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阿瞞突遭千年殺
廢話三國:董卓你得支棱起來啊 作者:其實但是榴蓮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豫州和徐州挨著。
遠香近臭,嗚喵王袁枯骨術跟陶謙早有摩擦。
他倆能同歸一個陣營,完全是靠公孫大玉兒牽的線。
所以袁枯骨術容毫不猶豫的收容張闓,而陶謙則就近就便占據豫州的小沛。
原本都是盤麵下的小動作。
但是陶謙著人推舉備崽兒為豫州刺史,卻是把台麵下的事情搬到台麵上了。
誰都知道豫州是嗚喵王袁術的地盤,雖然有種種原因他沒辦法得敕封。
可你陶謙著自己招攬的備崽兒才占了沛國的一縣,就敢推舉他做豫州刺史?
無情的蓋章機器是有人送推舉信就蓋章,嗚喵王心下暗恨且不提。
你當陶謙隻得罪曹了大德的阿瞞和嗚喵王袁枯骨術?
這麽說吧,不管是能得罪的不能得罪的,他全都得罪了。
小霸王孫策也被陶謙得罪得厲害。
《吳書 呂範傳》記載:時太妃在江都,策遣範迎之。
江都縣屬徐州廣陵郡。
換言之,在孫堅死後(191),吳夫人並未返迴吳郡老家,反而跑到陶謙的地盤居住。
且孫堅墓並不在他老家富春,而在在曲阿。
這對講究葉落歸根的古人來說極不尋常。
《吳書·妃嬪傳》或許能揭露一些端倪。
“孫破虜吳夫人,吳主權母也……孫堅聞其才貌,欲娶之。”
“吳氏親戚嫌堅輕狡……夫人謂親戚曰:何愛一女以取禍乎?”
對孫堅的評價是輕狡。
這可是除孫老狸花隻被用在過呂大憨批身上的詞。
可見評價之低。
“何愛一女以取禍乎?”
如果吳夫人不嫁,吳氏滿門都會招惹上禍事。
種瓜老漢孫鍾的崽兒孫老狸花,靠霸王硬上弓才強娶到名門閨秀吳夫人。
如此霸道陰狠的猛鷲,活著還好,死後葬在家鄉,兒子孫策又無法守墓,墳墓被人禍害的幾率極大。
《吳書 孫討逆傳》說孫策是“興平元年,從袁術。術甚奇之,以堅部曲還策。”
孫策不是為父守孝了三年才出來的麽?
韋曜《吳書》多穢史,從井中獲璽便可見一斑。
陳壽不是吳人,《三國誌》多采用韋曜《吳書》,所以也被影響。
孫老狸花死時,小狸花孫策彼時“年十七”,且策素有驍名,不可能跟著親媽守孝三年“始事袁術”。
孫策東渡討劉繇就在興平元年(194),豈有剛剛投奔袁術,就被委以方麵重任的道理?
且《吳書一 孫討逆傳》自己都寫著,“策攻康,拔之,術複用其故吏劉勳為太守,策益失望。”
“渡江討劉繇”之前,孫策還替袁術征伐過廬江陸康。
《吳書十一 呂範傳》記載“太妃在江都,策遣範迎之。徐州牧陶謙謂範為袁氏覘候,諷縣掠考範。”
孫策讓呂範幫忙轉移吳夫人,陶謙懷疑呂範是袁術的間諜,讓人拷打他。
這是初平四年也就是193年的事。
不是替袁術征戰到一定地位,孫策又怎麽可能使喚得動呂範?
