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弩槍技術再改進
廢話三國:董卓你得支棱起來啊 作者:其實但是榴蓮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盧植不是腐儒,他清楚知道庚哥折騰出來的這些東西的重要意義。
不亞於給朝廷增添一支大軍。
相比起來,比聽他廢話跟他討論上他的課價值大多了。
他一時有些迷惑,不知道自己抓這位陛下上課到底是對還是錯。
且不提盧噴噴迷茫且有些不知所措的內心,他這種性格糾結不了太久。
卻說蹇碩,讓工匠稍候,然後就跑去找庚哥了。
沒顧上跟庚哥說話,卻跟周圍一圈人下了封口令。
大部分都是舊人,瞞早慧都能瞞得密不透風,保守秘密這事兒有經驗。
見蹇碩說得煞有其事,一個個紛紛表示知道厲害。
雲姬甚至還尋機杖斃了一個同去校場的儀仗隊成員,以告誡其餘並非潛邸舊人的宮女內侍。
這女人看著溫溫柔柔文文弱弱,狠起來也不拿人命當人命。
不然也當不了潛邸四姬的首領。
這事兒庚哥壓根兒不知道。
接下來蹇碩就跟著工匠去見畢嵐和宋典了。
宋典這個中常侍,鉤盾令出身,最擅長也最感興趣的就是營造建築相關領域。
中常侍與小黃門們之間也是有分管的。
譬如張讓,主要負責的是政務方麵的內容,段珪、韓悝、夏惲三個小黃門是他的下屬,蹇碩原本也是。
而趙忠呢,主管高望栗嵩張恭等小黃門。
高望分管尚藥監負責醫藥禦膳之類,張恭管內廷人事調配訓練管理,栗嵩管錢糧采購。
栗嵩原本是向郭勝負責的。
郭勝是大長樂,也就是太後長樂宮那邊的大總管,當然能攬到最肥的差事。
蹇碩現在獨立出來了,當上了中常侍,專門負責軍事,卻是個孤家寡人。
而作為最低調的中常侍,宋典這個土木狗就管著畢嵐這個掖庭令。
掖庭令的主要活計是掌宮人簿帳及蠶桑女工等事。
但因為宋典比較鹹魚,除了大型工程他過問,其他營造之類都丟給畢嵐了。
畢嵐的曆史評價很有意思,作為奸宦他的主要罪過是啥呢?
鑄銅人四列於倉龍、玄武闕,又鑄四鍾,縣於玉堂及雲台殿前,又鑄天祿蝦蟆,吐水於平門外橋東,轉水入宮。
又作翻車渴烏,旋於橋西,用灑南北郊路,以省百姓灑道之費。
又鑄四出文錢,錢皆四道。
識者竊言侈虐已甚,形象兆見,此錢成,必四道而去。
及京師大亂,錢果流布四海。
聽皇帝陛下的命令,負責建造了四列銅人和四口銅鍾,還有造了個蛤蟆吐水噴泉。
下來就是為了省百姓天天要在路上灑水的辛苦,造了台灑水車。
這尼瑪都不是罪過啊。
反而是優秀的工程人才,說他諂媚皇帝窮奢極欲也牽強。
那就整玄之又玄的。
他監造的錢上麵有四道杠,因為造得好,懂的人說這太奢侈了,是主離散的征兆。
所以後頭洛陽亂了,都怪畢嵐。
是不是有點扯,屬於找不到黑點硬黑。
可就憑這個,就定了畢嵐十常侍禍國奸宦的名聲。
庚哥找人幫忙折騰改造大黃弩都是畢嵐經手的。
蹇碩剛說了個開頭,宋典就拱手告退了:
“此事既欲秘之,少人知為佳,雖屬份內,僅使畢黃門知即可。”
你既然說這是軍國機密,那就也別讓我參與詳情了。
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畢嵐是具體負責的,你跟畢嵐說就好。
有什麽事兒要配合的讓畢嵐知會一聲,說是關於這項機密的就行。
說完揚長而去了。
一向跟他打交道少,蹇碩有點瞠目結舌。
畢嵐卻是見怪不怪,反倒替他解釋了一句:
“宋常侍專心營造,少預他事,蹇常侍莫怪。”
蹇碩莫名覺得,宋典怎麽有點跟今上類似的氣質?
