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ii·一
自嘉懿憑實力拿下各方城池,盤收四方勢力建立新朝薑國以來,天下百姓也在一日一日的安穩日子中,修身養性隻為恢複農耕元氣。打從青鸞元年春日裏進行過一次大封之後,嘉懿就再也沒有因為什麽事對誰有過獎賞。這一日,嘉懿忽然宣布要召禦田所的主簿進宮。
作為薑國的開國之君,嘉懿每日必然是有許多政務要忙,禦田所的兩位主簿乘坐青牛車從皇宮的西側門進了宮。嘉懿召見這兩位主簿的地方在禦花園中的清涼台,這兒是夏日裏乘涼避暑的好去處,眼下雖然酷暑未至但暖春時候,來這清涼台賞花踏青也是一番好消遣的。
丞相白若笙也在一旁作陪,兩位主簿未到之前,白若笙一直在和嘉懿手談。白若笙說:“陛下已經登基將近百日,微臣以為陛下也該聽取一些太上皇與鄭太後的建議,納選皇夫早日為薑國延續皇嗣。”
“今日早朝時諸多大臣也和朕提起過這件事,當時你怎麽悶聲不吭呢?朕還以為白丞相你是與眾不同的,原來是在這裏等著。昨兒個父皇母後單獨召見過你是吧,他們和你都說了些什麽了?”嘉懿手上棋子悉數都灑在了棋盤上,好好的一盤棋頓時就成了一局死棋。
白若笙笑了笑,說道:“太上皇說陛下的年紀換在尋常人家,膝下都應該是兒女成雙的年紀。鄭太後說近些時日給陛下物色了幾個世家公子,想問問微臣要找個什麽樣的理由,好讓陛下親自去見見。”
“那不如就弄一個選秀吧,從前的那些男皇帝是怎麽選妃的,朕也按照原先的規則來。不過朕先把選妃的條件跟你說清楚,長得磕磣的不要、家世不清白的不要、有婚約的不要、太矮的不要非自願報名參加選秀的也不要!這件事朕就交給白想你來主持了,辛苦你了。”
白若笙:“……”他總結了一下嘉懿的選夫條件,要長得好看家境清白人際關係簡單,個子要高而且還得自願報名。這些條件倒也不算是苛刻,隻不過雖說眼下薑國建立女帝當政,然而時下百姓與大臣還是有不少人尚未能改變自己對男女地位的認知,這選夫興許……
有宮女上前:“迴稟陛下,禦田所的周主簿和宋主簿已經到了。”
“宣。”嘉懿招了招手,示意一旁的宮人將石桌上的棋盤收走,白若笙正預備起身告退,也被嘉懿留了下來:“你留下一塊兒聽。”
“陛下不是要和兩位主簿商議改革農耕製度嗎,微臣留下來聽,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適?”雖說一國丞相轄管諸事,但農耕製度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國家乃至一個城邦最重要的民生政策。這樣的事白若笙從前無論是在哪一朝為官做宰,都沒有直接參與過討論,頂多是放權。
嘉懿說:“朕允許你留下來聽聽,也想知道白相會給出什麽樣的建議,畢竟以你的閱曆和經驗,到底要比朕知道的多得多。何況你如今是我薑朝丞相,輔佐朕坐穩江山的必要條件,讓天下百姓吃得飽穿得暖不也是你這身為丞相的人,應該出的力?”而後,又讓宮女倒茶。
周主簿與宋主簿兩人跟在小太監的身後進了清涼台,兩人年紀都已經很大歲數了,從前夏朝未亡的時候就在禦田所了,現如今兩人的官還保留著是因為嘉懿看中他們二人的才能。畢竟這兩人是最支持嘉懿的田地改革,過去老百姓種田種地都是給別人做工,累死累活糧食還不是自己的每年還要繳納那麽多的稅錢。
現在嘉懿提議收集全國田地的畝數與尺寸,依照農村與城鎮百姓戶口的條件,施行田地實名登記入戶,讓種地種田的百姓能實際上擁有一塊屬於自家的田地。春耕秋種時節由朝廷的專業部門,根據各地方的土壤條件和作物成熟時間進行總結,到時候發放相應的糧種。
“微臣參見女皇陛下!”“微臣參見女皇陛下!”
