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妃的故事起承轉折到最後落幕,都是在一百多年前的滄州城了。那時,新上任的滄州王受到滄州各地紳貴的巴結,都知道滄州王家有美妻夫妻恩愛,因此幾乎無人敢給新任滄州王送女人。這往滄州王府送禮的人裏,有一人特立獨行。
人家都是抬著禮物往滄州王府裏送,他是拉著滄州王往外走,就是這一趟推拖不得的外出,滄州王在滄州城教坊司裏認識了一個叫薑女的舞伎。薑女身姿柔軟滑如綢緞身有異香,她的名號江靖州還在當世子的時候就已經聽說過很多次。
薑女比江靖州要大上三歲,她已經二十四歲隻差一年就能退出舞台到幕後,接替上一任教坊司管事的位置管理下一批新入教坊的弟子了。可就是在這一年裏薑女遇到了滄州王,兩人宛若情竇初開的少年人一樣彼此一見傾心,墜入愛河。
江靖州遇到薑女才覺得自己的心是真的活了,他開始借著外出公幹的理由成日成日的不迴王府,逐漸的冷落了自己的王妃。他與薑女在滄州城外的山頂別院裏拜過天地,牆上還刷上了花椒,別院中的下人對薑女的稱唿都是喊的夫人。
滄州王已經把薑女當做了自己的正妻,薑女從此隻為江靖州一個人跳舞。這本是一樁你情我願你儂我儂的風月之事,可偏生就在這個時候,滄州王動了要休妻的心思。那時候,殷妃才剛剛生下麟兒尚且不足月,他竟狠得下心溺死孩子。
尚且不知曉孩子溺亡真相的殷妃,一度錯怪了孩兒的奶娘,杖斃了奶娘後她才在某一日的下午,精神恍惚正在打瞌睡的情況下,聽見下人非議。那時候她對滄州王的行蹤便起了疑心,便這樣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江靖州他自己認下了。
江靖州自己都沒注意到他其實並不適合喝酒,特別是桃花釀。一杯桃花釀下肚江靖州便會額冒細汗,一壺喝完江靖州便會醉得不省人事。與旁人不同的是江靖州醉酒不是剛喝完之後立刻就醉,而是要過上接近一個時辰的時間才會發作。
殷妃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從江靖州的口中聽到了一個耳熟的名字,也知道了自己兒子溺亡的真相。她心中大慟愛恨交加,愛也是他恨也是他更恨自己識人不清錯付一顆真心,她的兒子何其無辜出生不過七天的小生命,就這樣被溺死。
殷妃從那一天起便不再相信江靖州的任何一句話了,她知道自己的枕邊人每天都在想著要休掉自己,所以她開始用各種小恩小惠籠絡王府下人。在江靖州生辰的時候還會特意給來滄州城給他慶生的公主皇子們送禮物,她的地位逐漸上升。
甚至於殷妃還出麵替江靖州擺平過一個爛攤子,其年滄州某縣發大水百姓流離失所家園被毀,滄州官倉裏糧食已被老鼠揮霍許多。這其中究竟哪些是真正的老鼠啃壞的,哪一些又是得了江靖州的包庇被私吞到口袋的,隻有江靖州知道。
朝廷要派欽差下來巡察,要糧沒有要錢也沒有的江靖州,這才開始慌了。殷妃拿出自己的陪嫁以及說動了自己的父母,才從殷家的商鋪和米店裏調出許多糧食和棉被這些物資出來,如此殷妃的名聲在滄州城乃至朝廷又是上了一層樓。
江靖州要休妻是不可能了,他越是疏離殷妃就越是瞧不出來的樣子,這段婚姻關係維係了三年。她與江靖州成婚的第三年上頭,她聽說城外別院的那個薑女為江靖州生下了一個女兒,那小姑娘滿月的時候,城中一大半的富紳都去了呢。
刺激到殷妃的是,那孩子滿月的那一天正是殷妃兒子的兩年死祭之期,她怎能不為自己的兒子討還公道呢。江靖州前一晚在別院為他和薑女的女兒慶賀滿月之喜,翌日一早就發現女兒被人灌了酒活活嗆死了,看護她的下人也沒了氣。
殷妃連為自己掩飾行兇的痕跡都沒有,她迴了王府之後換了一身大紅的衣裙,畫上了濃妝好似自己才剛嫁給江靖州時的那會兒。殷妃生得其實並不醜,相反她的五官比薑女還要好看,就是不怎麽愛打扮,一打扮起來就跟換了個人似的。
江靖州怒氣衝衝的迴到王府,前院正廳裏殷妃已經久候他很久了,她帶著江靖州來到了王府後山祭拜她們的兒子。她給那溺亡早夭的孩兒起了名立了碑,在這周圍種滿了美人蕉,時值六月正是美人蕉的花期,一株一株開得格外的盛麗。
