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盧噴噴是個好老師
廢話三國:董卓你得支棱起來啊 作者:其實但是榴蓮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據說那個應該被赦的罪犯他爹會算命。
能算出來馬上會有大赦,才讓他去殺人。
且不說是不是真的,就算人家鑽漏洞,也是律法有漏洞。
你不是應該先向皇帝奏報要求修補律法漏洞,譬如建議大赦前三個月內犯罪的罪犯不在赦免之列。
獲得批準了之後再去處理麽?
在不在大赦的範圍內這東西有朝廷規定,也不是由你自己隨心所欲來定的啊。
反正就是哪怕違反律法也要故意針對惡心宦官們。
跟這事兒有關係的宦官,就是後頭下獄死在靈帝朝的侯覽。
他雖然不是五侯之一,也是跟隨五侯的主要跟班。
也被封了侯,當然不是列侯,也是個關內侯。
侯覽當時就找誌陛下也就是桓帝告狀去了。
皇家向上天祈福這麽嚴肅的事兒,你特麽搗亂?
而且哥兒幾個跟朕拎著腦袋拚出來的天下,這會兒占著理呢,朕還能叫他們委屈了去?
桓帝毫不手軟的處置了違規的官員。
不想卻捅了馬蜂窩,士人們的不滿開始集中爆發。
世家豪族和太學生聯合起來紛紛上書替違規官員叫屈。
各種作妖要求釋放違規官員,言辭行為和情緒都很激烈。
還要求罷黜五侯盡斬諸宦及其親眷,把我們士人的利益都還迴來。
當然表麵上是找了很多冠冕堂皇的借口。
桓帝誌陛下那絕對是狠人,一看喲嗬你們這會兒怎麽不牆頭草了?
原來你們也知道反抗,前提是自己的利益受損而不是皇帝被殺啊。
聯合起來威脅朕?當勞資是廈門大學畢業的?
士人這邊兒的確做得太明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有過串聯的。
所以恆帝不止沒有赦免違規官員,合夥兒串聯威脅他的官員和學生,一並手段激烈的處置了。
怎麽處置呢?以結黨的罪名統統下大獄,背後的家族一並給我黨錮了。
黨錮並不是關起來,而是因結黨的原因被禁錮,被黨錮就意味著這個家族的族人以後一律不許再當官了。
這一招可真的是戳中士人們的肺管子,直接就炸了。
士人們有沒有結黨?
那肯定是有的。
因為這時代的選官不是靠考試,用的是舉薦製。
聞野有賢人,可舉薦為官,聽說民間有牛嘀的人才,我舉薦他來當官。
誰來舉薦呢?有名望的世家豪族向太守刺史州牧什麽的舉薦吏。
這些人再向上舉薦覺得不錯的人去做官。
沒有考試,不靠學問,就是據說聽聞名聲不錯很有學問很有能力,舉薦了就有官兒當。
掌握舉薦權也是二重君主觀形成的重要原因。
你前程在我手裏呢,就問你對我忠不忠。
舉茂才,不知書。
舉孝廉,父別居。
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
洛陽童謠都是這麽唱的。
路中悍鬼袁長水和曹孟德那樣橫行鄉裏的無賴子,都能被舉孝廉。
你都知道這舉薦有多離譜了。
導致的是世家豪門和名門之間的利益勾兌,彼此互相舉薦和被舉薦家族子弟。
這些人結成龐大的利益集團。
所以才這麽容易串聯起來。
但黨錮之下,你家一兩代不給做官,那你慢慢就再沒有跟人利益交換的籌碼。
給人當二重軍主觀下的世家忠狗都沒資格。
等於是打這兒起要門庭敗落,不出幾代就世家豪門變寒門。
一整個家族因此敗落,沒有翻身機會。
要不說桓帝陛下是個狠人呢?
眼光毒辣,一把就抓到世家豪族不可治的症結和根源上了。
大概他也從世家豪族這次的聯合向朝廷施壓,感受到了其中的威脅。
其實這一次就處置了246個人,但這246個人背後是246個家族。
到處盤根錯節的,不定是誰家的忠狗誰家的主公。
百年沉屙,豈能一朝而愈?
治重病你就不能下猛藥,得徐徐圖之。
這種手段當然會激發起世家豪族與士人們激烈的反彈。
按照盧植的說法,有漢一朝獨尊儒術還是很有成效的。
就算忠君隻是口頭上,但他們也不敢隨便朝皇帝開炮。
本來就惹他們不滿,現在又負責執行查辦此事的宦官們就成了替罪羔羊。
宦官們手握皇命國法,世家豪族和士人們手裏有什麽?
