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眸榥與孝目的泛濫
廢話三國:董卓你得支棱起來啊 作者:其實但是榴蓮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關於顯微鏡與望遠鏡,庚哥隻是粗淺的知道些原理。
你要他做,他卻是肯定做不出來的。
但這兒不是有現成的工具人麽?
這會兒的人基本都以為,人能看見東西是因為眼睛裏會有光放出來。
眼睛是發光的而不是吸收光線的,這個觀念在漢語言環境中根深蒂固。
不然你看已經到現代了,什麽目光眼波之類的詞兒照樣大家用得不亦樂乎。
動不動還什麽黑暗中野獸的雙目透出綠光紅光的描寫。
身為研究數理的先驅者,弘農王和何太後也是這麽認為的。
庚哥也不打算糾正他們的想法。
解釋起來太複雜,再說他覺著你這正過來逆過去不都差不多麽?
他親媽和他弟在光線折射反射和衍射方麵很是研究了些東西出來。
當然他們以為那是反射目光。
弘農王劉協心裏卻是在讚歎。
不愧是我皇帝哥哥,果然心思敏捷。
他剛看見這明瓷覺得甚奇之,還在琢磨這是什麽個道理。
他哥已經想到這東西好幾個用處和用途了。
要不怎麽人家是皇帝呢?
這可不是嫡不嫡子能影響的,人家就是比自己聰明。
他由衷誇了一句:“皇兄若研格物之理,當令此道大興。”
小時候劉協老覺得自己天底下最聰明,並且喜歡賣弄聰明。
但這些年專心數理格物,遇見的想不明白的東西太多了,他自詡的聰明一次一次的被打了臉。
不免就有些謙虛起來。
但這種謙虛是對世間萬千的未知,與不研究此道卻好像總是能憑本能猜出來一些東西真相,甚至還能給他一些指導的皇兄。
對於其他愚笨的家夥,劉協還是覺得勞資天下第二或者第三聰明。
隻是這種聰明,卻已經不在人際相處中的小聰明小機靈了。
庚哥笑了笑,沒搭話,心裏說那是勞資懂得藏拙。
勞資要真跟你們一起研究,憑勞資這學五渣的實力,還不被你們一天鄙視八百迴啊。
劉協也就是說說,自己也知道沒那個可能。
在他心裏,就算再喜歡自己研究的這些東西,也還是覺得國事比他們搗鼓的這東西更重要的。
說完那句話,他就從老婆手裏抓過來那個玻璃瓶,仔細看了起來。
那瓶子其實有點啤酒瓶的感覺,玻璃色澤和透亮性並不好,裏頭還有氣泡。
隻是對於能人造出這種東西,劉協已經很驚歎了。
但畢竟出生在皇室,他好東西見得多,這時候卻有些嫌棄:
“若使此物,不若使水玉,亦是同理,卻更透亮些。”
所謂水玉,其實就是水晶的古稱,還有叫千年冰的。
覺得冰超過一千年吸納更多寒氣凝實,就能變成水晶。
古人的世界觀便是如此,浪漫充滿幻想卻不切實際。
但那時是缺乏認識世界的手段,大家隻能憑想象力去理解眼前的世界。
到如今卻有些人捧著古人的想象當真理,那就是連自己去想象的勇氣都缺失了。
庚哥這才想到,窩了個大操我怎麽沒想到還有那玩意兒呢?