江靖州聽她說了許多兩人兒時是如何相識,後來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那些往事江靖州從來沒有忘記,隻是最初的相伴一生攜手到老的承諾,如今他真正想要白首的那個人已經不是殷妃了。他用殷妃衣裙上的披帛將她吊死在樹上。
自那天起滄州王妃失蹤了,對外江靖州隻說是失蹤了不知下落,對內江靖州除掉了好些個知道真相的下人。那些天整個王府都籠罩在陰霾裏,先是王妃的失蹤再是王府有下人蹊蹺的死在水井裏,甚至江靖州那馬廄中的馬也離奇的死掉。
殷妃死後三個月殷家人才知道她已經死了,江靖州為殷妃辦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葬禮,朝廷也有派了欽差前來吊唁,和殷妃最為交好的皇室公主也來了。在出殯的這一天早上,靈堂裏的棺槨的棺蓋離奇的打開了,釘棺人去查看卻被嚇暈。
原來躺在棺槨裏的殷妃屍首不見蹤影,躺在裏頭的人卻變成了殷妃的娘家兄長。
原來,當初帶江靖州去教坊司聽曲的人,就是殷妃素來敬重的兄長。她死後怨念至深難以入地府便化身厲鬼,一直潛伏在殷家跟著她這位好兄長,若不是他的話江靖州便不會認識薑女,就不會有她孩兒的早夭,不會有她如今的下場了。
殷妃兄長的蹊蹺死亡,帶給眾人揮之不去的陰影,在半路也發生了意外。那是抬棺木的橫木忽然從中間折斷,晴空突驚雷一場傾盆大雨來得突然,沒有人逃得過這場大雨的突襲,因為這場大雨,送葬的隊伍在路上又耽擱了好幾個時辰。
殷妃屍首下葬的當天夜裏,守墓的人便發現墳塚裂開了,裏麵的棺槨之中又出現了一具陌生的屍體。這一次死去的,別院裏伺候薑女的一個侍女。第一個守墓人嚇得失了魂變成了一個傻子,這給王妃守墓的工作,真的有這麽可怕麽?
有人不信邪,揣著去廟裏求來的符籙第二天夜裏就去了墓地,因為一夜相安無事且滄州王府管家大方,給了他五十兩銀子。於是第三天夜裏這第二個守墓人又來了,午夜時分天色漸漸昏暗連月亮都被黑雲遮蔽,墓碑上有鮮血溢出來。
這守墓人摸到濕漉漉的還以為是自己打翻了酒壇子,可是一聞發覺不對剛想逃已經是來不及,殷妃和她的貼身侍女現身活活將這人給掐死。此後殷妃的墓接連換了三個守墓人最後都被她報複索命了,再也沒有人敢來這地方給她守墓。
後續的故事賀荼蘼已經早就知道了,殷妃戾氣漸重為報複江靖州和薑女,曾闖入山頂別院把薑女嚇死。便有了見鬼的下人失手打翻了燈籠,引起了一場滔天的大火,那一場火將整個別院都燒幹淨了,別院裏三十幾個下人沒有一個逃掉。
江靖州為避難特地派了人去請來了道士跟和尚在王府誦經驅邪,隻可惜做了壞事的人的下場終究是逃不開一個死字。殷妃死後的大半年裏,滄州城接二連三發生怪事,久而久之城中許多人都選擇了搬走,在第三年上頭已經是空城一座。
滄州王的屍身陳列在城樓上的班房內,屍身腐爛爬滿了臭蟲,一股刺鼻的惡臭將最後一個放下手中長戟,歸降叛軍的士兵熏到。直到叛軍進城後,前朝最後一代的滄州王的屍體才被人從班房裏的夾層牆裏找出來,也就草席裹屍匆匆掩埋。
殷妃的故事很是打動人心,賀荼蘼轉頭就看見鬱承翡已經被她說得兩眼婆娑差點兒沒流淚。這可真是一個感性至上的男人呐。賀荼蘼抿唇輕嗬,“你的故事確實很讓人感動,甚至於你報完仇之後連無辜之人也不放過,毀了一座城池。”
百餘年前的滄州城曾經有多麽繁華,後來就有多麽的瘡痍可怖。殷妃已經是入魔至深她早已不是那個善良的滄州王妃了,也不是殷家那個乖巧溫順的小娘子。
“執念太深隻會讓自己陷入萬劫不複之地,你一直留在這世上不肯步入輪迴,是在等待滄州王和薑女的輪迴轉世,我說的對麽?”賀荼蘼指尖夾著一枚薄如蟬翼若不是反光,根本無從察覺的刀片,那刀片能劃破人的三魂六魄鬼亦如是。
殷妃絕地一個反撲站起身來就往門外撲,卻在這一刹那被符籙上的金光給捆住了手腳。賀荼蘼搖著手實際上也是在揮刀作畫,一寸一寸將殷妃的魂魄從風簌簌的軀體裏剝離。鬱承翡用手捂著耳朵過來,“荼蘼,要不然就放過她吧?”