“兩位愛卿平身吧,賜座。來人,給兩位主簿上茶,一路匆忙而來二位愛卿想來是疲憊了,先喝點茶水潤潤嗓子。”嘉懿吩咐完,旁邊來個宮女上前端起茶壺在兩個空茶碗裏倒了茶,又很快就輕身退下。
周主簿二人謝過恩典後,在石凳前坐下,“陛下,臣與宋主簿已按照陛下此前給的種子,種出了棉花,這是其中一株幼苗請陛下過目。”
“還有番茄與土豆的嫁接品種,昨日已經在培育室裏出了芽,相信再過一段日子抽芽會長得更大。微臣因為稀罕,抽芽的種子並不多所以就沒有帶進宮來,還請陛下恕罪。”宋主簿嘴上說著恕罪,心裏其實一點兒都不害怕被嘉懿責罰,畢竟他可是成功讓兩種蔬菜嫁接成功的人,這輩子也不算虛度此生了。
嘉懿不知道宋主簿的內心想法,就是知道了也頂多是笑上兩聲。她轉頭給一個宮女使了眼色,對方福福身之後退下清涼台,同時也叫走了清涼台上的其他宮人。白若笙正想問嘉懿為何清場,就聽嘉懿說了句話:“朕有意派出海航使者前往各國做友好交流,同時也預備著開拓薑朝與其他國家的農業貿易。為我朝百姓引進更多異域蔬菜。”
“陛下此舉是為百姓的生計著想,此乃我輩臣民社稷之幸。”
嘉懿看了眼說這話的周主簿,笑說:“朕還準備創辦一個農作學堂,專門為百姓傳授種植作物、養殖牲畜的知識,培育專業的農作物大夫和獸醫。聽說周主簿於獸醫一道上很有見地,朕有意讓你負責這一塊,宋主簿就負責農作物醫藥這一塊的,兩位愛卿可以考慮看看。”
“陛下的想法固然現在看來天真,但長久下去,百姓懂得更多養殖種植知識,糧食何愁不會增產牲畜病亡的幾率也會減少。如此一來百姓既能保障自己吃飽又能上繳朝廷定量的糧食,一舉兩得的事,二位主簿何不應下來,做這農作學堂的第一批教書先生?”白若笙道。
周主簿與宋主簿兩人互相看了看對方,過了半晌才起身來,向嘉懿叩謝過應承下了這份差事。嘉懿隨後又與二人談了一些關於辣椒的知識,這裏的人把辣椒稱為番椒,因為是從外邦傳來的,價格高昂一般的農家買不起種子,因而在東土的國家還沒有普及辣椒為食物。
就算是大戶人家得了這樣一件稀罕物,也都是當做盆景供養著,誰也想不到這東西還能端上餐桌當食物吃。嘉懿之前帶兵抄傅歡的家的時候就發現了一盆辣椒,之後當然是讓廚子給她燒了一盤許久不曾吃到的迴鍋肉,那香味至今還在迴味,好在她現在有一個辣椒地。
辣椒的種子不多,現在種出來的也剛剛足夠她一個人吃的,處理辣椒後的辣椒籽都會被專門的人收集起來,再送去禦田所交由專門的人負責下一批種植。嘉懿起身離開清涼台的時候,白若笙也跟著一起,君臣二人相伴走了一段路之後,在禦花園外的承華門分開而行。
嘉懿先去了慈寧宮看望生父生母,再去祥寧宮看望養父養母。迴到自己的寢宮用了晚膳,又去書房處理奏折,有宮女心疼她如此勞心勞力會累著,期間端了兩次養身湯來,嘉懿都沒喝。忙到半夜可算是經過幾個月的不懈努力,把從前朝堆積下來的一些麻煩事都理清了。
嘉懿癱倒在胡床上,閉上眼謾罵著前朝大夏的皇帝們,宮女過來給她蓋上被子,又將她的鞋襪脫了把腿抱上胡床上安置。最後宮女們熄了燈就悄然退下,書房中隻留下了守夜的宮女歇在隔壁的小榻上。
第二天辰時,早朝剛開始嘉懿就宣布了自己要選秀,丞相白若笙負責全權督辦此事,讓禮部尚書和禮部侍郎協助白若笙征選合適條件的男子進宮選秀。聽到女皇陛下終於鬆口要挑選丈夫了,許多大臣都很明顯的是鬆了口氣,他們心想著陛下到底是女子,總是要成親的。