隻是他不是真龍,對閃閃發光的東西向來都沒什麽興趣,所以倒忽視了寶石一屬的還有水晶。
但水晶畢竟比較貴和稀少,這樣子把玻璃搞出來更有利於顯微鏡望遠鏡啥的普及。
你說眼鏡?嘛,那就是個逗親媽高興的噱頭而已。
他因此笑道:“可先使水玉試之,若得其理,則萬物皆通。”
“此物價廉,朕已使人純之透之,若得其法,所得之技亦可廉而廣之了。”
弘農王點頭稱是,如此便下去研究去了。
庚哥這邊庫藏的水晶寶石,不免流水一般的往太後寢宮兼弘農王府送。
隻不過他們最先研究的重點居然是在噱頭上頭。
畢竟在他們看來這個項目就是皇帝對自己親媽的孝心,其他的都是添頭。
但這東西也沒什麽訣竅,就是試,畢竟那時候也不明白眼球內的晶狀體原理。
生生消耗了無數的水晶,總算搞出來了讓何太後舒服的鏡片。
某天庚哥去給何太後請安,就見她興高采烈舉了個帶寶石手柄的放大鏡嬸兒的東西在眼前,對庚哥看來看去。
“看吾兒果然清晰甚多!”風韻猶存老太後自言自語的賣萌。
庚哥一看,喲嗬你們什麽意思?說好的眼鏡娘呢?
給我個舉放大鏡的娘不是濫竽充數麽?
然後順手拿紙筆畫了個眼鏡出來,指給何太後看:“母後可如此,置水玉於框內。”
“如此便不用勞動手臂,時時擎之。”
不消說,何太後的眼淚鼻涕又塗了庚哥一件深衣。
然後純金純銀的各種眼鏡框就被打造出來了。
當然眼鏡兒腿是不能折的,用鏈子掛在脖子上。
開始還墜各種寶石,但重了鼻子受不了,然後就成金絲邊銀絲邊了,輕巧。
鼻夾那都是寶石唯一存身的意義。
庚哥開始還很得意自己成功收獲一枚眼鏡娘。
過了沒多久就想哭了。
水晶眼鏡這會兒是華夏自創,當然就不會有神馬阿拉伯文音譯的靉靆出現。
他們給這東西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眸榥。
古代窗戶也叫軒榥,榥是窗欞、屏風等等的意思,真-眼睛的窗戶和屏風了。
愛怎麽叫怎麽叫,庚哥不在乎。
可是誰特麽知道何太後戴著各種顯擺。
這段時間特地從學術中抽身出來大肆接見命婦與公卿眷屬,逢人便談起她兒子的孝心與貼心。
因此眼鏡兒又多了個稱唿:“孝目”,諧音孝母,更意指你的孝順與否尊長曆曆在目。
天子都這麽孝順他媽了,公卿們在自己親媽殺人的目光下哪敢後人?
水晶也不是啥太稀罕的物什,那就折騰上唄。
於是沒過多久,隻要是貴婦老太太,不管近視不近視老花不老花,人人眼睛上框一個這種東西。
直到這兒也就罷了。
這玩意兒戴上的確有點韻味,容易顯眼睛大。
又作為裝飾物蔓延到年輕貴婦貴女身上,都成女子正式妝容必須品了。
董妃唐妃都戴上了,龍榻上辦正經事兒的時候都不肯摘。
你以為這就完了?
盧植有點老花,他老妻已逝,兒媳婦進宮參見太後迴來之後自己戴上了還不算。
心說孝目孝目,不光孝媽爹的眼睛也得孝順啊。
又攛掇著盧毓盧子家給老頭子弄了一個,免得老頭子說嘴於她。
還是專門上到弘農王府去求配的鏡片。
盧植一戴,喲嗬眼睛前麵還真的清亮了。
要換別人吧,還會嫌棄這是女人戴的東西,可盧噴噴那是誰?
老頭子第二天就戴上滿世界招搖去了。
別的公卿大臣一看,盧太傅都戴上了,那咱們客氣啥啊。
好麽,再開朝議滿朝齊刷刷的金絲邊兒眼鏡,特別整齊。
特別是荀彧,別看他才智出眾,素來也講風儀,用現在話說那是走在時尚前沿的男人。
庚哥都欲哭無淚了。
心說勞資不都穿了麽?
怎麽還滿世界都是眼鏡娘眼睛崽兒眼鏡老頭兒眼鏡社畜?
看吐了好麽?