這女鬼也著實叫的太淒慘了一些,賀荼蘼沒有理會鬱承翡的話,如果不趁著午時將這兩隻惡鬼處理幹淨了,子時陰氣最重她們隻需要稍稍休整就能變得比從前更厲害,到時候就難以收拾。而且,“難道夫君要看著主母和綠梅去死麽?”
和自己的妻子相比較,這女鬼惡貫滿盈也是死有餘辜了。鬱承翡瞬間緘默不再為殷妃說話了,他隻在一旁靜靜看著賀荼蘼的作為,他也是頭一次如此正視打量這個被自己當做可憐人的姨娘。她給了他太多驚喜,從聲音到容貌再到驅鬼。
賀荼蘼的真實身份究竟是什麽,鬱承翡心中對此產生了疑問,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慢慢發芽生根。風簌簌跟綠梅迴到自己的身體之後,尚且因為虛弱還要再多休息幾天恢複元氣,賀荼蘼便從自己的荼蘼院搬到了簌離院來,照顧她。
這日風簌簌午睡起來看見賀荼蘼站在桌子上往橫梁上掛畫,嚇得她趕忙從床上起來扶住了那顫顫巍巍的凳子腿,“賀荼蘼你怎麽迴事,掛畫讓下人來做就好了你怎麽能在桌子上放條板凳自己來呢,萬一摔下去了怎麽得了。”
“呀主母你醒了,我這畫隻有自己親手掛上去才能鎮得住這院子裏的邪氣。”賀荼蘼低頭看了眼風簌簌,手上的動作不停將一張由她親手畫的神荼神像掛在橫梁上的一個不起眼的鉤子上。末了她直接往地上一跳,風簌簌差點兒沒摔著。
賀荼蘼伸手扶住她,而後風簌簌站穩了身形:“早上我讓下人燉了烏雞湯給你補身子,應該過一會兒就會送過來。另外我給你配了一副調理身體的藥,務必按照我昨日給你說過的一日三服不能少了也不能斷了,喝半個月之後自然能成。”
“……我忽然覺得你很不對勁,別人家的姨娘都在和主母爭寵後宅鬥出個你死我活,你怎麽對我這麽好呢?我出了事你雖然明麵上沒有說,可我知道你都是在幫我討公道。連我兄長和嫂嫂的那件事,也都是你幫我解決的。”風簌簌問。
賀荼蘼轉過身來湊近風簌簌,笑道:“你對我不也很好麽。”
她在賀家從沒收過好東西,自去歲她在賀家無意中跟風簌簌見過一麵之後,賀家主母開始讓人給她送衣裳鞋襪,這些一開始她還當是賀家主母改變態度了。後來從其他人的嘴裏得知,這一切的緣由都是因為鬱家主母風氏的一句話罷了。
風簌簌的一句話改變了她在賀家的地位,以致於後來主母說要她嫁來鬱家做姨娘,她連想都不想就答應了。其實在賀家和在鬱家她覺得沒什麽兩樣,她隻喜歡安安靜靜過自己的小日子,要不是風簌簌她兄嫂要害了她的性命奪她運勢。
賀荼蘼覺得自己應該會一輩子小心謹慎,裝一個柔弱的小可憐。
人家都是抬著禮物往滄州王府裏送,他是拉著滄州王往外走,就是這一趟推拖不得的外出,滄州王在滄州城教坊司裏認識了一個叫薑女的舞伎。薑女身姿柔軟滑如綢緞身有異香,她的名號江靖州還在當世子的時候就已經聽說過很多次。
薑女比江靖州要大上三歲,她已經二十四歲隻差一年就能退出舞台到幕後,接替上一任教坊司管事的位置管理下一批新入教坊的弟子了。可就是在這一年裏薑女遇到了滄州王,兩人宛若情竇初開的少年人一樣彼此一見傾心,墜入愛河。
江靖州遇到薑女才覺得自己的心是真的活了,他開始借著外出公幹的理由成日成日的不迴王府,逐漸的冷落了自己的王妃。他與薑女在滄州城外的山頂別院裏拜過天地,牆上還刷上了花椒,別院中的下人對薑女的稱唿都是喊的夫人。
滄州王已經把薑女當做了自己的正妻,薑女從此隻為江靖州一個人跳舞。這本是一樁你情我願你儂我儂的風月之事,可偏生就在這個時候,滄州王動了要休妻的心思。那時候,殷妃才剛剛生下麟兒尚且不足月,他竟狠得下心溺死孩子。