《吳書》故意延遲孫策為袁術效力的時間,無疑是“隱諱浮言”,為的是將孫策與“僭越者”袁術劃清關係。
畢竟“孤微發跡、種瓜為業”的富春孫氏,在江左門閥的眼中本就出身寒門。
若再牽扯上“僭號逆臣”,無疑會更遭輕視。
大抵是害怕袁術徹底吞了自己親爹的人馬,孫小霸王策在曲阿埋葬孫老狸花堅後,就匆匆奔赴袁枯骨術麾下。
好牢牢把持自家的部曲。
雖然喪失以前的獨立性,但好歹還握在自己手裏。
孫策遷母的原因,是被“謙所不容”。
陶謙懷疑他們一家是袁術的密探,替袁術窺探自己的徐州。
所以呂範來迎的時候,陶謙“諷(江都)縣掠考範,範親客健兒篡取以歸。”
陶謙根本沒有放人的意思,呂範被械鎖在廣陵江都,靠手底下豢養的豪俠幫忙才越獄逃生。
鬧翻之前就這樣了,陶謙居然好意思計較他求援的時候嗚喵王沒派人來救援。
陶謙得罪再多人也是他自家的事兒。
備崽兒美滋滋得了小沛,並且生平第一次獲得一州刺史這種高位。
小沛於他可不僅是一縣而已,還是雞兒邦硬那位祖宗起兵發跡之地,也屬於是討了個好彩頭。
不存在陶謙讓徐州。
備崽兒那時候也就是個陶謙稍微看得上眼的小卡拉米。
要說要讓,陶謙當幽州刺史的時候幹嘛不直接把幽州刺史的位置讓給宗親備崽兒?
當時不可能讓現在也照樣不可能讓。
給你四千丹陽兵外加一個小沛已經很看得起你了。
陶謙額手相慶的時候當然不會想到,人家阿瞞隻是迴家打個轉,籌集下軍糧整頓下隊伍。
他這邊還沒高興完,阿瞞又打來了。
這次進攻,阿瞞采納了曹仁的建議,特意與上次進攻模式相反。
在徐州南部防守,從兗州東部進攻。
而陶謙也聽取了笮融的建議,吸取上次的教訓,安排重兵嚴密防守兗州南部邊境。
而兗州東部隻部署了少量軍隊。
可想而知,這種南轅北轍的防守讓琅琊國立即淪陷,阿瞞迅速攻下五城,繼續揮舞屠刀。
兗州軍直逼陶謙親自防守的郯城。
陶謙緊急命令備崽兒率軍從小沛前來支援,並派部將曹豹率軍出城,與備崽兒共攻曹軍。
阿瞞親自率軍與備崽兒、曹豹戰於郯城東部,擊潰二軍並攻陷襄賁。
眼見陶謙謙要嘎了的時候,禍害遺千年的神秘詛咒發揮了作用。
阿瞞背後中刀,陳留郡守張邈和兗州豪強陳宮等人聯合起來給了阿瞞一記千年殺。
沒被庚哥影響的曆史中呂大憨批也摻了一腳,但現在呂大憨批沒摻和,張邈陳宮等人的不滿一樣爆發了。
張八廚邈的心思很好理解。
他這種仗義疏財的人,特別習慣居高臨下的憐憫他人,卻不太受得了別人踩在自己頭頂。
酸棗會盟的時候因為袁紹這位昔日好友當了盟主,他就與袁紹生出齷齪了。
心胸也不是那麽寬廣。
到阿瞞當了兗州牧,昔日一起玩兒的仨除了他都成為一州之牧了。
你叫他如何忍?
偏巧阿瞞這人吧,還挺會來事兒。
頭迴他進攻徐州的時候,覺得自己有可能被陶謙這個老陰比陰到,
所以跟他媳婦兒卞夫人說,如若打徐州我不幸戰死,你就去投奔張邈吧!
說得跟托孤似的。
如果阿瞞真的戰死,張八廚邈估計還真的是曹阿瞞最值得信賴的朋友。
他不死就會把這孤兒寡母照顧得無比妥帖。
但不是沒戰死麽?
打贏了迴來還抱著張八廚哭,說什麽沒能替父親報仇愧為人子雲雲。
張八廚心裏膩歪透了,心說咱們一起玩兒這麽多年,誰特麽不知道誰啊。
你傷心個毛的你爹死,怕是巴不得他死。
到阿瞞第二次出征呢,張八廚上次因為憐憫同情弱者壓在心裏頭的不滿終於爆發了。
你打你麻痹啊。
勞資陳留郡被袁枯骨術像揍孫子一樣揍你不管,就讓勞資獨自防守。
你倒好,借著給你那死爹報仇的名頭去擴張地盤了。
算特麽什麽兄弟?
據兗州而自立的想法頓時不可抑製的冒了出來。
能不能追上昔日兄弟就看這一遭了。
成了袁楷模紹據冀州,曹大德瞞據徐州。
他張八廚手裏頭有個兗州,也就不弱於他們了。
他的這個想法,卻與以陳宮為代表的兗州本土豪右一拍即合。
大家立馬拉杆子就開始幹了。
這裏頭又要說到一個與演義大相徑庭的人物,陳宮!
