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古典版的爽文了,此類書籍頓時風靡一時,在富家子弟與商賈中廣為流傳。


    即使罵這類書籍罵得最兇的學究袖中,搞不好都會藏著一卷。


    書中故事,算是滿足了男人們近乎所有最狂妄的幻想.


    總能讓人產生代入,在苦逼的現實裏感受到一些安慰。


    但也有人不滿足於書內香豔細節的缺乏,於是就有人給寫補,專門寫那些書中一提到就略過的顏色內容。


    待流傳出來,庚哥也終於看到了他期待萬分的顏色文。


    這種大多是手抄本,卻是不方便交付書坊刊印的,不然少不得一群道學跟庚哥急。


    同樣的套路更換人物名字與具體細節寫的多了,為了獨辟蹊徑給陛下點新鮮感受,宦官們也開始突破庚哥給的窠臼。


    他們在努力嚐試寫出各種不同的內容。


    更有小宦官比拚不過他人,發現董妃唐妃也甚愛這類話本,獨辟蹊徑的嚐試以女子筆調寫了一個被掠去胡地的漢人貴女。


    蔡文姬:老娘謝謝你!


    不過話說迴來,在庚哥的影響下這一處曆史沒有史上亂。


    二穎沒死,所以深受二穎器重的她爹蔡邕也活得好好的。


    老公衛仲道死後,蔡文姬開著奶車迴了陳留老家寡居,胡笳十八拍是沒機會創作出來了。


    至於後來跟阿瞞有沒有過一腿,這庚哥就不可能知道了。


    反倒是原本二穎死後,因為她爹替二穎說了幾句話而弄死了她爹的王允,被二穎嘎掉了。


    這一世沒有呂大憨批的參與,王允還是用了同樣的招數,隻是目標換成了董越。


    他試圖讓董越幫他奪權殺二穎,但董越卻不像呂大憨批辣麽好糊弄。


    很快董越就發現了端倪,跑去跟自己族叔二穎對質。


    兩人攤開一說,馬上就發現了是王允和他的綠茶養女在搞鬼。


    為了搞清楚王允想幹什麽,他們繼續演出了一場戲,直到王允暴露他的目的。


    王允被活生生車裂而死,那綠茶養女二穎轉手就賜給了董越,他不短這一個侍妾。


    綠茶卻被董越親手割了舌頭,用白綾勒斃。


    綠茶養女:我特麽也是被逼的啊。


    董越:被獻給太師後,還私下惺惺作態,與我長舌搬弄是非的可是你沒錯吧?