(感謝大包扛大包的愛電和愛吃泡沫抹茶的豹頭精的3個愛電,愛你們喲)
你要他做,他卻是肯定做不出來的。
但這兒不是有現成的工具人麽?
這會兒的人基本都以為,人能看見東西是因為眼睛裏會有光放出來。
眼睛是發光的而不是吸收光線的,這個觀念在漢語言環境中根深蒂固。
不然你看已經到現代了,什麽目光眼波之類的詞兒照樣大家用得不亦樂乎。
動不動還什麽黑暗中野獸的雙目透出綠光紅光的描寫。
身為研究數理的先驅者,弘農王和何太後也是這麽認為的。
庚哥也不打算糾正他們的想法。
解釋起來太複雜,再說他覺著你這正過來逆過去不都差不多麽?
他親媽和他弟在光線折射反射和衍射方麵很是研究了些東西出來。
當然他們以為那是反射目光。
弘農王劉協心裏卻是在讚歎。
不愧是我皇帝哥哥,果然心思敏捷。
他剛看見這明瓷覺得甚奇之,還在琢磨這是什麽個道理。
他哥已經想到這東西好幾個用處和用途了。
要不怎麽人家是皇帝呢?
這可不是嫡不嫡子能影響的,人家就是比自己聰明。
他由衷誇了一句:“皇兄若研格物之理,當令此道大興。”
小時候劉協老覺得自己天底下最聰明,並且喜歡賣弄聰明。
但這些年專心數理格物,遇見的想不明白的東西太多了,他自詡的聰明一次一次的被打了臉。
不免就有些謙虛起來。
但這種謙虛是對世間萬千的未知,與不研究此道卻好像總是能憑本能猜出來一些東西真相,甚至還能給他一些指導的皇兄。
對於其他愚笨的家夥,劉協還是覺得勞資天下第二或者第三聰明。
隻是這種聰明,卻已經不在人際相處中的小聰明小機靈了。
庚哥笑了笑,沒搭話,心裏說那是勞資懂得藏拙。
勞資要真跟你們一起研究,憑勞資這學五渣的實力,還不被你們一天鄙視八百迴啊。
劉協也就是說說,自己也知道沒那個可能。
在他心裏,就算再喜歡自己研究的這些東西,也還是覺得國事比他們搗鼓的這東西更重要的。
說完那句話,他就從老婆手裏抓過來那個玻璃瓶,仔細看了起來。
那瓶子其實有點啤酒瓶的感覺,玻璃色澤和透亮性並不好,裏頭還有氣泡。
隻是對於能人造出這種東西,劉協已經很驚歎了。
但畢竟出生在皇室,他好東西見得多,這時候卻有些嫌棄:
“若使此物,不若使水玉,亦是同理,卻更透亮些。”
所謂水玉,其實就是水晶的古稱,還有叫千年冰的。
覺得冰超過一千年吸納更多寒氣凝實,就能變成水晶。
古人的世界觀便是如此,浪漫充滿幻想卻不切實際。
但那時是缺乏認識世界的手段,大家隻能憑想象力去理解眼前的世界。
到如今卻有些人捧著古人的想象當真理,那就是連自己去想象的勇氣都缺失了。
庚哥這才想到,窩了個大操我怎麽沒想到還有那玩意兒呢?