他搖了搖頭,覺得可能是自己的錯覺。
於是開始商量有關大黃弩的事情。
其實畢嵐本來就隻調配了個負責木工活兒的工匠和負責打鐵的工匠伺候著庚哥玩兒。
自己並沒有參與。
但聽聞蹇碩說完之後,也大感興趣,
蹇碩也說不明白,畢嵐叫來兩名工匠一問,又拿實物觀摩了一會兒。
別的也就罷了,槍托把手減輕弩重包括弩弓不射箭改射鐵蒺藜能省卻裝羽箭的速度。
這都是想瞞都瞞不住的東西,別人挨一下就能明白好處。
唯有那轉軸動滑輪組,畢嵐嘖嘖稱奇。
更是一眼看出這才是最有價值需要保密的部分,因此失笑道:
“量宋常侍不得不預此事矣!”
卻原來,宋典感興趣的土木工程,多需要往高處吊起很重的石材等物。
看見了庚哥畫出的動滑輪組省力的奇妙作用,畢嵐直覺這東西用在吊裝重物上必定方便得一批。
本來動滑輪組這東西,也就是用在吊重物方麵的。
但蹇碩卻勃然不樂道:“此軍國技也,豈可用於勞役?”
畢嵐知道他們都把營造視作苦力活兒,向來看不起,也不爭辯。
隻拿著庚哥畫在錦帛上的圖紙和實物琢磨了一會兒。
他突然站起身,拿著庚哥做的木槍托,取了個木鑽在扳機略靠後的地方鑽了一個孔。
他房中就有各種木匠工具,蹇碩不明所以的看他操作。
卻見他在槍托上鑽了大小兩個孔,一個孔插入那根絞臂杆,另一個洞插入一根兩邊套了竹筒的木杆,並各自用木楔固定。
然後把動滑輪上的四股繩子拉出來。
一股固定在絞軸上,一股固定在槍托上,
兩股迴轉的分別套在竹筒套杆上,拿在手裏做瞄準態比劃道:
“何如?”
庚哥原來的設計,是將絞臂和滑輪組做成整體。
每射一枚鐵蒺藜後要把槍托卡進滑輪組才能完成上弦。
等於多了個拉弦上弩的固定裝置,那東西有底座,還挺沉的。
但經過畢嵐這一番改動之後,槍杆上隻加了兩個孔,就將定滑輪組隨時方便拆卸的裝在了槍上。
而且再不用脫離戰鬥狀態,射手們完全可以一邊維持射擊姿態一邊攪動絞臂上弦放入鐵蒺藜。
射速能提高將近一倍,都能趕上弓箭了。
蹇碩讚歎道:“甚妙!”
畢嵐卻歎息:“惜為陛下妙思,嵐不敢妄改!”
