是也有幾分探尋的意味。
“反正,比瀛洲的任何城市都要厲害。”僧正坊很中肯地評價道。
至於莎拉,她並不太敢說話,因為她是被抓壯丁進入這一組的,而和她呆在一起的兩個家夥,實力都非常強大,強得讓她連逃跑的念頭都生不出來。身為狼人,莎拉擁有著一些野獸的本能,而這些本能,幾乎是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她,這兩個人有多可怕。
“我們是來排查殷從風曾經的交遊和關係的,現在看來,我們應該去殷家才對。”黃判說道:“可是我覺得,現在去殷家,並不妥。”
“哦?”僧正坊很樂意就這個問題,向黃判提出請教:“為什麽呢?”
“看來我需要給你科普一下,鎬京這個地方,又稱長安,是中洲曆史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黃判說道:“悠久的曆史,讓這裏遍布著各種世家門閥,可以說,鎬京乃至整個三秦之地,是中洲各大勢力最為盤根錯節的地方。”
僧正坊也是一員智將,甚至還傳授過聖德太子兵法,深諳各種陽謀陰謀。聽到黃判這麽一說,立刻就反應了過來:“那麽說,殷從風的家族,在這裏,也有一定的影響力?”
“殷這個姓氏,放眼中洲,或許沒有多少人。但是,在三秦之地,殷氏也算是大姓,而鎬京殷氏,也確實稱得上一方勢力。”黃判點頭。
“稱得上?”僧正坊很敏銳:“也就是說,這個鎬京殷氏,並非真正的一流勢力?”
“沒錯,要說鎬京一地的世家,那都是曾經的帝王血脈。”黃判說道:“李氏、楊氏、劉氏,這三家,乃是唐、隋、漢三朝的帝王之姓,現如今,也都是鎬京最頂尖的三家門閥。除此以外,還有袁家、鄧家、柴家三家,也是頂尖的勢力。”
“所以,這些世家之中,有和那殷氏一族交好的家族,對吧?”僧正坊不愧是智將,立刻就猜出了黃判所顧忌的原因。
“沒錯,殷從風的妻子,正是楊氏。而根據閔悟給的情報,殷鐸的母親,也就是殷從風的大嫂,則是劉氏。”黃判道:“殷氏曆史上出過幾個核心級,但是地位最高的,就是殷從風。自從他成為金聖靈後,殷氏一門和鎬京的許多世家,都有了更強的聯係。”
“現在,我們雖然封鎖了殷從風身死的消息,但是殷從風死亡的實情,肯定還是會有人掌握。所以,我們無法確定,殷氏是否知道殷從風身死的消息。”僧正坊接著黃判的話說了起來:“這個時候,我們貿然現身出現在殷家,一定會受到關注和懷疑。一旦沒有處理好,那麽我們就會遭到劉氏和楊氏兩家的仇恨。”
“這隻是其一,其二,殷從風的交遊,很可能也盤踞在這些世家和門閥之中。”黃判說道:“如果這些世家中,有一家甚至幾家都歸順了****晴明,而那些門派,也有投降****晴明的,那我們的情況,就萬分兇險了。”
“鎬京一地,有什麽厲害的門派嗎?”僧正坊立刻問道。
“城內有羽林宮、芙蓉園、先機營三大門派,城外有秦王府、朱雀山、驪山派、華山派、黑河派五大派,這些還僅僅是在冊的夜守門派而已。”黃判臉色鄭重地說道:“此外還有好幾個修法的佛教門派和灰色性質的夜守大派,也都在此紮根。戒佛出身的大慈恩寺,也在這裏。”
“那為什麽不派戒佛來?”僧正坊好奇。
“你們兩位難道不覺得,閔悟就是要仰賴你們的智力嗎?”莎拉弱弱地插話道:“這裏高手如雲,勢力錯綜複雜,正是需要靠腦力來調查的局麵。你們二位,自然比戒佛和貓又合適。”
這小狼女說的雖然都是實話,但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黃判和僧正坊立刻從頭舒服到腳。看到沒,就連西洲的妖怪,都承認咱家的智力,勝過了戒佛和貓又。
“她說的確實有道理,看來閔悟已經提前把這些因素考慮進去了。”僧正坊正色道:“那我們現在先去哪?”
“先去袁氏府上。”黃判說道:“閔悟說過,要拜我們找一下‘那隻猴子’,既然如此,我們就先去拜訪猴子好了。”
“猴子是誰?”莎拉是狼人,她對於猴子還是很好奇的。
“猴子隻是外界的說法。”黃判笑道:“正確的說法是,《秘經·猿》卷修煉者,袁佑源。”
二百二十二章,打錯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