遠香近臭,嗚喵王袁枯骨術跟陶謙早有摩擦。
他倆能同歸一個陣營,完全是靠公孫大玉兒牽的線。
所以袁枯骨術容毫不猶豫的收容張闓,而陶謙則就近就便占據豫州的小沛。
原本都是盤麵下的小動作。
但是陶謙著人推舉備崽兒為豫州刺史,卻是把台麵下的事情搬到台麵上了。
誰都知道豫州是嗚喵王袁術的地盤,雖然有種種原因他沒辦法得敕封。
可你陶謙著自己招攬的備崽兒才占了沛國的一縣,就敢推舉他做豫州刺史?
無情的蓋章機器是有人送推舉信就蓋章,嗚喵王心下暗恨且不提。
你當陶謙隻得罪曹了大德的阿瞞和嗚喵王袁枯骨術?
這麽說吧,不管是能得罪的不能得罪的,他全都得罪了。
小霸王孫策也被陶謙得罪得厲害。
《吳書 呂範傳》記載:時太妃在江都,策遣範迎之。
江都縣屬徐州廣陵郡。
換言之,在孫堅死後(191),吳夫人並未返迴吳郡老家,反而跑到陶謙的地盤居住。
且孫堅墓並不在他老家富春,而在在曲阿。
這對講究葉落歸根的古人來說極不尋常。
《吳書·妃嬪傳》或許能揭露一些端倪。
“孫破虜吳夫人,吳主權母也……孫堅聞其才貌,欲娶之。”
“吳氏親戚嫌堅輕狡……夫人謂親戚曰:何愛一女以取禍乎?”
對孫堅的評價是輕狡。
這可是除孫老狸花隻被用在過呂大憨批身上的詞。
可見評價之低。
“何愛一女以取禍乎?”
如果吳夫人不嫁,吳氏滿門都會招惹上禍事。
種瓜老漢孫鍾的崽兒孫老狸花,靠霸王硬上弓才強娶到名門閨秀吳夫人。
如此霸道陰狠的猛鷲,活著還好,死後葬在家鄉,兒子孫策又無法守墓,墳墓被人禍害的幾率極大。
《吳書 孫討逆傳》說孫策是“興平元年,從袁術。術甚奇之,以堅部曲還策。”
孫策不是為父守孝了三年才出來的麽?
韋曜《吳書》多穢史,從井中獲璽便可見一斑。
陳壽不是吳人,《三國誌》多采用韋曜《吳書》,所以也被影響。
孫老狸花死時,小狸花孫策彼時“年十七”,且策素有驍名,不可能跟著親媽守孝三年“始事袁術”。
孫策東渡討劉繇就在興平元年(194),豈有剛剛投奔袁術,就被委以方麵重任的道理?
且《吳書一 孫討逆傳》自己都寫著,“策攻康,拔之,術複用其故吏劉勳為太守,策益失望。”
“渡江討劉繇”之前,孫策還替袁術征伐過廬江陸康。
《吳書十一 呂範傳》記載“太妃在江都,策遣範迎之。徐州牧陶謙謂範為袁氏覘候,諷縣掠考範。”
孫策讓呂範幫忙轉移吳夫人,陶謙懷疑呂範是袁術的間諜,讓人拷打他。
這是初平四年也就是193年的事。
不是替袁術征戰到一定地位,孫策又怎麽可能使喚得動呂範?
《吳書》故意延遲孫策為袁術效力的時間,無疑是“隱諱浮言”,為的是將孫策與“僭越者”袁術劃清關係。
畢竟“孤微發跡、種瓜為業”的富春孫氏,在江左門閥的眼中本就出身寒門。
若再牽扯上“僭號逆臣”,無疑會更遭輕視。
大抵是害怕袁術徹底吞了自己親爹的人馬,孫小霸王策在曲阿埋葬孫老狸花堅後,就匆匆奔赴袁枯骨術麾下。
好牢牢把持自家的部曲。
雖然喪失以前的獨立性,但好歹還握在自己手裏。
孫策遷母的原因,是被“謙所不容”。
陶謙懷疑他們一家是袁術的密探,替袁術窺探自己的徐州。
所以呂範來迎的時候,陶謙“諷(江都)縣掠考範,範親客健兒篡取以歸。”
陶謙根本沒有放人的意思,呂範被械鎖在廣陵江都,靠手底下豢養的豪俠幫忙才越獄逃生。
鬧翻之前就這樣了,陶謙居然好意思計較他求援的時候嗚喵王沒派人來救援。
陶謙得罪再多人也是他自家的事兒。
備崽兒美滋滋得了小沛,並且生平第一次獲得一州刺史這種高位。
小沛於他可不僅是一縣而已,還是雞兒邦硬那位祖宗起兵發跡之地,也屬於是討了個好彩頭。
不存在陶謙讓徐州。
備崽兒那時候也就是個陶謙稍微看得上眼的小卡拉米。
要說要讓,陶謙當幽州刺史的時候幹嘛不直接把幽州刺史的位置讓給宗親備崽兒?