輿論與曆史記載權啊,於是一場不遺餘力的抹黑就開始了。
宦官們使勁兒抓結黨的士人。
士人們使勁兒的吹被下獄的黨人,順帶罵宦官。
凡是被黨錮的都被吹捧成英雄。
凡是對他們執法的都被斥為奸佞。
通過抹黑宦官們,他們其實也在間接的抹黑皇帝。
我們不說你的不是,但寵信和縱容這麽壞的宦官們,你能是什麽好鳥?
誌陛下其實是個幹的不錯的皇帝。
他在位時,大漢降烏桓、壓鮮卑、伏南匈奴諸部、誅休屠各各部首領,邊塵平靜。
對外打仗都贏了,國內人口在籍的達到5600多萬。
這是之前包括西漢在內的各種所謂盛世之治,都從未達到過的規模和高度。
在將人口視作國家最大財富的古代,他的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辟土服遠曰桓,武定四方曰桓,他的諡號桓也是個美諡。
兩漢非對本朝有大功德的皇帝,不會給予廟號,也就是不會單獨立廟祭祀。
桓帝誌陛下就有單獨的廟號,為威宗。
雖然後世在傀儡獻帝時代廟號被廢。
但起碼他死的時候,連把握著評判權的士人都無法否認他的功績。
就這麽個皇帝,因為損害了士人們的利益,生生被黑成了昏庸荒淫之主。
桓帝薨後,外戚竇武被士人們鼓動著罷黨錮殺宦官沒幹成,被宦官們幹了。
並且形成第二次黨錮。
繼位的靈帝宏陛下跟宦官們繼續了桓帝誌陛下的黨錮政策。
盧植當然不知後世事,不知道以後殺宦官會被誇讚成怎樣的政治正確。
他要求庚哥斬殺所有宦官的原因是:
“幸此時怨謗皆在宦者,若不得張,恐及君王。”
還好他們的不滿現在都指向著宦官們。
如果長此以往,這種怨恨就會開始指向皇帝您了。
所以他覺得庚哥雖然聰明,卻不該在朱雀闕上說那番鷹犬爪牙的話。
你豈不是在告訴士人們,宦官是沒有個人意誌的尖牙利爪。
他們惹起的不滿,其實都是皇家的意誌!
有不滿衝著皇帝來,衝著爪牙鷹犬幾個意思?
在二重君主觀的發展之下,世家豪族們聯合起來早就已經有了改朝換代的實力。
他們沒有普遍意識到,是因為儒家長期的洗腦還在發揮作用。
但也蒙蔽不了他們多久了。
所以要趕緊斬殺所有宦官,讓世家豪族的怨氣得到一定程度的發泄,先緩和一下關係。
在這個過程中,再由盧植他們這些仍舊忠於皇室的“正臣”把持朝堂,尋找相對溫和的限製削弱世家豪族的方法。
這就是盧植為什麽說“幽君於深宮,亦好過視君如仇寇也!”
也就是說,得虧庚哥聰明。
庚哥要是不聰明的話,他們這些正臣為了老劉家的國祚,也未必不會幹幽禁君王越俎代庖的事兒。
幹劈叉了就推“魏你好”出來背鍋擋箭。
庚哥聽完就一個感覺,盧噴噴是個好老師。
世人隻知大耳賊和白馬將軍公孫瓚。
事實上曹賊曹丕父子倆,還有陳琳以及寫英雄記的王粲等人都是他的學生。
不說別的,以庚哥這種最討厭上課的擺爛鹹魚性子,居然興趣盎然的聽完了他這番囉嗦。
並且覺得很有收獲。
發現他以前自己瞎琢磨出來對於三國的看法還是太膚淺。
要知道太傅袁隗給庚哥講課的時候,庚哥基本不出一刻鍾就會唿唿大睡過去。
他頑劣的名號傳出去,袁家的袁隗沒少出力。
盧噴噴你當噴子的時候不是這個樣子的啊。
不是最擅長胡攪蠻纏道德綁架麽?
這時候庚哥也大概明白過來,盧植是真正的明白人。
他或許性子真的剛脾氣真的爆。
但他之所以胡攪蠻纏道德綁架,是因為他用那副做派對付的人,大部分都是揣著明白裝糊塗的家夥。
少部分時候是講清楚了道理也沒屁用,隻能胡攪蠻纏。
但麵對值得講道理的對象時,他也可以並且很擅長跟人講道理。
所以難怪還能被人譽為海內名儒。
庚哥正想著心事呢,突然聽到一聲熟悉的結巴著的叫喊聲:
“叛……叛逆退……退軍啦……”
“叛逆……退……退軍啦……”
什麽鬼,勞資還沒派人去談呢,袁紹這就退軍了?