不論是男人做皇帝還是女人當皇帝,這皇帝若有婚姻有子嗣,才是一個王朝立足根本的關鍵。他們中還有不少人私底下議論紛紛,說嘉懿這個女皇帝當的不正統有違天道,有的人明麵上支持嘉懿的每一個舉措,實際上暗地裏在結黨營私,想要在暗地裏經營自己的勢力。
薑國初立百廢待興,江山不穩社稷動蕩,任何一點兒的風吹草動都可能讓朝廷分崩離析。鄭瑛娘她們的建議嘉懿很早就考慮過了,畢竟一國之君哪有能真正隨心所欲的,她就算是不為自己考慮,為了自己手中的這個薑國和它的未來長久之計,也應該早些成家納夫婿了。
散朝後,戶部侍郎謝黃雲和另外幾位女官被嘉懿叫留了。謝黃雲月餘前已經再嫁,所嫁之人隻是一個普通的商戶,對方也是結過一次婚的鰥夫,有一個女兒年歲不大,對謝黃雲也十分恭敬孝順。謝黃雲做官後把自家人安置在嘉懿賜給她的官宅,自己與丈夫繼女住一起。
把謝黃雲她們這幾個女官留下來,也有嘉懿自己的目的,畢竟她打算成婚了總得問問她們這些有經驗的人,是怎麽和自己的夫婿相處的吸取一下婚後經驗?這當中還有成婚二十多年的中年女官,她在家中都已經是做祖母的人了,所以嘉懿問起她是如何跟丈夫相處時——
“陛下所問,臣倒是恰好有些許經驗可以講述出來。臣過去為人妻為人母時,克己守禮謹記自己的身份,替夫君排憂解難替兒女思慮未來,孝順公婆尊敬夫婿教育子女,公婆病了冷了要關心,夫君渴了累了要上心。生兒育女是我們女人的天命,誰讓這些男人沒個能力。”
聽了她的話嘉懿當然是先縱聲大笑了幾聲,隨後收斂了笑聲,說:“可是朕如今選夫婿是皇帝納夫,又不是尋常百姓嫁女兒娶媳婦。你們剛才所說的這些,於朕來說完全都不用上,朕乃是皇帝,豈有讓朕去侍奉公婆教育子女的道理。朕想聽的是你們所謂的禦夫之術。”
當時眾人臉上就呈現出了‘難以言說’的尷尬神情,謝黃雲哽噎再三方開了口:“我這新婚丈夫不會說話,但臣看中的是他的品行德性。他很會做菜,每當臣下朝迴去的時候,他已經將飯菜都燒好了。”
“放在過去這就是我每天要做的事,我與夫君現在是同朝為官,從前臣在深閨時不曾參與朝政,夫君每每在書房處理公務,臣都會準備一碗羹湯給他。前朝時,有一年夫君作為欽差去外地巡察,臣思念他了便寫了幾封詩詞寄給他,夫君也給臣寫了迴詩,聊表情意。”
“俺男人……”這個說話大嗓門的女官一開口,就見其他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自己,於是趕忙改了口:“微臣的夫君是個五大憨粗的武將,偏好被臣揪耳朵,他說要是哪一天臣不再揪他耳朵了,就是變了心不愛他了。每晚睡覺前臣總要去捏捏他的耳朵,他才能睡得著。”
“……”她們眾所紛紜,無一例外的都是在向嘉懿撒狗糧秀恩愛。
魏王長孫祁和吳王長孫禕的府邸相距不遠,中間隻相隔了一條一丈寬的小巷,彼此是柴門對柴門的並列宅戶。嘉懿這一聲招唿不打,帶著岐王陳林來到魏王府的時候,吳王長孫禕正在長孫祁這裏蹭飯。
此時恰是午膳時間,嘉懿是先去了岐王府把正在和廚子們討論新菜式的陳林給叫了出來。她早就得到消息,自己這六哥的府上新來了兩個蜀中的廚子,做得一手好吃又麻香的夔州魚,她是特意來的。
“陛下,岐王。”
“魏王,吳王。”陳林三人互相見過禮,嘉懿已經先去桌椅旁坐下,拿起筷子開始吃魚了,她老遠就聞見了藤椒魚肉的香味,連魚皮都煎得外酥裏嫩。
嘉懿說:“六哥,你能讓一個廚子給我嘛,這廚藝還挺好。”
“小九若是喜歡,當然可以了。”嘉懿的稱唿是喊他六哥,長孫祁也自是順口而下,改稱她為小九了。