當時不可能讓現在也照樣不可能讓。
給你四千丹陽兵外加一個小沛已經很看得起你了。
陶謙額手相慶的時候當然不會想到,人家阿瞞隻是迴家打個轉,籌集下軍糧整頓下隊伍。
他這邊還沒高興完,阿瞞又打來了。
這次進攻,阿瞞采納了曹仁的建議,特意與上次進攻模式相反。
在徐州南部防守,從兗州東部進攻。
而陶謙也聽取了笮融的建議,吸取上次的教訓,安排重兵嚴密防守兗州南部邊境。
而兗州東部隻部署了少量軍隊。
可想而知,這種南轅北轍的防守讓琅琊國立即淪陷,阿瞞迅速攻下五城,繼續揮舞屠刀。
兗州軍直逼陶謙親自防守的郯城。
陶謙緊急命令備崽兒率軍從小沛前來支援,並派部將曹豹率軍出城,與備崽兒共攻曹軍。
阿瞞親自率軍與備崽兒、曹豹戰於郯城東部,擊潰二軍並攻陷襄賁。
眼見陶謙謙要嘎了的時候,禍害遺千年的神秘詛咒發揮了作用。
阿瞞背後中刀,陳留郡守張邈和兗州豪強陳宮等人聯合起來給了阿瞞一記千年殺。
沒被庚哥影響的曆史中呂大憨批也摻了一腳,但現在呂大憨批沒摻和,張邈陳宮等人的不滿一樣爆發了。
張八廚邈的心思很好理解。
他這種仗義疏財的人,特別習慣居高臨下的憐憫他人,卻不太受得了別人踩在自己頭頂。
酸棗會盟的時候因為袁紹這位昔日好友當了盟主,他就與袁紹生出齷齪了。
心胸也不是那麽寬廣。
到阿瞞當了兗州牧,昔日一起玩兒的仨除了他都成為一州之牧了。
你叫他如何忍?
偏巧阿瞞這人吧,還挺會來事兒。
頭迴他進攻徐州的時候,覺得自己有可能被陶謙這個老陰比陰到,
所以跟他媳婦兒卞夫人說,如若打徐州我不幸戰死,你就去投奔張邈吧!
說得跟托孤似的。
如果阿瞞真的戰死,張八廚邈估計還真的是曹阿瞞最值得信賴的朋友。
他不死就會把這孤兒寡母照顧得無比妥帖。
但不是沒戰死麽?
打贏了迴來還抱著張八廚哭,說什麽沒能替父親報仇愧為人子雲雲。
張八廚心裏膩歪透了,心說咱們一起玩兒這麽多年,誰特麽不知道誰啊。
你傷心個毛的你爹死,怕是巴不得他死。
到阿瞞第二次出征呢,張八廚上次因為憐憫同情弱者壓在心裏頭的不滿終於爆發了。
你打你麻痹啊。
勞資陳留郡被袁枯骨術像揍孫子一樣揍你不管,就讓勞資獨自防守。
你倒好,借著給你那死爹報仇的名頭去擴張地盤了。
算特麽什麽兄弟?
據兗州而自立的想法頓時不可抑製的冒了出來。
能不能追上昔日兄弟就看這一遭了。
成了袁楷模紹據冀州,曹大德瞞據徐州。
他張八廚手裏頭有個兗州,也就不弱於他們了。
他的這個想法,卻與以陳宮為代表的兗州本土豪右一拍即合。
大家立馬拉杆子就開始幹了。
這裏頭又要說到一個與演義大相徑庭的人物,陳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