他是標準的技術呆子,一時見獵心喜,所以忍不住技癢在蹇碩麵前顯擺。
這也是信得過蹇碩人品。
不然隨便進個讒言,亂改皇帝的發明可以理解為他覺得自己比皇帝更高明,這都是夠砍腦袋的事了。
蹇碩看著庚哥長大,卻是知道庚哥的脾氣的,因此笑道:
“無妨,陛下卻不在意這些。”
“汝若有妙思,放手改之便可。”
“陛下素為樂於納諫之主,若改得奇效,陛下尚會賞汝。”
畢嵐知道他與這位今上素來親密,聞言大喜。
於是乎,接下來幾天,畢嵐和蹇碩全心撲在了弩槍改造的事情當中。
雖然不懂現代物理,但古代能工巧匠的思維還是很牛掰的。
特別是畢嵐這種常年浸潤在營造方麵,對打鐵木工都頗為精擅的宦官。
加上有蹇碩這個實戰派在旁邊的各種提意見,不過兩三天工夫,庚哥的發明已經被這兩個人玩兒出花來了。
到三天後,蹇碩請庚哥過去校場觀看演武的時候,庚哥都有點目瞪狗呆。
他有點認不出自己的發明了。
不亞於給朝廷增添一支大軍。
相比起來,比聽他廢話跟他討論上他的課價值大多了。
他一時有些迷惑,不知道自己抓這位陛下上課到底是對還是錯。
且不提盧噴噴迷茫且有些不知所措的內心,他這種性格糾結不了太久。
卻說蹇碩,讓工匠稍候,然後就跑去找庚哥了。
沒顧上跟庚哥說話,卻跟周圍一圈人下了封口令。
大部分都是舊人,瞞早慧都能瞞得密不透風,保守秘密這事兒有經驗。
見蹇碩說得煞有其事,一個個紛紛表示知道厲害。
雲姬甚至還尋機杖斃了一個同去校場的儀仗隊成員,以告誡其餘並非潛邸舊人的宮女內侍。
這女人看著溫溫柔柔文文弱弱,狠起來也不拿人命當人命。
不然也當不了潛邸四姬的首領。
這事兒庚哥壓根兒不知道。
接下來蹇碩就跟著工匠去見畢嵐和宋典了。
宋典這個中常侍,鉤盾令出身,最擅長也最感興趣的就是營造建築相關領域。
中常侍與小黃門們之間也是有分管的。
譬如張讓,主要負責的是政務方麵的內容,段珪、韓悝、夏惲三個小黃門是他的下屬,蹇碩原本也是。
而趙忠呢,主管高望栗嵩張恭等小黃門。
高望分管尚藥監負責醫藥禦膳之類,張恭管內廷人事調配訓練管理,栗嵩管錢糧采購。
栗嵩原本是向郭勝負責的。
郭勝是大長樂,也就是太後長樂宮那邊的大總管,當然能攬到最肥的差事。
蹇碩現在獨立出來了,當上了中常侍,專門負責軍事,卻是個孤家寡人。
而作為最低調的中常侍,宋典這個土木狗就管著畢嵐這個掖庭令。
掖庭令的主要活計是掌宮人簿帳及蠶桑女工等事。
但因為宋典比較鹹魚,除了大型工程他過問,其他營造之類都丟給畢嵐了。
畢嵐的曆史評價很有意思,作為奸宦他的主要罪過是啥呢?
鑄銅人四列於倉龍、玄武闕,又鑄四鍾,縣於玉堂及雲台殿前,又鑄天祿蝦蟆,吐水於平門外橋東,轉水入宮。
又作翻車渴烏,旋於橋西,用灑南北郊路,以省百姓灑道之費。
又鑄四出文錢,錢皆四道。
識者竊言侈虐已甚,形象兆見,此錢成,必四道而去。
及京師大亂,錢果流布四海。
聽皇帝陛下的命令,負責建造了四列銅人和四口銅鍾,還有造了個蛤蟆吐水噴泉。
下來就是為了省百姓天天要在路上灑水的辛苦,造了台灑水車。
這尼瑪都不是罪過啊。
反而是優秀的工程人才,說他諂媚皇帝窮奢極欲也牽強。
那就整玄之又玄的。
他監造的錢上麵有四道杠,因為造得好,懂的人說這太奢侈了,是主離散的征兆。
所以後頭洛陽亂了,都怪畢嵐。
是不是有點扯,屬於找不到黑點硬黑。
可就憑這個,就定了畢嵐十常侍禍國奸宦的名聲。
庚哥找人幫忙折騰改造大黃弩都是畢嵐經手的。
蹇碩剛說了個開頭,宋典就拱手告退了:
“此事既欲秘之,少人知為佳,雖屬份內,僅使畢黃門知即可。”
你既然說這是軍國機密,那就也別讓我參與詳情了。
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畢嵐是具體負責的,你跟畢嵐說就好。
有什麽事兒要配合的讓畢嵐知會一聲,說是關於這項機密的就行。
說完揚長而去了。
一向跟他打交道少,蹇碩有點瞠目結舌。
畢嵐卻是見怪不怪,反倒替他解釋了一句:
“宋常侍專心營造,少預他事,蹇常侍莫怪。”
蹇碩莫名覺得,宋典怎麽有點跟今上類似的氣質?