自嘉懿憑實力拿下各方城池,盤收四方勢力建立新朝薑國以來,天下百姓也在一日一日的安穩日子中,修身養性隻為恢複農耕元氣。打從青鸞元年春日裏進行過一次大封之後,嘉懿就再也沒有因為什麽事對誰有過獎賞。這一日,嘉懿忽然宣布要召禦田所的主簿進宮。
作為薑國的開國之君,嘉懿每日必然是有許多政務要忙,禦田所的兩位主簿乘坐青牛車從皇宮的西側門進了宮。嘉懿召見這兩位主簿的地方在禦花園中的清涼台,這兒是夏日裏乘涼避暑的好去處,眼下雖然酷暑未至但暖春時候,來這清涼台賞花踏青也是一番好消遣的。
丞相白若笙也在一旁作陪,兩位主簿未到之前,白若笙一直在和嘉懿手談。白若笙說:“陛下已經登基將近百日,微臣以為陛下也該聽取一些太上皇與鄭太後的建議,納選皇夫早日為薑國延續皇嗣。”
“今日早朝時諸多大臣也和朕提起過這件事,當時你怎麽悶聲不吭呢?朕還以為白丞相你是與眾不同的,原來是在這裏等著。昨兒個父皇母後單獨召見過你是吧,他們和你都說了些什麽了?”嘉懿手上棋子悉數都灑在了棋盤上,好好的一盤棋頓時就成了一局死棋。
白若笙笑了笑,說道:“太上皇說陛下的年紀換在尋常人家,膝下都應該是兒女成雙的年紀。鄭太後說近些時日給陛下物色了幾個世家公子,想問問微臣要找個什麽樣的理由,好讓陛下親自去見見。”
“那不如就弄一個選秀吧,從前的那些男皇帝是怎麽選妃的,朕也按照原先的規則來。不過朕先把選妃的條件跟你說清楚,長得磕磣的不要、家世不清白的不要、有婚約的不要、太矮的不要非自願報名參加選秀的也不要!這件事朕就交給白想你來主持了,辛苦你了。”
白若笙:“……”他總結了一下嘉懿的選夫條件,要長得好看家境清白人際關係簡單,個子要高而且還得自願報名。這些條件倒也不算是苛刻,隻不過雖說眼下薑國建立女帝當政,然而時下百姓與大臣還是有不少人尚未能改變自己對男女地位的認知,這選夫興許……
有宮女上前:“迴稟陛下,禦田所的周主簿和宋主簿已經到了。”
“宣。”嘉懿招了招手,示意一旁的宮人將石桌上的棋盤收走,白若笙正預備起身告退,也被嘉懿留了下來:“你留下一塊兒聽。”
“陛下不是要和兩位主簿商議改革農耕製度嗎,微臣留下來聽,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適?”雖說一國丞相轄管諸事,但農耕製度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國家乃至一個城邦最重要的民生政策。這樣的事白若笙從前無論是在哪一朝為官做宰,都沒有直接參與過討論,頂多是放權。
嘉懿說:“朕允許你留下來聽聽,也想知道白相會給出什麽樣的建議,畢竟以你的閱曆和經驗,到底要比朕知道的多得多。何況你如今是我薑朝丞相,輔佐朕坐穩江山的必要條件,讓天下百姓吃得飽穿得暖不也是你這身為丞相的人,應該出的力?”而後,又讓宮女倒茶。
周主簿與宋主簿兩人跟在小太監的身後進了清涼台,兩人年紀都已經很大歲數了,從前夏朝未亡的時候就在禦田所了,現如今兩人的官還保留著是因為嘉懿看中他們二人的才能。畢竟這兩人是最支持嘉懿的田地改革,過去老百姓種田種地都是給別人做工,累死累活糧食還不是自己的每年還要繳納那麽多的稅錢。
現在嘉懿提議收集全國田地的畝數與尺寸,依照農村與城鎮百姓戶口的條件,施行田地實名登記入戶,讓種地種田的百姓能實際上擁有一塊屬於自家的田地。春耕秋種時節由朝廷的專業部門,根據各地方的土壤條件和作物成熟時間進行總結,到時候發放相應的糧種。
“微臣參見女皇陛下!”“微臣參見女皇陛下!”