尚且不知曉孩子溺亡真相的殷妃,一度錯怪了孩兒的奶娘,杖斃了奶娘後她才在某一日的下午,精神恍惚正在打瞌睡的情況下,聽見下人非議。那時候她對滄州王的行蹤便起了疑心,便這樣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江靖州他自己認下了。
江靖州自己都沒注意到他其實並不適合喝酒,特別是桃花釀。一杯桃花釀下肚江靖州便會額冒細汗,一壺喝完江靖州便會醉得不省人事。與旁人不同的是江靖州醉酒不是剛喝完之後立刻就醉,而是要過上接近一個時辰的時間才會發作。
殷妃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從江靖州的口中聽到了一個耳熟的名字,也知道了自己兒子溺亡的真相。她心中大慟愛恨交加,愛也是他恨也是他更恨自己識人不清錯付一顆真心,她的兒子何其無辜出生不過七天的小生命,就這樣被溺死。
殷妃從那一天起便不再相信江靖州的任何一句話了,她知道自己的枕邊人每天都在想著要休掉自己,所以她開始用各種小恩小惠籠絡王府下人。在江靖州生辰的時候還會特意給來滄州城給他慶生的公主皇子們送禮物,她的地位逐漸上升。
甚至於殷妃還出麵替江靖州擺平過一個爛攤子,其年滄州某縣發大水百姓流離失所家園被毀,滄州官倉裏糧食已被老鼠揮霍許多。這其中究竟哪些是真正的老鼠啃壞的,哪一些又是得了江靖州的包庇被私吞到口袋的,隻有江靖州知道。
朝廷要派欽差下來巡察,要糧沒有要錢也沒有的江靖州,這才開始慌了。殷妃拿出自己的陪嫁以及說動了自己的父母,才從殷家的商鋪和米店裏調出許多糧食和棉被這些物資出來,如此殷妃的名聲在滄州城乃至朝廷又是上了一層樓。
江靖州要休妻是不可能了,他越是疏離殷妃就越是瞧不出來的樣子,這段婚姻關係維係了三年。她與江靖州成婚的第三年上頭,她聽說城外別院的那個薑女為江靖州生下了一個女兒,那小姑娘滿月的時候,城中一大半的富紳都去了呢。
刺激到殷妃的是,那孩子滿月的那一天正是殷妃兒子的兩年死祭之期,她怎能不為自己的兒子討還公道呢。江靖州前一晚在別院為他和薑女的女兒慶賀滿月之喜,翌日一早就發現女兒被人灌了酒活活嗆死了,看護她的下人也沒了氣。
殷妃連為自己掩飾行兇的痕跡都沒有,她迴了王府之後換了一身大紅的衣裙,畫上了濃妝好似自己才剛嫁給江靖州時的那會兒。殷妃生得其實並不醜,相反她的五官比薑女還要好看,就是不怎麽愛打扮,一打扮起來就跟換了個人似的。
江靖州怒氣衝衝的迴到王府,前院正廳裏殷妃已經久候他很久了,她帶著江靖州來到了王府後山祭拜她們的兒子。她給那溺亡早夭的孩兒起了名立了碑,在這周圍種滿了美人蕉,時值六月正是美人蕉的花期,一株一株開得格外的盛麗。
江靖州聽她說了許多兩人兒時是如何相識,後來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那些往事江靖州從來沒有忘記,隻是最初的相伴一生攜手到老的承諾,如今他真正想要白首的那個人已經不是殷妃了。他用殷妃衣裙上的披帛將她吊死在樹上。
自那天起滄州王妃失蹤了,對外江靖州隻說是失蹤了不知下落,對內江靖州除掉了好些個知道真相的下人。那些天整個王府都籠罩在陰霾裏,先是王妃的失蹤再是王府有下人蹊蹺的死在水井裏,甚至江靖州那馬廄中的馬也離奇的死掉。
