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抄家
冷王嗜寵:神醫王妃不好惹 作者:王氏小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雲錦迴握住太後,一雙美目淚光盈盈,情真意切的道,“母後,兒媳為母後做什麽都是應當的。兒媳早前就為母後和王爺做了親子鑒定,你們才是嫡親母子,隻是那時時機未到,不敢告知母後。母子連心,奚星辰早盼著和您老人家相認這一天了。”
這可是奚星辰的親媽,她的婆母,她自然要一心一意孝敬。
難怪這丫頭一心調理她的身子,醫好她的心疾,又為她弄什麽養顏膏的。
太後心裏高興,白了雲錦一眼,嗔怪她,“你這鬼靈精,瞞的哀家好苦。”
“哎喲母後,兒媳這不是想給您老人家一個驚喜嘛。”
這時,慶王的侍衛進殿迴稟,“王爺,晚膳備好了。”
折騰了這麽久,早過了晚飯時間。侍衛這麽一說,眾人才意識到肚子有點餓了。
慶王看向太後,“太後怕是也餓了?您看?”
慶王、淩王等人一直住在宮外,今日事急倉促,議事、用膳之處還未來得及打理好。
原先奚星雲辦公、用膳之處,想想就覺得膈應。
太後剛吃了方便麵,倒是一點不餓。她知道孩子們忙活了一天,又累又餓了,便道,“叫人擺飯,就在哀家這裏用膳吧。”
“哎二嫂,你把太後藏哪兒了,如此神秘,侍衛們遍尋許久無果?”慶王貌似不經意地問。
“哈哈!這個嘛,是母後和我的小秘密。”雲錦捏了捏太後的手,眨了眨美眸笑道,“是吧,母後?”
雲錦暗道,慶王果然起疑。
太後是誰呀,立馬會意,一笑而過,“你呀,調皮。”
工夫不大,飯菜擺好,太後拉著奚星辰和雲錦,二人一左一右坐在她身邊。
席間多是聽太後感慨,說這些年委屈了兒子,從此再不叫辰兒離開自己身邊半步。說著說著,免不得又抹起眼淚。
一頓飯,大家都沒怎麽說別的,隻聽著太後絮叨,哄太後開心。
大家心裏都清楚,國不可一日無君。飯後還有大事決斷。
德親王、顧西風心裏以為,皇位定是奚星辰無疑。無論從戰功、還是平素上朝理政,淩王都比慶王強太多了。
太後一頓飯看似說著家常李短,也是心思百轉,觀察著慶王、德親王神色。久居深宮,當上太後之人,她自然是不簡單的。
辰兒是嫡皇子,身份貴重,如今名份得以恢複,這皇位自是她的辰兒的。再看身旁的錦丫頭,容貌氣度、能為手段,更是做皇後、母儀天下的適宜人選。
太後如今看雲錦,怎麽看怎麽順眼怎麽看怎麽喜愛。這丫頭,品貌佳醫術好,聰慧果敢。
飯後,也沒換地方,也沒叫太後和雲錦迴避,奚星辰、慶王、德親王幾人商議後,即刻下令對蘭休成、樊葉秋、胡少尹、杜冷然、郭又三等奚星雲黨羽抄家問罪。
旨意一下,禁衛軍、京兆府、大理寺等緊急調集分派人馬,將左相府、樊將軍府等幾家包圍,連夜抄家。
白天京城發生那麽大事件,百姓們早聽聞了,家家關門閉戶,唯恐惹上麻煩。
最擔驚害怕的,就屬那些京官了。朝局動蕩,皇宮血流成河,他們的命運何去何從?一朝不慎,官職罷免都是輕的,甚至招至殺身之禍。
隨著禁衛軍、京兆府出動,夜半三更,被查抄之家,男女老幼甭管是否穿戴整齊,兵士們一通棍棒,統統將人趕至院外,眼瞧著兵士們一通抄沒,這些人感覺天塌了一般,哭天搶地哀嚎一片。
抄家旨意既出,淩王、慶王下令將右相南宮昌、兵部尚書成念祖、京兆府尹李叢棟、吏部尚書徐乃久、戶部侍郎張大成等即刻進宮議事。戶部尚書乃奚星雲的人,列為罷免名單,張大成是慶王的人,便召他進宮了。
召集的各位朝臣還未到,趁著太後也在,德親王問,“皇嫂、二位賢侄,奚星雲,噢不,是那姓宮的,該當如何處置?”