隻是他不是真龍,對閃閃發光的東西向來都沒什麽興趣,所以倒忽視了寶石一屬的還有水晶。
但水晶畢竟比較貴和稀少,這樣子把玻璃搞出來更有利於顯微鏡望遠鏡啥的普及。
你說眼鏡?嘛,那就是個逗親媽高興的噱頭而已。
他因此笑道:“可先使水玉試之,若得其理,則萬物皆通。”
“此物價廉,朕已使人純之透之,若得其法,所得之技亦可廉而廣之了。”
弘農王點頭稱是,如此便下去研究去了。
庚哥這邊庫藏的水晶寶石,不免流水一般的往太後寢宮兼弘農王府送。
隻不過他們最先研究的重點居然是在噱頭上頭。
畢竟在他們看來這個項目就是皇帝對自己親媽的孝心,其他的都是添頭。
但這東西也沒什麽訣竅,就是試,畢竟那時候也不明白眼球內的晶狀體原理。
生生消耗了無數的水晶,總算搞出來了讓何太後舒服的鏡片。
某天庚哥去給何太後請安,就見她興高采烈舉了個帶寶石手柄的放大鏡嬸兒的東西在眼前,對庚哥看來看去。
“看吾兒果然清晰甚多!”風韻猶存老太後自言自語的賣萌。
庚哥一看,喲嗬你們什麽意思?說好的眼鏡娘呢?
給我個舉放大鏡的娘不是濫竽充數麽?
然後順手拿紙筆畫了個眼鏡出來,指給何太後看:“母後可如此,置水玉於框內。”
“如此便不用勞動手臂,時時擎之。”
不消說,何太後的眼淚鼻涕又塗了庚哥一件深衣。
然後純金純銀的各種眼鏡框就被打造出來了。
當然眼鏡兒腿是不能折的,用鏈子掛在脖子上。
開始還墜各種寶石,但重了鼻子受不了,然後就成金絲邊銀絲邊了,輕巧。
鼻夾那都是寶石唯一存身的意義。
庚哥開始還很得意自己成功收獲一枚眼鏡娘。
過了沒多久就想哭了。
水晶眼鏡這會兒是華夏自創,當然就不會有神馬阿拉伯文音譯的靉靆出現。
他們給這東西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眸榥。
古代窗戶也叫軒榥,榥是窗欞、屏風等等的意思,真-眼睛的窗戶和屏風了。
愛怎麽叫怎麽叫,庚哥不在乎。
可是誰特麽知道何太後戴著各種顯擺。
這段時間特地從學術中抽身出來大肆接見命婦與公卿眷屬,逢人便談起她兒子的孝心與貼心。
因此眼鏡兒又多了個稱唿:“孝目”,諧音孝母,更意指你的孝順與否尊長曆曆在目。
天子都這麽孝順他媽了,公卿們在自己親媽殺人的目光下哪敢後人?
水晶也不是啥太稀罕的物什,那就折騰上唄。
於是沒過多久,隻要是貴婦老太太,不管近視不近視老花不老花,人人眼睛上框一個這種東西。
直到這兒也就罷了。
這玩意兒戴上的確有點韻味,容易顯眼睛大。
又作為裝飾物蔓延到年輕貴婦貴女身上,都成女子正式妝容必須品了。
董妃唐妃都戴上了,龍榻上辦正經事兒的時候都不肯摘。
你以為這就完了?
盧植有點老花,他老妻已逝,兒媳婦進宮參見太後迴來之後自己戴上了還不算。
心說孝目孝目,不光孝媽爹的眼睛也得孝順啊。
又攛掇著盧毓盧子家給老頭子弄了一個,免得老頭子說嘴於她。
還是專門上到弘農王府去求配的鏡片。
盧植一戴,喲嗬眼睛前麵還真的清亮了。
要換別人吧,還會嫌棄這是女人戴的東西,可盧噴噴那是誰?
老頭子第二天就戴上滿世界招搖去了。
別的公卿大臣一看,盧太傅都戴上了,那咱們客氣啥啊。
好麽,再開朝議滿朝齊刷刷的金絲邊兒眼鏡,特別整齊。
特別是荀彧,別看他才智出眾,素來也講風儀,用現在話說那是走在時尚前沿的男人。
庚哥都欲哭無淚了。
心說勞資不都穿了麽?
怎麽還滿世界都是眼鏡娘眼睛崽兒眼鏡老頭兒眼鏡社畜?
看吐了好麽?
(感謝大包扛大包的愛電和愛吃泡沫抹茶的豹頭精的3個愛電,愛你們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