“兩位愛卿平身吧,賜座。來人,給兩位主簿上茶,一路匆忙而來二位愛卿想來是疲憊了,先喝點茶水潤潤嗓子。”嘉懿吩咐完,旁邊來個宮女上前端起茶壺在兩個空茶碗裏倒了茶,又很快就輕身退下。
周主簿二人謝過恩典後,在石凳前坐下,“陛下,臣與宋主簿已按照陛下此前給的種子,種出了棉花,這是其中一株幼苗請陛下過目。”
“還有番茄與土豆的嫁接品種,昨日已經在培育室裏出了芽,相信再過一段日子抽芽會長得更大。微臣因為稀罕,抽芽的種子並不多所以就沒有帶進宮來,還請陛下恕罪。”宋主簿嘴上說著恕罪,心裏其實一點兒都不害怕被嘉懿責罰,畢竟他可是成功讓兩種蔬菜嫁接成功的人,這輩子也不算虛度此生了。
嘉懿不知道宋主簿的內心想法,就是知道了也頂多是笑上兩聲。她轉頭給一個宮女使了眼色,對方福福身之後退下清涼台,同時也叫走了清涼台上的其他宮人。白若笙正想問嘉懿為何清場,就聽嘉懿說了句話:“朕有意派出海航使者前往各國做友好交流,同時也預備著開拓薑朝與其他國家的農業貿易。為我朝百姓引進更多異域蔬菜。”
“陛下此舉是為百姓的生計著想,此乃我輩臣民社稷之幸。”
嘉懿看了眼說這話的周主簿,笑說:“朕還準備創辦一個農作學堂,專門為百姓傳授種植作物、養殖牲畜的知識,培育專業的農作物大夫和獸醫。聽說周主簿於獸醫一道上很有見地,朕有意讓你負責這一塊,宋主簿就負責農作物醫藥這一塊的,兩位愛卿可以考慮看看。”
“陛下的想法固然現在看來天真,但長久下去,百姓懂得更多養殖種植知識,糧食何愁不會增產牲畜病亡的幾率也會減少。如此一來百姓既能保障自己吃飽又能上繳朝廷定量的糧食,一舉兩得的事,二位主簿何不應下來,做這農作學堂的第一批教書先生?”白若笙道。
周主簿與宋主簿兩人互相看了看對方,過了半晌才起身來,向嘉懿叩謝過應承下了這份差事。嘉懿隨後又與二人談了一些關於辣椒的知識,這裏的人把辣椒稱為番椒,因為是從外邦傳來的,價格高昂一般的農家買不起種子,因而在東土的國家還沒有普及辣椒為食物。
就算是大戶人家得了這樣一件稀罕物,也都是當做盆景供養著,誰也想不到這東西還能端上餐桌當食物吃。嘉懿之前帶兵抄傅歡的家的時候就發現了一盆辣椒,之後當然是讓廚子給她燒了一盤許久不曾吃到的迴鍋肉,那香味至今還在迴味,好在她現在有一個辣椒地。
辣椒的種子不多,現在種出來的也剛剛足夠她一個人吃的,處理辣椒後的辣椒籽都會被專門的人收集起來,再送去禦田所交由專門的人負責下一批種植。嘉懿起身離開清涼台的時候,白若笙也跟著一起,君臣二人相伴走了一段路之後,在禦花園外的承華門分開而行。
嘉懿先去了慈寧宮看望生父生母,再去祥寧宮看望養父養母。迴到自己的寢宮用了晚膳,又去書房處理奏折,有宮女心疼她如此勞心勞力會累著,期間端了兩次養身湯來,嘉懿都沒喝。忙到半夜可算是經過幾個月的不懈努力,把從前朝堆積下來的一些麻煩事都理清了。
嘉懿癱倒在胡床上,閉上眼謾罵著前朝大夏的皇帝們,宮女過來給她蓋上被子,又將她的鞋襪脫了把腿抱上胡床上安置。最後宮女們熄了燈就悄然退下,書房中隻留下了守夜的宮女歇在隔壁的小榻上。
第二天辰時,早朝剛開始嘉懿就宣布了自己要選秀,丞相白若笙負責全權督辦此事,讓禮部尚書和禮部侍郎協助白若笙征選合適條件的男子進宮選秀。聽到女皇陛下終於鬆口要挑選丈夫了,許多大臣都很明顯的是鬆了口氣,他們心想著陛下到底是女子,總是要成親的。