他搖了搖頭,覺得可能是自己的錯覺。
於是開始商量有關大黃弩的事情。
其實畢嵐本來就隻調配了個負責木工活兒的工匠和負責打鐵的工匠伺候著庚哥玩兒。
自己並沒有參與。
但聽聞蹇碩說完之後,也大感興趣,
蹇碩也說不明白,畢嵐叫來兩名工匠一問,又拿實物觀摩了一會兒。
別的也就罷了,槍托把手減輕弩重包括弩弓不射箭改射鐵蒺藜能省卻裝羽箭的速度。
這都是想瞞都瞞不住的東西,別人挨一下就能明白好處。
唯有那轉軸動滑輪組,畢嵐嘖嘖稱奇。
更是一眼看出這才是最有價值需要保密的部分,因此失笑道:
“量宋常侍不得不預此事矣!”
卻原來,宋典感興趣的土木工程,多需要往高處吊起很重的石材等物。
看見了庚哥畫出的動滑輪組省力的奇妙作用,畢嵐直覺這東西用在吊裝重物上必定方便得一批。
本來動滑輪組這東西,也就是用在吊重物方麵的。
但蹇碩卻勃然不樂道:“此軍國技也,豈可用於勞役?”
畢嵐知道他們都把營造視作苦力活兒,向來看不起,也不爭辯。
隻拿著庚哥畫在錦帛上的圖紙和實物琢磨了一會兒。
他突然站起身,拿著庚哥做的木槍托,取了個木鑽在扳機略靠後的地方鑽了一個孔。
他房中就有各種木匠工具,蹇碩不明所以的看他操作。
卻見他在槍托上鑽了大小兩個孔,一個孔插入那根絞臂杆,另一個洞插入一根兩邊套了竹筒的木杆,並各自用木楔固定。
然後把動滑輪上的四股繩子拉出來。
一股固定在絞軸上,一股固定在槍托上,
兩股迴轉的分別套在竹筒套杆上,拿在手裏做瞄準態比劃道:
“何如?”
庚哥原來的設計,是將絞臂和滑輪組做成整體。
每射一枚鐵蒺藜後要把槍托卡進滑輪組才能完成上弦。
等於多了個拉弦上弩的固定裝置,那東西有底座,還挺沉的。
但經過畢嵐這一番改動之後,槍杆上隻加了兩個孔,就將定滑輪組隨時方便拆卸的裝在了槍上。
而且再不用脫離戰鬥狀態,射手們完全可以一邊維持射擊姿態一邊攪動絞臂上弦放入鐵蒺藜。
射速能提高將近一倍,都能趕上弓箭了。
蹇碩讚歎道:“甚妙!”
畢嵐卻歎息:“惜為陛下妙思,嵐不敢妄改!”
他是標準的技術呆子,一時見獵心喜,所以忍不住技癢在蹇碩麵前顯擺。
這也是信得過蹇碩人品。
不然隨便進個讒言,亂改皇帝的發明可以理解為他覺得自己比皇帝更高明,這都是夠砍腦袋的事了。
蹇碩看著庚哥長大,卻是知道庚哥的脾氣的,因此笑道:
“無妨,陛下卻不在意這些。”
“汝若有妙思,放手改之便可。”
“陛下素為樂於納諫之主,若改得奇效,陛下尚會賞汝。”
畢嵐知道他與這位今上素來親密,聞言大喜。
於是乎,接下來幾天,畢嵐和蹇碩全心撲在了弩槍改造的事情當中。
雖然不懂現代物理,但古代能工巧匠的思維還是很牛掰的。
特別是畢嵐這種常年浸潤在營造方麵,對打鐵木工都頗為精擅的宦官。
加上有蹇碩這個實戰派在旁邊的各種提意見,不過兩三天工夫,庚哥的發明已經被這兩個人玩兒出花來了。
到三天後,蹇碩請庚哥過去校場觀看演武的時候,庚哥都有點目瞪狗呆。
他有點認不出自己的發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