殷妃死後三個月殷家人才知道她已經死了,江靖州為殷妃辦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葬禮,朝廷也有派了欽差前來吊唁,和殷妃最為交好的皇室公主也來了。在出殯的這一天早上,靈堂裏的棺槨的棺蓋離奇的打開了,釘棺人去查看卻被嚇暈。
原來躺在棺槨裏的殷妃屍首不見蹤影,躺在裏頭的人卻變成了殷妃的娘家兄長。
原來,當初帶江靖州去教坊司聽曲的人,就是殷妃素來敬重的兄長。她死後怨念至深難以入地府便化身厲鬼,一直潛伏在殷家跟著她這位好兄長,若不是他的話江靖州便不會認識薑女,就不會有她孩兒的早夭,不會有她如今的下場了。
殷妃兄長的蹊蹺死亡,帶給眾人揮之不去的陰影,在半路也發生了意外。那是抬棺木的橫木忽然從中間折斷,晴空突驚雷一場傾盆大雨來得突然,沒有人逃得過這場大雨的突襲,因為這場大雨,送葬的隊伍在路上又耽擱了好幾個時辰。
殷妃屍首下葬的當天夜裏,守墓的人便發現墳塚裂開了,裏麵的棺槨之中又出現了一具陌生的屍體。這一次死去的,別院裏伺候薑女的一個侍女。第一個守墓人嚇得失了魂變成了一個傻子,這給王妃守墓的工作,真的有這麽可怕麽?
有人不信邪,揣著去廟裏求來的符籙第二天夜裏就去了墓地,因為一夜相安無事且滄州王府管家大方,給了他五十兩銀子。於是第三天夜裏這第二個守墓人又來了,午夜時分天色漸漸昏暗連月亮都被黑雲遮蔽,墓碑上有鮮血溢出來。
這守墓人摸到濕漉漉的還以為是自己打翻了酒壇子,可是一聞發覺不對剛想逃已經是來不及,殷妃和她的貼身侍女現身活活將這人給掐死。此後殷妃的墓接連換了三個守墓人最後都被她報複索命了,再也沒有人敢來這地方給她守墓。
後續的故事賀荼蘼已經早就知道了,殷妃戾氣漸重為報複江靖州和薑女,曾闖入山頂別院把薑女嚇死。便有了見鬼的下人失手打翻了燈籠,引起了一場滔天的大火,那一場火將整個別院都燒幹淨了,別院裏三十幾個下人沒有一個逃掉。
江靖州為避難特地派了人去請來了道士跟和尚在王府誦經驅邪,隻可惜做了壞事的人的下場終究是逃不開一個死字。殷妃死後的大半年裏,滄州城接二連三發生怪事,久而久之城中許多人都選擇了搬走,在第三年上頭已經是空城一座。
滄州王的屍身陳列在城樓上的班房內,屍身腐爛爬滿了臭蟲,一股刺鼻的惡臭將最後一個放下手中長戟,歸降叛軍的士兵熏到。直到叛軍進城後,前朝最後一代的滄州王的屍體才被人從班房裏的夾層牆裏找出來,也就草席裹屍匆匆掩埋。
殷妃的故事很是打動人心,賀荼蘼轉頭就看見鬱承翡已經被她說得兩眼婆娑差點兒沒流淚。這可真是一個感性至上的男人呐。賀荼蘼抿唇輕嗬,“你的故事確實很讓人感動,甚至於你報完仇之後連無辜之人也不放過,毀了一座城池。”
百餘年前的滄州城曾經有多麽繁華,後來就有多麽的瘡痍可怖。殷妃已經是入魔至深她早已不是那個善良的滄州王妃了,也不是殷家那個乖巧溫順的小娘子。
“執念太深隻會讓自己陷入萬劫不複之地,你一直留在這世上不肯步入輪迴,是在等待滄州王和薑女的輪迴轉世,我說的對麽?”賀荼蘼指尖夾著一枚薄如蟬翼若不是反光,根本無從察覺的刀片,那刀片能劃破人的三魂六魄鬼亦如是。
殷妃絕地一個反撲站起身來就往門外撲,卻在這一刹那被符籙上的金光給捆住了手腳。賀荼蘼搖著手實際上也是在揮刀作畫,一寸一寸將殷妃的魂魄從風簌簌的軀體裏剝離。鬱承翡用手捂著耳朵過來,“荼蘼,要不然就放過她吧?”