這未免也太誠意了些吧?
能算出來馬上會有大赦,才讓他去殺人。
且不說是不是真的,就算人家鑽漏洞,也是律法有漏洞。
你不是應該先向皇帝奏報要求修補律法漏洞,譬如建議大赦前三個月內犯罪的罪犯不在赦免之列。
獲得批準了之後再去處理麽?
在不在大赦的範圍內這東西有朝廷規定,也不是由你自己隨心所欲來定的啊。
反正就是哪怕違反律法也要故意針對惡心宦官們。
跟這事兒有關係的宦官,就是後頭下獄死在靈帝朝的侯覽。
他雖然不是五侯之一,也是跟隨五侯的主要跟班。
也被封了侯,當然不是列侯,也是個關內侯。
侯覽當時就找誌陛下也就是桓帝告狀去了。
皇家向上天祈福這麽嚴肅的事兒,你特麽搗亂?
而且哥兒幾個跟朕拎著腦袋拚出來的天下,這會兒占著理呢,朕還能叫他們委屈了去?
桓帝毫不手軟的處置了違規的官員。
不想卻捅了馬蜂窩,士人們的不滿開始集中爆發。
世家豪族和太學生聯合起來紛紛上書替違規官員叫屈。
各種作妖要求釋放違規官員,言辭行為和情緒都很激烈。
還要求罷黜五侯盡斬諸宦及其親眷,把我們士人的利益都還迴來。
當然表麵上是找了很多冠冕堂皇的借口。
桓帝誌陛下那絕對是狠人,一看喲嗬你們這會兒怎麽不牆頭草了?
原來你們也知道反抗,前提是自己的利益受損而不是皇帝被殺啊。
聯合起來威脅朕?當勞資是廈門大學畢業的?
士人這邊兒的確做得太明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有過串聯的。
所以恆帝不止沒有赦免違規官員,合夥兒串聯威脅他的官員和學生,一並手段激烈的處置了。
怎麽處置呢?以結黨的罪名統統下大獄,背後的家族一並給我黨錮了。
黨錮並不是關起來,而是因結黨的原因被禁錮,被黨錮就意味著這個家族的族人以後一律不許再當官了。
這一招可真的是戳中士人們的肺管子,直接就炸了。
士人們有沒有結黨?
那肯定是有的。
因為這時代的選官不是靠考試,用的是舉薦製。
聞野有賢人,可舉薦為官,聽說民間有牛嘀的人才,我舉薦他來當官。
誰來舉薦呢?有名望的世家豪族向太守刺史州牧什麽的舉薦吏。
這些人再向上舉薦覺得不錯的人去做官。
沒有考試,不靠學問,就是據說聽聞名聲不錯很有學問很有能力,舉薦了就有官兒當。
掌握舉薦權也是二重君主觀形成的重要原因。
你前程在我手裏呢,就問你對我忠不忠。
舉茂才,不知書。
舉孝廉,父別居。
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
洛陽童謠都是這麽唱的。
路中悍鬼袁長水和曹孟德那樣橫行鄉裏的無賴子,都能被舉孝廉。
你都知道這舉薦有多離譜了。
導致的是世家豪門和名門之間的利益勾兌,彼此互相舉薦和被舉薦家族子弟。
這些人結成龐大的利益集團。
所以才這麽容易串聯起來。
但黨錮之下,你家一兩代不給做官,那你慢慢就再沒有跟人利益交換的籌碼。
給人當二重軍主觀下的世家忠狗都沒資格。
等於是打這兒起要門庭敗落,不出幾代就世家豪門變寒門。
一整個家族因此敗落,沒有翻身機會。
要不說桓帝陛下是個狠人呢?
眼光毒辣,一把就抓到世家豪族不可治的症結和根源上了。
大概他也從世家豪族這次的聯合向朝廷施壓,感受到了其中的威脅。
其實這一次就處置了246個人,但這246個人背後是246個家族。
到處盤根錯節的,不定是誰家的忠狗誰家的主公。
百年沉屙,豈能一朝而愈?
治重病你就不能下猛藥,得徐徐圖之。
這種手段當然會激發起世家豪族與士人們激烈的反彈。
按照盧植的說法,有漢一朝獨尊儒術還是很有成效的。
就算忠君隻是口頭上,但他們也不敢隨便朝皇帝開炮。
本來就惹他們不滿,現在又負責執行查辦此事的宦官們就成了替罪羔羊。
宦官們手握皇命國法,世家豪族和士人們手裏有什麽?