    言歸正傳,小宦官寫的等於最早的女主文屬於是。


    隻是時代所限,他寫了女子如何機智的迷惑敵酋,如何保全自身。


    最後卻也是靠了邂逅了漢地來的皇商間諜,才得以脫身。


    然後各種幫皇商出謀劃策,並邂逅尋她尋到塞上來的弱雞夫婿。


    兩人一同為皇商效力,最後成就美滿姻緣,封夫蔭子之後衣錦還鄉迴歸故裏。


    這哥們兒因此成了董妃唐妃的專屬撰文宦官,經常獲得二妃打賞,令其他宦者羨慕得一批。


    與此同時,也有士人閑來無事,開始編寫此類故事。


    他們不知道框架,寫的就大膽多了。


    什麽怎樣訓曹侯罵吳侯說動太師勸服荊益,令十三州混一,重歸天子治下。


    有大膽的還送到書坊,想問問能不能換些潤筆。


    這年頭他們也習慣了,書坊收書稿,寫東西是能換緡錢的。


    書坊主事觀之大驚,從逐義司逐級呈送尚書台及禦覽。


    小朝議還真的就此事展開了議論,最後公議說他們雖忠心可嘉,卻誹謗重臣。


    因為書中涉及各地割據首領的閨閣家眷,所以令鏡事司大索,把寫這些的都揪出來。


    也沒懲戒得太重,無非是罰錢挨板子訓誡罷了,順便幾年內禁止參加科試。


    書也被列為禁書,手抄本原稿謄抄稿什麽的都被抄走了。


    據說是焚燒了,實際落到了庚哥自己手裏,他沒事兒就看幾卷過過yy癮。


    經過這一遭大家都明白了,要寫隻能寫禍害番邦胡種,咱自己漢人地麵兒上的不能寫。


    於是鮮卑、羌人和烏桓就在各種爽文裏頭遭了殃,連帶著已經與漢人認了同宗同祖的匈奴人也經常順帶著躺槍。


    他們在故事裏會被大漢各類莫名其妙領到不知道怎麽會領到的皇命的各色人等輪番變著花樣虐。


    他們的妻女與族中美女也都跟吃了迷魂藥一般對這些漢人勇士各種仰慕倒貼,怎麽荒誕怎麽爽就怎麽寫。


    這類書稿書坊倒是收的,所以又從撰文監的《征胡傳》發展出一個專門的品類,叫做征北書。


    這幫寫書的雖然不是宦官太監,但興之所致開寫,興趣消失了隨時可能停筆。


    丁丁雖然不缺,所著進宮的幾率卻都相當大。


    更有那雞賊的破落士子人窺得機會,便去書坊隨便買本征北書。


    他們自己胡亂將書中士人主角換成黔首蒼頭,於市井中宣講,換幾文茶飯錢。


    不想卻意外的受歡迎,越不識字的人卻越對這些荒誕幻想充滿向往。


    隻是不管這些文如何受歡迎,到庚哥讓考績司嚐試去尋找願意加入翊軍校尉部的底層官吏時,卻依舊遭遇了冷遇。


    作為百裏才能選一的讀書人們,絕大多數腦子清醒著呢,知道什麽是話本什麽是現實。


    庚哥摸了摸鼻子想,罷罷罷,的確沒有幾十年腦血栓,很難犯那種程度的中二病。


    現在的腦血栓基因大概還在逐步累積之中,等過幾年有征北文重度中毒患者出現再說吧。


    說實在此時的征北文也就是個新鮮,看個熱鬧,真正的佳品其實不多,蠱惑力還是有限。


    在庚哥琢磨這些的時候,洛陽荀府中,一場談話卻正在荀氏兄弟之間展開。


    “緣何求祝祭之職?友若汝生有宿慧,身兼大才。”


    “此朝廷正用人之際,便是經科試,汝也定能為方麵主事,光耀門楣。”


    “任祝祭本為權宜之計,汝怎可以此為終生之事?”


    荀彧皺著眉毛訓弟弟。


    荀諶拱手向他的兄長,雖然持禮甚恭,嘴裏的話卻並不那麽客氣:


    “兄何愚也,今兄代知尚書令,公達副考績司,另有子弟遍諸司。”


    “若弟出仕,一門三士,雖顯赫堪比袁氏,須知盛極而衰,乃天地至理。”


    “家門顛覆,亦在旦夕間耳。”


    荀諶的意思是,他們荀氏在東廷這邊已經夠顯赫了。


    荀彧以太傅長史之職實際代掌著尚書令的職權。


    荀攸又是考績司的二把手,掌握人事晉升大權。


    更有不少荀氏子弟在東廷諸司裏頭擔任重要職位。


    再加上本來就是周廟五姓之一。


    可以說除了軍隊那邊,他們的影響力已經遍布小朝廷的方方麵麵了。


    這個時候荀諶再出仕,不妄自菲薄的話,要表現出真正實力,少不得一司主管之職。


    那東廷這邊荀氏的勢力就有些太超過,風頭都蓋過皇族了。


    連當初袁氏在朝堂,也可能沒有他們這麽大的影響力。


    這樣一不小心就會給家門招來族誅之禍。


    所以荀諶勸荀彧,該收的時候就得收著點,不能對權勢太過貪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廢話三國:董卓你得支棱起來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其實但是榴蓮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其實但是榴蓮醬並收藏廢話三國:董卓你得支棱起來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