這女鬼也著實叫的太淒慘了一些,賀荼蘼沒有理會鬱承翡的話,如果不趁著午時將這兩隻惡鬼處理幹淨了,子時陰氣最重她們隻需要稍稍休整就能變得比從前更厲害,到時候就難以收拾。而且,“難道夫君要看著主母和綠梅去死麽?”
和自己的妻子相比較,這女鬼惡貫滿盈也是死有餘辜了。鬱承翡瞬間緘默不再為殷妃說話了,他隻在一旁靜靜看著賀荼蘼的作為,他也是頭一次如此正視打量這個被自己當做可憐人的姨娘。她給了他太多驚喜,從聲音到容貌再到驅鬼。
賀荼蘼的真實身份究竟是什麽,鬱承翡心中對此產生了疑問,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慢慢發芽生根。風簌簌跟綠梅迴到自己的身體之後,尚且因為虛弱還要再多休息幾天恢複元氣,賀荼蘼便從自己的荼蘼院搬到了簌離院來,照顧她。
這日風簌簌午睡起來看見賀荼蘼站在桌子上往橫梁上掛畫,嚇得她趕忙從床上起來扶住了那顫顫巍巍的凳子腿,“賀荼蘼你怎麽迴事,掛畫讓下人來做就好了你怎麽能在桌子上放條板凳自己來呢,萬一摔下去了怎麽得了。”
“呀主母你醒了,我這畫隻有自己親手掛上去才能鎮得住這院子裏的邪氣。”賀荼蘼低頭看了眼風簌簌,手上的動作不停將一張由她親手畫的神荼神像掛在橫梁上的一個不起眼的鉤子上。末了她直接往地上一跳,風簌簌差點兒沒摔著。
賀荼蘼伸手扶住她,而後風簌簌站穩了身形:“早上我讓下人燉了烏雞湯給你補身子,應該過一會兒就會送過來。另外我給你配了一副調理身體的藥,務必按照我昨日給你說過的一日三服不能少了也不能斷了,喝半個月之後自然能成。”
“……我忽然覺得你很不對勁,別人家的姨娘都在和主母爭寵後宅鬥出個你死我活,你怎麽對我這麽好呢?我出了事你雖然明麵上沒有說,可我知道你都是在幫我討公道。連我兄長和嫂嫂的那件事,也都是你幫我解決的。”風簌簌問。
賀荼蘼轉過身來湊近風簌簌,笑道:“你對我不也很好麽。”
她在賀家從沒收過好東西,自去歲她在賀家無意中跟風簌簌見過一麵之後,賀家主母開始讓人給她送衣裳鞋襪,這些一開始她還當是賀家主母改變態度了。後來從其他人的嘴裏得知,這一切的緣由都是因為鬱家主母風氏的一句話罷了。
風簌簌的一句話改變了她在賀家的地位,以致於後來主母說要她嫁來鬱家做姨娘,她連想都不想就答應了。其實在賀家和在鬱家她覺得沒什麽兩樣,她隻喜歡安安靜靜過自己的小日子,要不是風簌簌她兄嫂要害了她的性命奪她運勢。
賀荼蘼覺得自己應該會一輩子小心謹慎,裝一個柔弱的小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