輿論與曆史記載權啊,於是一場不遺餘力的抹黑就開始了。
宦官們使勁兒抓結黨的士人。
士人們使勁兒的吹被下獄的黨人,順帶罵宦官。
凡是被黨錮的都被吹捧成英雄。
凡是對他們執法的都被斥為奸佞。
通過抹黑宦官們,他們其實也在間接的抹黑皇帝。
我們不說你的不是,但寵信和縱容這麽壞的宦官們,你能是什麽好鳥?
誌陛下其實是個幹的不錯的皇帝。
他在位時,大漢降烏桓、壓鮮卑、伏南匈奴諸部、誅休屠各各部首領,邊塵平靜。
對外打仗都贏了,國內人口在籍的達到5600多萬。
這是之前包括西漢在內的各種所謂盛世之治,都從未達到過的規模和高度。
在將人口視作國家最大財富的古代,他的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辟土服遠曰桓,武定四方曰桓,他的諡號桓也是個美諡。
兩漢非對本朝有大功德的皇帝,不會給予廟號,也就是不會單獨立廟祭祀。
桓帝誌陛下就有單獨的廟號,為威宗。
雖然後世在傀儡獻帝時代廟號被廢。
但起碼他死的時候,連把握著評判權的士人都無法否認他的功績。
就這麽個皇帝,因為損害了士人們的利益,生生被黑成了昏庸荒淫之主。
桓帝薨後,外戚竇武被士人們鼓動著罷黨錮殺宦官沒幹成,被宦官們幹了。
並且形成第二次黨錮。
繼位的靈帝宏陛下跟宦官們繼續了桓帝誌陛下的黨錮政策。
盧植當然不知後世事,不知道以後殺宦官會被誇讚成怎樣的政治正確。
他要求庚哥斬殺所有宦官的原因是:
“幸此時怨謗皆在宦者,若不得張,恐及君王。”
還好他們的不滿現在都指向著宦官們。
如果長此以往,這種怨恨就會開始指向皇帝您了。
所以他覺得庚哥雖然聰明,卻不該在朱雀闕上說那番鷹犬爪牙的話。
你豈不是在告訴士人們,宦官是沒有個人意誌的尖牙利爪。
他們惹起的不滿,其實都是皇家的意誌!
有不滿衝著皇帝來,衝著爪牙鷹犬幾個意思?
在二重君主觀的發展之下,世家豪族們聯合起來早就已經有了改朝換代的實力。
他們沒有普遍意識到,是因為儒家長期的洗腦還在發揮作用。
但也蒙蔽不了他們多久了。
所以要趕緊斬殺所有宦官,讓世家豪族的怨氣得到一定程度的發泄,先緩和一下關係。
在這個過程中,再由盧植他們這些仍舊忠於皇室的“正臣”把持朝堂,尋找相對溫和的限製削弱世家豪族的方法。
這就是盧植為什麽說“幽君於深宮,亦好過視君如仇寇也!”
也就是說,得虧庚哥聰明。
庚哥要是不聰明的話,他們這些正臣為了老劉家的國祚,也未必不會幹幽禁君王越俎代庖的事兒。
幹劈叉了就推“魏你好”出來背鍋擋箭。
庚哥聽完就一個感覺,盧噴噴是個好老師。
世人隻知大耳賊和白馬將軍公孫瓚。
事實上曹賊曹丕父子倆,還有陳琳以及寫英雄記的王粲等人都是他的學生。
不說別的,以庚哥這種最討厭上課的擺爛鹹魚性子,居然興趣盎然的聽完了他這番囉嗦。
並且覺得很有收獲。
發現他以前自己瞎琢磨出來對於三國的看法還是太膚淺。
要知道太傅袁隗給庚哥講課的時候,庚哥基本不出一刻鍾就會唿唿大睡過去。
他頑劣的名號傳出去,袁家的袁隗沒少出力。
盧噴噴你當噴子的時候不是這個樣子的啊。
不是最擅長胡攪蠻纏道德綁架麽?
這時候庚哥也大概明白過來,盧植是真正的明白人。
他或許性子真的剛脾氣真的爆。
但他之所以胡攪蠻纏道德綁架,是因為他用那副做派對付的人,大部分都是揣著明白裝糊塗的家夥。
少部分時候是講清楚了道理也沒屁用,隻能胡攪蠻纏。
但麵對值得講道理的對象時,他也可以並且很擅長跟人講道理。
所以難怪還能被人譽為海內名儒。
庚哥正想著心事呢,突然聽到一聲熟悉的結巴著的叫喊聲:
“叛……叛逆退……退軍啦……”
“叛逆……退……退軍啦……”
什麽鬼,勞資還沒派人去談呢,袁紹這就退軍了?
這未免也太誠意了些吧?