德親王掌管著宗人府,對奚星雲及他的妃嬪如何處置,他得討個示下。
就憑奚星雲的私生子身份就該斬殺,留著他,是他們皇家最大的笑話。更別論,他昏庸無道、濫殺無辜、屠殺皇子,其罪當誅。
可他畢竟是太後視同親生從小養大的,有母子情份在的。
奚星辰、慶王不由看向太後,他們心裏早有決斷,隻是怕惹太後傷心。
諸多往事湧上心頭,太後有片刻遲疑,這麽多年的養育陪伴,若說沒有感情那是假的。
不過,太後也就是遲疑了片刻,她沉靜果決的道,“哀家說了,該怎麽辦便怎麽辦。”
想到前些日子,奚星雲把奚星辰囚禁湖心島地牢,飽受折磨,她幾次替辰兒求情,要求奚星雲放了辰兒,奚星雲忤逆她,不聽她的話,一甩袍袖冷臉離開,那般無情。
他何曾想過她這個母後的感受?
若不是辰兒機智,不知她的辰兒死在那畜生手裏多少迴了!
太後想到此,她眸光變得狠曆,沉聲道,“那孽畜,殺!”
斬草除根。她要為她的皇兒永絕後患!
奚星辰和慶王對視一眼,暗鬆口氣。
想到抄家問罪一事,許久沒說話的雲錦道,“說到左相府,聽聞蘭相之子蘭幼林因看不慣其父所為,自請離京到偏遠小縣曆練去了。本郡主覺得,對那些品性良好之人,即便其父兄有罪,也不必一棍子打死,應給他們個機會,叫他們戴罪立功,感受皇恩為朝廷出力,以觀後效。”
眾人聽了麵露驚訝。
他們沒想到,這時候,錦繡郡主竟會為那些罪臣之子講情。
慶王眸子微眯,心說到底是婦人,婦人之仁。
雲錦知道這朝代,一人獲罪滿門抄斬,實在殘忍。對此,她無力改變,也改變不了。
這話說出來,這些人未必接受,她還是忍不住多了一句嘴。
蘭休成位高權重,在座者對他的親眷高度關注,對蘭幼林的品行自是了解的。
“郡主所言不無道理。蘭幼林品性為人,與其父倒是大相徑庭。”德親王道。
正說著話,南宮昌、李叢棟、瑞王、成念祖等人到了,如何對待蘭幼林,是微末小事,便沒再提。
</a></a></p>
這可是奚星辰的親媽,她的婆母,她自然要一心一意孝敬。
難怪這丫頭一心調理她的身子,醫好她的心疾,又為她弄什麽養顏膏的。
太後心裏高興,白了雲錦一眼,嗔怪她,“你這鬼靈精,瞞的哀家好苦。”
“哎喲母後,兒媳這不是想給您老人家一個驚喜嘛。”
這時,慶王的侍衛進殿迴稟,“王爺,晚膳備好了。”
折騰了這麽久,早過了晚飯時間。侍衛這麽一說,眾人才意識到肚子有點餓了。
慶王看向太後,“太後怕是也餓了?您看?”
慶王、淩王等人一直住在宮外,今日事急倉促,議事、用膳之處還未來得及打理好。
原先奚星雲辦公、用膳之處,想想就覺得膈應。
太後剛吃了方便麵,倒是一點不餓。她知道孩子們忙活了一天,又累又餓了,便道,“叫人擺飯,就在哀家這裏用膳吧。”
“哎二嫂,你把太後藏哪兒了,如此神秘,侍衛們遍尋許久無果?”慶王貌似不經意地問。
“哈哈!這個嘛,是母後和我的小秘密。”雲錦捏了捏太後的手,眨了眨美眸笑道,“是吧,母後?”