不論是男人做皇帝還是女人當皇帝,這皇帝若有婚姻有子嗣,才是一個王朝立足根本的關鍵。他們中還有不少人私底下議論紛紛,說嘉懿這個女皇帝當的不正統有違天道,有的人明麵上支持嘉懿的每一個舉措,實際上暗地裏在結黨營私,想要在暗地裏經營自己的勢力。
薑國初立百廢待興,江山不穩社稷動蕩,任何一點兒的風吹草動都可能讓朝廷分崩離析。鄭瑛娘她們的建議嘉懿很早就考慮過了,畢竟一國之君哪有能真正隨心所欲的,她就算是不為自己考慮,為了自己手中的這個薑國和它的未來長久之計,也應該早些成家納夫婿了。
散朝後,戶部侍郎謝黃雲和另外幾位女官被嘉懿叫留了。謝黃雲月餘前已經再嫁,所嫁之人隻是一個普通的商戶,對方也是結過一次婚的鰥夫,有一個女兒年歲不大,對謝黃雲也十分恭敬孝順。謝黃雲做官後把自家人安置在嘉懿賜給她的官宅,自己與丈夫繼女住一起。
把謝黃雲她們這幾個女官留下來,也有嘉懿自己的目的,畢竟她打算成婚了總得問問她們這些有經驗的人,是怎麽和自己的夫婿相處的吸取一下婚後經驗?這當中還有成婚二十多年的中年女官,她在家中都已經是做祖母的人了,所以嘉懿問起她是如何跟丈夫相處時——
“陛下所問,臣倒是恰好有些許經驗可以講述出來。臣過去為人妻為人母時,克己守禮謹記自己的身份,替夫君排憂解難替兒女思慮未來,孝順公婆尊敬夫婿教育子女,公婆病了冷了要關心,夫君渴了累了要上心。生兒育女是我們女人的天命,誰讓這些男人沒個能力。”
聽了她的話嘉懿當然是先縱聲大笑了幾聲,隨後收斂了笑聲,說:“可是朕如今選夫婿是皇帝納夫,又不是尋常百姓嫁女兒娶媳婦。你們剛才所說的這些,於朕來說完全都不用上,朕乃是皇帝,豈有讓朕去侍奉公婆教育子女的道理。朕想聽的是你們所謂的禦夫之術。”
當時眾人臉上就呈現出了‘難以言說’的尷尬神情,謝黃雲哽噎再三方開了口:“我這新婚丈夫不會說話,但臣看中的是他的品行德性。他很會做菜,每當臣下朝迴去的時候,他已經將飯菜都燒好了。”
“放在過去這就是我每天要做的事,我與夫君現在是同朝為官,從前臣在深閨時不曾參與朝政,夫君每每在書房處理公務,臣都會準備一碗羹湯給他。前朝時,有一年夫君作為欽差去外地巡察,臣思念他了便寫了幾封詩詞寄給他,夫君也給臣寫了迴詩,聊表情意。”
“俺男人……”這個說話大嗓門的女官一開口,就見其他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自己,於是趕忙改了口:“微臣的夫君是個五大憨粗的武將,偏好被臣揪耳朵,他說要是哪一天臣不再揪他耳朵了,就是變了心不愛他了。每晚睡覺前臣總要去捏捏他的耳朵,他才能睡得著。”
“……”她們眾所紛紜,無一例外的都是在向嘉懿撒狗糧秀恩愛。
魏王長孫祁和吳王長孫禕的府邸相距不遠,中間隻相隔了一條一丈寬的小巷,彼此是柴門對柴門的並列宅戶。嘉懿這一聲招唿不打,帶著岐王陳林來到魏王府的時候,吳王長孫禕正在長孫祁這裏蹭飯。
此時恰是午膳時間,嘉懿是先去了岐王府把正在和廚子們討論新菜式的陳林給叫了出來。她早就得到消息,自己這六哥的府上新來了兩個蜀中的廚子,做得一手好吃又麻香的夔州魚,她是特意來的。
“陛下,岐王。”
“魏王,吳王。”陳林三人互相見過禮,嘉懿已經先去桌椅旁坐下,拿起筷子開始吃魚了,她老遠就聞見了藤椒魚肉的香味,連魚皮都煎得外酥裏嫩。
嘉懿說:“六哥,你能讓一個廚子給我嘛,這廚藝還挺好。”
“小九若是喜歡,當然可以了。”嘉懿的稱唿是喊他六哥,長孫祁也自是順口而下,改稱她為小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