雲錦暗道,慶王果然起疑。
太後是誰呀,立馬會意,一笑而過,“你呀,調皮。”
工夫不大,飯菜擺好,太後拉著奚星辰和雲錦,二人一左一右坐在她身邊。
席間多是聽太後感慨,說這些年委屈了兒子,從此再不叫辰兒離開自己身邊半步。說著說著,免不得又抹起眼淚。
一頓飯,大家都沒怎麽說別的,隻聽著太後絮叨,哄太後開心。
大家心裏都清楚,國不可一日無君。飯後還有大事決斷。
德親王、顧西風心裏以為,皇位定是奚星辰無疑。無論從戰功、還是平素上朝理政,淩王都比慶王強太多了。
太後一頓飯看似說著家常李短,也是心思百轉,觀察著慶王、德親王神色。久居深宮,當上太後之人,她自然是不簡單的。
辰兒是嫡皇子,身份貴重,如今名份得以恢複,這皇位自是她的辰兒的。再看身旁的錦丫頭,容貌氣度、能為手段,更是做皇後、母儀天下的適宜人選。
太後如今看雲錦,怎麽看怎麽順眼怎麽看怎麽喜愛。這丫頭,品貌佳醫術好,聰慧果敢。
飯後,也沒換地方,也沒叫太後和雲錦迴避,奚星辰、慶王、德親王幾人商議後,即刻下令對蘭休成、樊葉秋、胡少尹、杜冷然、郭又三等奚星雲黨羽抄家問罪。
旨意一下,禁衛軍、京兆府、大理寺等緊急調集分派人馬,將左相府、樊將軍府等幾家包圍,連夜抄家。
白天京城發生那麽大事件,百姓們早聽聞了,家家關門閉戶,唯恐惹上麻煩。
最擔驚害怕的,就屬那些京官了。朝局動蕩,皇宮血流成河,他們的命運何去何從?一朝不慎,官職罷免都是輕的,甚至招至殺身之禍。
隨著禁衛軍、京兆府出動,夜半三更,被查抄之家,男女老幼甭管是否穿戴整齊,兵士們一通棍棒,統統將人趕至院外,眼瞧著兵士們一通抄沒,這些人感覺天塌了一般,哭天搶地哀嚎一片。
抄家旨意既出,淩王、慶王下令將右相南宮昌、兵部尚書成念祖、京兆府尹李叢棟、吏部尚書徐乃久、戶部侍郎張大成等即刻進宮議事。戶部尚書乃奚星雲的人,列為罷免名單,張大成是慶王的人,便召他進宮了。
召集的各位朝臣還未到,趁著太後也在,德親王問,“皇嫂、二位賢侄,奚星雲,噢不,是那姓宮的,該當如何處置?”
德親王掌管著宗人府,對奚星雲及他的妃嬪如何處置,他得討個示下。
就憑奚星雲的私生子身份就該斬殺,留著他,是他們皇家最大的笑話。更別論,他昏庸無道、濫殺無辜、屠殺皇子,其罪當誅。
可他畢竟是太後視同親生從小養大的,有母子情份在的。
奚星辰、慶王不由看向太後,他們心裏早有決斷,隻是怕惹太後傷心。
諸多往事湧上心頭,太後有片刻遲疑,這麽多年的養育陪伴,若說沒有感情那是假的。
不過,太後也就是遲疑了片刻,她沉靜果決的道,“哀家說了,該怎麽辦便怎麽辦。”
想到前些日子,奚星雲把奚星辰囚禁湖心島地牢,飽受折磨,她幾次替辰兒求情,要求奚星雲放了辰兒,奚星雲忤逆她,不聽她的話,一甩袍袖冷臉離開,那般無情。
他何曾想過她這個母後的感受?
若不是辰兒機智,不知她的辰兒死在那畜生手裏多少迴了!
太後想到此,她眸光變得狠曆,沉聲道,“那孽畜,殺!”
斬草除根。她要為她的皇兒永絕後患!
奚星辰和慶王對視一眼,暗鬆口氣。
想到抄家問罪一事,許久沒說話的雲錦道,“說到左相府,聽聞蘭相之子蘭幼林因看不慣其父所為,自請離京到偏遠小縣曆練去了。本郡主覺得,對那些品性良好之人,即便其父兄有罪,也不必一棍子打死,應給他們個機會,叫他們戴罪立功,感受皇恩為朝廷出力,以觀後效。”
眾人聽了麵露驚訝。
他們沒想到,這時候,錦繡郡主竟會為那些罪臣之子講情。
慶王眸子微眯,心說到底是婦人,婦人之仁。
雲錦知道這朝代,一人獲罪滿門抄斬,實在殘忍。對此,她無力改變,也改變不了。
這話說出來,這些人未必接受,她還是忍不住多了一句嘴。
蘭休成位高權重,在座者對他的親眷高度關注,對蘭幼林的品行自是了解的。
“郡主所言不無道理。蘭幼林品性為人,與其父倒是大相徑庭。”德親王道。
正說著話,南宮昌、李叢棟、瑞王、成念祖等人到了,如何對待蘭幼林,是微末小事,便沒再提。
</a></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